查字典范文网 >>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最佳范文大全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最佳范文大全

小编:YXC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最佳范文大全"精选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样本,这些范文深入分析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趋势、挑战和机遇。它们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这些报告都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最佳范文大全”。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1

信息化时代的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基层工商所应该有何作为?滚滚潮流,不进则退。

一、基层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决策,必须依赖对市场信息精确、规范地了解和掌握,才能科学地制订。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的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地应承担收集整理市场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一神圣职责。基层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管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市场监管执法第一线,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从信息渠道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处在“源头”的位置。由此可见,基层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

2、科学的决策,则要从上到下的贯彻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主要任务,基层工商所此时则是“总装车间”的角色,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这里才能得到体现。经济学有一所谓的“木桶理论”,木桶盛水容量的多少并不取决构造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恰恰相反。

二、基层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现状

1、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在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素质这一方面,还远远跟不上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

2、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必将是管理模式改革的过程,既然是改革,将牵动利益格局的改变。传统的监管模式、思维的历史惯性以及利益关系的牵制,其反作用力仍十分巨大。

3、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造成的经济落后、偏远地区,严重的缺乏人才、缺乏经费、缺乏“优惠政策”。

4、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人文环境。信息化不是简单地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有人误认为购买计算机、研制或推广软件和建数据库是信息化的全部内容。确实,信息化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但是这些仅仅是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更重要地是深刻理解信息化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方法、长远目标及规章制度。

三、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与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模式的改革

监管模式的改革,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反过来说,计算机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必须得到合理的运用,才能发挥其强大的功能。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传统的监管模式甚至不能适应这种技术要求。因此,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监管模式改革的进程。在这里,我想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与监管模式改革的相互关系。这是一个城区工商所,今年一月使用计算机管理,(仅仅是一个单机版的收费监控软件)结合监管模式的改革,收到了如下的效果:(注①)

1、适应了转变监管模式、实行市场巡查制的要求,解决了“轻管理、重收费”的矛盾;老实讲,收费问题一直是压在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心头的大石头,收费工作占据了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工作的大量时间和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使用监管应用软件,结合实行监管模式的改革,就目前的运行状况来看,可以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矛盾。一是工商人员“上门收费”和经营户“上门交费”有着本质的区别。经营户到大厅交费,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法规政策所规定的交费义务,交费交的心服口服;二是力求做到定费的公平和准确,尤其着力于公平。“民不患寡,患之不匀”,避免定、收费的随意性。采取外勤巡查核定,所长把关,集体决定,然后录入计算机数据库的制度,杜绝了收人情费,尤其是用收费权与经营户做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堵塞人为造成规费流失的漏洞。“公生明,廉生威”,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群众中的威望,树立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良好形象;三是市场巡查制的有效实施,全面了解掌握所辖范围的动态,及时合理制订对策,下大力气扫除死角。四是加强监管力度,打击非法经营活动,保护合法经营活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水养鱼”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则招来了更多的经营户,增加了费源。如此下来,仅统计这个所在今年一至四月份的规费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收了二十万元,增长了四十八个百分点…尤其有意义的是,对外勤巡查人员不下任何收费任务指标,而是强调在监督、管理、服务上多下功夫,收到了“重管理”,管理上层次;“轻收费”,规费收入大幅增长的良好效果。

2、解决了内部分工不匀,所谓的“工种”好坏的问题。传统的监管模式一般是根据“六管一打”的业务区分来安排设置人员分工,上级机关有多少科、股、室,工商所就设置对应的组、室和“专管员”,且不说因用工不合理造成的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问题,单就谈完成上级下达的收费任务,工商所一般都要分解到各组,个别的甚至分解到个人所产生的弊端。如市管、个体有收费"阵地"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2

一、调研时间及地点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地点:XX

二、调研目的

按照中央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作部署,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总局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确定的12个主题,紧密结合手头正在推进的工作,紧密结合“找差距、抓落实”,调研信息化人才队伍、

三、调研对象及内容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座谈调研方式,围绕管理机制、网站建设、网络安全运维、人才队伍建设四项内容交流经验做法,探讨难点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经验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以经济分析预测、信息化产业研究、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大数据应用为特色的国家级决策咨询机构和国家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目前在职人员570余人;内设8个正局级职能部门,3个直属机构,4家全资或控股公司。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中心信息化建设,内设办公室、技术处、运维管理处、安全管理处、云平台管理处等六个处室,(100多人)在岗人员。

(一)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一是综合管理部负责中心发展战略研究。二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负责面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级部门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与制造业等产业的决策咨询。三是大数据发展部负责面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级部门开展大数据决策支持服务,组织开展大数据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各部内设相关处室具体负责信息化各领域规划发展。

(二)网站建设。建设任务。二是公共技术服务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信息化建设及技术支持,负责牵头协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相关管理工作。

经验做法:信优化,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三是采取基础设施+防护+认证平台形成统一安全防护平台。四是领导高

(三)网络安全及运维。个部门负责。一是信息与网络安全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电子认证办公室)承担政务部门委托的信息安全高端咨询、安全等保测评及评估、技术支撑、专项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开展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协调指导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地方节点的信息安全工作,承办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电子认证办公室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二是公共技术服务部负责政务外网、云计算平台等运维工作和网络安全工作。经

验做法:一是逐步将多平台、多系统应用向大平台应用转化。20xx年后,信息中心逐步整合多个应用平台,形成一个网络平台、一个安全平台、一个运维平台,同时推进省级政务信息系统在国家级平台的迁移部署。二是统一设备品牌,形成应用集群,降低运维工作的复杂性。比如堡垒机设备由原来的5个厂家6种设备,经过使用比较,选择出功能最强、使用友好的一个品牌,在后来采购中实行单一品牌竞价采购,建立堡垒机集群。三是管理网与生产网分开时,能够立即启用,缩短业务中断时间,降低不良影响。六是繁琐辛苦的一线运维工作外包,信息中心自身运维人员在二线三线进行支持,解决运维人员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不高的问题。

五、政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现状及经验

国家信息中心自组建以来,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按照国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规范用人,目前在职员

(一)人事党建。信息中心办公室负责中心文秘、人事、财务、行政后勤、离退休干部服务等工作;党委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开展中心的党群工作,承办中心重要党务和群工活动,完成中心党委、纪委交办的任务。

(二)经费管理。信息中心在内部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在编人员与外聘人员,创收与管理之间采取多元的管理机制和灵活有效的竞争办法。中心党委办公室、综合管理部是一类部门,由信息中心负责承担全部人员工资绩效福利等经费开支;大数据部、公共技术服务部是二类部门,中心承担部门人员的基本工资和相关社会保险,绩效奖金补贴等由部门通过自主开展业务活动收入解决,同时按照在岗人员数量需每年给予中

(三)人才引进及录用。一是国家信息中心每年有固定10—20个事业编制名额,通过招收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对口专业,专业化人才使用,解目前公共技术服务部29位聘用人员,主要是通过长期合作的乙方公司招聘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人事劳务关系和管理放在公司,中心支付相关劳务费用。

(四)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招录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海归人员、军转干部按照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标准待遇制定,个人绩效则采取权限下放的办法,由各处处长境制度保障,贡献与绩效挂钩,创收与个人收入结合,不封顶,不上限;借调人员由借调部门负责绩效定档。

六、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和人才队伍问题及建议

总局政务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较大的成就,但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化建设集约化程度不足,烟囱式信息系统大量存在,运行维护管理困难。二是运维人员成就感不高,运维力量不足,人员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下一步,将抓好整改工作:一是积极谋划建设总局政务云平台,建立总局统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统一的计算存储平台、安全管理平台、运维监控平台,将烟囱式的政务信息系统逐步向云平台迁移,提高信息系统的研发建设速度,提高运维保障水平。二是研究一线运维工作外包事宜,建立运维监控工作制度,把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从繁琐的基础性维护工作中释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方案研究和建设、高层次的运维数据分析等工作,提高信息化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驾驭总局信息化建设和运维工作的能力,积极引进高级别人才,壮大信息化建设和保障队伍。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3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为更好地掌握目前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20xx年8月至20xx年3月期间,我局先后对全市行业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通过组织多次行业协会及企业座谈会,以及发放调查问卷500多份,并实地考察石龙、长安、虎门、清溪等12个信息产业发展较好的镇(街)及数十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初步掌握了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总体如下:

一、调研的总体情况

本次调研目的是要了解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为下阶段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全市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打基础。本报告所指的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抽样问卷调查、企业座谈以及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通过镇(街)经贸部门、行业协会协助共发放调查问卷5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341份。在这341家企业中,以企业的行业划分,电子信息行业企业142家,占41.6%;电气机械行业企业44家,占12.9%;纺织服装行业企业26家,占7.6%;食品饮料行业企业15家,占4.4%;家具行业企业25家,占7.3%;化工行业企业22家,占6.5%;造纸及纸制品行业企业32家,占9.4%;玩具行业企业21家,占6.2%;其他行业企业14家,占4.1%。(如图1)

图1受访企业的行业分布

以企业的经营规模划分,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30.8%;销售收入在500万元~3000万元的企业占19.9%;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占22.9%;销售收入在1亿元~10亿元的企业占21.7%;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4.7%(如图2)。

图2受访企业的经营规模分布

以企业的经济类型来划分,民营企业占总数35.5%;国有或集体企业占6.7%;外资企业占57.8%(如图3)。

图3受访企业的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二、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由于本次调研是我市首次对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的专题调研,调研数据、资料无法纵向比较,因此下面我们将分别通过不同行业、经营规模、经济类型的企业间横向对比来反映目前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为更好地量化评价、比较各类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我们参考了国家、省信息化主管部门及评价机构的指标体系,结合我市实际,构建了本次调研的一系列评价指标。我们采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企业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企业对信息化收效满意度、信息化年投入、内部局域网和网站的建设情况、电子商务应用等指标。

(一)企业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

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水平是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我市企业实际情况,我们将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分成四个档次,分别为:

一、基本没有信息化应用;

二、初级水平,即电脑办公系统独立应用,但没有使用软件辅助管理、生产;

三、中级水平,即信息化覆盖50%以上的主要业务流程;

四、高级水平,主要业务流程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调查结果显示,有13.5%的受访企业表示基本没有应用任何信息化系统;30.8%的企业达到初级水平;39.8%的企业达到中级水平;15.9%的企业达到高级水平(如图4)。

图4企业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分布

图5八大支柱产业企业主要业务流程水平比较

如图5所示,我们对不同行业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比较,各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分布,八大支柱产业中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达到中级以上企业的比例为:电子信息66.2%、电气机械52.3%、纺织服装38.5%、食品饮料40.0%、家具24.0%、化工45.5%、造纸及纸制品34.4%、玩具23.8%。数据表明,除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行业外,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化工、造纸及纸制品、玩具等六大支柱产业中的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仍处于初级水平以下。

图6各经营规模企业主要业务流程水平比较

我们将不同经营规模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比较,各经营规模企业信息化水平分布如图6所示。数据表明,企业通常经营规模越大,其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也越高,这也充分说明了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图7所示,以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进行比较,民营企业中,占16.5%的企业仍没有应用信息化系统,39.8%的企业达到初级水平,29.1%的企业达到中级水平,其余14.6%的企业已达到高级水平。而外资企业方面,没有应用信息化系统的企业占12.0%,达到初级水平的企业占25.7%,中级水平的企业占44.9%,高级水平的企业占17.4%。数据显示,目前我市超过半数民营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仍然处在初级以下水平,相比而言,超过60%的外资企业已经达到中级水平以上。

4图7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对比

(二)企业对信息化收效满意度

在座谈会中企业普遍反映到,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是否足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涉及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性价比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成败。

统计数据表明,在受访企业中,有5.2%的企业对目前信息化投入收效感到不满意,而56%的企业感到满意,并觉得目前投入已经足够,其余38.8%的企业感到满意,并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如图8)。

图8企业对信息化收效满意度分布

图9八大支柱产业企业对信息化收效满意度比较

我们对八大支柱产业企业的信息化收效满意度进行了比较,各行业企业对信息化收效满意度分布如图9所示,对信息化收效表示满意的企业数分别为:电子信息94.6%、电气机械88.3%、纺织服装89.5%、食品饮料87.5%、家具91.7%、化工83.3%、造纸88.5%、玩具85.7%,数据表明目前我市八大支柱产业中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满意度普遍较高。而表示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投入的企业比例分别为:电子信息46.0%、电气机械41.2%、纺织服装31.6%、食品饮料25.0%、家具25.0%、化工33.3%、造纸34.6%、玩具28.6%。这一组数据表明,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要较其他行业高。

图10各经营规模企业信息化收效满意度比较

各经营规模企业对信息化收效满意度情况如图10所示。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对企业信息化收效满意度较高,相比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往往凭借更充足的资金投入和人才资源、更科学严谨的规划和管理,使其信息化建设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更丰厚的收益。

图11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信息化收效满意度对比

另外,我们将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对信息化收效满意度作了比较(如图11),对信息化收效表示“不满意”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比例均为5.4%;表示“满意,且认为目前投入足够”的民营企业占比50.0%,而外资企业占比62.5%;表示“满意,且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的民营企业占比44.6%,外资企业则占比32.0%。结果表明,尽管目前我市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较外资企业为低,但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正逐渐提高,在调查中表示“计划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投资力度”的民营企业占比要较外资企业为高。

(三)企业信息化年投入

由于信息化系统需要定期的升级和维护,人员的培训也需要长期的投入,因此企业若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将难以顺利开展。在这里我们引入了“企业信息化年投入”作为指标来反映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程度。

图12企业信息化年投入分布

统计数据显示,受访企业中信息化年投入在5万元以下的企业占55.7%,5~10万元的企业占24.9%,1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19.4%(如图12)。

图13八大支柱产业企业的信息化年投入比较

八大支柱产业企业的信息化年投入情况如图13所示。图中数据显示,除电子信息行业外,其他七大产业中大部分的企业信息化年投入在5万元以下,其中纺织服装、家具、化工、造纸及纸制品、玩具等行业年投入在5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更在68%以上,反映了这些劳动密集行业的整体信息化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电子信息、电气机械、食品饮料、化工等行业中年信息化投入在10万元以上企业比例较高,说明上述行业中已有部分企业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加大投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各种规模企业信息化年投入情况如图14所示。数据表明,企业经营规模越大,企业的平均信息化年投入也越大,说明了大型企业往往比中小型企业实力要强而且更加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他们每年的信息化建设投入通常比中小型企业要高。

图14各营业规模企业的信息化年投入比较

图15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年投入对比

另外,民营企业中,信息化年投入在5万元以下的企业占61.1%,年投入5~10万元的企业占24.3%,年投入1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14.6%。而外资企业中,年投入在5万元以下的企业占27.0%,年投入5~10万元的企业占46.1%,年投入1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26.9%(如图15)。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中信息化年投入在5万元以下的比例超过60%,而外资企业中只有27%,投入不足是目前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落后于外资企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企业内部局域网和网站的建设情况

内部局域网和企业网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们对技术、资金要求较低,所以目前不少企业已经建立起内部局域网和企业网站。数据显示,有77.1%的受调查企业已经架设起内部局域网,并初步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另外,有56.6%的企业已经建立企业网站,其余43.4%没有开通网站的企业大多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以围绕大企业配套加工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但目前开通的企业网站大多还停留在发布产品和服务信息、企业新闻以及收集客户信息方面,而能够提供网上购销等涉及交易的应用尚不多,说明企业的网络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图16八大支柱产业企业的局域网和网站建设情况比较

八大支柱产业企业的局域网和网站建设情况如图16所示。在企业内部局域网和网站建设方面,电子信息、电气机械、食品饮料等行业具有较高的水平,建立局域网和网站的比例均在50%以上。而玩具行业的比例则明显低于其他行业,这主要因为目前我市玩具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的OEM生产加工企业为主,企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图17各规模企业的局域网和网站建设情况比较

如图17所示,在各规模企业中,由于具有较高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市场需求,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在建立局域网和网站方面的积极性也较高。

图18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内部网和网站建设情况对比

如图18所示,民营企业中的建立局域网和网站的比例分别为76.7%、68%,而外资企业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77.2%、50.3%。数据显示,由于开拓业务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我市民营企业在建立网站和内部网建设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其建网、建站比例基本与外资企业相当。

(五)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比较高级的应用,由于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方面的政策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在电子商务建设方面稍稍滞后于其他系统的应用。统计表明,29.9%的受访企业已经建立起企业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并投入使用,网络营销为企业带来的销售收入所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比例正逐年增长。

图19八大支柱产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情况比较

八大支柱产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如图19所示。在八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率较高,分别达到41.5%和34.0%。而玩具、纺织服装、家具行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率则较其他行业稍低。如图20所示,在各规模的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具有较好的企业信息化基础和庞大的市场网络,开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也较中小型企业要高,但不同规模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的差距相对于其他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的差距明显要小。

图20各规模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情况比较

另外,调查显示,33%的民营企业正在或已经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而在外资企业中相应的比例为38.9%。这说明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开拓市场营销渠道新的手段,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对此表现出强劲的需求。

三、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总体评价

通过这次调研的实地考察和对问卷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初步掌握了我市支柱产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从产业划分角度来看,目前我市八大支柱产业之间信息化建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电子信息和电气机械产业在上述五项指标中均处于领先的位置,这两大产业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意识,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较强,因而其信息化建设水平也领先于其他六大产业。另一方面,其他六大支柱产业中仍有超过50%的企业主要业务流程处于初级水平以下,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六大产业中仍有超过50%的企业信息化年投入在5万元以下,且有超过50%的企业表示目前信息化投入已足够,这反映了其他六大产业中企业信息化意识还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亟需提高。

从企业规模划分来看,各规模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差距较为明显,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我们的评价指标中表现通常要优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反映了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他们的信息化投入力度也较大。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大型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更高,资源投入力度也更大,因此凭借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他们能够获得更高的信息化建设成功率和市场收益,并逐步形成以信息化投入促进效益增长,以效益增长加大信息化投入的良性循环。

从企业性质划分来看,由于大部分民营企业仍处于规模以下小生产状态,企业资金实力、投资规模、生产能力不强,因而在信息化投入力度方面与外资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他们的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通常在设立初期就积极从国外总部或国际市场上配套引进先进成熟的信息化系统,并制定相应的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和制度的实施,企业能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缩短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相对而言,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及管理者经验的限制,在建设初期往往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投入比较谨慎,不敢轻易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成熟的信息化系统,未能制定和落实长期有效的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这使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发挥提高经营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四、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存在问题

在本次调研中,通过与企业座谈和对镇(街)企业实地考察,我们认真收集了广大企业对当前我市信息化建设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并归纳总结为以下存在问题:

(一)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仍有不少企业管理者由于自身的素质和经验的局限,对企业信息化长远建设不够重视。在本次调研中,表示“没有在主要业务流程中应用任何信息化系统”的企业占比13.5%,而民营企业中此类企业的占比高达16.5%,在造纸和玩具产业中这个比例更高达25%和28.6%。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花钱投资、配备软硬件系统、建立局域网和网站上,只重形式,不重效果,没有建立起规范有效的信息化制度和人员培训机制,严重地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致使不少企业仍在旧的管理模式下运行,信息化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市信息化年投入在5万元以下的企业占55.7%,民营企业中占61.1%,而在纺织服装、家具、造纸、玩具等产业中这个比例甚至在70%以上。民营企业中只有极少数企业信息化年投入比例能达到其年销售额的1%。而据国外权威媒体统计,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平均每年的信息化投入已经达到其年销售额的4%~5%。从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受资金的限制,他们在信息化建设投入方面显得颇为谨慎。为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不少企业期望政府能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调查显示,69.6%的企业认为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此外,从信息化投入的结构来看,我市不少企业存在着“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现象,这种投入结构的不平衡必然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使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难以实现提高经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三)信息化系统运行效率不高

不少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以致在引进信息化系统的规则选型阶段缺乏科学严谨的咨询和论证,没有制定科学定量的评价标准,使系统工程完成后难以评价验收,系统质量无法保证。另外,不少中小型企业仍然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信息化系统与企业具体业务流程不协调,系统集成能力不高,系统应用还处于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管理阶段,“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难以有效提高企业综合管理和竞争力水平。

(四)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调查中不少企业反映,我市的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精通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据了解,目前我市企业中大部分员工的信息化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他们对系统软件操作不熟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我市企业对人员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够,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人员培训制度。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企业认为我市应定期举办各类信息化培训班及信息化工程师等职称认证,有92%的企业认为我市每年应举办各类型的信息化论坛、讲座等企业信息化推广活动,以提高企业信息化人才水平,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化经验交流。

五、我市与周边城市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比较

我们希望通过与周边城市间的比较来进一步定位我市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但由于周边城市没有开展与我市本次调研指标相近的调研工作,为此,我们通过座谈会向熟悉我省企业信息化现状的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研组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咨询。通过20xx年对全省多个城市企业信息化情况的调研,调研组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市信息化建设水平与佛山、中山等市相近,落后于广州、深圳,在珠三角地区处于中上游位置。但考虑到我市外资企业比例较高,而外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因此,基本可以判断,目前我市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仍然落后于广州、深圳、佛山等周边城市。

据专家反映,我市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如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信息化投入不足、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在广州、深圳、中山等市也同样存在。为解决上述问题,广州、深圳等市积极研究对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快推进本地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如为提高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中山市每年通过举办大型企业信息化推广活动,以赠送软件、软件培训、技术支持等多种活动形式,普及企业信息化知识和应用。

为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企业信息化重点项目扶持办法》,根据项目情况给予每个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30~200万元的资金奖励;中山市每年从市财政安排信息化专项建设资金5000万元,支持重点信息化工程及信息产业发展。佛山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佛山市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通知》,每年对全市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资金奖励和管理。

为解决中小企业数量多,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广州市积极筹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基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企业ERP、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网站建设及其他企业信息化服务,使中小企业少投入、低成本地应用信息化系统,提高营运效率。

面对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企业信息化培训方案》,充分调动了高等院校、研究所、知名软件商等社会培训资源,开展企业信息化培训,实行企业全员培训。深圳市实施“人才高地”工程,通过兴建大学城、办好虚拟大学园等措施,加强与国内外重点大学合作,扩大招生规模,特别是研究生的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为信息产业发展储备大量的高层次人才。

六、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一)制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目前我市还没有专门针对企业信息化的扶持政策,建议市政府设立“东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通过资金补助、贴息、奖励等形式,对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示范项目、产学研项目、人才培训基地项目予以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市企业信息化主管部门每年有重点地选择一批企业信息化建设优秀项目列入资金项目计划,通过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促进企业积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和嵌入式软件产品;鼓励企业与各大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建立市级企业信息化培训基地。此外,我市可在融资、税收、知识产权、网络安全、进出口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有关政策,并适当向实施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的企业进行倾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融资环境,解决企业信息化融资困难,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

(二)建设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动行业电子商务发展

近年来,深圳、广州、中山、江门等市纷纷加大力度支持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并已逐步建立起一批如深圳服装电子商务平台、中山企业信息网等面向地区或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这些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缩短了市场反应时间,降低了经营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支持,同时还有效提升了地区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电子商务平台近80个,而我市至今还没有一个较具影响力的产业门户网站。因此,建议我市筹建面向全市八大支柱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充分发挥我市产业集聚的配套优势,推动八大支柱产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的提升,从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

(三)分行业实施企业信息化重点示范工程,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建立和组织实施全市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市企业信息化主管部门每年组织全市各镇(街)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优秀项目进行申报,对成效显著、示范性强的项目,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奖励,并针对行业特点分类型、分行业选择典型案例,总结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向全市企业宣传推广。此外,市企业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下一阶段全市企业信息化推广计划,在全市重点联系企业中选择一批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重点推广企业信息网络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引导中小企业从单项计算机辅助管理起步,力争在财务成本、市场营销、计算机辅助管理应用上有所突破,逐步建立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包括仓储、生产、财务、营销、供应链、客户关系、质量控制等环节的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

(四)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方面通过政府投资的引导,扶持企业信息化有关服务中介机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信息化咨询、监理和人才培训等信息服务体系,切实发挥专家决策咨询和服务指导的作用,为企业信息化项目前期选型、评价、监理和鉴定验收等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以行业协会、产业集群、专业镇、产业园区和重点信息化服务企业为依托,整合资源,组建形成行业、产业集群信息化服务联盟,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和质量认证、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加大力度投入企业信用制度、CA认证中心、物流配送体系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面向行业、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五)稳定人才队伍,加大信息化人才培训力度

一要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培训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培训服务机构管理,促进企业信息化培训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二要在继续发挥省级企业信息化培训基地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培训服务机构、企业信息化技术服务提供商等社会资源,有选择地筹建一批市级企业信息化培训基地;三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人才政策,引导企业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将人才培训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战略工作,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训规划和培训管理制度,引导员工积极参加信息化培训;四要鼓励企业与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办学,逐步形成学历层次多样、学科设置齐全、专业结构合理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五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稳定、高质素的系统开发和管理团队,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升级发展。

(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信息化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加大力度对企业信息化知识进行推广宣传,通过营造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我市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我市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新闻媒体宣传、成果展览、技术推介、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大力向全社会普及和推广信息化基础知识和应用,引导企业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化应用培训;另一方面要定期组织企业管理者参加信息化交流、考察及研讨会等活动,促使企业管理者转变观念,加深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热点推荐

上一篇:求婚策划活动方案模板范文最新5篇

下一篇:最新门窗安装包工合同范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