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我眼中的端午节的征文范文最新

我眼中的端午节的征文范文最新

小编:HLL2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眼中的端午节的征文范文4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我眼中的端午节的征文范文 1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在这一天,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粽子,可以获得短暂的假期,更在于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间接缩影。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已经与国庆节、劳动节等具有了平等的地位,因为端午节的这一天,也成为了国假。每到这一天,学校会给予我们一天的假期。这表明了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而庆祝民族节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自己身处的国家——楚国被秦国所灭,他万念俱灰,但不愿成为亡国之人,宁死也不辱节。就这样,他以一死表明了自己的赤胆忠心——投汨罗江。当时的士大夫认为死是十分崇高的,以死方能明志。屈原投江之后,楚国人民十分焦急和悲伤,但心中仍留存着一丝希望,就坐船在汨罗江中不断搜寻屈原。可惜已经太迟了,屈原的灵魂就此要长眠于湍急的汨罗江水之中。人们担心无知的鱼儿会啃食这位悲情的士大夫的肉体,就在江中投下了很多米团,供鱼儿们食用。这样,顽皮的鱼儿就会“嘴下留情”了。发展至今,屈原投江的那天被定为“端午节”,当年搜寻屈原的船演变成了“龙舟”,产生了“赛龙舟”这项运动。青色外皮的“粽子”也是基于当年米团的原型。

每到端午节这天,几乎每家都要吃粽子。一般常见的粽子是三棱锥型的,碧青的芦叶中包裹着的是雪白的糯米。糯米的口味大相径庭,有肉馅的、蜜枣馅的,还有颗颗红豆点缀的。而我作为肇庆人,最喜欢吃的莫过于裹蒸粽了。因为裹蒸粽用翠绿的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嫩而肥而不腻的肥猪肉。至今,粽子似乎已经发展成了一种饮食文化,各种外形的粽子屡见不鲜,除了常见的三棱锥型的,别出心裁的四棱锥型、长方形的也进入了销售市场。各种口味的一应俱全,包括水果系列的。迷你型的小粽子,最能吸引小孩子们的眼球了。由此观之,粽子作为端午节这一节日的代表,其影响已经深入人心了。

有些地区在端午这天有喝雄黄酒的习俗。沈从文的《边城》就有对这一情景的描绘。湘西人民在端阳这天喝雄黄酒,妇女孩子,还需蘸着雄黄酒在额头上画个“王”,目的是辟邪,保佑平安。

端午节,是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这一点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无论是美味可口的粽子,振奋人心的赛龙舟大赛,还是辟邪的雄黄酒,都寄托着我们对于这一伟大爱国者的悼念。

我眼中的端午节的征文范文 2

在翠绿的粽叶间,舞动着五月的风。悠悠端午情何浓?碧水龙舟竞渡中。

岁月荏苒,时光流转,在这初夏时节,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端午节,一个充满诗意与民俗文化的节日,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翘楚,更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以这篇小文,带您一同走进端午的世界,感受那千百年来不变的情怀与韵味。

粽子的香气弥漫于每个角落,那是家的味道,也是乡愁的味道。一颗颗精心包裹的粽子,仿佛诉说着古人对知识、智慧的尊重——为了纪念那位忠诚而悲剧性的诗人屈原。每当这个时刻,人们就会想起那个凄美的故事:屈原不愿随波逐流,投江自尽,百姓划船寻找他的身影,并投放食物到水中以免鱼虾啃食这位爱国诗人的身体……这样的传说令人感慨不已,同时也赋予了端午节更深层的意义。

而在南方水乡,龙舟竞赛无疑是端午节的最大看点。那一天,河面上鼓声震天,呐喊助威;岸两边人头攒动,欢声雷动。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龙舟如箭离弦,队员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诠释着团结的力量。这种激昂的比赛不仅是力量与速度的较量,更是一种集体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表现。

端午节同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挂菖蒲、佩香囊、喝雄黄酒等习俗都是出于辟邪求吉的愿望。这些看似寻常的小物件,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意蕴和民间信仰,它们让端午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使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此刻,当我们沉浸在端午节浓厚的历史氛围之中时,也不应忘记传承之重要性。如何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当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实践使之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我们的民族风俗,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薪火相传。

让我们乘着端午的翅膀,遨游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长河里。愿这一江东去的流水能带走所有的忧患与苦难,留下安康幸福的美好祝愿;愿每年这个时候,不论你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故乡、来自心灵深处最温暖的节日问候。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端午节也许会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但永远不该改变的是其中蕴含的情感——那种对历史先贤的敬仰,对家园故土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生活无比坚定的信心。

就让我们在这端午的日子里,共饮一杯岁月的醇厚,品味一段流传千古的故事。且让我们携手同行,在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共同守护好属于我们的文化遗产,继续书写端午节不朽的篇章!

我眼中的端午节的征文范文 3

五月五,是端午,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我最喜欢端午的环境。进入初夏,大自然在春天的蓄势中,终于迎来了生机的高潮。来到江边,树梢上挂着五彩的龙舟,到处是活蹦乱跳的鱼儿,顺着水流嬉戏着。进入大山中,盛夏的气息更加浓郁。纷红骇绿,蓊蔚香气,草木葳蕤。农家的门上插了几束艾草,挂了几串粽子,男女老少都一边看龙舟赛,一边围在一起包粽子。每当看到这种场景,每当嗅到这种气息,我都会心生欢喜。没错,端午的氛围又浓了起来,多么美好,多么自然。

我喜欢端午的美食。绿绿的,小小的,三角尖的粽子,是我最爱的美食。香气扑鼻,口感糯软,夹杂着香油的糯米,风干的肉块被糯米环抱着。粽叶像是粽子的外套,保护着它,装饰着它。每到端午外婆都会买上一捆粽叶到我家去,外婆包粽子的过程我也是十分喜欢。

先把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再将湿润的糯米舀进圆锥,并取出一小块肉放进米中,然后再放入一点米把粽子里的馅压实,盖上圆锥。最后用一根细线左穿右插把粽子五花大绑。有时外婆还会拿一根长线像几个粽子穿在一起,小巧玲珑的粽子,像一个个铃铛,互相撞击,发出“沙沙”的响声。

我每次都会做到外婆的身边,外婆也会给我讲他小时候端午吃粽子的故事。那时穷,有时只能吃白米粽子,甚至还要掺点杂粮,可外婆依然十分快乐,捧着几个小粽子满月子跑。看着今天各式各样的新品粽子,五颜六色的馅,有水果的,有糖的。在这个物质发达的时代,吃着传统的粽子,并且是家里人纯手工包的,心中总有一丝幸福与享受。外婆包出来的粽子虽然品种单一,可永远是最亲切,最好吃的。

我喜欢端午的情怀。或许是屈原的情怀,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才是端午节的神,这才是端午节的韵,一个人究竟有多么伟大,才能得到了无数人民的爱戴,甚至为他设立了节日。

端午节,我最喜欢的节日。它融入了我的自然情、亲人情,更激了我的民族情,这是一个有情怀、有意义、有价值的节日。

我爱端午!

热点推荐

上一篇:禁烟征文800字 禁烟征文范文4篇

下一篇:2024畅通生命通道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