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范文(21篇)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范文(21篇)

小编:雅蕊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而更好地改善自己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如何烹饪出美味又营养的家常菜?在写总结之前,先参考一下以下小编整理的总结范文,相信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一

3、学风正,管理严格。

4、国际学生比例适当,100%英文环境。

5、合作伙伴大学世界排名高,文凭含金量高,升学就业前景好。

6、新加坡校区与大学本部校区转学自由,学生可享有两国留学体验。

7、注重学生服务与学生全面发展,唯一获得最佳教育体验奖的私立院校。

8、行业资源丰富,实习、就业机会相对较高。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二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申请加拿大留学,语言是*大的障碍。国内高考生,全部精力放到高考生,没有时间准备语言,很容易影响留学申请。加拿大有些大学,为国际学生提供双录取方案,申请者舞语言或者是语言成绩不过关,也可以申请加拿大留学。

2、专业选择灵活性强。

加拿大本科专业选择性强,而且灵活性大。加拿大本科教育的特色是自由转学,只要学生的成绩符合条件,就可以到对方学校转学。加拿大大学一年级,学习的主要是基础课程,学生在这段时间培养自己喜欢的学科,等到了大学二年级才开始有针对性的选择专业。

3、学习时间容易控制。

加拿大大学采用的是学分制,学生可自行控制学习时长,只要修满固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出自 fANWeN.ChaZidIan.CoM

4、留学费用低廉。

加拿大留学费用低廉,在发达留学国家中,一直是性价比*高的留学国家。对于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加拿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移民政策宽松。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大国,有着宽松的移民政策。在加拿大完成本科学习后,留学生可以获得3年的工作签证,并且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一年以上就可以申请经验技术移民。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三

争力,推动经济跨越式增长。2006年,全区引进外资项目个,协议引资万美元,累计到位外资1118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8。新引进中外合资总投资60亿元以上长虹pdp项目、总投资10多亿元台湾东元空调压缩机项目。引进中日合资东泰机械项目,租用标准厂房实现当年建成投产。台湾福笙电子公司投资2亿元电容贴片项目,华晨瑞安汽车零配件项目,香港华冠投资3000万元继电器项目等,继续增资扩大生产。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300万美元开发建设我区a、c片区基础设施项目也于2006年10月成功签约,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截止2006年,我区建区四年来累计协议引进外资2亿多美元,实际到位外资5171万美元,辖区注册外资企业达到12户,外资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投资效益显著。

一、2006年我区利用外资主要工作经验。

强化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延伸优势产品链,重点培育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即百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和汽车零配件三个50亿以上产业集群。发挥优质外资在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内在集聚动力,增强产业内在引进外资内资动力,不断打造产业集群式招商引资平台。

发挥绵阳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展百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长虹配套项目以及相关多元化产业项目,建设韩国工业园,全力打造长虹配套产业集群。围绕长虹家电产品及其元器件、长虹数字产品及其元器件配套产品生产项目,服务外商投资、服务核心企业,以pdp(平板显示器)、crt(显象管)、空调压缩机及其配套项目为基础,参与企业与韩国、日本、台湾等实力公司洽谈合作,实现多个外资项目落户我区,取得良好效果。

同时,以利尔、美丰等为核心,努力实现核心企业扩张,建设百亿化工产业集群;因应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绵阳已有的汽车产业优势,发展汽车零配件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雪宝、华润、葡露等企业发展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在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不断推动产业国际化,利用外商优势的管理、技术和品牌等提升这些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华润绵阳分公司、华晨瑞安、利尔、恒旺电子、福特电子等优势外资企业。

(二)创一流投资环境,以优资服务实现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一是优化投资软环境,创建高效运转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的机制,为投资者、企事业提供优质服务。2006年,紧紧围绕长虹大型配套项目和现有外资项目增资扩能作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报批、国土、融资等各个环节具体服务事宜,以深入的优质服务实现了长虹pdp、空调压缩机等大型外资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加强对现有外资企业的服务工作,实现了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新上凸轮轴生产线、贴片电容生产线等技术改造扩能项目。

二是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产业发展硬件设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2006年新建成工业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一期、二期近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三江电子信息工业园已基本建成,为科技型企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利用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启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亿元a、c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长虹工业园基础设施,辖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硬件环境,为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坚持不懈深入企业现场服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区管委会一贯重视作风建设,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管委会领导和职能部门经常深入企业现场,到企业现场办公,每季度召开工业经济分析会。经济主管部门开展“三个一”服务企业活动,定期汇总掌握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动态资料。总体上,使我区办理企业事项做到快捷高效。

四是推动产业协作配套,逐渐形成了产业内部协作配套环境。经过五年的培育,工业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汽车机械、化工四大产业为主导的相关企业,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内在的引资能力。四个主导产业集群外部经济性逐渐显现,给予外商投资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配套环境。

二、2007年利用外资工作思路措施。

个,到位资金实现万美元,同比增长。为此,重点从三方面开展利用外资工作:

提高认识,提高国际商务服务能力,按照国际惯例处理外资投资的经济事务。

(二)依托长虹工业园(韩国工业园),推动外资参与长虹配套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加强与省、市有关方面工作沟通回汇报,积极服务核心企业,加强与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投资商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实现长虹pdp、空调压缩机等骨干项目建成投产,实现长虹手机在辖区建设生产线,力争继续引进长虹配套外资项目,树立区域工业龙头地位。

(三)加强对现有外资优势企业的服务工作,扩大引资规模,实现以商招商。

按照外资与内资企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原则,积极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融资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实现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建。利用现有外资企业引资渠道,实现以商招商,引进一批外资投资项目。

总之,外资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因应当前外商在华投资新趋势,我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外资战略与政策措施,不断探索利用外资新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增强引进外资工作实效,提升和发展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引进优质外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欢迎阅读引进优质外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四

2009年,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国家促进就业政策与我县实际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坚持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推发展,实现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全面落实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大力创建就业园区,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全力开创我县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服装园区蓬勃发展,就业空间不断扩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积极利用丰富的畜牧资源发展羊(驼)绒絮片服装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服装产业逐步从自发的散户加工发展为龙头、骨干企业的大批生产,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协作;小企业,大就业”的产业格局,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有絮片生产厂家27家,服装生产厂家23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多人。2009年全县加工羊(驼)绒絮片服装2300万件,实现产值12亿元。服装产品已发展到六个系列200多个品种300多个规格,远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200多个县市。

筑面积5.6万平方米,服装园区分为服装生产区、絮片生产区、商业区及办公区四个区域。园区建设分期进行,政府无偿转让土地和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厂房、综合办公大楼由服装大户联合开发。政府已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用于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服装园区综合大楼及门前硬化、亮化工程已完成并交付使用,园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已全部完工。集服装设计、信息网络平台、展示、培训、管理、业务洽谈、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已投入使用,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园区入驻企业18家,个体工商户上百家,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年可生产服装1000万件以上。2010年,力争全县服装产量达到2500万件,实现产值14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

难家庭办理最低生活保障,进城后继续享受原有的合作医疗、退耕补贴等,确保移得出、留得住、逐步能致富。

围绕“移民扩镇”工程的实施,整合扶贫移民等项目资金,积极推广无土移民安置经验,分期分批在新区规划建设移民小区。目前,建成移民住宅楼16栋,安置移民540户(1890人),并计划在八年内无土移民4800多户,可为服装企业提供劳动力近万名。这一举措将有效地缓解了进城农民就业和服装产业机工短缺问题,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推动了服装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转移就业培训,为服装产业培训人才。

认真落实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适时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主动联系服装企业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加强培训后续跟踪服务,建立进城农民求职档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装业,为农民进城开辟就业空间。

企业。培训合格率、上岗就业率和合同签订率均达到100%。

四、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为服装加工户注入资金2009年,我县及早开始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简化贷款手续,扩大贷款受益群体,增加贷款额度。从3月份开始,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投入担保基金130万元,全年为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个体经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648万元。

过去的一年,就业形势严峻,增加就业难度加大。按照中央“保民生、保就业”的精神,我们积极采取措施,结合我县实际,将“保就业就是保企业”作为就业工作的突破口,通过加大就业园区建设,并为入园商户发放小额贷款提供资金扶持;政府买单与服装企业联合开展技能培训,为企业培训技能人才;实施移民工程,为企业输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五

会计专业课程推荐:

物流供应链管理本科;文凭颁发:澳洲卧龙岗大学;学制:3年或2年。

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际经理人,通过运用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对全球范围的人缘、项目和可持续性供应链体系进行领导。供应链管理是指从生产前到销售后的整个过程中,货物和原材料的流动和管理。

传媒专业课程推荐:

管理学商务学士;文凭颁发: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学制:3年。

课程内容:这门学科涵盖的主题领域有商务交流、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和质量管理。它主要培养学生对复杂管理、决策技能、解决冲突、行政管理和交流的理论认识与实际了解。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六

刘红星。

城关镇西河村位于县城西边沟底,距离县城仅1.5公里,过去因交通不便,地理环境不好,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近年随着县城人群体到西河锻炼休闲的增多,加之西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初步完成,为西河村发展村级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通过对该村的详细调研,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西河村应当围绕以乡野农村水利观光和休闲健身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城镇人群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以展特色农业为主,充实农家乐形式,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它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具体如下:

一、西河村基本情况。

西河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640人,总耕地面积748亩,由于位于狭窄沟川地带,全村河川水浇地仅42亩,其余706地均为沟坡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很差。全村农业生产以水地种植蔬菜为主,沟坡地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另在荒山荒坡上种植有400亩花椒和10亩核桃。2013年全村种菜收入25.3万元,第一产业收入仅75.8万元,可以说农业生产除因离城近蔬菜销售方便收益较高外其他农业包括经济林收益很差。

二、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的优势、现状与问题。

西河村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洗肠泉”为古代高僧佛图澄开。

肋洗肠之地,“搠枪泉”因武帝饮马而得名,“跪姑泉”被定为“宫泉”。1997年以前这里是通往县城西北的交通要道,但是随着新西河桥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曾经繁华的西河村渐渐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千年普济寺断续香火,军队营房破烂不堪,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锻炼身体的需要和休闲娱乐需求的发展,离县城较近有沟有河的西河村成为县城人群健身娱乐的“后花园”,每天从县城到西河村健身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平均每天有2000多人的流量。2013年,澄城县委、县政府依托“十二五”规划,充分利用西河村有水、近城、便于休闲等特点,作出“实施西河风景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把西河村开发建设成集水上游乐、休闲避暑、农家餐饮等现代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绿水生态风景区”的重大决策,拉开西河走向生态田园的序幕。西河风景建设被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亮点走进政府工作报告,“投资2500万元,实施县西河生态风景区建设工程”成为县长向全县40万人民公开承诺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基础,现在已经有农家乐、农家烧烤等出现,村民也自发形成了新鲜蔬菜销售群体。

通过调查,我认为,西河村具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突出优势,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引导。

1、发展能力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群众对乡村休闲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没有多少效益,发展路子不多。该村的村民多数外出打工,条件好的也多在外地或县城安家,不愿意回村创业,现有群体没有投资发展能力。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县城通往该村的道路差,有一条水泥路得是很窄,离县城处道路污水垃圾纵横,严重影响消费群体进村。风景区内没有娱乐设施,留不住来往人群,现有接待消费者的农家乐的硬件设施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缺乏规划,零乱无序开发。目前,该村发展休闲娱乐等产业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作指导,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4、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在发展中没有和农业发展结合,没有特色,难以吸引人。由于缺乏市场理念、定位不准、现有农家乐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多数是个体经营,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且多以副业形式开展,故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

5、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没有规范化经营观念,村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农家乐建设和经营中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只顾赚钱,有的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是真正的农家乐。

三、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我们认为应当坚持四项原则,采取四项策略。

(一)坚持四项原则。

1、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对于都市人群来说,乡村休闲娱乐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的特有的“农”、“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从农业入手,可以依托该村蔬菜种植强项,迎合城区人员消费喜好,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等农业产业,结合自采自摘,净菜超市等项目,使之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也可以利用沟坡发展经济效益好的土鸡养殖,野鸡养殖等项目,并结合农家乐现场进行消费,以吸引群众喜好。

2、保护环境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只有山表示水秀才有吸引人,必须要保护好西河村的水、两边沟坡的林、植被等自然资源。特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把西河变成臭水沟,让群众丧失消费心情。

既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环境。

4、突出特色效益的原则。发展乡村休闲娱乐要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要尊重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多考察,多调查,有针对性进行开发,同时又要做好基础设施改善,加快水面开发游乐设施,并发掘民间文化,建设有质量、有特色、有内涵的娱乐消费产业。

(二)采取四项策略。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在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本村休闲游乐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本村的发展规划。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统一管理安排,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产业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规范引领,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多,路子多,资金活的优势,以一些好的娱乐项目吸引外来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向本村旅游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市民和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通过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为筹资方式,采用股份制开发等形式吸引外部资金。此外,还可以让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

3、重大项目带动,辐射引导发展。西河村旅游发展应当借助县上的大力支持,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战略。要利用大项目扩大影响,发挥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批中小项目和农家乐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4、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营销。首先要做出几个精品项目,紧接着就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中介机构,以水利风景、农家美食、传说遗迹、消费低廉、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等为卖点对外营销。要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举办乡村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并以各种节庆活动促销,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2014年6月4日。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七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以马铃薯为主的六盘水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目标和措施。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农业局。

近年来,六盘水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把马铃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在现有种植面积93万亩的基础上,预计到2010年将扩大到200万亩,同时加快生姜、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六盘水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台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一)生产现状。

六盘水市马铃薯种植区域广,在海拔高度609米至2600米的范围内都有种植,覆盖范围全市98个乡镇。据农业部门统计,200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为84.59万亩,占全市粮食播面的31.1%,跃居全市粮食作物第二位,比2002年播面增加4.4%。总产达到85.25万吨,平均亩产1007.8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低50.7公斤,比全国最高亩产省山东低1.2倍左右,比世界最高亩产国荷兰低5倍以上,2006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93万亩。六盘水市马铃薯单产的增产潜力巨大。

97年市农科所建立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进行脱毒种薯生产。随后,盘县农科所、六盘水市地创公司(现凉都农业科技公司)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相继建立,脱毒马铃薯在全市得以较快推广应用。主要推广的脱毒种薯有:会-2号、合作88、脱毒米拉、威芋3号,鄂薯3号等,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

但全市马铃薯品种多、乱、杂以及缺乏优质专用马铃薯现象仍十分突出,肥料投入不足,耕作粗放,单产水平低、商品率低,种植区生产条件差,严重影响了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的发展。

六盘水境内现有加工企业2个:市食品总厂“天使牌”生产线二条,年生产能力3000吨;水城兴龙精淀粉有限公司,年生产淀粉1万吨,年需马铃薯7万吨。据调查,全市马铃薯产量的50%作为农户饲养猪的原料,17%作食用,10%留作种薯;3%作薯片和淀粉加工原料,20%在贮藏中自然烂掉或作它用。六盘水马铃薯加工利用率极低,且全是粗制加工品,深加工尚属空白。

(二)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市委、市政府对发展马铃薯产业十分重视,三月份召开了政府办公会,专题研究马铃薯产业发展,并于2006年4月12日在六枝特区召开了有市长刘一民,市委副书记唐方信,副市长罗贤能,副市长周斯弼参加的全市马铃薯产业专题研讨会。会议确立了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重点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了“扩大规模(2010年达到200万亩)、增加总量(达到260万吨以上)、依靠科技(应用脱毒技术,采用高厢起垄栽培、平衡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升层次(六盘水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开拓市场(省内、省外)、扩大外销(商品率达到30%以上)、强化措施、促进加工(加工率达到20%以上)”的指导方针。刘一民市长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统一思想,高度认识,在全市的统一规划下,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落实。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一次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动员大会,更是一次对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此后,全市马铃薯产业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建立健全机构。5月10日市人民政府以市府办机字[2006]20号文下发,成立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宏观调控,统一规划和协调。同时成立马铃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开展日常工作。市农业局成产了马铃薯办公室,在局抽出三名技术人员,在六枝特区特调一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其中有2名高级农艺师及1名专门学习马铃薯繁育技术的硕士。

2、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今年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和甘肃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发展、马铃薯加工、贮藏、销售等情况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对照比较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优势,增强发展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信心,明确提出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3、草拟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6月向市人民政府送审了《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实施意见》、《六盘水市2006-2007马铃薯产业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4、注册商标,树立市场意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市政府已同意用六盘水地域名作为马铃薯商品和种薯的注册集体商标,目前正在设计和注册中。通过商标注册,树立市场意识,创建品牌,提高六盘水市产品竞争力。

5、大力宣传,提升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层次。7月24-25日,举办六盘水市第二届凉都马铃薯节,活动期间,开展马铃薯趣味知识竞答,马铃薯趣味征文和马铃薯学术论文评优活动。通过展板向广大市民介绍国际国内及六盘水市的马铃薯栽培、储藏、保鲜与加工现状及六盘水市马铃薯发展成就,让市民进一步了解马铃薯生产在六盘水市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深化对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性认识。

6、加强科技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推广队伍和种植大户。邀请省内外专家对六盘水市市县马铃薯种植重点乡镇行政技术骨干150余人进行马铃薯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向全市马铃薯重点生产乡镇和种植大户编印技术手册15万份和宣传光碟1000张。

7、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技水平。2006年和2007年全市四个县区共安排60个点开展秋种和新品种引种试验,安排马铃薯贮藏保鲜试验点10个。同时在引进选择优质高产抗病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逐步开展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工作。

8、搞好马铃薯研究和营销。为搞好调研和营销,市农业局建立了马铃薯联席会议制度,有关业务站室负责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为成员,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专题讨论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同时为搞好营销工作,市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协会,盘县四格乡坡上村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村级马铃薯协会。

9、筹建马铃薯种业公司,做强做大马铃薯产业。整合六盘水市现有资源,组建全省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种业公司。鼓励科技人员及民营企业带薪带岗带项目投入到马铃薯各个生产环节。公司以现代企业管理动作,面向省内外市场,从种薯生产到商品薯销售,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格局。初步讨论由市、县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出资1200万元以上共同组建马铃薯股份种业公司。

10、加大投入,确保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上半年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资金共投入340万元,比去年全年投资增加240万元,主要用于种薯体系建设,培训及生产良种补贴。

(三)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目标。

围绕“四个三”即三个优势(气候优势、交通优势、富硒优势),三个体系(繁育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购销体系),三个产品(种薯、商品薯、优质专用加工薯),三个提高(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确定马铃薯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

将六盘水建设为全省重要的优质种薯、加工专用薯、食用鲜薯生产基地和马铃薯加工基地,使全市马铃薯生产结构布局合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商品率、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加工及深加工全面发展,马铃薯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基地11万亩,年产脱毒良种16.5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生产基地。全市优质脱毒种薯的普及率达到95%以上,并实现全市每三年更换一次脱毒种薯的目标,优质种薯在全省种薯消费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

(一)生产现状。

——生姜:六盘水市现有生姜面积5.87万亩,大部分生姜品质较好,品种有较为出名的小黄姜,每年都有上千吨干姜外销和出口,市境内有2个生姜加工企业。

——茶叶:茶叶面积3.64万亩,总产320吨,近几年来,随着福鼎大白茶、龙井。

43、迎霜、乌牛早、苦丁茶等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茶园的优良品种比例得到大幅提高,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现全市年加工能力100吨以上的企业3家(水城茶叶公司、津黔茶业公司、盘县茶叶公司),50吨以上的企业2家(六枝茶叶公司、盘县糯米茶厂)。六盘水市茶叶普遍含硒,茶叶品牌已达11个,许多产品在评比中多次获奖,其中“津黔”牌茶叶2005年5月已取得有机食品认证。

——蔬菜: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9.9万亩,主要生产基地近20个,其中盘县鲁楚和水城百车河生产基地已通过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三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六盘水市大部分地区气候冷凉,具有发展夏秋反季节栽培的有利条件。

——中药材: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0.71万亩,主要品种有杜仲、板兰根、半夏、喜树等。

(二)存在问题。

1、管理粗放,生产力水平低。全市特色产业在栽培管理中普遍粗放,产量普遍较低,优质品种比例较小,品质较低,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

2、投入不足,基础条件较差。在农田基本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方面,由于地域较广,范围太大,本地财政投入有限,许多生产地区,特别是马铃薯生产区基础条件较差,在土壤肥力上六盘水市中低田土比例较大,生产条件较为滞后。

3、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大。六盘水市外地蔬菜进入量大,由于没有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致使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查中,农药超标严重,超标率高达30%和23%,大大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4、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少,生产规模小。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六盘水市种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六盘水市蔬菜面积要达到25万亩,其中生姜面积达到6.5万亩,每个县区建成1个万亩以上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加工企业4个,建立5个蔬菜批发市场。到2010年全市茶叶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达到6.5万亩,亩按40公斤计,茶叶产量可达2600吨,名优茶产量占40%,茶叶总产值过亿元。2010年,全市中药材留存面积达38万亩左右,2006-2010年新增面积18万亩左右,中药材种植业总收入达到1.5亿元左右。

(四)主要措施。

1、加大发展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六盘水市的各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将农项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像发展马铃薯产业一样加大发展力度,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六盘水市得到全面发展。

2、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在各项产业发展中,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开展对农户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抓好示范点,培植种植大户,带动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3、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工作,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将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负责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4、做好营销工作。抓好农产品各个协会的组建和扶持工作,搞好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

5、发展龙头企业。引进和培植龙头企业,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入农产品的开发、加工,带动农户的经济发展。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八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今天播出山东寿光市--立足农业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寿光经济快速成长,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1978—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6.8%。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19元,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寿光市在区位上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就是在这样一个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寿光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实现了发展的突破和飞跃,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路子。

一、充分利用初始农业优势,用农业培养工业。

二、根据发展阶段适时调整和推进工业发展,全面构筑现代工业体系。

三、城市与农村有效联动,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四、坚持不懈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活力。

五、一以贯之地抓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九

成绩优秀是加拿大研究生留学的基本条件。作为由省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加拿大的大学基本上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医学博士类,就是一些专业齐全,以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第二类是“综合类”,有设置一些硕士和博士专业,但可能没有医学院或部分博士专业;第三类是“本科类”,以本科教育为主,没有或有部分硕士专业。这个分类使每个大学都有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比较统一的入学要求,所以,对于设有硕士学位的第一、二类大学,一般要求申请人大学后两年的gpa在3.0或75%以上,达到标准的才更有可能被录取。

条件二:大学四年本科学士学位。

通常来说,加拿大研究生院要求加拿大研究生留学申请者具有正规大学四年制本科学士的学位,或者至少已读完大四第一学期,并且可以提供能在当年取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证明。在对申请人学历的审核中,研究生院不仅会考察申请人是否具有学士学位,还会对申请人毕业的院校进行审查。学校的考察主要是根据一本在加拿大出版的关于中国大学的书,里面有中国各个大学的详细介绍。此外,加拿大还有一个专门的私人机构,针对中国的各类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对加拿大大学的注册组织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如何辨认这些学历证件的真伪。加拿大研究生院在审查申请人的学历时是非常认真而且负责的。

条件三:申请的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相一致或相关。

申请加拿大的硕士专业一般需要加拿大研究生留学申请人具有相关的本科专业背景,也就是说对于有学士学位的申请人来说,不是什么硕士专业都可以申请的,除了工商管理硕士外,几乎所有的加拿大硕士专业都要求申请人是同一本科专业毕业。并且对于一些特殊专业,即使申请人具有本科专业背景,也不一定会被录取。比如会计、法律、医学等。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定位我省农业发展战略为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为此,全面深刻地分析掌握我省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优势、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充分利用好这方面的支持政策,找准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的切入点,对于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都至关重要。

我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发展特色农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目前,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现代制种、啤酒大麦、酿酒葡萄、蔬菜等已成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2700多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面对这样的有利条件,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已成为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等五大主导产业;陇东地区已初步建成了苹果、杏、烟叶、肉牛、油料等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果、菜、烟、肉等四大主导产业。陇南地区已初步建成了以干鲜果品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干果、食用菌、中药材等三大主导产业。甘南、临夏地区的草食畜产品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了以牛羊肉、皮毛、乳品为主的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我省马铃薯、中药材、草产业、现代制种、啤酒大麦等产业发展居全国第一,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我省落户。甘啤3号等甘啤系列大麦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种。当归、党参、红芪、大黄等四大名贵药材主要销往台湾、香港、东南亚地区,部分远销欧美市场。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食用菌、食用百合、球根花卉等地方性特色产品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部分产品已走向国际市场。

三是特色优势农业经营组织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30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1700多个,国家和省重点龙头企业210多个。龙头企业带动型是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省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也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属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竞争实力较弱,影响着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和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我省农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初加工多、精加工少,加工转化和增值率较低,有重要影响的名、特、优产品很少。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尚不健全,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基地生产环境和绿色产品认证发展滞后,农业标准化建设还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的要求。三是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村各类中介组织还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没有产权关系,合作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运行机制不规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合、苦水玫瑰、黑木耳、黄花菜、油葵、鲑鳟鱼等一大批地方特色优势产品,打造名优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五要积极发展沙产业。加快建设以日光温室和地膜覆盖为重点的保护地栽培示范基地、草畜产品高效转化的种养加基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经济林培育基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形成一批沙产业加工名优品牌和加工型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产业经营格局。六要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在全省择优培育扶持500个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2012年,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个,5亿元以上的1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力争近期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农业企业达到50家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二次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农场,主要是培育5个在西部有显著优势、在全国有相当影响的名牌产品,培育10个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立21个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园区)。七要加快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按照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张掖、武威以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为重点,实行“草-牧-沼”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和“粮-菜-瓜果-牧-沼”的荒漠化绿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定西以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为重点,发展“退耕-林果-畜牧-沼气-梯田-水窖”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一

为全面贯彻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精神,立足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揭示当前花炮工作所面临的瓶颈问题,系统提出浏阳市如何发展花炮这种优势特色产业的主要成效和对策措施。今年,根据省经信委的安排,我局在浏阳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开展“勇当„四化‟主力军,争做„两型‟排头兵”调研活动,深入我市各有关单位、10家花炮规模企业进行调研,对全市花炮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对如何加强我市花炮这种特色产业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初步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浏阳花炮产业的基本情况。

浏阳花炮“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93年浏阳被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称号。2005年“浏阳花炮”作为证明商标被成功注册,2007年“浏阳花炮”被确认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浏阳花炮”证明商标荣获中国烟花爆竹行业中唯一的“2009最具竞争力地理标志商标”称号。今年,在第七届深圳文博会上,浏阳花炮的文化品牌价值是1028.17亿元,在日前公布的第二届“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浏阳花炮的文化品牌价值位列“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七,成为湖南唯一进入前十位的“文化名片”。经过漫长的历程,浏阳花炮不仅走上了“国字号”道路,更成为了湖南唯一一个在各项分榜单中排名榜首的文化品牌。

1、企业基本情况:我市现有发证花炮生产企业946家,其中出口生产企业283家。另有经营公司171家。据统计,烟花爆竹企业产值年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有607家,占企业总数的64.1%;年产值500-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有176家,占企业总数的18.6%;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不含)的有163家,占企业总数的17.3%。年纳税在15万元以下(含)企业有151家,占企业总数的15.9%;年纳税15-100万元的505家,占总数的53.4%;年纳税100万元以上(含)的有290家,占总数的30.7%。从企业生产规模和纳税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仍占多数,整合提升的任务还比较重。

2、产销情况:2010年花炮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12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7%。其中国内销售67.66亿元,同比增长24.25%;出口销售24.15亿元,同比增长5.1%。相关产业销售32.77亿元。产业集群创税9.72亿元,同比增长7.28%。从去年的产销情况来看,内销增长幅度较大,特别是焰火燃放形势非常好,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今年一季度销售形势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好转。一季度全市共销售花炮实现销售额23.50亿元,同比增长20.15%。其中出口销售额3.19亿元,同比增长19.22%;国内销售销售额20.32亿元,同比增长20.3%;燃放焰火600场,金额达2.48亿元,同比增长20%。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工厂化升级改造,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大新机械、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断优化安全生产基础条件,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狠抓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大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整治“三超一改”行为,规范生产、经营、运输、燃放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事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连续三年杜绝了较大以上安全事故,亿元产值事故死亡率为0.11,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市场开拓能力增强。创新营销模式,努力拓展销售市场。注重产销地政府间的高层合作,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促进贸易合作,去年在全国备案供货的浏阳花炮企业占全国供货企业总数的70%,创历史新高。鼓励企业抢占终端市场,目前浏阳花炮直销点达到100多个,逐步改变单纯被动供货的局面,提高了经济效益。依托“浏阳花炮”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浏阳花炮”连锁经营门店,在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西等地建立了20多家,去年销售达6.7亿元。焰火燃放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去年在朝鲜、安哥拉、斯里兰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并承担了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85%以上的国内大型焰火燃放,全年焰火燃放达920多场次。今年春节、元宵焰火燃放十分火热,浏阳燃放企业燃放达500多场次,焰火燃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围绕人才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实施“百名企业家培养”工程,举办企业工商管理(mba)核心课程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联合北京、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实施“千名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培养创新团队,提升技术水平。以技术职称培训为基础,实施“万名技术能手培养”工程,开办安全管理、焰火燃放操作、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培训班,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评选表彰活动,创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目前我市拥有技术职称的花炮技术人员有5142人,每年以数百人递增,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花炮专业技术人员有68人,占全国花炮行业高级职称人数的80%左右。

四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以花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院校、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大了花炮行业共性课题研究。去年有圣诞烟花全自动成套设备等7个花炮机械重大研究成果获长沙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其中混药机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的推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花炮新产品研发速度加快,去年研发改良的新产品达5000多个,产品专利申请达150多件。焰火燃放创意水平和燃放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通过橘子洲周末焰火大赛,无论是文化创意、设计编排,还是现场施工技术,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五是转型提质深入推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引导企业走整合、升级、创新之路。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加大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的扶持。目前我市有亿元花炮企业12家,规模效益日益显现。鼓励加强合作,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集团配套协作,推进专业化生产。加大品牌培育,积极申报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目前我市现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华老字号,2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3个长沙市名牌产品,每年都有不同数量的增加。企业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并在一定销售区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量增长较快,产品利润下滑。近几年花炮销售总量增长较快,特别是内销增长迅速,保持在20—30%的增长,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工资上涨、运输成本增加、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单个产品纯利润下降,目前企业生产纯利润基本维持在5—8%,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比降低了6—10个点。

二是出口增长乏力,内销竞争加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市场不振,销售增长不明显,近两年增长幅度仅维持在5%左右。随着烟花爆竹国际条例的变更以及劳动工资上涨,出口产品利润也有所下降,尤其是出口小产品和混和包,利润非常微薄,订单也逐步向江西转移。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出口企业转做内销,加之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县市把发展烟花爆竹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培育,加剧了内销市场的竞争。近两年,仅岳阳临湘就增加了20多家。三是超标生产严重,安全令人担忧。目前,花炮行业部分标准滞后或缺失,导致产品标准不一,企业执行不力。供货企业为满足消费者求大求刺激的心理,导致产品规格和药量超标,产品合格率下降,安全隐患增大。特别是随着城市空间越来越小和人口越来越密集,原来的产品品种或规格已经不适应城市消费的需求,加之管理部门偏重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流通环节和消费领域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和安全教育缺失,违规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燃放不当引发安全事故,增加了销地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烟花爆竹的安全担忧。

四是技术投入不够,安全环保问题倍受责难。目前我市花炮行业技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不足,落后的生产工艺与人们对烟花安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安全环保问题受到媒体以及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以北京为首的大城市禁放范围进一步扩大,民意代表禁放呼声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后发生的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各地纷纷出台限制措施。因此,加快微烟花炮原材料的研发任务紧迫而繁重。

五是劳动力资源匮乏,行业用工吸引力下降。今年开春劳动力争夺异常激烈,花炮企业开工率不足,到正月十五,全市花炮行业开工率不足50%,特别是随着工业新城大型企业的陆续投产,花炮行业用工吸引力下降,招工更趋紧张(原来200多人的工厂只剩下50来人)。就文家市来说花炮行业目前缺少劳动力在2000人以上,全市约缺少3万人。用工紧张和加薪热潮倒逼企业工资成本上涨,企业压力越来越大。

六是知识产权保护难,假冒浏阳花炮现象普遍存在。花炮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极易模仿,产品雷同,且行业不规范、价格不统一,就目前来说,市场销售秩序混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比较淡薄,再加上维权成本较高,地方保护,“浏阳花炮”商标倍受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严重影响浏阳花炮的品牌声誉。

四、应对措施。

一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发展转变。2011年,我们将重点推进集团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结合53号文件和第三轮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换发,对全市花炮生产企业的生产类别和品种进行备案登记。凡纳税在15万元以下的企业只许可1—2个类别和1—5个品种生产。制定集团化经营优惠扶持政策,采取自愿申报,乡镇推荐,部门认定的原则,根据年销售规模和纳税情况以及生产要素整合,在全市确定10—15个花炮集团予以重点扶持。通过集团化经营,优化企业管理,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从过去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发展转变。

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大技术投入,整合科研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重点开发微烟花炮原材料,加大安全、环保烟花的研发应用。加大花炮机械研究和推广,重点开发危险工序和成套花炮生产设备,提高劳动效率,逐步缓解劳动用工紧张的局面。加大花炮文化创意,组织焰火燃放创意大赛,拓展焰火燃放市场,增加燃放附加值,促进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依托现有人才培养机构,加强大专院校对接,加大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导企业从人文关怀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劳动用工,推行绩效管理,逐步改善职工待遇,提高劳动功效,促进企业由家族式管理想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转变。

四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由生产普通烟花向优质高效品牌烟花转变。大力推进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质检员制度,原则上企业按200人配备至少1名质检员。结合53号文件,修改完善烟花爆竹产品标准,对产品规格、药量、运输、燃放区域、燃放人群等方面进行规范。严格产品检测,做到批批检验,适当降低收费标准。采取抽检分离和管罚分离,成立产品质量综合执法稽查大队,加大综合执法检查和抽查力度,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抽查,对抽查结果对外公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建立a级产品安全质量备案登记制度;利用行政许可强制入轨,加快推进专业化生产;建立以礼花弹类和组合烟花类为主的产品流向识别码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普通烟花向优质高效的品牌烟花转变。

五是成立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由恶性竞争向联手合作转变。目前,花炮企业各自为政,相互剽窃新技术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浏阳花炮在外销(特别是欧美市场)时,往需要贴别的国家的标签,这样,利润大部分被外国人赚走了,作为原产地,浏阳仅赚了一点“加工费。为破解这俩个瓶颈,一是成立知识产权战略联盟。2011年5月19科技(知识产权)活动周启动仪式上,浏阳23家花炮产业规模企业倡议建立了“浏阳市花炮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这在湖南花炮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上尚属首次。浏阳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人李平生说,浏阳市花炮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能够有效的保护各企业的专利,最主要的是约定了“组织协调盟员参加有关专利的国际调查诉讼,对盟员遭遇的专利纠纷提供技术与资金上的帮助。”如果有更多的企业参加这个联盟,将使花炮企业联合起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放响中国的花炮品牌。二是要加强行业培训。提升企业负责人品牌建设意识,树立“有品牌就有市场、市场竞争就是品牌竞争”理念。以浏阳花炮管理与中心牵头,邀请全国工商、质量部门领导在春秋季订货会期间,举办全国花炮产品质量管理座谈会,宣传“浏阳花炮”质量、安全品牌、探讨全国开展打假行动的有关工作,维护品牌权益。同时,每年还将邀请国家权威单位、领导、专家、学者来浏阳举办专题讲座,重点讲授浏阳花炮品牌建设,逐步提高行业品牌整体意识。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二

__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_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防疫一线,尽显党员初心。

__指出,“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强化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冲到一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在防控一线,党员干部们不畏严寒,起早贪黑,挂条幅、贴公告、设卡口、勤走访,为居民普及防范疫情知识;医护人员挨家挨户“窜门”监测体温、做卫生防范;保洁人员不辞辛苦,室内楼道、电梯、把手、路面、垃圾箱坚持每天消毒,将病毒消灭在萌芽;老百姓们自觉在家等待,即使出门也都戴上了口罩。防范疫情是每个人的职责,守住“家园”是每个人的任务,带着职责和任务,每个人都自觉从心里到行动,构筑疫情防控坚强防卫线。

__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湖北和武汉人民站在一起。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_的领导号召下,全国各地的支援医疗团队应召而起,迅速支援湖北。疫情第一时间,解放军抽调精干医务人员,组建医疗队立即出发,飞赴武汉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16个兄弟省份各自领到任务,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一一对口支援关系,全国各地一架架载着医疗队的航班腾空而起汇聚湖北,全力支持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面对汹涌的疫情,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中国_的领导,在灾难面前,凝聚起民族精神,汇聚成中国力量。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三

3、推广生态模式,发挥效益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好的生态种养模式是追求生态建设与增加效益统一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围绕复合型生态结构,农牧渔立体种养,努力延长生态链条,重点推广四种生态模式。一是稻渔共作模式。这种模式既养蟹养虾,又种稻,亩平效益比单纯种粮高400-500元,同时实施无公害生产,避免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市已发展12万亩稻田立体种养,该项目已通过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初评,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二是大水面生态立体开发模式。主要是实行渔虾蟹生态混养,实行“稀放养、低污染”的生产管理,达到“亩平产量超千斤,收入超千元”的“双千”塘标准。大纵湖养殖基地还实行轮休轮养,确保每年有三分之一面积植草养护,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我市红膏集团10万亩养殖面积运用这种模式,生产的红膏牌大闸蟹以个大、膏红、肉鲜,与著名品牌蟹一争天下。今年10月在浙江举行庆典活动,一上市就火爆。三是河藕、水生蔬菜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利用食物链,实行藕(茨菇、水芹等)田养鱼(泥鳅、黄鳝等),促进降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这方面全市的养殖面积达6万亩。四是林经、林牧复合经营模式。我们坚持在公路、圩堤、湿地等宜林地带,大力植树造林,尤其是突出培植意杨产业。近3年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植树1340万株,林木覆盖率比3年前增加了3.5个百分点。在发展林业,推进绿色兴化建设中,注重采用林下套种旱作物、套种蔬菜,林下养羊、养鸡等复合经营以增加收益,现通过这种模式可实现亩平收入1500-2000元。

4、建立健全标准质量体系,发挥体系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规范提升作用。标准质量体系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我市作为江苏省2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之一,经去年以来的努力,环境质量经检测,全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标准,已认定基地面积70多万亩,认证品种3个。在地方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实施上,先后制定了池塘混养青虾、稻渔共作等省、市以上农业标准8项,建立了1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二是加强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检测的要求和相关责任。去年以来,我市农业局、林牧业局已对城区所有农贸市场的生猪、蔬菜进行正常检测。这方面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通过购置先进设施、培训人员,提高了检测水平。三是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工商、技监、农业、林牧业、水产执法,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渔药、兽药的使用,在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上,形成了新的合力。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四

近年来,黄州区立足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确立以蔬菜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实现了蔬菜产业发展的新跨越。2008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8.5万亩,蔬菜产值3.03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58%,蔬菜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48.5%。黄州区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作法是:

一、抓招商引资,助蔬菜产业发展之力。

黄州区在蔬菜产业发展进程中,遇到过蔬菜产品自销过剩、加工转化能力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规模化发展一度停滞不前等问题。该区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培育和引进加工龙头企业,用工业化的理念抓蔬菜产业,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难题。2005年引进台商独资企业——黄冈市永通食品有限公司落户黄州工业园,注册资金325万美元,占地规模120亩,建成脱水蔬菜、速冻保鲜和调理食品三条生产线,年蔬菜加工能力3万吨,带动了3000亩蔬菜基地的发展。2007年引进了黄冈市康尔达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36亿元人民币,占地规模200亩,以加工具有地方特色的黄州萝卜脱水、淹制、泡制和饮品系列产品为主,设计年加工能力6万吨,发展黄州萝卜生产基地2万亩。目前,该公司的基建工程正在建设中,已建成500亩黄州萝卜种子生产基地,黄州萝卜已获得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地地理保护标志。同时,还发展了3个民营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000吨,带动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黄州区还积极引进蔬菜种植业主,已引进蔬菜种植大户5个,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

二、抓蔬菜协会,建蔬菜营销体系之网。

蔬菜生产的千家万户经营模式,组织化程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黄州区2002年开始积极探索,引导和扶持菜农建立蔬菜专业协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六福湾村组建了全区第一个蔬菜专业协会,采取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生产投入品、统一产品收购价格、统一订单销售、统一结算方式、农户分户管理的运作机制,会员由开始36人发展到现在428人。六福湾蔬菜专业协会成立后,区政府加大对该村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相继投入近800万元,改善了基地的道路、排灌渠道、大棚设施等生产条件。协会从该村自身实际出发,大力实施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从提高会员的生产技能着手,邀请省内和区内蔬菜专家进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农民搭建起学技术用技术的平台。通过几年努力,该村农民种菜科技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得到同步提升,种菜收入大幅度增加。2008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1700亩,产值1560万元,人均纯收入5255元。全区已发展蔬菜专业协会8个,网络会员3121人,协会组织蔬菜种植面积达6356亩,组织销售蔬菜8000吨,占协会会员蔬菜生产总量的21.2%。

三、抓土地流转,走蔬菜规模发展之路。

年2月4日,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同志深入黄州大棚西甜瓜基地现场考察春耕备耕工作,对黄州区实行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抓项目整合,融基地建设投资之源。

与传统大田作物相比,蔬菜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建设高标准的蔬菜生产基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地方财政投入和农业主管部门努力远远不够。该区用活、用足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政策,一方面对上积极主动争取农业项目,另一方面对内实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做到基地建到哪里,项目资金投向哪里。近几年将农业、水利、农机、交通、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等涉农项目实行捆绑,集中用于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新建渠道17公里,新建泵站4座,维修泵站3座,新建机井440口,架设农电线路13公里,硬化基地道路25公里,基地防护林栽植2.0万株,新建镀锌钢架大棚520亩,农民购置微耕机120台,大型旋耕机3台。仅2008年就投入资金1151万元,对6个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其中新建基地3个,基地规模扩大2000亩。通过实行项目资金的捆绑使用,有效解决了基地建设的投入,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效果,提升了基地建设标准,扩大了基地规模。

五、抓政策激励,立蔬菜产业发展之制。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为了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该区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政策,对于蔬菜加工型企业落户黄州的,享受工业招商企业的同等优惠待遇;对于蔬菜种植业主,基地建设到哪里,涉农项目就跟踪落实到哪里,在硬件上保证建设的需要,在软件上实行“保姆”式服务,使老板引得进、留得住、干得欢。二是落实政策性补贴。2007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区蔬菜产业化的意见》,明确规定蔬菜种植连片规模达到200亩的基地,对基地种菜农户每年每亩补贴50元;对农户建设永久性大棚设施的每亩一次性补贴600元。同时,将蔬菜办公室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工作经费10万元。黄州区对蔬菜产业化建设措施得力,得到黄冈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黄冈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黄冈城区“菜篮子”实行市、区共建,对黄州区蔬菜基地建设按照市、区1:1进行配套奖补,从而使黄州区菜农获得政府奖补资金由每亩50元提高到100元,大棚奖补资金由600元提高到1200元,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该区将蔬菜产业化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对发展成效好的乡、镇、街道、基地村、蔬菜专业协会、种植和营销大户予以通报和奖励。在2009年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对2008完成蔬菜产业化建设目标任务的乡镇,前三名每个乡镇奖励1万元;对实行土地流转,引进蔬菜种植业主的3个村,每个村奖励5000元;对3个优胜的蔬菜专业协会,每个协会奖励3000元;对6个蔬菜种植大户和4个蔬菜营销大户,每户奖励1000元。黄州区通过制定蔬菜产业发展政策,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有力的推动了蔬菜生产、加工和营销,促进了蔬菜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五

对于现代化迅猛发展的克山农场,为落实垦区“走出去”战略目标,克山农场党委今年来强力推进域外农场建设工作,我场有大量资源优势,发挥现代化大农业优势是加快发展的一个主要渠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影子农场、域外农场”。

一、利用我场拥有世界一流的马铃薯种、管、收机械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水平,在甘河农场签订5000亩的种薯繁育合同,在乌努尔农场种植马铃薯5000亩,建立以大兴安岭、海拉尔地区为主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推广和应用机械化种植马铃薯,确保马铃薯生产优势,使马铃薯质量达到标准化,生产体系达到规范化,从应用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入手,积极推广马铃薯机械化栽种方式,以机械播种、施肥和机械收获为主,配合大马力机械联合深松整地、机械中耕、植保和先进的农艺措施,既利于保墒,又可提高生产标准和肥料的利用率,促进马铃薯生产节本增效和产量的提高。利用三年时间再建一个10-15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建立场外基地,打造“影子农场”,实现再建一个克山农场马铃薯种植基地目标。

二、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域外农场。朝鲜新义洲、肃川郡有着大量的土地资源,为发展域外农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朝鲜大丰国际投资集团总裁兼副董事长:朴哲洙(朝鲜族中国人)听说克山农场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和科学管理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慕名来到齐齐哈尔分局寻求合作。农场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派农业、农机专业人士去实地到朝鲜考查。与朝鲜大丰国际投资集团合作在朝鲜进行农业种植及代耕作业30万亩,其中水田25万亩,旱田5万亩。

这次随朝鲜大丰国际投资集团到朝鲜新义洲、肃川郡考查,新义洲、肃川郡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其中有可耕地30万亩,其中水田25万为亩,旱田5万亩,全年降水量在1000㎜以上,无霜期180天,15℃以上气温是143天,全年最高29℃,最低温度是-13℃,土壤冻层70-80㎝左右,旱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大豆、蔬菜等。经考查,适合发挥克山农场大农业、大农机等现代农业优势。

现阶段,克山农场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赴境外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具有明显的优势,走出去不仅可以推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使农场技术优势转化为物质财富,实现互利共赢。争取赢得支持,依靠诚信务实发展域外农场,超常运作,勇担超越发展新使命,未来五年,克山农场将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提升北大荒集团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继续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3-5年时间,在境外再打造一个域外克山农场。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六

一、打造“三支”战斗队伍,全面形成疫情防控合力一是打造一支领导班子包联队伍。xx名xx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前线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包扶防控工作责任,通过“村排查”“日调度”等方式,对每日防控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掌控,及时挖掘好经验、好做法,补齐短板问题,合理部署工作,有效提升疫情防控水平。

二是打造一支“两委”班子防疫队伍。xx名xx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小组长带头联防联控,对xx名外来返乡人员进行全面摸排统计,对重点疫情高发区返乡人员进行台账管理,严格管控禁止外来人员进出xx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素质、宗旨意识的重要依据,发动xx名党员组建“战斗队”带头冲锋一线,切实做好“三个争先”,xx余名群众响应号召,参加线索排查、人员管控等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做到疫情防控同向用力、同时发力,从而确保形成疫情防控最大合力。

二是狠抓“关键阵地”建设,全力以赴切断传播渠道。严格落实属地责任,xx党委政府迅速在全xx个主干道路出入口和xx处自然村组路建立疫情防控站点,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一日一报制度,认真检查劝返过往车辆和人员,详细将出入时间、车牌号、人员信息、联系方式等登记在册,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三是狠抓“关键防疫”方法,全力以赴保护易感人群。关闭叫停xx境内xx多家公众聚集性活动场所,严禁人员集聚活动。各xx村群众自发封闭内部进出道路,强化车辆人员出入管控。对xx个重点路段、xx个重点区域进行环境整治,切除污染源。加强宣传引导,悬挂xx条横幅,发放xx份xx防护知识宣传单,利用xx村大喇叭循环广播日均8小时以上,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主动做好自身防护,努力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

三、强化“三个”保障,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强化工作保障,努力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为解决一线疫情防控站点取暖不足、食宿不便等难题,xx党委政府利用xx、移动板房等设施,对疫情防控站点进行“优化升级”;为一线工作人员配齐配全棉帽棉服、保温壶、矿泉水、方便面等值班轮岗必备物资,配足消毒液、酒精、防护口罩等防护物品,努力为一线人员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确保群众生活正常有序。各xx村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大本营”,分别组织3-5党员成立党员服务先锋队,根据农牧民生活实际需求,随时掌握群众对米、面、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情况,帮助其统一采购,搞好生活服务,消除封村、封组、封户、隔离人员的后顾之忧,切实解决群众隔离期间的生活物资保障问题。

三是强化医疗保障,提升疫情防控防护水平。xx卫生院。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七

新冠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__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严格执行集团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以严的举措、实的行动,把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现将抗击疫情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证责任落实到位。

疫情初期公司迅速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一是狠抓工作保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管理办法》等4个疫情防控制度并公开,做到疫情防控知识人人知晓、人人遵守。

二是成立专班小组。以公司负责人及党员职工为主体,成立了公司防控工作专班,设立专人专岗,具体负责卫生管理、疫情管理、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责任落实,不留空白。

三是依法依规复工。公司对现场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经**市**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批准,并报请公司同意,公司于202*年3月21日开始复工复产。

二、强化排查管控,保证工作落实到位。

重点管理,同时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开展情况,审慎开展劳务外包人员返岗,在劳务外包人员体检合格后,4月14日,鄂中公司员工全部到岗。

二是狠抓重点管控。对厂区入口实行来往人员登记、测量体温制度;对公共区域、卫生间、食堂、仓库实行每日通风、消杀措施。

三是落实日报监测。建立公司每日报告制度,公司设专人,每天下午将办公区、施工区防疫情况日报、表报至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真实反馈消毒情况、防疫物品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整改。

三、强化宣传引导,保证舆情引导到位。

公司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学习,形势宣传到人,做到群防群控。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八

摘要: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既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的主体精神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如何实现多样化和展现个性特色,建工学院的做法如下:依任专业建设特色校园文化;重点发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建设校园文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学院;品牌校园文化;成果。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学院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既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的主体精神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如何实现多样化和展现个性特色,其内容、途径、形式和侧重点都应该结合自己院系的专业特色,各显其能,各展其优势。建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依托专业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87年,前身为呼盟城建职工中专,2000年并入呼伦贝尔学院,合并后在院党委、行政领导下,伴随学院二次创业大好机遇,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年来,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秉承“一实、二高、三强、四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工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适合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奠定了基础。学院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时特别注重突出专业特色,把学科专业特点与校园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注重考核并展示学生专业技能,在历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院系风采活动中,分别举办过“建筑艺术作品展”暨锡盟牧区住宅设计、“测量仪器展示暨专业技能大赛”、“校园规划设计大赛”、“系标系徽设计大赛”、“建筑设计综合大楼”设计大赛、《美丽的呼伦贝尔》师生建筑摄影展等,每一次活动都荣获“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最具专业特色奖”。这些活动让学生有了展示才华的空间,使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了专业能力。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努力实现建筑专业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对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一以贯之的举措。

除了与专业结合的院系风采活动以外,为了以直观的方式使学生形成一种专业意识,从而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多次举办专业主题教育,如2009年成功举办了《城市建设与环境的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历时三个月,听专家讲座、到西山生态园和城市建设工地实地考察等分三个阶段组织进行活动,活动结束,形成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文字报告和有关城市建设的绘图设计作品,该活动受到学院的表彰,荣获一等奖。

二、重点发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建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在如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凸显精神文化魅力,在立德树人上求实效。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点睛之处。学院本着“建设有文化的校园,塑造有思想的教师,培育有素质的学生,办成有特色的院系”这一目标扎实地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1.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每学期,每个班级都要求有计划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安全卫生、感恩立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讲和谐”,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了“学党史建优秀党支部”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典型引领,利用节点。结合学雷锋活动,我们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处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做雷锋式的好青年。结合清明祭扫活动,对学生适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乡土革命英雄,忆艰苦革命岁月,在学生心里埋下报国宏愿。

3.大力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学院每学期都会向师生发出“让我们都能拥有自己的书,并能在书香中成长成才”的倡议,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结合“主题读书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汇报活动,好书传看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征文活动等,使学生浸润在书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养成学生爱读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树立不读书是最可怜、可悲的价值观念。

塑造文化品格,培养人文精神,注重文化熏陶。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将“真善美”、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社会公德付诸于实践育人之中。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灾区奉献爱心活动中,2005级工程监理班栗雪斌同学在参加集体捐助之后,又把自己当时刚刚获得的1000元助学金全部捐出来,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

(二)发挥环境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在浸润中成长。

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教育中无声的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应注重文化品位和内涵,增强育人功能。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网络等校园文化媒体、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及时反映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2006我们创办了自己的系刊《建工人》,每月发行一期,每期分四个版面,分别有时事要闻、系内活动简讯、建筑专业趣闻以及学生发表的诗歌散文等内容。我们努力做到正面宣传及时到位,负面事件适时报道,发挥载体重要作用,着力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营造才智文化氛围,激励大学生成人成才。

发挥《论语》、《庄子》等孔孟哲学讲堂作用,使学生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学院每年都集中组织学生学习孔孟之道,并广泛开展讨论,切实体会“仁义礼智信”的文化精髓。利用专家学者学识,为学生开展相关讲座。我们邀请校友,现在呼伦贝尔市建设委员会工作的敖主任给同学们做《专业择业事业――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等报告,对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价值观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学生社团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教育基地,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才智文化的建设,促进了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学生勤奋刻苦、立志成才蔚然成风。近些年来学生英语四、六级过级率不断提高,英语四级过级率达到74.4%,计算机过级率达到60.4%。学院积极鼓励、支持学生考研,成立考研自习室和辅导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2010年考研率8.2%,2011年考研率达到10.14%,考研率逐年提升。在学校组织的“高等数学”竞赛中,学院学生成绩优异,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多人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三等奖。2009年张洪涛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作为自治区唯一学生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这不仅是建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的光荣,也是自治区高校的荣耀。学院学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这些成绩与学院注重营造才智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

(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向社会实践延伸。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了解国情、民情,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结合,促进知识内化为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院坚持不懈地开展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炼能力、做贡献。

1.在每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序安排、精心组织,带领志愿者深入到周边农村牧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图片展览、报告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为农牧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同时,志愿者们还与有关农牧区结成对子,力所能及予以帮助。他们为农牧区的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具、资料,耐心的为孩子们讲解文化知识。

2.服务社区活动。我们每学年定期到结对社区服务,走访社区内孤寡老人家,送去爱心衣物、帮助打扫室内外环境、陪老人谈心、表演节目等,用爱心与责任带给孤寡老人以抚慰和温暖。志愿者们冒着酷暑严寒帮助社区清理垃圾、积雪等,给居民的出行带去方便,为社区的环境打扫出一片洁净天地。

3.学院大学生爱心志愿者每学期都会不定期到儿童福利院,开展“大手牵小手”慰问活动。志愿者们及时将学院师生捐赠的衣物与学习用品发放给小朋友,帮助指导学习或给孩子们表演节目、一起做游戏等进行良好的互动,抚慰心灵、奉献关爱。学院青协还特别组织了爱心家教团,坚持在每周末到福利院给孩子们指导功课、聊天玩耍,陪孩子们渡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周末。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了大学生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反映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助人为乐、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

(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每年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几年来,我们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2009年的全区“挑战杯”活动中,佟雅茹同学荣获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等奖。

三、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始终坚持“重于践行,受益于学生”的原则,采取“以活动带活动,以活动促活动”的方式,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开展的每一个文化活动都深入到学生心中。我们根据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等特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发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社团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如各类球赛、演讲、知识竞赛、歌手大赛、广场舞比赛、礼仪大赛、宿舍文化节、迎新晚会、送毕业生晚会等。这些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广大学生的想象力,文化领悟性。通过开展这些文化活动,使学生的文明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促使每一位同学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物、讲文明懂礼貌、讲公德重安全。同时,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并热心于公益事业。

近年来,在学院党总支、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育人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践行“凝思砺志、德行天下”的校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才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视野得到开拓,知识得到延伸,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从实践、理论、艺术等方面传承校园文化精神,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广大学生打造一个素质拓展的文化舞台,为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5).[2]田春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4).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十九

谈出“真感受”

抗“疫”战“疫”【体会、感悟、心得】篇。

范文汇编:

范文1:

组工干部优秀体会x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x情防控战役形势严峻,作为组工干部,越是x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把x情防控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誓言、彰显本色。

战“疫”正酣,我们一刻不停。这是一场大战、硬战、持久战,组工干部取消休假,全员投入,动员、协调、统筹、管控、服务……我们组工人始终把x情当作考验,坚决服从安排、主动服务防控大局。白天到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开展巡回督导指导,宣讲防治知识,落实防控政策,做实做细群众工作。

晚上梳理情况,反馈问题,推动整改。我们在抗“疫”一线不忘初心,在x情防控的实战、硬仗中践行使命,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_员,面对战“疫”,我们一步不松、一刻不停,因为我们是组工人。

战“疫”路上,我们一往无前。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快速响应、迅速行动,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战斗在防控一线。面对每一项防控重点任务,组工干部总能第一时间到岗到位,基层x情防控工作力量更显“硬核”。面对来势迅猛的x情,组工干部加班加点,坚决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全面筑实筑牢防线,全力守护好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句“我是党员,我先来”涵盖了所有。这一路上,不曾观望彷徨,不曾迟疑退却,不曾驻足离开,唯有坚守;这一路上,从未停歇,宁为“逆行者”而“终不悔”。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二十

把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安排总体推进,实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科学谋划决胜脱贫收官战工作思路,谋划涉农资金整合及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切实把贫困群众的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信心、科学防治,扎实做好贫困群众的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

及时通过视频会议、电话调查、微信联系等方式。密切关注贫困群众身体心理、生产生活、务工就业等情况,实时掌握扶贫产业特别是带贫企业帮贫带贫、生产经营、存在问题、下步打算等情况,全面评估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优先解决扶贫产业遇到的困难。因疫情原因导致企业发生重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的,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保持经济有序运行的若干措施,支持帮助企业尽快渡过难关,确保把疫情对贫困群众脱贫的影响降至最低。

按照分区分级防控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切实降低疫情对贫困群众收入的影响,统筹协调卫健、农业农村、交通、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及时妥善解决带贫企业开工复工、产品销售、资金周转等难题,完善延长产业扶贫链条,加强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确保持续稳定增收。

对贫困老人户、重病户、重残户等小贫群体,明确专人负责疫情防控期间的精准帮扶工作,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到位,落实好低保、特救助、扶贫助残、临时救助、社会福利等综合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充分发挥扶贫保险作用,重点解决因疫情致病、因疫情减产减收因疫情造成产业失败、因疫情返贫致贫等问题,做到迅速比对核实、理赔到位。全面排查统计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情况,特别是兜底脱贫的财政资金支出规模,优先做好脱贫攻坚财力保障。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扫日消”的要求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提升工作以村为单位,村干部带头,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利用绝大多数农户居家生活的时机,坚持每天在村内、户内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和消毒行动,进一步提升村容村和户容户貌,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结合疫情防控“不聚不聊”“红事缓办、白事简办”等要求,通过大喇叭不间断宣传等措施,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推进取缔非法殡仪服务场所专项行动,该拆违的拆违,该取缔的取缔,一步到位,销号管理,坚决铲除殡葬乱象。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大力提倡节俭节约办事、孝老爱老敬老等文明新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营造文明、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

发挥好各级扶贫信访作用,对在疫情防控期间受理的扶贫信访问题,第一时间要妥善化解,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多。加强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加强贫困群众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增强贫困群众应对疫情的信心,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位。层层压紧责任,从严从实全面抓好各级反馈问题的整改。

大连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篇二十一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开区坚持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线狠抓对外开放。努力实现以优质外资投资发展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跨越式增长。20全区引进外资项目个协议引资万美元累计到位外资1118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8。新引进中外合资总投资60亿元以上长虹pdp项目、总投资10多亿元台湾东元空调压缩机项目。引进中日合资东泰机械项目租用标准厂房实现当年建成投产。台湾福笙电子公司投资2亿元电容贴片项目华晨瑞安汽车零配件项目香港华冠投资3000万元继电器项目等继续增资扩大生产。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300万美元开发建设我区a、c片区基础设施项目也于年10月成功签约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截止2006年我区建区四年来累计协议引进外资2亿多美元实际到位外资5171万美元辖区注册外资企业达到12户外资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投资效益显著。

一、2006年我区利用外资主要经验。

(一)利用外资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强化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延伸优势产品链,重点培育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即百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和汽车零配件三个50亿以上产业集群。发挥优质外资在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内在集聚动力,增强产业内在引进外资内资动力,不断打造产业集群式招商引资平台。

发挥绵阳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展百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长虹配套项目以及相关多元化产业项目,建设韩国工业园,全力打造长虹配套产业集群。围绕长虹家电产品及其元器件、长虹数字产品及其元器件配套产品生产项目,服务外商投资、服务核心企业,以pdp(平板显示器)、crt(显象管)、空调压缩机及其配套项目为基础,参与企业与韩国、日本、台湾等实力公司洽谈合作,实现多个外资项目落户我区,取得良好效果。

同时,以利尔、美丰等为核心,努力实现核心企业扩张,建设百亿化工产业集群;因应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绵阳已有的汽车产业优势,发展汽车零配件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雪宝、华润、葡露等企业发展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在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不断推动产业国际化,利用外商优势的管理、技术和品牌等提升这些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华润绵阳分公司、华晨瑞安、利尔、恒旺电子、福特电子等优势外资企业。

(二)创一流投资环境,以优资服务实现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一是优化投资软环境,创建高效运转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的机制,为投资者、企事业提供优质服务。2006年,紧紧围绕长虹大型配套项目和现有外资项目增资扩能作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报批、国土、融资等各个环节具体服务事宜,以深入的优质服务实现了长虹pdp、空调压缩机等大型外资项目前期顺利推进。加强对现有外资企业的服务,实现了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新上凸轮轴生产线、贴片电容生产线等技术改造扩能项目。

二是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产业发展硬件设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2006年新建成工业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一期、二期近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三江电子信息工业园已基本建成,为科技型企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利用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启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亿元a、c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长虹工业园基础设施,辖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硬件环境,为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坚持不懈深入企业现场服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区管委会一贯重视作风建设,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管委会领导和职能部门经常深入企业现场,到企业现场办公,每季度召开工业经济分析会。经济主管部门开展“三个一”服务企业活动,定期汇总掌握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动态资料。总体上,使我区办理企业事项做到快捷高效。

四是推动产业协作配套,逐渐形成了产业内部协作配套环境。经过五年的培育,工业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汽车机械、化工四大产业为主导的相关企业,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内在的引资能力。四个主导产业集群外部经济性逐渐显现,给予外商投资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配套环境。

二、利用外资思路措施。

$false$

热点推荐

上一篇:卫生防疫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专业15篇)

下一篇:最新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宣传稿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