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优质3篇)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优质3篇)

小编:WZX2

部门资源聚起来。整合阵地资源,将部门项目统筹融合进小区党群服务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优质3篇),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1

今年以来,**省**市**县按照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元参与的思路,聚焦小区设施老旧、服务缺失等难题,在提升颜值、丰富内涵、夯实品质上下功夫,打通“三无”小区治理“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抓组织建设激活力

**县坚持把建强小区党组织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之举,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向社会治理网格、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等领域有效覆盖,将党建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各个角落。

一建组织。坚持“一小区一党组织、应建尽建、不留空白”原则,根据小区住户和党员数量,采取单独建、挂靠建、融合建三种方式,组建小区党支部7个、党小组25个,成立功能型党支部1个,设立党员中心户130个,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

二划网格。推行“人盯房、房管人”网格管理机制,按照50—80户为一个单元,将37个“三无”小区划分为51个网格,配备楼栋长、网格员107名,明确联系服务群众、反映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开展代办服务等8项工作职责。

三分类管。按照“精准分类、一区一策”的原则,对建司小区、林业局家属院等有一定物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小区,引入物业公司,探索“党支部+物业公司+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的“红色物业”服务模式,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对西苑小区、商贸宾馆院等群众基础较好、自管能力较强的小区,成立业委会,制定居民公约,推行“业委会+楼栋长+业主代表”模式,引导居民自主管理;

对饮司家属楼等规模小、配套弱的小区,由社区党支部建立业主群,代收物业管理费,发动“双报到”单位支持,组织党员志愿者对小区进行基本管理。

二、抓联动融合聚合力

**县坚持区域统筹、优势互补,积极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参与小区治理,做到“打好合力牌、形成共同体”。

一常访常办。招募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爱心人士,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8支,设置服务名片墙21个,积极开展常到小区解民忧、常到楼栋知民情、常到家庭听民声,参与政策宣传、困难帮扶、纠纷调解、应急处突等“三常到四参与”活动,以低于市场价格开展维修、保洁、家政等服务12场次、上门服务370余次。

二共建共管。建立包抓单位党组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代表“五方联席”议事决策制度,召开联席会议22场次,共商共议治理难题47个,清理违建钢棚、自建房13处,实施沟渠治理31次、道路硬化28公里、墙面改造2万平方米。

三吹哨应哨。建立“居民吹哨、单位报到”服务制度,对小区治理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向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吹哨”,联合会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定向派单”,协调县级职能部门帮助解决问题。目前,为“三无”小区配备卫生清洁设施15套、文体健身器材6套,安装门禁物防系统、消防设备24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个,启动民生项目6个。

三、抓基本保障添动力

**县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大政策、项目、资金、队伍等资源整合力度,让基层党组织有能力统筹协调、有资源服务群众。

一强化阵地建设。采取新建、配建、调剂等方式,为37个“三无”小区落实活动场所27个,组织263个驻区单位与小区共享党建阵地210个、活动广场17处、体育设施110套,实现了组织有阵地、服务有场所、活动有场地。

二强化薪酬待遇。为7个“三无”小区支部书记、副书记分别落实每月1100元、800元补贴,为43名小区片长、7名居民小组长分别落实每月100元、200元工作补贴,保障小区治理有人管事,管理人员安心干事。

三强化考核考评。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作为街道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社区书记“双述双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干部选拔使用挂钩,与社区、驻区单位党建经费支持挂钩,建立动态管理、督促检查、跟踪问效等制度,开展周督查7次,下发通报43期,落实以奖代补党建经费20余万元。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

为贯彻落实【20XX】11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指挥部及上级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实施要求。统筹规划、扎实推进本项目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稳定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为平安工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效促进安全生产稳步推进。现将本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汇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落实领导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综治工作在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领导干部综合治理“一岗双责”制度、述职报告制度、重大事件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和群众评议治安状况制度。

2、层层落实责任。实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项目领导与各部门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做到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

3、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1、结合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五五”普法治理等,积极开展对全项目干部职工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和法制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组织全项目干部职工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全体人员的法纪观念,不断提高干部思想素质,预防各种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

2、结合本项目职能,组织学习指挥部及上级公司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项目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

3、大力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武汉市创建文明城市等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继续深入地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进行斗争。

三、加强管理,健全制度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办法。认真对照项目部与指挥部签订的《20XX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逐一抓好落实。加强对办公室、电器设备、车辆、物品、消防器材等的管理,强

化防盗、防火、防中毒等安全防范措施。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泄露企业机密。

2、严格值班制度。坚持主要领导轮流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凡值班期间,不按值班制度要求履行职责的,按目标责任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产生不良后果的,加重处罚。

3、加强对全体人员的生活行为方式的教育和引导,杜绝“黄、赌、毒”、打架斗殴和封建迷信活动等现象。尤其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坚持对其身份的登记验证严查是否有犯罪嫌疑人。对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的,除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依法惩处外,项目部还将按有关规章制度给予严肃处理。

四、排查矛

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1、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及时处理好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敏感性问题,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及时疏导、化解职工内部矛盾,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督工作,有效制止集体非正常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严格控制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把一切不稳定的因素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

2、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等各项工作,积极参加综合治理宣传活动,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务,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

3、和谐地方关系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在日常的管理中,积极配合处理地方关系,尤其是和地方占地征地方面,始终依法维护百姓利益,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杜绝和当地百姓发生冲突。

4、按要求及时报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材料和信息,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回顾过去的一年,本项目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方面取得了成效。我们将继续以“平安工地”建设为主导,着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项目建设和谐发展,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做好保障,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驾护航。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

近年来,我区把居民小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从“效”字着手抓机制、“严”字着眼抓党建、“实”字着力抓服务,探索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加快打通城市基层治理“最后十米”。

一、抓实“三方组织”,筑强治理微堡垒

强化党组织对小区治理的引领作用,探索形成“小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物业服务组织”三方联动治理格局。

一是建强小区党组织。按“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设在楼栋”要求,单建联建党支部79个、网格党组织152个、楼栋党小组243个、党员中心户253个。推行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业委会(自管小组)负责人、党小组长兼任网格长或楼栋长,构建形成“小区党支部+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小区治理架构,推动党建引领微治触角进楼入户。

二是建优小区自治组织。社区党组织全程把好业委会成员人选关,指导有条件的67个居民小区成立业委会,122个老旧小区成立自管委(自管小组),引导67名小区党员在业委会竞选任职,建立党员过半的“红色业委会”18个,助推小区自治有序有效。

三是建好物业服务组织。全覆盖成立社区环境和物业委员会,指导华誉物业等19家有条件的物业企业成立党支部,引导经典物业等3家企业创成星级“红色物业”。引进四川能投润嘉、翠和物业2家国有物业企业进入三江老旧小区、民乐居小区提供物业服务,试点成立金厦星管家等18家社区企业进驻恒兴苑等21个老旧小区承接基本物业微利服务,填补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空白。

二、抓实“三项机制”,建构治理微平台

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小区协作、协理、协办治理机制,推动小区治理常态化、平台化、精准化。

一是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实行区级部门“点对点”,联系帮扶居民小区,定期研究协调跨层级、跨领域重要事项。推动建立公安、住建等多个部门联动协作平台机制,会商推动老旧院落(小区)、商住小区、安置小区等3类58个小区进行示范打造。

二是建立多元共治机制。搭建“童议金沙”等自治平台25个,形成居民共建共治的常态化议事机制,成功调解老旧小区遗留问题、风貌整治等纠纷288个。建立“仁和妈妈”“建中乐治驿站”等道德宣讲团25个,开展典型选树活动190次,培育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名、全国文明家庭1户、全国最美(五好)家庭3户。搭建“军哥说法”等法治平台19个。探索“党建+多元调解”模式,开展法治服务115场(次)。

三是建立精准协办机制。依托“智享**”集成信息平台,建立“线下走访+线上智享”协同模式,721名全科网格员深入

热点推荐

上一篇:百部精品微党课进基层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下一篇:电脑时代为什么需要练字辩论范文(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