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汇总15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思考是进步的源泉。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逻辑严密,避免在表达过程中出现跳跃和矛盾。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总结写作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一
在管理工作中,求得教师的认同,构建共同愿景是首要任务。只有努力方向一致,才能使全园教职工把执行变为自发、自觉的行为。
我园在制定幼儿园自主发展规划、形成课程方案时,发动教师参与规划方案,人人投入、个个参与。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家长需要为本、教师成长为本的“民主、和谐、人文、创新”的办园理念,形成了“关注环保,和谐发展”的课程方案,明确了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愿景,即具有生态性、整合性、渗透性、体验性,融合环保教育的园本化课程。我园的发展远景和课程理念的明确,促使大家在工作中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充满创新的激情。
课程理念向行为的转化的有效途径是教育教学的实践。在将共同愿景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规范、民主、支持。
在教学管理中,有序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构建了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指引,如教师一日工作操作常规、班级课程化环境创设要求、班级各类计划要求、户外运动场地安排表、幼儿一日作息安排表等,使教师明确一日教学工作的方向。
我们提倡在规范基础上的民主。如:幼儿一日作息时间表的安排,既把握“四类活动的平衡”和“特色活动与共同性活动的平衡”,又允许教师根据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作弹性调整,赋予教师合理的自主权。
我园存在着职初教师多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在弹性处理方面需要进行适当调控:碰到小调整时,要向班组长进行说明;碰到较大调整时,需要向业务园长进行说明。目前比较有效的主要调控策略有: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不能偏废;四种课程形态(游戏、生活、学习、运动)不失衡;组织实施中集中、自由兼顾,不顾此失彼。规范基础上的民主使工作不会放羊、更加有序。
这里的“支持”,指的是支持和指导教师规范一日活动行为。在支持中,我们努力做到“实”和“细”。“实”,即常规管理不搞花架子,靠一点一滴去做、去落实;“细”,就是细化管理,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落到实处。
在具体指导中,关注细节,引导教师把握教学中的随机应变教育,关注幼儿个别能力差异等,可使细节问题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亮点。如在每周的教学研讨日活动中,职初教师在评课活动中往往只看到学习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幼儿的发展,看似热闹,却无法有效提高自己组织驾驭活动的能力。于是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看课的策略,有效提升职初教师的能力。
如专门看某老师的小结提升和回应,或专门看课堂中的有效互动环节,使教师在观摩活动中明白“智慧在教师,出彩在孩子”的道理,尝试把一些细节问题转化为自己的亮点,提升能力。在园长和副园长随堂听课过程中,我们针对新教师的共同性评价、骨干教师的引领性评价、个体发展的个别性评价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和评价,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管理。细节的关注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师成长。
第二个阶段是发展期,我们在综合主题教育中进行了关于幼儿探索生态环境兴趣的实践研究,形成了幼儿环保教育的系列主题活动方案。课程整合是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主题活动课程是整合课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实践形式,因此我们计划将第三阶段的研究定为整合期,力求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新的发展。
经过梳理和研讨,我们以“环保亲知篇”“环保亲和篇”“环保亲为篇”“环保亲子篇”为主要内容,注重整合性、渗透性,将环保教育有机渗透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整合在大主题下的“生活”、“学习”、“运动”、“游戏”,并不断完善。
又如我在管理工作记录时,每月梳理一些工作案例,有教师点滴感人细节的案例、工作亮点的案例、共性问题的案例等,并在每次教职工会议上采用优点放大、适时激励、指明努力方向的方式,和大家产生共鸣,激励团队不断奋进。实践让我们感受到每次管理工作上的归纳、梳理、提升,让我们的教师更睿智,并逐步养成反思每月工作的习惯。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实现的,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运用整体规划原则将活动室布置为多个活动区,如语言区、认知区、角色区、美工区、音乐区、科学区、建筑区等。每个活动区都提供数量充分、种类齐全的玩具及操作材料,其中材料物品的摆放是开放的,学习资源柜架结构可以移动并便于物品分类和幼儿自由观察、取用与学习。提供的学具、材料应有挑战性,符合幼儿兴趣及能力发展,并随课程内容定期更换。
课堂的布置要能满足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配合主题内容的需要作定期更换,布置的过程要使幼儿充分参与。如可以师生共同商量、计划与布置,也可以教师规划好位置,提供背景,让幼儿随活动的进展逐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或作品布置上去,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班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班规改变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
由于幼儿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育尚未完善,在规定幼儿遵守班规时可由枯燥、单调的语言提示转化为隐性的环境提示。如:在楼梯上贴上小脚印,提醒幼儿顺一边上下楼梯;洗手处贴上洗手顺序图;班级内用图画标明各个活动区域;游戏场景上贴上行车路线、斑马线,提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对于小年龄幼儿,用标记告诉他们坐半圆的位置等,这种方法可避免幼儿因无事可干而吵闹,也可避免教师的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项活动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在订立班规时应注意项目不要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幼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无所适从,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守信,多鼓励、少处罚,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习惯,幼教之友《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策略》。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上应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使统一、严肃的日常教学活动变得既认真又活泼,使班上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如:平时应让幼儿轮流当值日生、小老师;节日表演、庆祝活动尽量让幼儿全部参与,人数有限的应让幼儿自我推荐经集体同意或公平竞争;评好孩子、奖五角星让幼儿自评经集体同意或互评等。幼儿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应让他们心悦诚服。幼儿从小在一个非常公正、民主的氛围里生活,会积极主动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变得更有主见。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同时又是十分脆弱的。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创造意识犹如那小小的露珠,需要教师备加呵护,要是再经过老师的“放大”,那就会变成学习的动力、积极的上进心,这些孩子就会在教师的欣赏和关爱中获得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自信的人。
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创造艺术的、有效的方法以完成教学任务、面对教学挑战。教学艺术是教师个人综合艺术的反映,它表明教师在关心幼儿、教学热情、内容把握、应用能力、丰富知识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均已十分成熟。她能把对幼儿的了解、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并将其渗透在有凝聚力的、优秀的、令人激动的课堂教学中。也能通过提供多个切入点和多种途径,使幼儿的所有技能以及幼儿目前所能达到最高水平都在学习中得到充分体现。对提问十分精通,知道什么问题有利于幼儿探索和理解,以帮助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技能。
其次,应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学习”。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对幼儿的主体性活动,教师不可替代,也不可直接控制,而应给以尊重和保护。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的“发现学习”,即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关于物质世界和人际交往中的种种直接经验、体验及思维方式。如在角色游戏区,幼儿藉着各行各业及家中人物角色的扮演,学习各种人际沟通的态度和技巧。在幼儿期,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态度。
第三,应根据幼儿学习方式的变化,进行多元化的角色转换。现代幼儿教育倡导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的师生互动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学习方式及教育情境的变化,进行多元化的角色转换。如当幼儿“接受学习”时,教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当幼儿“发现学习”时,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材料提供者、活动的支持者;当幼儿在自主活动时,教师是活动的观察者、参与者(孩子的玩伴);当幼儿寻求帮助时,教师是学习的咨商者、活动的指导者。同时教师也由过去的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幼儿学习的评量者。
最后,还应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空间局限于幼儿园,幼儿的学习受到极大的限制,儿童被剥夺了对外界的探索机会。现在,教师把教学空间扩大到大自然、社会中,扩展了幼儿发展的空间,丰富了幼儿的经验,实现了“教学内容生活化”课程学习目标。
总之,教师应为幼儿积极创造一个肯定、激励、民主、宽松的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
组织中存在着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组织中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非正式的人际关系与正式的组织关系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领导者、管理者与兼为管理对象同时又作为工作主体的广大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如当前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负责制与实行民主管理的辩证关系。
幼儿园管理活动需要协调和处理好两类工作关系。一类为横向的工作关系,即各部门所从事的不同内容的工作,如保教中心工作与总务后勤眼务,要使各项工作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关系;另一类为纵向的,即前后阶段的工作关系,它们之间应为相互联结、运转有序和不断递进的关系。
幼儿园不是孤立的社会组织,而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各项活动都要与社会发生联系。举办幼教机构发展幼儿教育必须考虑社会的要求,了解和明确国家、社会对幼儿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方面的要求,对幼儿园工作任务的要求;要考虑当地经济与人口状况,自然地理条件,民俗与社会风气及家长需要等因素,协调好幼儿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举办幼儿园,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的投入,然而教育资源的投入与教育工作效果未必成正比。有效的管理一定要考虑其间的内在关系。
(1)晨检制度流于形式,造成传染性疾病或大面积地暴发传染病危机。由于幼儿人数多,保健人员更多的只是检查幼儿手、脸和分发晨检牌,而完全淡忘了该履行的工作职责,使晨检流于形式。
(2)食品卫生监管不力,造成食物中毒危机。由于幼儿园没有严格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人员、采购员、炊事员因责任心不强或工作疏忽易造成危害,引发食物中毒事件。
(3)门卫制度不严,造成幼儿走失危机。保安、门卫没有坚守岗位,没有随手关锁铁门,以致幼儿从大门走失,门卫制度形同虚设。
(4)幼儿园设施不良、设备年久失修、没有及时保养或者存在细节隐患没有及时发现造成意外伤害危机。
(5)幼儿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造成相互伤害危机。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缺乏一定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中经常表现为推、挤、碰、撞造成的相互伤害。
(6)活动区材料卫生问题发生污染,引发交叉感染危机。班级的幼儿活动材料丰富多样,有购买的教学玩具,还有很多老师自制的利废利旧的材料,日积月累,给保育员的清洁消毒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特别是自制的材料因季节、气候发生变化产生霉变,让幼儿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这些细菌,大大增加幼儿感染各种疾病的机会。
(7)离园接送时,人多混杂引发接送危机。离园时,老师要面对很多家长,特别是老师需要与个别家长交流孩子情况时,有的家长直接接走孩子,没有告知老师,甚至有的请人代接也未告知老师,造成危机。
(1)增强管理者的危机意识,常念“危机管理经”。管理者是幼儿园危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范胜于抢险”的思想,坚持以“忧患意识”来思考和构筑幼儿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把危机管理摆上幼儿园一日工作议事日程,时刻绷紧“危机”这根弦。管理者只有时刻保持对危机的高度警惕,才能把危机管理扎扎实实落实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及时排查和发现可能发生的危机和隐患,包括对危机管理的计划、布置、检查、监督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把可能发生的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2)培养教职工的危机意识,常讲常敲。危机的管理和预防,仅仅凭管理者本人是难以有保障的。调查发现,一线教师常常因为大量的教学任务而冲淡了危机的意识,而后勤人员因为工作性质缺少对危机判断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培养教职工的危机意识,首先必须让每个教职员工意识到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者的重中之重,保障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安全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其次,组织教职工深刻领会各级各类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及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提高他们更强的责任心和危机感;再者,以全国各类典型安全事故为警示,共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消除和避免危机中的巨大责任,从而提升对各种事故后果的预见性,做到警钟长鸣。
(1)制定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危机管理计划,包括园内大型活动、户外活动、突发传染病、突发疾病、火灾、地震、食物中毒、触电、撞伤摔伤、烫伤、骨折、走失、幼儿接送等。计划要明确相关人员的基本职责、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排除不安全因素的具体措施以及危机发生时的应对策略等。
(2)成立以园长为组长,行政后勤副园长、综治副园长为副组长,教学副园长、保卫科长、安全员、保安、食堂管理员、保健人员、班主任为组员的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园长负责全园危机管理的总体决策、部署、人事调配;综治副园长、安全员配合后勤副园长负责在日常管理中对各类危机进行评估、检查、监督,排除事故隐患;保卫科长负责协助保安做好园内治安危机的巡视、排查,对所有进出幼儿园的外来人员进行审核、把关、登记;食堂管理人员负责对食堂食品卫生和饮食卫生进行检查、监督;保健人员则负责发现、排查、控制疫情的发生,保持与所属卫生医疗机构的信息畅通,对受伤幼儿进行检查、诊断,作出相应的处理;班主任则配合教学副园长负责对全园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计划的拟定,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安全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小组做到责任分工明确,落实到人。
制度是危机管理的强有力的保障,面对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机和伤害,制定切实可行、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各种制度,涵盖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所有的安全方面内容,包括食品留样制度、索票索证制度,等等,让全体教职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严格制度的履行,奖惩分明,共同担负起对幼儿安全管理的义务,确保幼儿的安全,把危机隐患降到最低点。
(1)加强各类隐患排查:定时或不定时对全园设施建设、户外场地、食品卫生、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日常管理、保卫力量、治安环境等进行全面的排查,坚持每天小检查,每月大检查,各类隐患排查定人、定点、包干,做到及时记录,及时反馈上报,及时落实整改。
(2)建立各类隐患台账:在每月深入排查隐患的基础上,将各类隐患分门别类进行登记、统计、造册、汇总,明确哪些已整改,哪些暂时还无法进行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台账的建立能够使管理者对安全隐患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更会有一种压力,时刻牢记,防范意识和执行力会更强。
(3)制定各类危机应急预案:危机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它有很强的突发性,令人措手不及。在危机未来临之前,应加强应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在危机来临时,才能从容应对,尽量减轻危害程度。幼儿园一日生活应急预案包括: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台风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户外大型活动应急预案、触电应急预案等。每个预案领导成员必须熟悉自己的职责,加强演练,做到处事不惊。
(4)加大硬件投入,完善防范设施:在幼儿园有限的经费上,要先确保安全经费的落实和投入,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的建设,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设施,配置完善的安保设备,包括:警棍、钢叉、强光手电筒、辣椒水;每个重点方位安装探头;每个科室配置消防灭火器材和应急照明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标志醒目;使用安全智能刷卡系统接送幼儿;预防措施得力到位,不断提高幼儿园危机管理水平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学习宣传国家《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园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安全宣传栏、安全宣传图片、安全宣传标语、安全宣传墙饰、安全知识讲座为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富有成效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普及安全常识,切实增强师幼的安防意识和避险能力,真正形成“以人为本、防范为先”的幼儿园安全文化氛围。
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坚持每天5分钟的安全教育话题,让幼儿懂得如何安全使用活动材料、如何进餐、如何在活动中避免碰撞、如何有序上下楼梯、学会安全防护技能和提高避险意识。
(1)开展以游戏为主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角色游戏《我是安全小卫士》等;开展表演游戏《着火了怎么办》等,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真实的情景表演中掌握安全知识。
(2)认识安全标志和特殊号码:通过“你认识吗?”让幼儿认识各种安全警示和危险警示标志;请交警来园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学会辨别红绿灯和斑马线,教会孩子如何过马路;通过游戏,让孩子们记住119、110、120、114等特殊电话号码,让他们有初步的自救意识。
(3)开展应急演练:每学期通过全国安全宣传月、宣传日活动,邀请交警、消防官兵来园指导全园幼儿进行消防、地震等实战演练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演练中学会逃生,提高其自救自护技能,增强其应急反应能力。
(4)加强家园安全信息互动和交流:积极引导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幼儿的安全,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家长的安全危机意识,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通短信平台、致家长一封信、家园联系栏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制度,明确家长在孩子们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家长自身监护职责,促使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1)建立幼儿园信息资源库:保持信息渠道畅通,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是幼儿园危机预防和应对的必要基础。幼儿园信息资源库应包括教育主管局、未保办、卫生防疫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公安、派出所、消防、电力、电话故障咨询台、保险公司以及全园家长的电话号码和主要人员信息。
(2)建立班级信息资源库:幼儿活动的群体是班级,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是老师,教师必须建立一套班级每个幼儿家庭完整的信息登记表,以便随手可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家长,内容包括家长姓名、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至少两个号码)。
(3)建立幼儿信息档案:建立新生入园幼儿所有信息档案和入园体检登记表,了解每一个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血型、免疫接种登记、药物过敏史、家族疾病遗传史、过往疾病登记等。以便老师、保健人员和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个别不同的特殊孩子,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加以关注和防范,以免意外的发生。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二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西部高校应该立足本校实际,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因地制宜的原则,抓好校园网硬件平台、信息化教学管理综合软件平台和信息化教学管理人才培训三方面的'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
作者:何济玲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南充,637002刊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ofcultureandeduc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西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原则策略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三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加大教学管理力度,结合当前的工作特点与要求,创新教学管理形式与内容,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确保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效果。
(一)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在小学教育事业长期发展中,应试教育观念较为严重,学校与班主任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导致教育管理期间,班主任不能树立正确的观念,一味针对小学生考试分数进行管理。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学校为了达到应试教育的目的,将小学生考试成绩与班主任的业绩联系在一起,使得小学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只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思想素质的培养,不能更好的完成当前教育管理任务。
(二)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未能制定完善的制度,无法通过科学方式解决管理问题,严重影响小学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效果。通常情况下,小学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属于班主任教师的辅助力量,且班干部的`设置,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性意识。但是,当前部分小学班级干部的评选缺乏民主性,多数班主任会安排成绩较高的小学生担任班干部,忽略学生的管理能力与约束能力,导致班级管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少部分小学生未能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无法达到良好的锻炼目的,难以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缺乏家庭教育的支持。
在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家庭教育的支持较为重要,是提升教学管理效率的良好途径。但是,当前部分家长未能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无法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活动中,导致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效率降低。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转变自身的工作观念,将小学生作为教学管理的主体,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工作方案,提升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效果。小学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并明确认知与情感结构,统一教学管理目标,对管理内容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在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中,应遵循民主性的工作原则,针对管理工作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创建良好的教学管理方案。
(二)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规则系统。
在教学管理规划工作中,需明确具体的工作原则,创新教学管理方式与内容。在此期间,需要求小学生遵循班级规则,在出现违规现象的时候,要对其进行惩罚。同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明确具体的规则要求,使得小学生更好的遵循规则。在此期间,应遵循民主性的教学管理原则,并树立威信,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良好的教学管理工作。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习动机。小学班主任应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培养小学生创造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并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注重小学生的学习与参与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果与水平,满足当前的教学管理需求。
(四)制定完善的情景教学方案。
在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合理引进情景教学方式,制定完善的方案,加大教育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需明确情景教学方式的应用目的与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明确具体的环境内容与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小学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建情境课堂管理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在实际发展中,提升小学生的自主约束与管理能力。
三、结语。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观念,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明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年龄特点,并利用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加大管理力度,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2]孙志容.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上旬,(11):142.
[3]刘红娟.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4):30.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四
各位领导、全体教师:
今天,我很高兴向大家作述职述廉报告。因为在我从教的经历中,作过多次述职报告,每一次都使自己内心深处得到一次彻底的清理,又能客观而真实地听到领导和同志们对我本人及工作的评价。
下面仅就年的工作述职。过去的一年,可以概括这样一句话:工作有进展,问题也不少。
一、面对学校实际,正确决策。
年年3,学校的操场多处过水,侵蚀相当严重。我于3月26日向教育局作了口头汇报,经教育局批准,6月挖了学校围墙西侧的排水沟,保证了操场不再受流水的侵蚀。
年年7月,针对毕业年级学生的基础较差、部分学科教师配备弱的情况,经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调孟老师、齐老师、韩主任三位教师到毕业班任教,解决了毕业班师资配备存在的问题。11月19日,七年三班、四班语文教师病假,又调李老师、刘主任分别任这两个班的语文课,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卫生工作是学校的脸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以前始终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在我的提议下,于年年8月暑假建了垃圾的焚烧炉。从下半年开始,每天校工及时烧,校园变得格外整洁。
缺少教师一直是困扰愚公一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我不厌其烦地找局长、人事股长申请分配毕业生,经过不懈努力,今年8月,大专学历、英语专业“三支一扶”毕业生刘海亮分配给我校,缓解了缺少专任教师的难题。
建立教学奖励机制。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我校的办学目标。在专任教师中,班主任的工作极其辛苦,他们每天早来晚走,在提高教育质量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倡议下,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定,从年年开始,除了财政给的班主任费外,学校每月又增加了班主任的补助费。中考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窗口,毕业班的教师十分辛苦劳累,双休日、每天早晚无偿给学生补课,学校对完成教学目标或出色完成教学目标的毕业年级组给予奖励。
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是学校的重要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学校不惜资金购置了足够的、符合质量标准的消防器材、安全通道标志、应急照明灯等,开设安全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面对愚公一中的实际情况,根据教育党委的要求,针对重点或紧急问题,正确作出决策,是我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责。我个人的能力有限,主要是得益于领导班子及周围的同志,能够集思广益,使学校今年作出的重要决定,没有出现纰漏。
二、组织实施,检查总结。
决定难,推进更难。有的善始而不善终,中途流产;有的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有的面目全非,好心不得好报。凡此种种,皆因推进不利而造成。我认为,强化组织实施,及时检查总结,是我抓决策推进的主要段。
在组织实施中,多采用统筹兼顾、分工负责的办法。我负责统筹和分工,班子成员、学年组长、教研组长各负其责。确立了学校重大问题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要问题领导清楚、具体问题各负其责、交叉问题沟通解决的原则。学校的几位领导分工是明确的,我负责全面工作,田副校长负责教师考核、教育科研工作,王主任负责教学、教研工作,刘主任负责后勤、综治工作,韩主任负责师训、实验教学工作,王主任负责政教工作。他们本人的素质高、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成绩是显著的,弥补了我本人的不足,防止了工作上的失误。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五
摘要:在与不同学校校长的交流过程中,不难发现,校长的这个名字并不是说说而已。校长在学校中应该不断地开动大脑,对学校中的教学管理问题不断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问题,并不断探索出解决的对策。本文笔者校长在教学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
1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教学管理中对课程的教学目标也要进行新的定位。面对这样的情况,校长在教学管理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这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找出一些教学管理的对策,以供教育管理者借鉴。
2.1分数是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管理中,有许多的校长仍旧以分数为重。针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学生的及格率相挂钩。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很难在教学中开展强化学生素质的活动。在老师追求分数的过程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就会不断地增大。学生在层层的压力之下,很难有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这样的状态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也为校长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2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由于课改之后,在教学中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改标准中要求老师在思维和教学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提高。这样的要求对教师队伍的现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在教师队伍中有多年从教的老教师,他们已经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很难一时转换教学方式。有的老师对这样的要求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他们认为现在教学对老师的高要求自己是无法达到的,从而不想去改变。老师们的状态给校长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3教学管理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校长只需要领导老师遵循正确的教育方针,结合教学大纲开展教育工作。校长可以结合本校的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教学目标,强化教学管理即可。可是在课改之后,对校长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校长不仅仅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而且要做一个创新者,在管理中强化与师生的互动,引导师生形成较为活跃的教学氛围。校长的权利也增大,校长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创新空间。由于教学共合作的难度不断增加,有些校长在教学管理中不能够恰当调节,单只教学管理理论与教学管理实践脱节。
3处理相关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问题,笔者在反思与实践之后得出以下的教学策略。3.1完善教学评价的标准: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校长的束缚,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校长建立恰当的教学评价机制。在评价校长的时候,相关部门不能够仅仅以分数和及格率来评价校长的综合水平。他们不仅仅要对校长管理的现状进行考核,而且要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考核。此外,还要结合校长建立的制度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来探讨,避免校长产生急功近利的行为。通过不断地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才可以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3.2找准教学管理的内容:在传统的观念影响之下,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情况已经在校长的老师心里根深蒂固。在校长开展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根本上转换教育的现状,强化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在转换教学管理内容的时候,仍旧要以教学为中心。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学生的整体素质。校长要引导教师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质量改革的问题中,与老师一同探讨出恰当的教学内容。此外,校长还要结合校园本身的文化与教学方式,找到其中的可取点加以发扬,找出其中的缺点进行改进。在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发扬与改进的过程中,确定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3.3改变教学管理的方式:教学管理的方式会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活动的开展。为了确定恰当的教学管理方式,校长可以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深入到课堂当中,通过找出老师上课的问题,然后进行归纳引导。校长要针对老师在教学中的可取点加以记录,在教学管理中加以借鉴。此外,校长还要结合教师的本身情况进行探究,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挖掘他们的潜力。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校长是方向,教师是基础。此外,校长还要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老师及时解决,当发现老师有生活上的问题的时候,校长也要主动关心老师,给予老师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老师教学积极性的不断提升。为了能够高效的管理好学校,校长要结合老师的整体素质,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果有必要的话,校长还可以组织召开教学培训,在培训中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传授给老师,以转变老师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学方式的作用,学校要建立恰当的考核机制。在不断对老师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强化教学管理的作用。3.4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在生源不断减少的现在,学校的办学层次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让本校能够保持长久的活力,校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推动学校的发展。为了提高办学层次,第一,校长要强化校园环境的建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会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第二,校长要转变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与老师建立平等的关系。通过关系的转变,校长与老师之间能够构建一种和谐相处、平等互助的关系。第三,校长要改革学校的评价机制。在不断地完善对学生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通过老师与校长的共同知道之下,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总额和能力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发展。此外,办学层次提高之后,学校生源的质量与数量也会随之提高,学校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路前进。
4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对校长的教学管理体系具有中的大影响。因此,校长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素质,转换教学理念,保持这积极的教学管理态度。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校长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仔细研究、综合分析,找到恰当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改革。校长还要在教学中关注老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中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老师们能够时刻感受到自己是得到关注与肯定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2]刘忠政.中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绩效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3]张春香.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爱明天》,2015(2).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六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改革对小学教育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学管理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学校只有不断优化管理策略,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才能逐步契合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学校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从而间接获取更多当地政府政策倾向和教学资源。因此,梳理国内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和优化建议显得尤为必要。
2.1主要问题。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对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视程度空前,教师对主流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践行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容易被新生事物所影响,经常出现有违常规的行为,这类情况的发生通常会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限制了学生独立性的发展,反映出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未能有效落地,传统教育理念抑制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公开课、示范课等展示教学改革成果的形式遍地开花,教师与学生在公开课上天衣无缝的配合存在表演成分,这种程序化的教学管理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标杆教师的树立,但却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特性发展[1]。
2.2问题分析。
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国内小学教学管理者力量依然相对薄弱,这可能是学校既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标准降低了,导致教学管理效果偏离指定轨道;也可能是教学政策执行力度和速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加强和提高,导致教学管理的某些工作开展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或未按照执行计划实施到位,从而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体现出小学教学管理者在管理理念和教学策略上有待拔高,老旧的思想观念直接导致教学方法停滞不前,教学管理手段缺乏科学化,这可能是教学管理的开展未能有效结合素质教育理念摒弃强制性的教学手段和缺乏人文关怀,从而导致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不尽人意。
3.1增强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教育理念。
小学教学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学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制定出符合教学实际的管理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强化教学管理者管理意识的同时也要夯实教师的管理意识,合理分配教学管理责任到每位教师身上,让学生家长参与教学管理方案的制定,实现教学管理共治的局面,能有效融合社会资源参与管理的方式已经在国外现代教育管理中得到应用[2]。例如,学校教学管理者积极开展新课改研讨会,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家长关于新课改的意见和建议,采纳合理可行的意见并给予试行,充分发挥全员创造性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
3.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专业技能培训课和职业素养拓展活动已经成为当下较为流行的培训方式,学校应当加大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也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埋于一线教学人员理念中,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策略灌输到全体教员思维中。除此之外,定期给予教师进修的机会,结合校内进修和脱产进修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基于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意识和教育理念下萌生的教学管理方案,教师拥有充分展示自身教学思路和理念的平台与政策支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具备综合素养的教师队伍也会给学生创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良性的教学管理闭环。
3.3创建开放美好的教学环境。
开放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学质量提升不可忽视的要素。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多方筹集教学资金,吸引各方力量投入学校教学环境的创建,既要保障学校发展实际需要的教学硬件设备的到位,又要保障教师的薪资待遇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去,这就有利于创造出美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才有条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措施。开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实现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和配合,适度引入社会监督也能避免不良风气,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家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一直未引起小学教学管理的重视。年幼的`小学生决定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显著的作用。学校借助家长会的平台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教学管理,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兴趣点、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有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优化小学教学的考核制度,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考核,既有利于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劣势,又能弥补教师无法全天候指导学生的不足,还能促进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关系的良性发展。目前,教师考核一直都是校方的单向考核,通常以班级学生的成绩好坏开展评定,这种考评方式非常不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也存在不公平之处,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单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教师无法体现出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责任心以及师德。家庭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又能更加公平地评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5、结语。
小学教学管理的强化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带来显著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特性发展,这就要求小学管理者不断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养,突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理念,增强管理者和教师的管理意识的同时着重完善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技术多方位探索创新型教学管理方式。尽管当前国内小学教学管理存在较多鲜明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我国政府逐年加大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相信国内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定能迎来一个崭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今可.新课程背景指导下的小学教学管理革新路径思考[j].教学管理,,33:102.
[2]张晓理.对当前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14):32.
作者:陈声良单位:上饶市第十一小学。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时还聘请教师进行短期技能培训,使他们的技能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老师们学到了先进的幼教理论与实践经验,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就成一条虫”。这句话可能不很正确,但也说明了中国人有时不太注重合作精神。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团队精神这是时代的需要,因为要培养孩子这种精神,就应先培养教师的合作团队精神。同时管理者还应注重教师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使教职工克服自我中心,以集体和组织利益为重,激发自己的奉献精神,真的实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景象。
备课是教师自己的一项教育工作,它应该该是写教师想写东西,而不是写领导想看的,针对这一原则,我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在幼儿园工作时间长、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提出更高的备课要求,使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形成文字,带动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
不能把时间看得太死,如果这样,教师就会为了遵守时间的要求而消极怠工。
检查教师的工作是为了促进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但是不要给教师造成心理负担,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帮助。
教学常规的落实要坚持一个“恒”,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如果管理者没有恒心,那么就不会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
教学常规的落实归根结底是要教师去落实,因此要调整好教师的心态,使他们愿意积极地去做,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更新观念,注重发展教学常规管理是一个不断优化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随着时间、地点的改变,教研的形式和内容也要随之变化。
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越突出,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素质已经成为幼儿园的生存策略,“科研兴园”已成为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几年来,我们在飞速发展的幼教改革形势下,也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研教学工作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研工作只有与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一个有特色、有发展前途的幼儿园,一定有自己的教学教研特色。教学管理核心是科研,没有科研的存在,幼教事业就很难发展起来,因此在工作中注重以教研,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得以成长,使教师潜能得以发展是工作中的重点。作为一名管理者就应该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提高良好的服务,让每个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
1.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育规律,加强理论学习;。
2.积累教学经验和教研素材;。
3.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人人参与其中。
幼儿园的孩子是社会上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往往受到外界素的各种伤害。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自理能力差,容易受的.意外伤害。因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园内的宿舍、活动场地以及其他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都有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所以,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管理者肩负着幼儿的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因此,我特别注重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在工作中我结合《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各类安全管理条例,督促教师严格执行;。
2.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养教职工的责任心,学习安全教育常识,是教职工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在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中,领导者的管理是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管理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幼儿园健康快乐的发展,让自己的教职工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工作、生活,那么这所幼儿园一定是前途似锦。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八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及时提问也是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和学生近距离的互动和交谈,可以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水平,影响老师是否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的思路不在混乱,对教学内容和核心有更好的掌握。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在提问前,最好给学生几分钟的考虑时间,理清思路对所问的问题给出准确的答案;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不能只听学生的回答,应适时的对答案进行补充,让学生对答案进行深刻的牢记。当然,教师的问题一定要切中要害,问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太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找不到答题的具体思路,从而使得课堂的发言状况不佳,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也懒得回答,因此问题一定要适中。问题的类型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从内容上、层次上、目的上进行适当的询问。以便让学生没有压力的,准确的回答问题。
由于科学知识是多个学科结合的整体,因此各个结构需要相互严密的联系,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就算是单个部分,其内部结构也存在相互的联系性,因此教学内容的部分也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师在进行授课前,都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为有效的授课做好准备;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教学的逻辑性和结构性,准备工作就是对课堂知识进行有调理的组织,使课堂的教学层次不至于打乱,教师讲课思路清晰,对认真听课的同学来说有所裨益,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课思路,进行下一步的思考,有利于充分的吸收知识,让学生本身很快的形成全面的知识系统框架,从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知识面。
在教师口头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板书的条理性。学生不光在课堂上听,看也是首当其冲的,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有条理的书写,这个教学模式也不可忽视。教师把思路连贯的`讲课方式通畅自然的灌输到每个学生的大脑里,让教师与学生的思维达成一致,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教师的授课方法,有的比较科学,但是仍有些缺乏科学性。科学的授课方法就是要在尊重教学制度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正确的、有目的的、有创意的讲授,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也要突破难点。虽说教学目的性清晰可见,但讲授起来实则困难。只有掌握科学的、合理的、扎实的知识,才能用最简练的话语总结课堂教学目标。老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阐述以后,才能得到学生对知识的认可。学生总体来说,知识面并不开阔,为了在课堂上能够开阔学生们的视野,老师最好有重点的对内容进行总结,吸取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不绞尽脑汁的针对一个问题,而错过对其他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堂时间虽短,但如果老师把握好教学思路,就算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也会获得无限的知识量。科学的授课,可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次课的内容并对未阐述的知识进行归纳,连接下节课教学内容的过度。让学生能够抓住重点,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真正获得学习上的帮助。
要对课堂的管理制定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在课堂上顺利的开课,必须提前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应当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的安排,另外还要对课堂活动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控制。使课堂时序稳而不乱,课堂气氛高涨而不消退。当然,老师在制定课堂规则时,应尽量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毕竟参与活动的主要群体是学生,为了将教学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而又有所收获,在课堂活动中有违规行为的同学,应予以处理,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对于教学的管理,在时间安排上也要有适合的策略。高效利用时间,科学支配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要引起重视。教学离不开时间,时间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上,应尽量少浪费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不中断,提高时间利用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
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通过教学管理系统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使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比如排课、选课、成绩查询等问题轻易得到解决,并且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实现信息的分享和传递,使整个学校的管理部门都能够轻松地查询到相关的信息,使教学管理工作不断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是有一部分管理人员却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在诸如学籍管理等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无法确保教学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九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个高校也加快了现代化发展的力度,无论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教务管理上,都在逐步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在高校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建设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意义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建设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建设高层次大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高校教学管理来说,信息化管理系统带来的方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将教学管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工作环境中解救出来,使他们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更好的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同时,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能够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推动教务管理工作更好的运行,节省了工作完成的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在工作中产生错误的概率,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准确率。另一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随着我国高校学生的不断扩招,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生的入学报道、学籍注册、教材申请以及成绩查询等工作都要做到井然有序,而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则会给教务管理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也能够为学校的正规化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1.2高效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具有重大的作用在高校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高效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管理的整体效率,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收益就是将高校教务事务的管理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变为目前的自动化管理。此外,高效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所起到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能够节约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方面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在学生成绩登记环节,在以往信息化水平不发达的年代,此项工作都是由工作人员在纸张上对成绩进行填写,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出错的几率也比较高。然而,自从高校采用了教务信息化管理之后,教师便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将学生的成绩录入完毕,并统计出不合格学生的名单,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创造了高效的工作节奏。其次是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对于一个高校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了目前诸所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务信息化管理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具有很大推动作用的。比如说在相关信息的搜集上,以往教师对于信息的查询都是出自人工编排,并没有自动冲突检测系统,不仅容易出错,而且还会出现信息遗漏的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然而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中,管理部门可以及时的将相关的教学安排的信息输入相关系统中,如果存在教师冲突、场地冲突或学生冲突的情况,就会第一时间通过系统反映出来,从而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不仅给学校各方面管理带来了方便,而且还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具体归纳下来,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不断开发信息管理系统新的工作途径作为教务管理者,首先不能满足于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取得的成绩,而是要有发展的眼光。因为,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我们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要对其进行不断更新。因此,能不能继续开发信息管理方面潜在的应用功能,使其贯穿到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确实使我们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上到一个新的台阶,是一个需要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方面。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不断开发信息管理系统新的工作途径,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达到自动化与管理的有效结合。
2.2加大对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上文提到,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批接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去不断努力工作,因此,为了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就必须加大对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将那些乐于奉献,勇于进取,有刻苦钻研精神的同志纳入到培训的工作中,使其全面系统地掌握和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以此来做好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使我们的工作后续有人,从而促进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2.3细化相应的管理程序,明确职责制度教学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了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如果想要使这个系统能正常的运转起来,就必须根据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相应的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制约和指导。在这个职责制度中,首先要明确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门应该承担和完成哪些相关的工作,将相关工作落实到部门,细化到个人,切实做到职责分明,并且根据部门完成的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只有做到整体协作合力共行,一个适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系统才会正常的运转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大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也必然会逐渐趋于现代化、网络化。为了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在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高校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从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十
论文摘要:有序高效的教学管理是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事无巨细,服务对象多种多样,其复杂性决定了教学管理角色的多样性。教学管理者应当根据社会的期望和高校的职能,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适应社会需求和办学目标。针对高校环境下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和重视所扮演的角色,提高素质和能力,所出现的角色偏失,拟从教学管理人员所应承担的控制、组织角色,服务、协调角色和教育角色等方面阐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角色的内涵拓延及应努力的方向。
论文关键词:教学管理;角色;偏失;弥补。
高校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如何把这一动态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合理科学运转起来,使之达到资源高效化、过程协调化、质量最优化,是高校教学管理与实践过程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科学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整体素质,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管理是高等院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它不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一项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从事日常的教学基础建设和教学管理,更重要的是还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和教务管理改革。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承担着以下三种重要的角色:
1.控制与组织角色。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与管理者,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发挥着纽带作用,承担控制与组织的角色。首先,体现为社会的控制功能。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充分融入学校的办学定位,即保证学校办学方向和培养人才应当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学校职能部门通过实施教学管理,与院(系)配合,共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各种行为,不断提高教风和学风等。同时,在实施教学过程,将理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合于教学的各方面,以期实现社会的宏观控制。其次,教学管理体现为对教学活动的现实的组织功能,即充分发挥教务系统的组织功能,以现代高等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现代管理规律,根据培养对象、层次和目标的不同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资源,制定可操作并符合学校特点的各质量标准的实施细则,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有效监控教学关键环节,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这种控制与组织角色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才能有效完成高校教学管理的终极目标,确保高校正确的发展方向。
2.服务与协调角色。
教学管理活动的柔性方面体现了为教师、学生服务,这种服务使得教书育人变成现实。教学管理工作具体涉及到专业管理、师资管理、学籍管理、学务管理和质量监控、教学研究等方面,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与教学管理活动的客体的结合体,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教学管理人员在为学校和部门领导出谋划策,做好参谋和规范管理的同时,又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主人翁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受教育者成才的自豪和喜悦。
教学管理人员还应是积极主动的协调者。教学管理者一是要通过自身对国家教育政策、学科发展的理解,协调好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二是根据学校宏观发展目标和近中远期发展思路,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协调配合,保证目标和规划的正确方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学校相关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还应在不失大原则的同时灵活机动地协调各个教学环节、理顺教学流程,特别是理顺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理顺教师、学生之间的情绪,以确保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与协调的角色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应提高心理素质的层次,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的精神,以促进学校可持续科学发展。
3.教育角色。
教育角色,一方面,体现在教学管理活动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两方面的宏观指导上。对于办学方向,要求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还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学生的终生继续教育相吻合,力图最大限度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和能力。基于这个基本办学目标,高校教学管理职能首先就是制定科学的符合专业和区域行业要求的专业学习计划,规划专业发展和就业方向,并得以有效地教育和指导支持。另一方面,是高校教学目标的直接实施者和宏观管理者,首先应非常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明确教学程序和教学规范,提高对业务的驾驭和处置能力,通过自身的勤做苦干,使原则与创新相结合,增强自身爱学生、敬教师的服务意识,并引导、教育人;其次在处理业务及与院系进行沟通时,应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从大局、全局角度协调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明确树立“强国、富民”而努力学习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角色的偏失和弥补。
在实际工作中,多种因素造成高校管理人员承担角色的偏失,以下结合实际分析角色偏失的原因和弥补的措施:
1.控制与组织角色的偏失和弥补。
(1)控制与组织角色的偏失。教学管理工作的控制与组织功能要求教学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与组织能力。在相当多高校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多方面因素使得各层面和教学管理者内部对控制角色和组织角色的认识存在偏失。
一是决策层领导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角色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并未真正意识到其首要角色是起控制及组织作用,产生了角色认知上的偏失,导致长期以来高校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观念和现实,认为只有教师才是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有的领导甚至漠视教学管理工作,片面地认为教学管理仅是一项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谈不上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这种意识的误导下,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职责随意调整,对岗位人员任意调换,不遵循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延续性,导致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常常不稳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另外,未重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论及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素质,相当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发展潜力缺乏,加之工作紧张度非常高,而政治待遇、利益分配和职称评定方面却不如其他岗位,导致待遇与工作付出不平衡,干长干短一个样,干多干少没区别,干好干坏大锅饭,职位多年得不到晋升是普遍现象,未能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主体性,未能真正体现其控制角色及组织角色的作用。
二是部分教师歧视教学管理工作,认为只有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较低的人员才去从事教辅工作,有能力上课的教师担任教学管理人员则是屈才,这更是对教学管理角色的一种认识偏失。
三是不少教学管理人员自己也对教学管理工作认识存在偏失,缺乏主体和主动意识,个体的独立性差,没能深刻理解教学管理实现控制与组织功能的重要性,把教学管理工作理解为仅仅是上传下达、被动地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层面上,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如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没有根据院校的区域特点和办学定位来综合考虑办学思维、理念及区域人才需求、知识结构、职能要求,以及学科专业布局、办学规模等方面的科学性,照抄照搬其他院校的部分模式,这是在社会控制角色上出现的偏失。另外,相当部分教学管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未能挤出时间注意理论的提升,工作创新意识急需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本就是细节和基础事务相当繁杂,特别是在日常管理事项里,几乎是重复性工作,久而久之,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懈怠,以自己的原有的经验做事,无法创新,更不要说开创性的对教学进行改革和优化,无法真正实现现代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部分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不但缺乏经验,而且工作繁忙、疲于应付,导致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规律认识和教学业务得不到提高,又没有时间外出培训或进修,科研能力薄弱。上述种种原因,使得教学管理人员未能有效发挥教学管理控制和组织作用。
(2)“控制、组织角色”偏失的弥补。
1)从高校的决策层面转变观念,摆正对教学管理人员控制角色及组织角色的认知,认识到要发挥教学管理人员主体性的控制能力及组织能力作用的重要性,扭转轻视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惯性。首先,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打破障碍,从政策和制度上切实重视教学管理工作,认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学校决策层应该在更高角度审视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的评价,摒弃使用“杂牌军”来管理教学工作的旧观念,要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懂管理、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为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校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其次,要参照公务员或者国家对辅导员的政策,制定合理的符合岗位特点的激励机制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正确看待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保障好教学管理人员的相应待遇,为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提供同等的工作环境、个人发展机会,满足二者的自我发展需求,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运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2)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应加强心理调适,努力开展素质和业务的自我培养,成为积极的组织管理者。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与管理的纽带。诚然,上述提出的通过提升教学管理人员待遇、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等都是重要的措施,但更重要的是使教学管理人员彻底转换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认同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弥补偏失。科学、高效地实现组织管理功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2.服务与协调角色的偏失与弥补。
(1)服务与协调角色的偏失。教学管理者的服务与协调角色是使教学管理成为沟通学校领导者与师生之间的桥梁。有些教学管理者对自己的角色认知产生错位,高高在上,过分强调管理者的身份,服务意识不强,不从实际出发,服务与协调功能的意识不强,结果脱离师生,脱离基层。由于教学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千头万绪,又不能出任何差错,使得管理者个体在体力和精神上压力很大,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下达的指令,对工作主动性不高,产生心理烦躁、不适。具体表现为:被动地完成学校和院系领导交付的任务时候多,主动为师生提供教学管理服务的时候少;主体服务意识淡薄,服务不够高效优质,久而久之,教学管理为学校教学服务的理念日愈薄弱,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角色就会出现偏失。
(2)服务与协调角色偏失的弥补。服务与协调角色偏失的弥补关键在于教学管理人员自身,教学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自己既是教学活动的指挥员,更是教学活动的服务员,两个角色不可或缺,需要平衡自己的角色定位,对工作自我肯定和认可,以主人翁的心态面对困难,做好桥梁工作。从长远的角度看,制定与实施的相关制度应该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维护师生的利益,这才是维护管理者自身利益的根本。所以,要想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应当与师生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和谐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坚持基本原则下,做到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只有理顺行政领导与院系师生间的相互促进的增进了解的关系,才能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目标。
1)重视理论学习,提高教学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做好服务工作。首先,全面系统性地学习和掌握“服务”的内涵及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提高了教学管理人员各种素质和业务水平,才是做好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内因。胜任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化对教学管理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及岗位的忧患意识,树立起为教学及师生服务的敬业奉献精神,把实际工作从单纯的管理转变为管理与服务并重,两者缺一不可。其次,主动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改被动为主动地执行;对学生要以人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注重工作的计划性和适度的前瞻性,变问题管理为过程管理,被动管理为自主和创新性管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及工作效率。最后,通过对管理过程的控制来实施教学管理活动,真正理解和熟悉教学对管理的需求,挖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帮助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学管理者主动下一线,与师生沟通渠道,“以人为本”,变师生客体地位为主体地位,应站在更高更远的层面理解和把握质检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逐渐消除教学管理工作常出现的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
2)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不是和稀泥,而是管理人员的管理艺术的一种表现。由于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起着承上启下、内外沟通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善于沟通,调和各方情感,与各方人员保持一种良好的平等的沟通关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做好教学管理的重要能力,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是对教务管理人员高效、高速完成任务的客观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功能,沟通协调行政领导与教师、师生之间及不同院系之间的关系。
要想沟通协调不成为和稀泥还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一是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管理工作事无巨细、繁杂多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既是行政管理又是教学研究管理,教学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工作中的好方法、新思路、新措施,不断更新思路,改革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使之成为可借鉴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通过理论研究和有效总结促进管理人员对业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沟通协调做铺垫。二要不断加强逻辑学、社会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精确表达思想的能力,从而提高沟通效果,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灵活性和应变性,要懂得用满腔热情和耐心去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求同存异,保证管理工作和计划的有效快速实施。三要通过培训和自身锻炼,提高各种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管理者在编制教学计划、贯彻实施各项工作、撰写工作总结以及与院系和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这方面的能力。四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与情绪很容易影响到教学管理人员,形成相互抵触的局面,使工作陷入僵局,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学会自我控制,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培养自信乐观的情绪,保持宽松平静的心境,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避免工作冲突,关系恶化。
3.教育角色的偏失与弥补。
在教学管理岗位上,有些教学管理人员抛弃了自己肩负的教育角色,而一味强调组织管理和协调服务的角色,殊不知,教育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强调组织管理和协调服务的同时,更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师生信服,通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影响学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做到爱岗敬业、为人谦逊、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具有大局全局意识的前提下,不断促进学校严谨、务实、勤奋、创新的优良学风和校风进一步形成,进而培养和影响学生的高尚情操,以及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道德品格,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题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达到教育的成效。
三、结束语。
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教职员工队伍中所占比例较少,却是一个特殊而不可或缺的群体。教学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学管理人员只有正确对待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在教学管理中激发出强大的工作热忱和职业认同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学校办学影响力做出努力。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十一
学期一开始,我们可以通过测试或按期末考(入学试)成绩,把全班学生为三个层次:a、基础层;b、提高层;c、发展层。分层目的是要达到优生不受掣肘,轻装上阵;而慢的组的学生也不再是“陪读”,不再是被动跟进实事求是,踏踏实实打好基础,由于老师对慢组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这些学生的学习反而扎实了,进步也快,形成慢组不慢的格局。“学一课得一课,做一题会一题”。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分层教学使各类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各得其所”。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我们教师经常为学生作业的质量头痛不已。如: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好,质量不高;完成作业的'方式不当(比如抄袭),有的甚至不交作业;各科抢着布置作业挤占学生的时间,降低学生学习的质量,难以有效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并形成能力。
一个班级的组织管理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抓紧,特别是对新教师而言。这里我还是主张一开始要从严,当有了更多的经验,了解了学生的时候,就可以放轻松些了。每接一个班,或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自己上课的规则,比如上课必须怎么坐,眼睛必须看老师,书怎么拿,站起来回答问题姿势怎样?等等一系列的规则。比如:第一天见到学生的时候,一定要等每一个学生都完全安静地坐好了,并好好地看着你的时候才开始讲话,否则千万别开始。一定要在一开始就让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让他们明白只有他们保持安静,老师才会开始讲话或者上课。还有训练他们回答问题前一定要先举手,班级才不会乱哄哄的,可以提醒学生“如果能回答这个问题的请举手”。每次上课开始,不急于讲课,应该用眼睛迅速观察整个课堂动态,待各方面都属正常再开始讲课。
我认为这些都是班级组织管理中最基本的。此外还要告诉学生违反这些规则将会面临的惩罚,规则一旦建立,教师首先要严格遵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已的威信。若前后管理不一致,则可能会使课堂纪律恶化,使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课堂上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影响注意的外界刺激物。我们经常发现低年级小朋友有这些现象:如刚买来的文具或文具盒,上课时总忍不住去摸一摸,不顾听课了;有时上课还会把抽屉里的饮料、小玩意儿等拿出来喝一口或玩一下,学生就没有心思听课了。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好的办法是避免无关刺激物的出现。就是上课前老师提早几分钟进教室,让学生把书桌拉整齐,把跟本节课无关的东西拿走或放到桌板底下,塞进书包里,课桌上就放课本等该用的东西,避免消极刺激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以免引起注意力分散。
上课铃声召集学生进入课堂,有人把它喻为战斗的冲锋号声,学生在铃声的召唤下明确上课开始,心情开始安定。上课开始的问候并不单单是礼貌问题,它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开始,能进一步安定秩序。有的人对课始问候漫不经心,其实是放弃了这一有效的管理环节。课始问候时,师生双方精神饱满、行动整齐,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反之,疲疲沓沓、参差不齐,必然影响教和学的情绪。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十二
在课堂教学仍作为学校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今天,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及时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管理策略。
(1)明确课堂教学管理定位,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管理的关系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管理过程,教学具有认识与管理的双重任务。
(2)确立正确的课堂教学思想是学校课堂教学管理的”纲”。正确的课堂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灵魂。课堂教学管理首先应是课堂教学思想的管理。学校要围绕”以学科的师范性为先导,以学科的学术性为前提,以学科的基本思想为主线,以学科的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学科的示范性教学为手段,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等方面构建自身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只有用体现时代精神和师范特色的课堂教学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管理改革才有方向,离开了先进的课堂教学思想指导,课堂教学管理改革只能是一种盲目的探索。
(3)营造和保护相对平衡、协调共进的课堂教学生态。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每一个生物与非生物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如果其中一个因素遭到破坏,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生态失衡。课堂教学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之间和谐共处所构成的教学生态系统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
(4)注意反思和整合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能给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提供一种富有成效的操作程序,有利于建立规范的课堂教学管理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管理规律和课堂教学管理实践的””中介””,不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它只体现人们对课堂教学管理规律的一种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只是从一个角度来反映课堂教学管理规律的某一侧面,而且它还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受制于建构者的见识、经验和课堂教学管理环境。教师要注意学习、借鉴现有的各类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类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建构适合学校课堂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5)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优化课堂教学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制度建设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建设一套合理的、进步的、科学的、合乎成人高等师范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有生命力的、为广大师生所向往、追求和拥护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学校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因此,学校要认真反思业已推行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对那些经实践检验证明有缺陷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予以改进和完善。
为此,在健全完善具有约束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学校要及时制订出更多强化良性课堂教学行为的激励政策,如课堂教学管理的奖优罚劣制度。对于那些在教学工作上兢兢业业,敢于管理和严于管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业绩,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那些不负责任,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的教师,要限期予以改正;对那些长期不能改变课堂教学混乱秩序的教师,要给予亮””黄牌””;对那些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亮””红牌””,调整其工作甚至让其待岗或下岗。如果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定能有效克服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从而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
(6)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要适时改变自己的教学站位和随时做好跑位。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舞台两个缺一不可的重要角色,如何将教与学这出戏演好取决于师生在舞台上的相互位置。在当前,相当多的教师的教学站位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站位”不正确,教师就难以发现来自学生的智慧,难以真正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面对不同学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的站位应当是动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自始至终尊重和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性需要,把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视为课堂教学的奋斗目标,适时调整自己与学生的位置关系,恰当地站在激发、引导、助手、朋友、大喊””加油””的热情观众的位置上,并能熟练地进行跑位,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智能,从而产生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7)强化学生自主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管理的主人。对于学生课堂教学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树立”相信学生能管理好自己”的教育信念,视学生为课堂教学管理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管理与自主课堂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努力将学生从消极的被管理对象变成积极的管理者,尽量将教师从繁杂的课堂教学管理中解放出来。
(8)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课堂教学管理新理念并付诸实践管理就是服务。课堂教学管理要为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了解学生到底有哪些正当需求和如何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乐趣、感到满意,并获得发展。依据”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学校要重新审视当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承担的职责和赋予的角色,使被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从先前被动地接受任务(或为完成任务而必需的资源)转变为主动获取资源、信息,并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个性化的创造中实现组织目的和自身价值;要求管理者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管理发展方向和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决策,并为被管理者提供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等服务。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将管理的服务定位于对发展较好的学生锦上添花、对发展有障碍的学生雪中送炭、对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后激励、对学生遇到学习挫折后鼓励、对学生正当需求的全身心的满足和对学生不正当需求的循循善诱等方面上,就能较好地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管理的实践。
(9)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与管理专业化水平。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与管理专业化水平。为此,学校要坚持做到:既要一手抓课堂教学研究,更要一手抓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只有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管理关系,牢固树立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实际操作者,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教育资源的主要管理者的理念,才能使学校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规范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管理行为,从而保证他们的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管理的良好行为成为受教育者观摩与学习的典范。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十三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能够转变管理者的陈旧思想理念,扩充管理者的知识结构,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继续教育不仅是扩充管理者的知识的教育,更是推广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平台,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2.2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只有接受继续教育,努力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为高等学校打造了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
2.3推进教学管理专业化的需要。
我国现存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存在滞后性,管理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兴趣的发展等需要不断下降,开展继续教育能够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也体现了对管理者的专业化需求,管理者对专业提高的需求又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且来源混乱,缺乏教育专业培训,综合素质较低。且管理人员在平时忙于管理而疏于提升自己的学术,加上管理岗位的晋升机制不合理且晋升极其困难,需要开展继续教育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缓解当前局面。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十四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学校领导如果采用民主管理方式,教师就能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敢于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改革,课堂气氛就会是活跃的、良好的;如果学校领导采取监督的管理方式,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紧张、冷淡,课堂教学管理气氛也会比较沉闷。教师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会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被带入课堂并传递给学生。
2、学生的定型期望。
学生在学习的不同时期会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定型期望,如果教师的实际行为与学生定型期望不一致,班内就会产生不满气氛。所以,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必须先知道学生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尽量使自己的课堂管理与学生的期望相一致,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协调,从而产生更好的课堂学习管理效果。
3、班集体的特点。
不同的班集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群体心理气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班集体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对于这些因素,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实施有效的控制。
1、搞好课业内容的组织。课堂教学中出现违纪现象和学生注意力分散,与学生对课业内容缺乏兴趣有关。因此,教师要通过很好地组织课业内容使学生的全部精力投入学习。
2、运用非言语线索予以调控。有时课堂上出现违纪行为,不必中断讲课,可以采用非言语线索如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触摸等予以提示或控制。
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对学生采取选择性强化策略,业可以预防违纪行为的发生。如某个同学擅自离开座位,教师就要对其他坐在座位上认真学习的同学进行表扬。从学习正确的活动入手进行强化,可以减少违纪现象发生。
4、表扬其他同学。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不正当行为,教师不必去理会他,而可采取表扬其他学生的策略,如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要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明白教师知道他的表现,并立即改变自己的行为。
5、有效地运用惩罚。当违纪行为在课堂上发生时,为了严肃纪律,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惩罚的手段。有效的惩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惩罚的目的;
(2)惩罚应及时;
(3)惩罚程度应适当;
(4)惩罚要与说理相结合;
(5)惩罚时要注意自身的态度。
学校行政的教学管理策略篇十五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预习充分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只有预习到位才能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在预习之前必须明确预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从知识、方法、策略三维构建出发,认真预习、充分预习,为实现与自己对话、与同学对话和与老师对话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须提前一天对第二天上的课程进行预习,预习要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然后小组进行合作,不会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以小组为单位书面的形式提供给课代表,课代表汇总后交任课教师,以便教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似走马观花,不动脑、不分析。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中心环节,也是保证高效学习的关键。讨论的过程就是生成智慧的过程。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积极参与讨论,在合作探究中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达成自己的目标!世界股神巴菲特说“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朋友的支持”,同样,学习的成功离不开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互帮互助中体验共同成长的快乐!合作共赢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都需要通过合作实现更迅速的发展、达到更新的高度。我们赞美狼的伟大,就是因为它们的合作精神,就是因为狼群能够顾全大局、勇敢地面对共同的困难、共同地克服困难。学习过程中对疑难问题的讨论探究会使同学间互相启发,会引发同学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会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探究生成新的问题,对新的问题的探究再生成更新的问题。同学们就会在“问题串”的解决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一个问题的讨论、探究要求深度,绝不能浮在表面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多想一想除了这个方法还有什么思路,要多思考这个问题还可以如何变形拓展。要克服假讨论的问题,讨论那些有讨论必要、有讨论价值的真问题,提高讨论效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同学们,今天你反思了吗?反思是最深刻的学习,有反思就会有发现,有发现就会有改变,要把反思和改变训练成思维的常态。当你把每天的反思和心得记在本子上,当你及时清理完每天学习的底子,你的.目光就会时刻瞄准远方,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学习真的很有意义!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所有的人,学习的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一些记性好的学生是因为能经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了惊人的记忆力。因此,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记不住,并不是脑子笨,而是不善于复习,或复习功夫不深。
出处 FanWEN.cHAzIDIaN.CoM
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复习与应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然而,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个环节。他们一下课就抢着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更有些学生课上根本没听懂,下课后也不问,作业抄袭后向老师交差完事。做好书面作业和家庭预习作业。
记笔记是为了学,为了懂,为了用。记笔记的原则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简练明白,提纲挈领,详略得当。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不乱,不混,条理明。对联想、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笔记要留有空白处,便于复习时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