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模板13篇)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模板13篇)

小编:念青松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同时也是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那么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心得体会的主题和目标,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和观点。其次,要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通过提供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另外,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练性,语句要简练、明了,用词要准确、恰当,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空洞的词语。同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感受的交代,让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你写作时的情绪和思考。最后,要注意审阅和修改,确保文章的语法正确、无拼写错误,并追求自己的文字更加精炼和通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一

为了纪念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班团支部决定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举行此次团日活动,以此谨记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由于12月13日,即纪念日当天是周日,较难借到可以供我班同学观看影片的教室,所以团支部决定在12月11日,即周五早上利用34节空课时间开展这次团日活动。我们相信,尽管时间上不能与大屠杀纪念日完全重合,但我们英语0902的同学能够有这份心,一样可以感悟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国耻。

活动开始,先集体观影片《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给我们极大的震撼。

在观看完影片后,已经快临近12点。这时,我们将30个小蜡烛纷发给所有同学。整个教室里安静的很,偶尔的哭泣声低低响起,大家默默地把手中小小的蜡烛点亮,相互传递,传递那份未来希望的光亮,传递那份微小但坚强的温暖。此时,大家集体起立,手捧小蜡烛,为南京大屠杀中牺牲的人们默哀3分钟。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心中加强了对过去历史的认识,更明确了今后奋斗的动力于目标。爱我中华,勿忘国耻!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二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xx周年纪念日。颇有感触。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xx周年。xx周年,我们和着血与泪,以无比悲愤、沉痛的心情祭奠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30多万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内心中一遍遍默念:勿忘国耻!勿忘历史教训!高唱国歌,发愤图强!

巨大的创痛令人不堪回首。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逢人便杀,见房就烧,奸淫虏掠,无恶不做,有计划地对南京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大屠城。妇女、儿童、老人概不放过,我同胞被集体枪杀和活埋19万多人,零星被杀害者仅收埋的尸体就有15万多人!城内城外尸积如山,扬子江水血浪翻滚!人类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有谁听说过杀人比赛吗?有,绝无仅有!那就是日本侵略者!两个恶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魔就杀我200多位同胞!他们对我中华民族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9·18”开始的侵华战争,日寇恣意践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三光”政策、细菌战、奴役劳工、强征慰安妇,一个个万人坑,一片片无人区,始作俑者都是日本帝国主义!他们将被永远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3000万牺牲和死难的英魂冤魂永不瞑目!永远地昭告历史!

12月13日,不是普通的日子;12月13日,是我们的国耻日!这巨大的伤痛无法平复。我们在理智上实在不愿再抚摩这伤痛,不是我们太狭隘,揪住历史旧帐不放,而是日本有人不断地朝我们的旧伤疤上捅刀子。教科书掩盖侵略历史;首相、阁僚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周边事态法及近日出台的新防卫大纲指针矛头直指我国。令人气愤的是,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铁血罪行,他们竟然赖帐,死不承认,谎说“南京大屠杀虚构”!又是出书,又是开会,群魔乱舞。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受尽屈辱和祸害的中华民族岂能容忍!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绝不能患历史健忘症,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决不能愧对无数先烈和死难的冤魂!一个人,一个民族,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如果自己不争气的话,怨天尤人有何用!

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一个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谁要想再欺侮我们,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三

1937年12月13日,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入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开始了长达6周的惨无人道的烧杀xx掠,致使多达30万以上无辜的中国平民惨遭杀害。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然而日本右翼分子选择背叛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肆意篡改教科书,并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谎言”着实让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震惊。

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右翼分子就能全盘抹杀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受害者名单可以作证,当时任留在南京的外国记者们的口述笔录可以作证,战后审判日军战犯的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可以作证。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死于南京大屠杀的同胞亡灵不会答应,中国人民不会答应,爱好和平的世界各族人民也不会答应。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开展,也意味着中华儿女开始向日本右翼分子做出反击,国家公祭仪式的举行说明的`国家对“国耻日”的重视,也说明中国不忘国耻的信念,随着越来越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老去和逝去,国家公祭日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国家公祭日的举办除了证明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如山,更具有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的胸怀如海似天,只要日本勇于承认历史,中国人民就会对其抱有真挚的感情。希望日本方面本着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严肃的态度妥善处理中日历史问题,认真吸取历史教训,方能保证中日关系的和谐友善发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然,牢记历史并不是让我们沉湎于过去的苦难,而是让我们从苦难中吸取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让我们拥有建设祖国的动力。只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方能不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方能让全天下的中华儿女实现伟大中国梦!

真是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四

悲惨啊,30万军民惨遭日军屠杀。鲜血染红了扬子江,尸体布满了石头城。恶魔在肆意流荡,无所不至。听,受辱妇女撕心裂肺的惨叫;看,下关江面残缺不齐的尸骸……悲剧使人目不忍视,惨状使人出离的愤慨……。

人们或许会控诉鬼子的残暴,人们或许会悲悯民族的苦难,但望着那几十万束手就擒的军队,望着那一张张绝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浓黑的沉默!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五

日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黑色的日子,30余万生灵被日寇屠杀!铭记历史,反省历史!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重蹈覆辙,才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记住“弱肉强食”教训,团结起来,全体中国人团结起来!“团结就是力量”!中国雄起!

屠刀砍进中国人的心脏,震惊了中国魂,我立志誓死捍卫祖国,野心紧盯xxxx,撕扯了中国心,我立愿誓死保卫领土,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中国人,雄起!

穿越历史,走进南京的那段黑色日子。依然能听到扬子江的咆哮,依然可听到雨花台的呻吟余万中华民族的'伤疤依然在隐隐作痛,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被尘埃掩盖的历史。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擦干血泪,凝聚力量,自强不息,爱我中华!

1937年,日本鬼子,攻陷南京,群魔乱舞,肆意狂屠,血淌成河,骨堆成山,天也惨惨,地也淡淡。黑暗岁月,惨绝人寰!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铭记历史,不忘国难,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团结奋发,强我中华!

历史如果淡忘,必将重演,因为悬崖不会因为闭眼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身体上的30余万伤疤,时至今日仍隐隐作痛,铭记历史,勿忘屈辱,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祝祖国更强!

追忆历史是为了和平的未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不再看见满目疮痍、战火纷飞,当我们渴望和平的橄榄枝时,发展正是摘取橄榄枝的最好工具!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警钟长鸣,祈愿和平,美好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六朝古都曾经血流成河,歌舞升平难掩屈辱岁月。三十万亡魂提醒勿忘国耻,五千年历史期待盛世华章。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让我们奋发图强,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走向辉煌。

不忘历史,是因为战争留给人类巨大的创伤;警钟长鸣,是因为战争的号角还在吹响。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让我们牢记国耻,奋发图强。愿祖国繁荣富强!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六

南京大屠杀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更可恨的是:日本右翼分子长期以来通过各种手段遮盖历史真相,未曾熄灭重燃侵略的野心。如今我们的国家在日益强大,在国际政治舞台逐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丧权辱国的国耻不该被遗忘,更该被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在心。

虽然新中国建国后一直秉承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方针,在和平中求展,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与日本也建立起了外交。但是那些必有用心、侵略野心从未磨灭的好战分子一次又一次的用实际行动挑战着两国爱好和平人民的底线,他们不择手段掩盖历史真相,把侵略战争美化成两国争端之战,其罪恶用心不言而喻。

中国虽然爱好和平,绝不愿意主动挑起战争。然而,崛起的民族绝不会屈服于侵略者的铁蹄,半个多世纪以前,在面对装备优良的日帝国主义侵略者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民族统一战线奋勇分级,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今天,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发强大与自信,英勇的中华民族更不会轻易屈服。“公祭”是又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是又一次凝聚中华民族勿忘国耻、自强不息的凝聚剂。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七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段屈辱的历史吧!

南京——中国着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早在60__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2480年历史。这__多年的历史里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此定都。十朝古都、六朝金粉留下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可歌可泣的伟绩。然而,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古城空前的灾难降临了。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又以20万兵力分南北两路夹攻南京,中_队以10多万之众浴血苦战,英勇的反击侵略者。然而终因实力悬殊,13日南京城沦陷。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血腥的_。暴行猖獗多达6个星期里,共杀害我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__2万以上的妇女,掠夺文物、财产不计其数,古城南京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浓烟滚滚,断壁残垣,哀号凄惨……史称南京_。

南京_,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里不免一阵沉重。为了难以忘怀的纪念,殊不知,这纪念,更是一份哀伤!一份沉痛!一份哀思!

12月13日这个让国人永远难以忘怀的耻辱日子,想到日本鬼子丧尽天良的兽行,想到日本鬼子在我国犯下的奸淫掳掠,犯下的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我们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实现和平、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理想和不懈追求。因此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能忘却日本军国主义曾经带给我们的伤害和耻辱。

然而时值南京_第__个纪念日的到来,让我却有一些难以困惑和忧愤。

二是日本政府无视我国政府的强烈_,多次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湖南常德受害妇女要求赔偿的申诉还没有满意结果;日本政府在对受害者的赔偿和台湾问题上,至今还没有做出让中国人民满意的举动,至今日本政府包括一些右翼团体不但不承认那场侵华战争,而在美化那场侵华战争,更没有承认南京_。

世界各国一直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积极努力。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曾经给我们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自日军侵华起,南京_和他们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直至今天依然铭心刻骨。经历这次战争惨痛,我们对和平的祈求更加热切,要求和平的呼声更加加强烈,我们更珍惜和平。时隔__年后的今天,饱受战争之苦的南京人民,乃至中国人民借此表达对和平的祈愿,借以呼吁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珍惜和热爱。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八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

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缅怀过去,抚慰民心、顺应民意,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全球人民共同所需要的,任何战争为一己私欲,只会危害民众!设立国家公祭日还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也是对日本不承认侵华战争提供了有力的说明。

1、恩泽四海,功高九天。

2、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3、英名万古传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

4、昆仑关下英雄记,革命军前金石光。

5、为五千年祖国英勇牺牲,功名不朽;有四百兆同胞艰辛奋斗,胜利可期。

6、烈士精神传万代,英雄家谱续千秋。

7、搏斗太空,非成功即成仁,无负十年教训;死生常事,惟为国不为己,永怀万古云霄。

8、战绩令人怀壮烈,国殇为鬼亦雄奇。

9、拂手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威鲁肃,江东子弟尽寒心。

10、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大义凛然,壮士千秋泣鬼神。

11、名将以身殉国家,留的清漳吐血花。

12、海外播英名,御气排云,争显龙城飞将勇;天空奋神武,粉身报国;何须马革裹尸还。

13、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14、扞国骋长空,伟绩光昭青史册;凯旋埋忠骨,丰碑美媲黄花岗。

15、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16、死为鬼雄,笑强虏灰飞烟灭;魂掀怒浪,看大江云乱石崩。

17、松柏傲苍穹,明月祭英魂。

18、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

19、青山有幸埋忠骨,战士无敌报国仇。

20、淮畔英豪丰功垂史册,蓼原儿女碧血壮山河。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九

历史是客观的真实存在,尊重历史、敬畏历史,通过多种途径尽力保存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历史应持的正确态度。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其意正在于表达对历史的尊重、追忆和缅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华在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余天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是中国历史的惨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通过其特定的仪式和空间建构,可将人们带入历史的时空,置身历史的场景,去感受历史的'真实,触摸历史的遗存。国家公祭作为一种周期性纪念,是保存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叙述的重要途径。

同时,从1931年到1945年,日军侵华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如1932年9月辽宁平顶山惨案,3000余名平民遭屠杀;1943年5月湖南厂窖惨案,3万多平民遭杀戮。日军侵华实施的无差别轰炸,范围涵盖粤、豫、赣、浙、桂、闽、皖、湘、鄂、川、康、陕、甘、青、黔、滇等20余省,大量无辜生命在轰炸中惨遭不幸。国家公祭的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同时也包括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者。国家公祭保存的不仅是南京一地的城市记忆,而且是中华民族一段惨痛历史的完整记忆。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不仅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也有利于世界人民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使南京大屠杀成为一种世界记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政府大量销毁档案、文书等证据,造成还原历史真实、清算战争责任的困难。而日本社会又特别重视其作为战争“受害者”史料、证据的发掘、保存和利用,强调原子弹给日本造成的灾难,由此模糊了国际社会对日本作为战争“加害者”的认识。加上中国学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整理、学术成果、文艺作品在西方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力度、传播范围有限,影响了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和判断。国家公祭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无疑有助于国际社会建构和保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是以立法形式确立的一种国家行为,它是国家意志的表达,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体现。

日军侵华期间,视中华儿女生命如草芥,不论男女老幼,或开膛破肚、剖腹取心,或作细菌试验的标本,或作新兵练习刺杀的靶子,甚至举行疯狂的杀人比赛,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权利荡然无存。南京大屠杀是对包括生命权在内的各项人权的粗暴践踏,是漠视生命、灭绝人性的野蛮行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权的捍卫,也是对死难者遗属和幸存者的精神慰藉。

南京大屠杀是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战争酿成的苦果。没有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就不会有南京大屠杀悲剧的形成。要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唯有反对战争、远离战争,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这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诉求、对战争的唾弃。在国家公祭仪式上,77名南京市青少年宣读《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了和平的声音。

南京大屠杀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屈辱的历史,国家公祭仪式的举行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能坦然面对这段历史,彰显了国家富强之后的国家自信、民族自信。“_”时期,保存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努力曾被批判为“长敌人的志气,灭人民的威风”;改革开放后,恢复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努力取得突破。1985年前后,建成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在中山码头、燕子矶、草鞋峡、煤炭港、上新河、汉中门、武定门、花神庙、普德寺、清凉山、北极阁、东郊丛葬地等处,建成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1994年起,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同主办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未曾间断。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的举行,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还原历史真相的勇气和胸怀,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表达和升华。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挑战历史,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翻案,一再否定南京大屠杀铁一般的事实,力图推翻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和日本战犯的判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从国家层面宣示了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抗议和不满。“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回应,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待日本右翼势力的基本立场和鲜明态度。

历史是教科书、营养剂,历史智慧可以启迪后人、告诉未来。1877年,在纪念1848年二月革命30周年时,法国大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曾写下这样一段名言:“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火炬”的功能在于照亮现实与未来,给人启迪与智慧。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同样具有启迪后人、传递智慧的社会功能。

南京大屠杀之所以发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落后,在于当时中日之间国力的差距。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进入先进工业国家行列,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则未能跟上世界现代化的步伐,仍属典型的农业国家,综合国力日渐式微。“落后必然挨打”,这是南京大屠杀留给国人的惨痛教训,也是总结日军侵华历史得出的基本认识。国家公祭能告诉国人“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从而致力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进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担当历史的责任。

铭记民族的历史,感知国家的苦难,是爱国主义萌生的力量源泉。经历大灾大难的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道理也就在这里。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再现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和苦难,能唤起国人的觉醒,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凝聚国人的爱国力量,使国人明白个人与国家、个人命运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关系。国家公祭是对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和平是人类的向往和追求,但和平的实现与维护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能使国人重新审视和平对于国家发展、民族生存的价值,从而产生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为了和平,我们可以不计前嫌,但不能不记前史,忘却历史的记忆;为了和平,我们应做和平使者,播撒和平的种子,但不能乞求和平,讳言历史的伤痛。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不是要延续民族仇恨,而是要在牢记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通过国家公祭这一平台,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对话和交流。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有着近两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是为了总结过去,放眼未来,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而不是激起中日之间的民族仇恨、挑起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在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时,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注意把日本右翼势力与日本人民区分开来,并寄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先后确立各自的国家级哀悼日。德国早在1995年通过法律,将1月27日确定为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纪念馆,毎年都定期举行国家公祭。举行国家公祭悼念惨案的死难者,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我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有利于增进与国际社会的对话、沟通与交流,推进我国融入国际社会、适应国际潮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也是鸣谢国际友人的重要契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援助。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对南京大屠杀期间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残暴行径的众多国际友人,如德国的约翰·拉贝、丹麦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美国的约翰·马吉等人,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谢意。这种感谢,既有利于塑造文明大国的形象和协调国际关系,也有利于赢得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

总之,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包含智慧、彰显理性的决策,国家公祭的延续对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固化与传承将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十

202月27日经过会议表决,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为了悼念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因为中日战争开始之后,在1937年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开始了,对中国同胞长达40多天的大屠杀,共有30多万军民遭到杀戮,震惊中外,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过远东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审判,早有结论和法律定论。

之后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的民族灾难,所以将12月13日设为了国家公祭日,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并且表明中国人民对于侵略战争的憎恶,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要是为了祭奠谁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国家公祭日的目的和意义是缅怀过去,抚慰民心、顺应民意,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

2、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全球人民共同所需要的,任何战争为一己私欲,只会危害民众!设立国家公祭日还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1、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2、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

5、凝聚爱国热情,投身复兴伟业。

6、要让辉煌的历史流芳百世,要让苦难的记忆代代相传。

7、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8、向参加抗战的前辈们致敬!向参加抗战的民族英雄们致敬。

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10、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

11、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

12、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

13、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14、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15、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16、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17、浴火重生,才是骄傲的凤凰;。

18、卧薪尝胆,成就一代的霸主;。

19、经历坎坷,塑造伟大的民族;。

20、历史屈辱,警醒世代的华人;。

21、不忘国耻,捍卫祖国的强大。

22、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铭记历史,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

23、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

25、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

27、南京大屠杀,魂归万人坑。

28、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9、国人需铭记,代代永不忘。

30、国家要富强,国耻记心上。

31、痴迷玩游戏,想想大屠杀。

32、天天混日子,想想大屠杀。

33、懦弱总是怕,想想大屠杀。

34、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铭记灾难,爱我中华,发愤图强,扬我国威!

35、失去军队的民众,就是一群绵羊,任人宰割。

36、南京大屠杀,用血的教训,证明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

37、思想的落后,呼唤着解放。

38、体质的落后,呼唤着营养。

39、我们要全民健身,我们要磨炼意志,妇孺老人,拿起棍棒与石头,也能砸碎贼倭寇,捡起我尊严,清澈我河山。

来自 FAnWeN.cHAZiDIaN.cOm

40、铭记国耻,自强不息!

41、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十一

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时至今日,日本却连一个郑重其事的“对不起”都没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日本人多次参拜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物证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却一再歪曲和否认历史,还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称南京大屠杀是“伪造的谎言”。

南京大屠杀的罪行,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开启被日本右翼势力长久封尘的记忆,坦诚面对那段历史,不要忘记和自觉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训。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30万同胞惨遭日军杀害;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中人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勿忘历史,勿忘耻辱,勿忘那个年代我们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来的天下,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惨痛的历史面前,我们不仅要铭记真实的历史,更要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永远处于被动受辱的地位,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强大我们自身,只有中国强大了起来,立于世界强国之席,让外国侵略者不寒而栗,那我们才真正是不战而胜。

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不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着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十二

泛泛而论,祭祀作为一种典型的仪式,通常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专门的祭祀日。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为国家活动和家族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逐渐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变化的原因,过去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变而削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发展搭建的平台,其本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许多内容,但仍然存在基于亲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然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天需不需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天是否会忘记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

国家公祭日提供的庄严感,有助于恢复历史的庄严,特别是在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判断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需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提供的舆论平台,有助于帮助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审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判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一直在发生。

其一,它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的重要时刻。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遇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族留下了许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军民付出的牺牲,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被阻滞得最为严重。

其二,迄今为止,77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安全体系构成了潜在威胁。

还原历史,需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历史的行径,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他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文档为doc格式。

社会工作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篇十三

国家公祭是对死难者的祭奠。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纪念战争中的死难者已成为国际惯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国家纷纷设立国家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比如: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_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85年前的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星期的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血腥屠杀,使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这是历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是一段永远无法让中国人忘却的国耻。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种种罪行,不能忘记30万中国同胞的遍地尸骨和鲜红血浪,不能忘记中华民族不甘屈辱与顽强抗争的历史。今天,我们重温历史,是为了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是为了揭露和批判侵略者凶恶残暴的战争罪行和日本右翼势力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不轨图谋,是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是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在人类历重演,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国家统一强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少年强则国强,民族的未来,中华的伟业,重任在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更在于我们青少年。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好好学习、奋发图强,用自己的行动,爱我祖国,强我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不懈努力。

热点推荐

上一篇:学生参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热门18篇)

下一篇:2024年英语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