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通用11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一
多读书,读好书,这是我们大家都明白的一件事,但是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在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读书还不简单么,不就是,看一本书,挨着把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读完不就完事了么。
这是我过去的n年,读书一直持有的一个态度。
今天之所以会读这本书,主要源于朋友的推荐,说实话,如果不是朋友推荐,单看这个书名,和目录简介,我指定是不会读这一本书的。
一直以来,我会选择读一本书,都是因为这个书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或者我觉得书中可能有使我困惑的那个时间段的的答案。
因此,我的读书习惯基本上都是断断续续的,始终没有持续,直到2020年,因为单词总是记不住,开始通过阅读英文书的方式来记单词。
慢慢从中获得了成就感,从中获益,或者说是找到了自己应该怎么去寻找生活或工作中的那些疑难杂症的方法,然后发现,自己在中文的阅读方面似乎还是有所欠缺,于是从今年开始才慢慢的阅一些自己想要读的书。
有了这样的目标之后,开始规划,自己每天应该读多长时间的书。
这本书,是我加2021年读完的第4本书,中文版的第三本。
作者的观点是,我们之所以读书,一般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书中获取咨询,第二个是为了某个困惑而寻找答案。
我个人的观点是,其实作者的观点咱们做广义理解的话,基本涵盖了所有阅读者的目标。
到底应该如何读呢?作者建议我们在读书前,先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
一、了解作者这本书的目的,即这本到底在讲什么问题?
二、书本中,作者是通过什么结构描述的,细节部分又是怎么描述的?
三、对作者的观点,我是赞同还是不赞同,是部分赞同还是全部赞同?
四、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
在读这本书的开始,突然间发现,作者讲的太对了,如果我们每读一本书,都有这样的思考,那么我们度过的那些书,是不是目的都达到了。
但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突然间觉得,如果我们每一本书都按照这样的方式去阅读,那么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做个一直坚持的阅读者,因为我的观点是,每个人的人生,不是一直都在高速路上跑,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有高速道上的节奏,但是也的有偶尔的慢节奏。
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一直坚持阅读的优秀阅读者。
读完这本书,我对书名,内容简介、目录、序言及附录部分,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以前我看书,上面的部分基本都是被我省略的。
然而通过这本书发现,其实这些部分才是真正的本书精华,它可以使我们非常迅速的获得一本书中的精华部分。
作者说,阅读其实就是和写书的作者交流,仔细回想了一下,还真是。
和我们真正的和身边的人交流的方式不一样的是,作者不会直面的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需要自己发现问题,与作者达成共识,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迅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想表达的意思。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二
不得不承认,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迫于工作要求,但郝明义的译序提起了我的好奇心。
读书,它不就是拿一本书,然后翻开扉页,或精读或略读,把书中所写都看完而已吗?难道读书还有什么特别的规则?我虽不爱读书,但是至少也看过几本。简单来说就是读完的和未读完的。既然喜欢读书,当然要看看别人是怎样读书的,并寻求一个更科学的方法。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许多观点在我看来非常受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本书关于阅读的看法也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的一些分类,观点仍具科学性。同时,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但我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实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于电子书、网络资讯的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也许是为了放松或打发时间,但我们也应当以严肃的心态去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人生历练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
记得有人说过,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翻开书本,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汲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力,我们的理解力。真诚地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我们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的不认真。体会领导教诲的苦心,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的,随随便便的。你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没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一种哲学。
大专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开展论文。
2015“伯鸿书香奖”同一本书主题阅读活动启事。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如何艺术导入论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三
"阅读"长久以来,就是相当令人困扰的一个问题,原因不在于不识字,而在于没有目的、时间有限、不主动、不思考、不探索、不懂看好书、甚至试图以多媒体体的声光效果取代阅读,而将阅读视为畏途。《如何阅读一本书》这部风行已久著作中文版的出现,恰巧可以给我们一些阅读的启发与忠告。这本书以阅读的层次、阅读层次的说明、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四个方向;作为基本的骨干。将阅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架构于这四个骨架中;从而进行深入的说明、检讨与建议。
在阅读的层次上,作者认为应该有四种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些层次都是有关联的,基础阅读,应当在义务教育的求学过中便已经建立,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检视阅读,进而判断书籍值不值得深读。如果值得深读,就必须进行分析阅读,完整的咀嚼与消化这本书,而此时内容大纲的掌握与诠释内容就成了重要的课题。有了分析阅读的基础后,阅读的最终目标,主题阅读便能顺利进行了,这时候我们可以以选定特定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由准备阶段进入正式主题阅读的行列,最后达到阅读的最高层次心智的成长。在本书中,除了上述层次的阅读外,对于辅助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活力与艺术等,也多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看法,对于阅读概念与价值的重新建立,皆有十分敏锐的观察。
通过阅读和分析,我们认识到正像作者看待的那样,每本书都像一个人,美丽的封面之下有着一套自己的骨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肌肉,盛装而来。作为读者,需要有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看到盛装下的骨架。这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内涵的基础。
如果说每本书都是一条幽黑的通道,通向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便是寻宝指南,使你顺利抵达,满载而归,不至于迷失途中。它时刻提醒人们,要做一个主动的读者。就像棒球比赛中的捕手,尽可能接住投手投来的任何球,捕捉作者传递过来的每一个讯息。至此,读书才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智力游戏,成为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是本工具书,在指导人们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亦贯穿着作者关于读书的理念。阅读不仅是消遣、获取信息,而是挑战自己,让心灵丰富、成长的过程。应该说,这样的读书观,并不新鲜。
但在现在看来,却反而显得熟悉而又陌生。近年来,国民阅读率连年走低,已不是新闻。阅读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正在登场,作为提升自我的方式却在退场。浅阅读覆盖深阅读,有人甚至试图以声、光、电等新媒体取代文字阅读。因为"没时间"、"没用处"等原因,我们开始不追问、不思考、不探索,也不看书,更不懂得该看什么样的书、如何看书。应当说这种现象是人类的一种悲哀,这种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让人变得被动而懒惰,人们应能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培养出非凡的阅读能力,那么他将会拥有一个多么丰富灿烂的精神世界。
遇到这本书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它教会人们避免在书山中毫无头绪地乱转、走弯路,尽可能减少读书时的迷思困扰,更好更快地感受到读书的愉悦。但是,话又说回来。从来没有一种方法,是包治百病的良方,这本书亦如是。
读书是一种实践活动,本书的确给出了不少方法,然而读者大可不必拘泥于书中介绍的种种技巧。技巧与方法总是时过境迁,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重要的是,因为这本书(至少是它的题目),我们开始审视自己。我相信取阅这本书时,大多数人的心里已经开始了反省,这已是骄傲的现代人难得的体验。而正因为这种体验,决定了这本书肯定不是你生命里最后一本书。
谢谢作者,在将来的阅读里,我会找到更好的方法。套用一句广告词:"越读书,越懂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四
这个总结可以说算是一个模板了,只针对于看不下去但是想要找到技巧的人我把所有东西都打散总结了,可以说算是一条捷径了,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是针对一本书的两个步骤,检视阅读帮你分析一本书适不适合你读,分析阅读帮助你理解这本书的框架和内容。主题阅读是针对不同书中关于同一个问题探索的方法。
虽然总结了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自己去阅读,因为别人总结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你可以按照这个模板来阅读,你可能根据这个模板看完书之后会知道以后看书要时刻记住的问题但你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
一、检视阅读。
1.看开篇目录序言索引出版社(了解作者)。
2.挑关键篇章看(略读)。
3.最后两页看精华!(看看整本书的走向)。
二、分析阅读。
在读的过程时时刻刻问自己这个书的主旨是什么。
在看完一本书之后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这本书是什么类型?
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3.这本书的主要框架?
4.这本书的细节是什么如何说明的`。
5这本书真实吗?有道理吗?是整本有还是部分有。
6这本书对我来说是资讯还是理解力。
7这本书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三段话。
三、主题阅读(针对某个问题特意去查找多个图书的阅读方法)。
只挑对自己重要的关键章节阅读。
用自己的语言代替作者的语言。
归纳不同作者对同一个事物的观点。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五
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感觉这是一本阅读指南,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整理一下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也算是再次回顾这本书。
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在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的阅读,通过在阅读中投入心思去不断的思考,这样的阅读才会收效越大。阅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讯,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书中有这么一段,说真正的阅读,是“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这是读书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最终的目标。只有更清楚的理解,才可以让自己获得“全新的或更高层次的启发”,收获我们自己想要的。“阅读就是学习”,不但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还要用来进行自我发现。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读懂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还要懂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阅读不是在听作者唱独角戏,我们更需要把它当作一种与作者的对话,通过对话,更多的挖掘作者的思路与思想,从而获取一种阅读之外的东西。
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是依次渐进的,但又是建立在前一种层次的基础上的。通过基础阅读,获取一本书的内容;通过检视阅读,获取一本书的架构和主题;通过分析阅读,更深层次的咀嚼和消化一本书;通过主题阅读,对同一主题的数本书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
检视阅读,是系统的进行略读,粗浅的明白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阅读的速度,不能一味求快,而应该依照读物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尽可能的避免在阅读中出现停留或倒退。通过检视阅读,我们需要从基本架构上读出作者的整体思路,但不要企图了解作者每一句话或每一个字句的深层次含义。“粗浅的阅读。是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
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为读者我们要学会向提问,在这本书的第五章中,作者列距了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无论我们读什么书,这几个问题都是有意义的。同样在这一部分,作者也给了我们教了几种阅读时做笔记的方法,以及三种做笔记的形式,这些都可以用在我们日常的阅读中。
分析阅读,是阅读的第三阶段,也是阅读单独一本书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的阅读中,首先要对我们所阅读的书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分类。只有明白了这本书的分类,才可以帮助我们较好的完成下面的阅读。在这一阶段中,我们不仅要满足知道作者在讲什么,还要能够将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清楚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要能够对整本书进行拆解,拟出这本书的大纲,并能够用自己的内容对大纲进行适当的充实。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就能够很好的掌握作者的思路,明白作者的条理。这个过程是艰难而复杂的,但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能够更好的更透彻的理解这本书。在这一部分,作者讲到了一本书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成为一个“好读者”的同时,也为我们能够成为一名“好作者”打下一个基础。
在分析阅读的讲解部分,作者总共列举了他对于分析阅读理解的十五条规则,这些规则在全书的第十一章有一个小的汇总,并对这十五条规则的联系进行了讲解。这十五条规则之间,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全书。但如何更好的把这十五条融入我们的常规阅读中,这还需要我们慢慢的在后续的阅读中去理解、去体会。
在第十二章辅助阅读部分,作者总结了他对于几种外在辅助阅读的认识和理解。在他看来,我们的阅读,应该尽可能的保证独立阅读,排除他人的评论对我们的理解造成影响。尽可能的少利用导读和摘要,或者在完成独立阅读之后再进行对辅助材料的阅读。
第三篇中,作者列举了多种类型图书的阅读方法,包括对实用型图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的阅读方法的总结和概括。通过作者清晰的描述,我们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质量。
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谈到了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和认识。在他看来,我们需要不断的阅读,但不是任何书或文章都要读,我们要读那些能够提升我们阅读能力的书,“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通过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增进阅读的技巧,从而提高自己。
如果说每本书都是一条幽黑的通道,通向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便是寻宝指南,使我们顺利抵达,满载而归,不至于迷失途中。它教会人们避免在书山中毫无头绪地乱转、走弯路,尽可能减少读书时的迷思困扰,更好更快地感受到读书的愉悦。它时刻提醒人们,要做一个主动的读者。阅读不仅是消遣、获取信息,而是挑战自己,让心灵丰富、成长的过程。相信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样,久而久之,坚持下去,读书便会成为一种习惯、一门艺术!很喜欢这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六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2004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初识此书,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记得当时我还在义城工作,是一位特别爱读书的老同事张荣全老师推荐给我的。当时我对此书嗤之以鼻,认为“认识汉字不就会读书了吗?还需要这么厚的一本书来概述和引导吗?”但是,当我真正捧起这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才知道,阅读,原来是这么深刻的一件事。
由于该书主要论述指导如何通过阅读增进理解力,所以,专业性的语言和论述比较多,以至于对当时那个自以为会读书的我来说,是根本看不进去了,这才是一直搁浅了那么多年的真正原因。
六年过去了,我也已经由当初那个“自以为是”者成长为“潜心读书者”。作为一个爱读书之人,这些年我也看了不少书,家里的书柜由1个变为3个,各种类型的书堆满了书柜。对于我特别喜欢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我都是认真地逐字阅读,并及时抄写读书笔记,对于娱乐性质的小说,我选择一目十行地读,掌握故事梗概便可。当然,如果文笔特别好的,我也会放慢速度,领略文字之美。对于学术类的书,因其往往晦涩难懂,我经常反复的研读。同样的方法也用在读推理类作品上。各种方法不一一例举。最初,我是抱着“陪孩子读书”和“完成每月的读书任务”的心态读这些书的,但是在看过这本书后,我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自己值得学习和探究的空间还很大。
首先,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读书一般不看第二遍,当然个别我非常喜爱的书除外。一本书我往往看过一遍便归入开头提到的“读完的书”那一类,并不再会去翻阅。就像在这本书中说的一样,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因此,我在看书时不再给看过的书“判死刑”,而是时不时的拿出以前看过的书来回顾。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不仅仅是个别好书值得一读,即使是哪些自己曾经因为枯燥无味的书,在第二遍读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它有趣的一面,真可谓收获不小呀。
其次,书中所提及的阅读的4个层次也让我耳目一新,刷新了我的阅读观。这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所谓基础阅读是关注每个词句的含义。这点并不难理解。检视阅读则是通过限时地、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找出书中谈及的重点、主题的分类、基本组织框架。接着是分析阅读,即带着问题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该阶段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目的在于尽量消化书中的系统性知识概念、论题等。最后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意思是通过阅读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最终从比较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
这四种层次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只是我没想到它们是被归为层次,而非方法。基础阅读几乎每本书都在做着。而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则多用在做阅读理解时。主题阅读则会用于写读后感或比较时。但作者的意思明显不是这样的。除了基础阅读,其他几种我都是在课业需要或有目的的进行,并不是自发地以这些方式阅读。
可以这么说,曾经,我的读书方式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的,并非为了阅读而阅读。对于阅读,我们应当怀着虔诚的心态,去体味,去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主动阅读,与作者对话,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一本新书,就像一个陌生的朋友,需要我们用热情、主动、接纳的情怀,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了解她,走进她,真正地和她融为一体。我想,这,大概才是真正读懂一本书最高的境界吧。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七
《如何阅读一本书》首次在1940年出版,是莫提默·j·艾德勒的大作,此书属于外国著作,本身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就会加大阅读的难度。再加之翻译中客观存在的误差和翻译者本人的遣词习惯,让我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阅读的目的有很多:学生时代,是为了考试而读;而闲暇时看的言情小说,则是为了娱乐而读。现在,抛开娱乐和考试,则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读。不同于考试和娱乐,为了增强理解力而读,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仅需要勤做笔记、写读后感,还需要运用此书中的技巧来阅读。
这本书风行70年不衰,可见其在阅读上为读者带来的影响与价值。全书从阅读的层次、阅读层次的说明、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四个方向作为基本的骨干,将阅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说明、检讨与建议。
首先,读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之间是有关联的,较高级阅读层次包含了较低级阅读层次的特性。所谓基础阅读是关注每个词句的含义。这点并不难理解。检视阅读则是通过限时地、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找出书中谈及的重点、主题的分类、基本组织框架。接着是分析阅读,即带着问题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该阶段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目的在于尽量消化书中的系统性知识概念、论题等。最后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意思是通过阅读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从比较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
这四种层次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我没想到它们是被归为层次,而非方法。基础阅读几乎每本书都在做着。而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则多用在做阅读理解时。主题阅读则会用于写读后感或比较时。但作者的意思明显不是这样的。除了基础阅读,其他几种我都是在课业需要或有目的的进行,并不是自发地以这些方式阅读。换句话说,我读书大多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追随喜爱的作家,并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对于阅读,我们应当怀着虔诚的心态,去体味,去感受。
而对于阅读的态度,则是主动。读书是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一本新书仿佛是一个陌生人,他饱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你主动地去拿起一本书,才开启了你与作者的交流之门。
无论是基础阅读还是主题阅读,都强调了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主动阅读。阅读是一个特别强调主动性的活动,完全被动是读不了的,那么专注力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专注力并不代表理解力,于是思考就是主动阅读的第二个要素。如果单单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那么一定是双眼停滞,头脑昏睡,即使没有被动到如此,如果阅读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不是站在整体框架之上,带着一边思考和一边提出问题去阅读,或者说,由于仅仅对书中钟情的表达和语言很感兴趣,却没有耐心去了解整本书的框架结构、逻辑和内容等实质性的东西,那么,便是单纯的玩味文字,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所当然地,这本书给予你的回报也就局限于摆弄文字上,对于个人在这方面的提升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许多观点在我看来非常受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本书关于阅读的看法也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的一些分类,观点仍具科学性。同时,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但我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实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于电子书、网络资讯的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也许是为了放松或打发时间,但我们也应当以严肃的心态去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人生历练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记得有人说过,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翻开书本,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汲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力,我们的理解力。真诚地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我们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我也承认自己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工作外时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应该在以后多阅读,多涉猎各方面知识,储备知识,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有所用处。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的,随随便便的。你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没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一种哲学。同样的,这本书给我的帮助更加的大,因为我还没有阅读多少书的时候,就能够碰上它。相信这本书所教导我的,能够在我人生短短的几十年中,给我打下好的基础,让我能够从此以后有科学和系统的阅读,不断的提升我的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及人生的境界。
用书中的一段话作总结:“一本好书能叫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钱昕)。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八
读此书的目的:
自己读书的效率比较低,对于大部分书籍,虽然读过了,但是大部分也都忘记了。想通过方法提高自己阅读的效率以及阅读的效果。
通过这本书,了解读书的方法,看看书中所说的对于自己想解决的几个问题是否有效果。
阅读的目的:为获取资讯而阅读以及为提高理解阅读。
少部分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会阅读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比如物理,计算机,文学写作方面的文章或者书籍,这部分阅读以提高理解为主要目的()。
两者可能会有交叉,并不是绝对的,比如看报纸获取资讯,但是如果这些资讯能够触发对整体事件的分析和讨论,达到提高对资讯背后发生的原因的概括和分析,也算是为提高理解而阅读。
这个自身经历比较深的时候就是读历史,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读中国历史,就是了解中国历史各个年代发生的事情,这个主要是获得资讯,知道发生了那些事情,现在读历史,不仅关注这个事件本身,但主要是了解和分析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这样阅读的目的就不一样了。
阅读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大体讲解的是什么内容。对于一本书,我们不是直接看内容,然后从开始仔细的阅读下去,而是先要知道本书大体讲的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了解书的骨架。最简单的就是步骤是先系统性的略读:先看书的介绍,序言,目录,索引,书的评价等,然后是浅读,抽取开头或者重要的章节快速阅读一些大体的内容。
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在无限的时间内理解整本书的内容。强调仔细。
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是对于所有相关主题书籍的比较,了解哪些内容是这本书强调的,那些内容是本书没有覆盖到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九
以前也读过一些书,但是效果不怎么好,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读时给我震撼的好书在脑海中也所剩无几了,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所以我买了两本教人如何阅读的书,像小学生一样开始从新学习阅读。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书就是这本美国的艾德勒和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是本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版的书,七十年代再版,至今也有近半个世纪了。乍一看像是本老学究写的无聊的书,不过书中的论述确实有些繁琐,甚至让人有点读不下去,但是认真读完肯定有所收获,这也是作者的观点,去挑战一些难读的书,从而增进自己的理解力。
书中第一章讲了阅读分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主动的阅读需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寻找书中的重点、脉络,还要总结、批判。并不是轻松的阅读,而且一般还需要多读几遍才能完成。但诚如作者所说,这样的阅读才能增进理解力,才能有所收获和长进。显而易见,这里所说的读书绝不是为了娱乐和消遣。紧接着作者把阅读分成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并主要谈了分析阅读。当然,阅读的层次由低到高,在阅读中需要的主动性越来越高,在阅读中把作者写作的过程基本上给逆向还原啦。作者提到,要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带着问题去读书,这也是这篇文章标题的来源。自我要求越高,读书时的责任越大,需要付出的努力也越大,收获到的也越多。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要求不高,是识字就可以进行的阅读。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也可以称为略读,大致像阅读理解中的速读,是快速得分项,需要技巧,书中也有所阐述。检视阅读可以用来检查一本书值不值得深读,或者用来快速获得讯息,以便向人吹牛。第三个层次是分析阅读,就像阅读理解中的精读,需要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才能确定答案。这里不仅要得到清晰的大纲,理清作者的阐述,还要做出评判。也即作者讲的好的地方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不足等。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就像写论文需要查阅文献一样。不仅包括了前三种层次的阅读,还必须要自己能思考,分析,因为这需要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几本书或者一堆书。主题阅读是为了解决特定的议题而通过读书帮助分析和判断的。当然作者也在书中就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解说。除此之外,作者还就分析阅读阐述了各类读物的具体应用,比如诗歌、小说、哲学和实用类等读物。
整本书中最让我佩服作者的是他对于读书生活的严肃认真态度。想到自己之前读的一些好书读完就扔,并没有认真汲取书中的营养,以至于白白浪费了那么些精神食粮,实在惭愧。其实不仅是读书,对于一段感情、一份工作或者是一件事情亦是如此,不严肃对待生活的人亦难领会生活的真谛。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做是增进理解力的人而写。
作者开篇指明读者对象。如果读书是为了消遣,那这本书不适合你;如果读书是为了资讯,那这本书也不适合你。如果想在读书之后,可以清楚知道:这本书是讲什么?作者的写作架构是如何的?主张/主旨/诉求是什么?和我的关系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可以帮你。
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出什么,应该怎么利用他们。
这个时代,找到信息/资讯并不难,随手百度/google,即使不是直接的答案,随着相关的搜索结果也或多或少可以找到相关的内容。所以,我们不需要做个“百科全书”,而是要做好准备,随时可以解决问题。怎么准备?目前我找到的答案就是不断自我学习,或者叫“思考”。思考包括观察、记忆、想象、分析以及审思。
如果你不靠自己,只想依赖别人为你作判断,那你就是奴隶,不是自由的人。
阅读的过程,不是单纯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思辨的积极的批判的过程。如作者所写,书里回答了什么?是所有吗?它是如何来论证的?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比尔盖茨谈到当读到一本与他想法不一样的书,是最难受的,最花时间的,因为他要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篇十一
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真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
我以前只认为写作是一件需要刻意训练才能做好的事,读了这本书才明白阅读也是如此。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读,收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原因就是有的人阅读更主动,并且在阅读中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
虽然阅读书籍是我从小就干的事情,可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了阅读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阅读;第二层次是检视阅读;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第四层次是主题阅读。我的孩子目前正处于基础阅读层次,他的问题是要准确识别出书中的一个个字。检视阅读则更强调时间,这个层次类似于学生时代做的各类阅读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分析阅读是全盘完整的阅读,是对一本书的咀嚼与消化,它是在特别的追求理解。主题阅读是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类似于我们本科和研究生做毕业设计时做的大量系统化的阅读,对一个主题读很多书并列举相关之处,架构出一个全新的主题分析,是最主动、最花力气的阅读。
说一件趣事,当读到古希腊对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读者称为“半瓶醋”时,我突然感觉我面前出现一位花白胡须的长者指着我说“半瓶醋”,我欲开口申辩,却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只好低头默认。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杨绛说:读书的意义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书不要读的多,更要读得好。凭着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
这本书中推荐的书籍也十分经典。随便翻上几页就有一部或几部经典名著出现,包括《失乐园》、《罗马帝国衰亡史》、《国富论》、《皆大欢喜》、《哈姆雷特》、《诗学》、《罪与罚》、《汤姆琼斯》、《物种起源》等。作者经常以这些书为例子分析起来,在了解了本书的内容同时,附带了解一大批经典名著的精华摘要,大有买一赠百的劲头,感觉自己真的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