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 观看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实用8篇)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 观看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实用8篇)

小编:翰墨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篇一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力度,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了深入了解和感受新农村建设的变化与成就,我专门前往了某地的农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和与农民交流,我收获颇多,深感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明白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将围绕观看新农村建设所获得的心得体会,分为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新农村的环境日益改善。进入新农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道路更宽敞了,街巷更整洁了,房屋更整齐了,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绿树成荫,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村中的老旧房屋也经过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外,新农村的卫生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垃圾分类、垃圾处理都变得井井有条。我深感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改善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其次,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农村旧貌换新颜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农民们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一些传统的农村产业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和重塑,同时新兴的农村产业也迅速崛起。一些农民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农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产业,实现了就地就业,不再流失城市。他们通过创业致富,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在参观中,我了解到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果园里,我看到了一些种植大棚的农民,他们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单产和质量,并且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在畜禽养殖方面,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投资养殖合作社,改善养殖设施,引进高品种牲畜,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了养殖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第四,新农村建设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去过乡村的人就知道,过去的农村生活简陋,缺少丰富的文化活动。我观察到,新农村建设中着重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建设了图书馆、文化广场和文化站等设施,定期举办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文化娱乐方式,也促进了他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的文化素养逐渐提高,他们收看电视、上网、读书的机会更多了。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的发展增光添彩。

最后,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观看新农村建设中,我感受到了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传统观念中乡村与城市的界限逐渐模糊,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城市与乡村的交流和合作日益紧密。一方面,许多城市居民重拾乡村生活的美好,纷纷返乡定居。另一方面,近年来,城市资源向乡村流动的速度加快,在乡村兴办一些产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不仅让农民享受到城市的便利和发展红利,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总之,通过观看新农村建设,我深刻感受到了新农村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并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篇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不仅解决了建设新农村"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之所以这么说,首先,农民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自古以来,所有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无不凝聚着万千农民的心血与智慧。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正是有了农民这一反抗侵略、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才铸就了民族抗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方针,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同时,经过几十年农民艰苦卓绝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因为有了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分田到户"的改革创举,就有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农民的这种首创精神,才促成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新的发展局面。其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

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能力。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公共财政特别是支农财力仍很薄弱,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主要依靠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农民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村经济活动的自由主体,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将主要是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大包大揽,否则,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掩盖农民的主体地位,让新农村建设丧失其根本的基础的力量。第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为亿万农民谋划福祉的治国方略。在实施和推进中,国家必定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由此必将会吸引、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新农村建设,其结果一定会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明发展,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村社会构成的主体,长期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自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者。从当前看,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对农民的认识上,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不相信依靠农民能够建设新农村。

同时,从农民自身看,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二是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三是体制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既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导力量的各级政府,必须突出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要通过宣传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在这方面要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宣传政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二是注重典型引带。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注重树立新风。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农村良好民风,营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2、要通过办实事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们**县县委、县政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在"面"上,我们提出以解决农民"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点"上,我们建设**村等__个新农村示范村,使其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各个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3、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积极研究生产发展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业发展,以特取胜,以优取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拓宽输出渠道,提高培训水平,增加劳务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支持乡村干部、农村经营管理能人、产业大户和具备一技之长的农民自主创业,开发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村货畅其流。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造完善市场体系,为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4、要通过完善机制保护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日等制度,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力度,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二是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力度,建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乡村农民培训机构,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农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采取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构建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适度提高救助标准,健全救助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篇三

8月15号这一天,作为南岸区现代农业综合工程领导小组的一员,我很荣幸的与现代农业办公室的3名同事一起参观了位于南山龙井村及长生桥镇茶园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南山龙井村建设示范点,通过组织村民理事会,采取村民互助建房的形式,按照巴渝名族风格完成农户的民居房新建,部分农户民居房的防险加固,并对墙体进行了美观粉刷,还修建了一处公园,为周边小区的群众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锻炼为一体的活动场所,不仅丰富了附近群众的业余生活,同时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有条件的农户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新农村建设要以居住相对集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农村集贸市场建设逐步把农民从单一从事农业逐步向其他行业转移多种渠道增加农户收入来源保障新农民安居乐业。

邱丹。

2012-8-27。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段:引言与问题背景(200字)。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我有幸亲眼目睹了新农村建设的种种变化与进展,并从中体会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讨论关于建设新农村的经验与体会。

第二段:优化农村生态环境(250字)。

建设新农村的首要问题是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在过去,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工业污染、无序开发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首先,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其次,推行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和农田环境的质量。此外,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引入生态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保护,将环境因素作为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努力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第三段:改善农村基础设施(250字)。

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过去,很多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不仅加大了对交通路网的投入,修建了一批农村公路和桥梁,还推进了农村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升级。这些努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使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因此,建设新农村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四段:提升农村产业发展(250字)。

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与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我们注重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集体经济、农村电商等新业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与此同时,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这一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第五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250字)。

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强调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我们积极推进乡村文化艺术的发展,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我们还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创作,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些努力,激发了农村群众的文化自信,增强了农村的凝聚力。因此,建设新农村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结论(150字)。

通过对建设新农村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我们发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产业发展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都是关键的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全面推进、协同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希望今后我们能继续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建设新农村的工作,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篇五

四月二十九日,市委组织部和党校组织我们参观了的新农村建设,一天的参观学习时间虽短,受到的启发却不少,对新农村建设也有了更新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一、望城农业基本情况:

国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显得非常英明。但就目前农村的情况而言,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有许多困难。在农村问题千头万绪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实现城乡间资源与人才的互动,就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无粮不稳,无工不富。”“就靠种那三分地,你就是挂起来种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无法实现富裕。现在全国真正富裕起来的农民,大部分是靠办企业走向富裕的。望城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同时,鼓励城市的企业向农村分流,鼓励城市的教师、大学生和技术人员到农村工作、创业。”创办企业,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更为重要的是改变农民的观念。他以“中联重科”为例说,在公司所在地,当地农民就有近5人在公司上班,每两户人家就有个人在公司干活。外销人员中也绝大多数是本地农民。靠着这个企业,当地农民每户年收入增加万多元。当地很多农民在外面跑销售,随着视野的开阔,不少人开始自己办起企业来。“讲城市反哺农村,不仅仅是个投入问题,而是让城市的资源,包括企业、人才流向农村。农村劳动力便宜,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对城市企业而言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城市的教师、大学生和技术人员,用技术入股农村办企业,还可加入到对农民的培训队伍中来。”政府多给些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留在农村。现在城市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招商政策非常宽松,无疑会吸引不少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从农村走进城市。这会加剧城乡分化。在目前情况下,望城从建设新农村的角度出发,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诸如减免一些税收等,鼓励上规模的企业留在农村。

编辑:王喜文。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篇六

当前,各地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上海,更是把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农村建设总体形势不错,各级政府决心大,动作快,投资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顺利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次,上海市委把全会的主题,聚焦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这也是上海发展中的第一次,上海市委以决议的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推进政策和工作措施。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重视形式,轻视内容,对农村产业建设支持不够;重视政府作用,忽视社会力量参与,对调动和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作用不够;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关注不够。

我认为,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六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和农民的作用都很重要,但两者在建设中地位有所不同,政府起主导作用,农民则是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根据农民的真实需要,搞好规划,增加公共投资,提供公共服务,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要让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贴近农民的需要,着重在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下功夫。要让农民感受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自觉参与规划制定,积极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自身力量。从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践看,各级政府的决心大、动作快,调集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而对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发挥得也不充分,一些农民还处于观望态度,甚至还有一些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农民个人的关系,政府该干什么,农民要做什么,要尽量界定清楚。同时,政府要通过引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二要处理好“近”和“远”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既有长远任务,也有近期任务。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基本国情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制订出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长远规划,同时选好切入点,解决好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贵、养老难、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要按照规划,有步骤地展开,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要量力而行。同时,还必须考虑农民长远发展的需要,从现在起就要谋划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如何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如何解决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如何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问题;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三要处理好“城”和“乡”的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需要农业、农村的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动、互补关系。新农村建设不但不排斥、不阻碍城市化,而且还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培训及转移、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提高,去推动城市化。同时,一些农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小城镇,这对促进城市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农村为了解决城市的吃饭问题、饮水问题,发展工业受到限制,而农业的效益远远低于工业,这也可以说是农村为大局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对于农村人口,他们所需要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必须提供,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政府也必须给予必要的支持。否则,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农民享受不到或很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社会结构必然会失衡,现代化进程也可能会被打断。当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可以将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一方面促进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减少农业人口,使农业成为少数专业农民的主业,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要处理好“表”和“里”的关系。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形象多,偏重于抓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项目,比如搞道路硬化、墙面白化,这些形象要抓,但更不能忽视那些影响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关键项目,如抓好农业、农村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要多出实招,突出重点。新农村建设好比是一辆赛车,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制度建设则是“四个轮子”,一个也不能少。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上来看,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更不应该被忽视,它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应该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五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不搞试点不行,光搞试点不推广也不行,因为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所以等试点全部搞好再推广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将试点建设和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点带面。从目前新农村建设进展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包括我们上海,十分重视试点工作,在示范试点镇、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大、进展快,路电水气、通讯、广播电视、学校、卫生所等改造建设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示范试点的经验如何向面上推广,如何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筹集必要的资金,向示范试点以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让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必要的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政府在这方面考虑的还不够。在农村建设中搞示范试点,让一部分农民优先享受到公共产品服务的“阳光”,是在现阶段根据国情做出的必要选择,但是,当试点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应尽快组织力量向农村各地推广,使试点之外的农民也能尽快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六要处理好“上”和“下”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的供给、产业能力建设、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建设等都有明显的层次性,作为地方政府,市、区、镇也应根据权力分配和财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一些大型工程和项目,牵涉面广,需要资金多,市政府应予以承担,而在区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救灾、扶贫等方面,市政府要协调区、镇,制定政策,明确各级职责,明确资金来源,防止上级喊口号,下级等政策,“眼睛向上”,依赖上级政府的思想。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篇七

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

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

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成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部”负责向企业直接供给原料,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服务部”负责对到企业打工的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管理。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

(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工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进行了生产加工,招聘了———名剩余劳动力,聘请了专家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截止现在,劳务经济已达——万元,增加集体收入—万元。矿产资源部每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元。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蔬菜、养殖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万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三个居民小组新区规划,制定了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现已办好了新区建设土地使用的有关手续。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组建起了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四支队伍,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社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召开“三务”质询听证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新农村建设的心得体会篇八

第一段:介绍新农村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长期以来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事业,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的建设意义重大,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改善农民的生活品质,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为了更好地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我深入农村实地调研,积极与农民交流,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字)。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过去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扶持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同时,还要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

第三段:培育农村新业态(200字)。

农村不仅要强调农业生产,还应当培育农村新业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农民的需求也在逐步改变,他们需要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环境。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创业,培育农村新业态。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民的销售渠道,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

第四段: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200字)。

新农村建设还应注重推动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过去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破坏生态环境的方式为代价,破坏了农业资源,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推动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管力度,保护好农村的环境资源。

第五段:提升农民素质与幸福指数(200字)。

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升农民的素质和幸福指数是非常重要的。农村的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提升。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并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鼓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农民的艺术、体育嗜好,增添农村的文化内涵。此外,要注重农民的健康发展,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医疗服务水平。

总结段:新农村建设需要持续推进(100字)。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持续推进。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我们要将新农村建设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让中国的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禁毒防艾心得体会(优质10篇)

下一篇:2024年英语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