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江畔独步寻花的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幼儿园大班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一
今天我与咱班孩子一起学习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整个过程孩子们学习兴趣浓,思维活跃。由此诗想到彼诗,由诗想到、听到、看到许多春天的美丽景色。对“春”这些充满春天般活力的孩子们赞不绝口。对于“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堂课我的设计十分简单:
1、粗读诗,读准字音。读懂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从哪知道的?
2、再读诗,结合图、注释,读出自己理解的诗味。
3、三读诗,由本诗和图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4、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用“有什么有什么”归纳作者写的诗景。读出作者注入诗的情感。
5、用白话文说诗意。
6、背诵诗(积累)。
……
这堂课,我为孩子们眼中、心中那灿烂的春天而惊叹!我为春天般可爱的孩子们而骄傲!
幼儿园大班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二
背景介绍: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使学生深刻的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材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是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诗人描写了四川成都锦江独自散步寻花时,所见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全诗描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学生背景:
所执教班级是四年级的学生,无论在阅读还是理解较三年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已经养成了动口读书、动脑读书、动手读书的能力。
情境描述:
一、激趣导入,释题解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赏花么?
生:喜欢。
齐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清字音。
生:自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指名朗读古诗,随文学字。畔、莺、啼。
三、品词赏句,理解诗意。
1、学习前两句诗句。
师: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生:第一句中的蹊:是小路的意思。第一句的意思是:盛开的鲜花把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都遮住了。
生:第二句的意思是:花一簇簇、一串串、一朵连着一朵,数也数不清。
生:读了这两句我知道黄四娘家的花开的很多。
师:那些词句体现花多?
生:“满”“压枝底”……
师:指导朗读。
师:朗读古诗,生闭眼想象。并动手把诗句画下来。
2、学习后两句诗句。
生:串讲诗句意思。
通过老师引读学生跟读的方式,反复诵读古诗,领略古诗的意境。
师:常言道:“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满圆春”,诗人目睹百花争奇斗艳的情景,心情会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带着愉悦的心情齐读这首古诗。
四、拓展延伸,课后积累。
师:这是一首描写繁华似锦、鸟语花香的春景图,想一想我们还学过了那些关于春天的古诗和词语。
生:汇报。
师:春是希望的季节,希望你们在春天播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秋的成熟。
教学诠释: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本着这一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领着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发现问题采用“读读想想”、“读读议议”、“读读讲讲”、“读读背背”、“读读说说”的方法,感受美创造美。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依据教学目标我在学文过程中抓住重点,首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就把观察、思维、想象与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
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诗的一、二句想象黄四娘家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色,然后动手把美丽的.画面画下来。这是一个从文到“画”的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引导孩子借助理解和想象,实现语言文字理解、表达和有形画面的多次转化,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敏锐性。
幼儿园大班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花的美丽,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我会写这些字:(娇恰齿柴杏)
二、出示目标
三、导入
同学们说得真好!
诗人杜甫来到江边,也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让我们走进诗文,感受春天的美景吧!
四、解诗题知作者
解题: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五、初读古诗
(一)、指导正确读古诗,并读出节奏感
1、分组练读。
2、教师范读。3、指名读。4、齐读。
5、根据自己的理解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
蹊:留连:。
自在:。恰恰。啼:
(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六、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人来到江边看到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结合诗句发挥想,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啊,(景物)真啊,你看
例句: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
。
(出示图片)图文结合把学生带入春天的美景。
美美地读诗。
七、深化主题
1、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你是从哪句诗或哪个词感受到的?(组内交流后汇报展示)
2、春天到处都是花,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见,为什么诗人还要到江边赏花呢?(出示背景资料)
同学们学习古诗,不但要了解诗的意思,还要知道诗的背景。
3、在读诗题,读出诗人心情的愉悦。
八、板书设计
花多花美
江畔独步寻花蝶舞爱花爱春赞春
莺啼
当堂检测:
1、填一填
从《江畔独步寻花》“,”两句中,我能感受到春天蜂蝶飞舞、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之情。
2、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幼儿园大班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四
《江畔独步寻花》写的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
二.分析理解
古诗虽离我们较远,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学习:
(1)读诗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联系所查资料和上下诗句理解难句,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背诵,加深理解。
《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有几个生字、新词,通过预习查字典已经初步掌握了它们的意思:
江畔:江边。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恰恰: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下面请你连起来说说句意。
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句诗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句诗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
你知道诗人所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吗?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诗人所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读了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美丽而自由、欢快的景象。
如果你就是诗人,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漫步在江畔,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受?
你可能非常喜欢这美丽的景象,一定会陶醉其中,细细观赏。
但是你知道诗人杜甫吗?
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安史之乱后,杜甫弃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边的草堂。这首诗就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
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
《作业指导》
《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哪些景物?
《江畔独步寻花》主要写了春天花枝繁茂、蝴蝶飞舞、黄莺歌唱。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五
背景介绍: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使学生深刻的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材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是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诗人描写了四川成都锦江独自散步寻花时,所见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全诗描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学生背景:
所执教班级是四年级的学生,无论在阅读还是理解较三年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已经养成了动口读书、动脑读书、动手读书的能力。
情境描述:
一、激趣导入,释题解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赏花么?
生:喜欢。
齐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清字音。
生:自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指名朗读古诗,随文学字。畔、莺、啼。
三、品词赏句,理解诗意。
1、学习前两句诗句。
师: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生:第一句中的蹊:是小路的意思。第一句的意思是:盛开的鲜花把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都遮住了。
生:第二句的意思是:花一簇簇、一串串、一朵连着一朵,数也数不清。
生:读了这两句我知道黄四娘家的花开的很多。
师:那些词句体现花多?
生:“满”“压枝底”……
师:指导朗读。
师:朗读古诗,生闭眼想象。并动手把诗句画下来。
2、学习后两句诗句。
生:串讲诗句意思。
通过老师引读学生跟读的方式,反复诵读古诗,领略古诗的意境。
师:常言道:“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满圆春”,诗人目睹百花争奇斗艳的情景,心情会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带着愉悦的心情齐读这首古诗。
四、拓展延伸,课后积累。
师:这是一首描写繁华似锦、鸟语花香的春景图,想一想我们还学过了那些关于春天的古诗和词语。
生:汇报。
师:春是希望的季节,希望你们在春天播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秋的成熟。
教学诠释: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本着这一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领着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发现问题采用“读读想想”、“读读议议”、“读读讲讲”、“读读背背”、“读读说说”的方法,感受美创造美。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依据教学目标我在学文过程中抓住重点,首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就把观察、思维、想象与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
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诗的一、二句想象黄四娘家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色,然后动手把美丽的画面画下来。这是一个从文到“画”的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引导孩子借助理解和想象,实现语言文字理解、表达和有形画面的多次转化,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敏锐性。
幼儿园大班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感悟、想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对诗句的品析,感悟古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的品析,感悟古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初次见面,老师带来几幅美丽的图片送给你们
(春天的风景图),猜猜这是什么季节?
你喜欢春天吗?
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生机勃勃,喜欢那春意盎然的景象,还写了很多赞美春天的诗歌。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比如“春眠不觉晓,——————”比如“胜日寻芳泗水滨——————”
2、今天老师再送给你们一首春天的诗,让我们再次走进那美丽的春天,去感受春的多彩。
出示题目《江畔独步寻花》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什么?(“畔”“独步”“寻”什么意思?)
3、还有什么疑问吗?(谁?)
简介作者杜甫,人称诗圣,他的诗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而写这首诗时,杜甫刚结束了他动荡、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亲手建立的草堂内安身。草堂是在朋友和亲戚的资助下建成的:表弟给他送来建筑费;朋友送来桃树秧、绵竹等……草堂是经过诗人三个月的经营在暮春时节落成的。在这草堂,诗人暂时离开了动荡不安的大世界,他经历了许多年的饥寒,如今暂得休息,自然间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关注和羡慕,成为他描摹和歌咏的对象,表现出难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
二、初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师评
指名读,生评价(字音、节奏)。
3、齐读
4、诗人寻到花了吗?他还寻到了什么?
三、品读。
学习古诗,光熟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读懂它,你知道什么读懂诗句的好办法吗?
(结合注释,查字典,还可以问问同桌)
用上这些方法,试着读懂这首诗吧。
交流:
1、再读古诗,哪几句是具体写花的?
出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a读懂了什么?
b汇报:(多)
“花满蹊”
你见过什么满了?“——满——。”想象是什么样?
这里是什么满了?“花铺满了小路”
花铺满了小路是什么样?(想象)你感受到什么?图读出多、美
铺满这条路的都会有些什么花?“——的——花”
感受到什么?读出美
“压枝低”
把你的头低下去,(学生动作)这就叫低。
此处什么低下去了?怎么低下去的?(压枝低)
花多得把枝条都压弯了,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感受到什么?读出美
c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阳光下,你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惊叹、赞美)带着这种心情齐读第一句吧!
d是啊,让我不由得感慨:出示“这里的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严严实实的!”指名读
你们能像我这样说一说吗?
出示:“这里的花真_____啊,把——————!”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读出你们各自不同的感受吧!
2、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丽的花儿,还看到哪些景物?诗中是怎样形容蝴蝶和黄莺的呢?(展示课件)
出示:“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a、关于蝶和莺,你又读懂了什么?
交流:
蝶:时时舞:你见过蝴蝶翩翩起舞吗?
留连:留连什么意思?你留恋过吗?(生交流)
蝴蝶为什么会留恋呢?
b如果我是杜甫,你是蝶儿,我想问问你
对话:杜甫:蝶儿啊,你为什么在这儿飞来飞去不舍得离去啊?
蝶儿:
(多问几个同学)
杜甫:你有问题想问我吗?
幼儿园大班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七
谈话:上课之前老师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准备听写词语。注意先仔细听,再认真写。(指生上台板演)一组: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风拂面(春天)二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香气扑鼻(花)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春天里美丽景色的古诗。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再读课题,(注意节奏)
1、课件展示景色配乐解说春天: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忍不住歌颂赞美它!可以说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带上好心情跟随唐代大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春天,一起欣赏诗人写下的这首《江畔独步寻花》。
2、对于杜甫你了解多少呢?(交流杜甫资料)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盛唐大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所以被誉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简介创作背景:但是这首《江畔独步寻花》并没有写社会动荡,而是写作者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独自一人到他的邻居黄四娘家门前的小路上散步,所看到的美好景象。
1、谁愿意把这首诗读大家听?.指生读、齐读、范读、再指生读。
2、孩子们,诗啊光会读那还不够,还得讲究一个品字。结合注释是我们品读诗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从题目开始,了解古诗的大意。题目的意思就是杜甫一个人在江边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3、咱们就借用题目中的寻字,请同学们再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作者都寻到了什么。圈画出来。花蝶莺(板书)
1、那我们跟着杜甫先去赏花吧。
说起这花啊,历代有不少文人墨客赞美过花。比如(出示)
有人侧重写花的色彩,你看宋代的朱熹这样写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人侧重写花的芳香,比如王安石这样写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有人侧重写花的姿态,比如杨万里这样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再看杜甫笔下的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万)千朵万朵的花可能是什么样的?用成语表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不计其数)(压、低花非常多把花枝都压低了)
3、想象我们就在这千朵万朵的花丛里,看看路的这边不禁赞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看看路的那边你也不由得赞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看看小路的近处,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再看看小路的不远处依然: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此刻,你仿佛看到怎么样的画面?多美的画卷呀,在这样的画卷中,要是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此刻的心情,你会选择?(激动舒畅喜悦)(板书)这就是我们品出来的滋味啊。带着这份心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随着诗人的目光我们又寻到了蝶莺,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来品一品这两句,可以先结合着注释读一读这两句,然后你可以把自己当做是这可爱的小黄莺,小蝴蝶或者诗人想象自己在花丛中的快乐然后把你的快乐分享给你的同伴听。
如:(我仿佛是一只花蝴蝶,和同伴在花园里自由自在的飞舞,树上的小黄莺在树上看着我们跳舞,还时不时的为我们唱歌伴奏)
(我仿佛是诗人,看着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听着娇莺的天籁之歌,我仿佛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开了。)
师小结:我真佩服他,把自己当做诗人走进了这美景中,这也是品诗的一种好方法。带上自由自在,留连读一读这两句话。
你看诗人杜甫正迎着美景从小路的那边走过来了,我们跟着他吟一吟这首诗吧。(配乐)
第一个时期: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战乱,杜甫一直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一直没有安定的住所。他的心情十分的悲愤。
第二个时期:公元760年,战争渐渐地接近了尾声,杜甫终于在他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的郊外建了一所草堂。暂时有了安生之处。此时,他的心情比较舒畅。(生选出第二个时期说原因)
师小结:杜甫就是借他笔下的繁花似锦,莺歌蝶舞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舒畅的'情感。这就是融情与景,借景抒情。
出示《春望》及诗译,体会作者感情不同,对比两首诗的读法的不同。
学到这,你觉得作者寻到的还仅仅是那满眼的繁花吗?还有内心对国家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板书(希望)
有了这样的体会,有了这样的体会咱们再读一读这首诗。你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你听这莺啼,一声声,一阵阵。仿佛在对自在的杜甫说着什么?展开你的想象,把黄莺的话写下来。
如:(瞧,这花多美啊,要不要跟着我一起去赏花。要不要听我哼曲小调。我的小调可好听了呢。)我的天籁之音多么美妙?。
你看这多美呀,那五颜六色的花,那翩翩起舞的蝶,还有我娇翠的声音,不用说你应经陶醉在其中了吧。
此时的你多自在呀,我希望你永远有这样的生活。
在这一声声小黄莺的祝福声中,杜甫一路走一路寻,一路寻一路赏,一路赏又一路写,写下了一组诗,都叫《江畔独步寻花》。这组诗一共七首,我们学的是其六,课下把其他六首找来读一读。
幼儿园大班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案篇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每当我读起杜甫的这首《江畔独步寻花》,心里就不由得想起春天那般百花齐放、彩蝶纷飞的美景。
诗的前两句用了“花满蹊”和“压枝低”这两个词语,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了黄四娘家的花之多,以至于开满了门前的小路,也写出了黄四娘家花开的茂盛,数不清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这两个词语更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花满枝头。令人觉得仿佛陶醉在其中了。
诗的后两句写了花上的蝴蝶黄莺,颇富情趣。流连忘返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黄莺“恰恰”地唱着优美、悦耳的歌曲。这两句把整个春景热闹明媚的气氛细致而生动地渲染出来了。写出了春天彩蝶映花,百鸟争鸣的奇特情景。
读着,读着,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一幅引人入胜的春景画卷:黄四娘家门前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横穿花地,在花从掩映间,还隐约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在缓缓流淌。小溪两畔,便是长满各种鲜花的花地。花地里的花颜色各异。有的红似火,有的黄似金,有的黑如墨,有的蓝似天,还有的紫如霞……这些姹紫嫣红的`花儿都完全盛开了,像是小姑娘绽开了她那美丽的笑脸,与人们分享她的美丽。这些鲜花儿,在绿叶的映衬下,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惹眼,十分夺人眼球。这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顿时,一股浓郁的、花的芬芳便弥漫开来。我深吸一口气,这沁人心脾的花香直钻我的心底,令我心旷神怡,大概是这花香的缘故吧,一群又一群的彩蝶飞来,飞入花丛中。渐渐地、渐渐地,我觉得飞入花丛中的不是彩蝶,而是一朵又一朵更加艳丽的花朵,同彩蝶一起飞来的,还有那可爱的黄莺。它们同鲜花一起装扮春天,使得春天更加多姿多彩。
中国的古典文学就像是茫茫的花海,杜甫的这首诗只是其中的一片花瓣。而我们就像是辛勤采蜜的小蜜蜂,每采到一朵花的蜜,都会感到无比的喜悦。让我们从小与经典携手,与经典同行,体会中国古典文学的无穷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