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 沈阳故宫心得体会(汇总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一
第一段:介绍故宫的历史和背景(200字)
沈阳故宫是明清时代满族王朝的皇家宫殿群,也是满洲第一座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代宫殿建筑。沈阳故宫修建于1625年,规模宏大,宏伟壮观,是当时的宏伟建筑之一,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时,沈阳故宫也是辽宁省重要的文化遗产,自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段:讲述游览故宫时的感受和见闻(300字)
在游览故宫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的庄严和威严。从正门进入,便可见到三座红墙金瓦的大殿,其中最大的是太和殿。在太和殿前,汉传文化与满洲文化的混杂,让人可以看出满洲王朝的多元文化,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王朝的强大和庄严。在南院的乾清宫内,可以了解到满洲王朝的历史,同时也可以看到清朝皇帝的生活环境。另外,故宫内还有一座奇门遁甲博物馆,让人可以了解到玄学文化。无论是宫殿本身还是文化内涵,沈阳故宫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宝库。
第三段:讲述故宫的文化价值(300字)
沈阳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满族文化和满洲王朝的历史。皇族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满洲王朝的传统历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同时,这里也是辽宁省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因此,沈阳故宫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游客来此,不仅可以欣赏到宫殿的精美,更可以了解到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底蕴。
第四段:讲述故宫的艺术价值(300字)
沈阳故宫的宫殿建筑,不仅仅是规模宏大,更是色彩斑斓,充满艺术表现力。从建筑上可以看出,这里融合了汉传文化和满洲文化的特点,这种融合关系得以体现在建筑色彩和建筑构造上。另外,这里的屋顶和瓦片都十分精美,上面的各种花纹、图案和字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寓意和历史背景。这些建筑艺术给人带来了无限遐想和艺术享受。
第五段:总结故宫的价值和意义(200字)
沈阳故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重要标志。故宫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同时也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还可以通过建筑、艺术表现和文物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宫是一个值得珍惜、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无尽宝藏,我们应该努力去了解、去保护,将其传承下去。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二
沈阳故宫是中国东北地区著名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前不久,我有幸参观了沈阳故宫,深深地感受到了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底蕴。在参观过程中,我对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文物展览和历史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段: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
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庄严大气。整个故宫占地广阔,建筑群气势磅礴,格局严谨。层层叠叠的红色墙体、高大宏伟的门楼以及精美华丽的屋宇,无不展示出皇家建筑的雄伟与尊贵。尤其是故宫内的大明宫和玉石堂,更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参观故宫时,我不禁被这些建筑的气势和精美所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和精湛之美。
第三段:沈阳故宫的文物展览
沈阳故宫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了很多珍贵的书画、陶瓷、玉器等。在博物院里,我看到了许多名家的字画,如黄宾虹、齐白石等,追溯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历程。而在陶瓷馆内,各式各样的瓷器陶器琳琅满目,展现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独特魅力。尤其是故宫内的玉石馆,我惊叹于玉石的纹理线条之美,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工艺的精湛和玉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文物展览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也让我更加自豪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四段:沈阳故宫的历史故事
沈阳故宫作为中国辽金时期的皇宫遗址,充满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了解到了东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帝王之间的斗争,感受到了历史带给这座宫殿的庄严和厚重。我了解到,沈阳故宫曾是清朝的宫殿,也是多位皇帝的住所。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故事,我对沈阳故宫更加有了亲近感,并且更加重视起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
第五段:个人感悟与反思
通过参观沈阳故宫,我深深感受到了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文化的绚丽、辉煌和庄重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示。同时,沈阳故宫也让我思考和反思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身处在现代社会,尽管拥有了很多现代化的便利和技术,但是我们是否也能像古代人一样,传承好我们的文化,保护好我们的历史遗产呢?参观沈阳故宫,让我更加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总结:
通过参观沈阳故宫,我对其建筑风格、文物展览和历史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沈阳故宫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庄严。我也从这次参观中体会到了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热爱。我相信,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承担起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和繁荣。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三
我常在梦中瞥见那群迷雾中的宫殿——红墙耸峙,飞楷泣雨,庭院深深,雾锁重门。着实,那只是头脑的碎片在梦中缥缈而过留下的影子罢了。越是云云,越让我憧憬那梦中楼台。
立秋事后,一个朝晨,我确乎又梦见那座弃宫—沈阳故宫,蓦然醒来,耳边回荡着它的呼叫,我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却了什么,跑下楼去,很快来到它的身边。跨进高高的大清门,便来到另一个天下。沈阳故宫主轴第一殿是崇政殿,这里是400多年前清帝人关前上朝理政的处所。沿着青石路绕已往,就来到崔见的风凰楼前,它和清宁官、四妃寝宫一并落在4米高的高台上,附近红堵相围。风凰楼是昔时盛京最高的构筑,飞檐间挂着未逝的晓月,其下的横匾上是200多年前乾隆东巡时的御笔亲题:“紫气东来。”此刻,当代文明的履痕正摧毁着汗青的残骸,凤凰楼也因此成为禁步之处,不能登临。看不到凤凰晓月,其实痛惜,只好凭栏凝娣。旧日珠帘罗幕、献筹交织已惨淡,玉楼笙歌也早已声断,大概尘封的窗里,一卷史书的残页正在晨风中哆嗦。
看过殿楼的巍峨,又感想后宫的平安。衍庆宫的案几上放着古琴,好像淑妃弄弦的韵律还历历可闻。庄妃宫罗慢里挂着小小的摇篮,大概那儿就是清世祖降生之地。
下了凤凰楼台基,踏着青石铺就的小径,我的情慷又完全溶入后苑的器量。曲径通幽处,寥寂梧桐低低地映在莲花池中,花落时节,鸟鸣院更幽;四序递嫂,青石板的裂隙中青草丛生,湮没了古道。
向东走,到了东院。远眺望去,大政殿好像近在面前,可盘龙飞檐,金奕宝座却又像影子似的含糊。沿着正中的御道,我朝着大政殿蹈蹈独行,脚下每一块青石板似乎都深刻着它们漫长的光阴,密密匝匝地写着它们无字的诗文和感民气弦的故事。 昨夜风疏雨骤,留下一片淋漓,尽量太阳的光热会把这些水雾蒸腾,尔后再化作甘霖润泽着脚下这片土地,把四个多世纪前如梦如烟的旧事渗人大地更深一层,然而我将同样看到这残断的影象,感觉着汗青的`沉淀。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四
沈阳故宫作为中国最早的皇家建筑群之一,被誉为“北方的故宫”。它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精美绝伦的陈设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我对它的深入了解和考察。在这次考察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沈阳故宫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首先,沈阳故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建筑印象。沈阳故宫占地广阔,建筑群分为内宫和外宫两个部分。内宫是皇帝和皇后的居住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外宫是太子和贵妃的居住区,规模较小但气派不减。故宫建筑以黄色琉璃瓦为主,显得庄重大气,尤其是正殿檐下的“九龙壁”,雕工精美,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在建筑中,我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设计,比如石兽、石花和漏铜鸟等,它们为故宫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诗意。
其次,故宫的陈设和装饰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沈阳故宫内的各个殿宇,无不陈设精美,展现着古代王室的奢华生活。其中,我最为喜爱的是内宫中的御花园,它以水景为主,植有各种奇花异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此外,故宫内的壁画和珐琅彩,更是给了我极大的视觉享受,色彩鲜艳、裂纹精细,给人一种瑰丽的感觉。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的同时,我也领略到了它们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古代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再次,沈阳故宫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明清两代的宫殿,沈阳故宫见证了历史上无数重大的事件和变迁。通过参观故宫馆藏的文物,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皇室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军事防御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展厅中展示的金玉珠宝,以及明清皇帝的服饰和摆设,都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权势和地位。此外,我还了解到了故宫建筑的风水布局和宫殿命名的谐音双关,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最后,故宫给我带来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之感。在故宫的宽敞庭院中漫步时,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唤。这里肃穆而庄重,仿佛把人带回到了古代的盛世。我不禁回想起了历史课本中所学到的伟人和事件,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和历史的沧桑变迁有了更深的理解。故宫承载了历史的痕迹,它使我体会到人类历史的延续和传承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沈阳故宫考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悟。它的建筑、陈设、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历史的敬畏,都使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沈阳故宫是一座充满魅力和智慧的宫殿,也是一座值得被保护和传承的文化瑰宝。我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会被沈阳故宫所吸引,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五
一提起故宫,很多人想到的只有北京故宫,却不知道在沈阳还有一座故宫。它是清朝最初的皇宫,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就是沈阳故宫。
我生在沈阳,长在沈阳。小时候,沈阳故宫就像我的玩伴一样陪伴着我成长,一直到目送我来到遥远的广州读书。记忆中,它红墙绿瓦,庄严肃穆,静谧古朴,一点也不比北京故宫逊色。
再次与这位老朋友相见,已是初一暑假。这次来,我带上了一个任务——要仔细品读它,发现它与众不同的意义。
由大清门进入,沿大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便来到月台。台的正中,就是始建于后金天聪年间的崇政殿。岁月的痕迹并没有减少大殿的庄严感。整个大殿金碧辉煌,走进里面,只见红色的大柱上,缠绕的是腾飞的金龙图案,金龙周围点缀着火焰和云朵;正中央,“正大光明”牌匾熠熠生光,与高大的龙座、腾飞的金龙一道,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游客们不禁啧啧惊叹。
这里就是清朝皇帝入关前办公的地点。
遥想当年,皇太极和他八旗兄弟们在这个大殿里做出了多少个重要的决定;顺治元年,摄政王多尔衮在这个大殿里是怎样代替六岁的福临作出决定,入主中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位又一位伟人就是凭着这一个个的历史建筑,被后人铭记。
继续前进,感受着久违而又熟悉的历史气息,在斑驳的记忆里追寻着我的童年:小时候来沈阳故宫,游客很少,没有小贩;我在里面奔跑,玩乐,欢笑,感觉整个故宫都是我的。多年不见,这里的游客多起来了,小贩也多起来了,古朴的故宫多了不少喧闹的气息。不知怎的,我总觉得不太自在。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位于崇政殿后的凤凰楼前。凤凰楼是后宫的门楼,是当年盛京最高的建筑。据说此处是当年皇帝和嫔妃观赏日出之地,因而有“凤楼晓日”的美称。
专注欣赏之际,一阵嘈杂声突然打断了我。楼上,一群穿着皇帝、妃嫔服饰的人们在相互取景拍照,嘻嘻哈哈,随随便便。“打卡”留念后留下了一句“这也没啥好看的,这么小,一点儿意义都没有”,扬长而去。
愤愤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我不禁思索了起来:历史建筑给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阳光从翠绿的树叶投下斑斑树影,好似与三年、三十年、三百年前并无两样。看着眼前斑驳的石砖,褪色的红墙,我想:历史就是一段已经逝去的过往,而历史建筑则是它曾经存在的象征。今天,我们参观它,目的是留住那些曾经的美好,记住那些曾经的伤痛。沈阳故宫虽然非常小,但它的价值是无法与其它任何历史建筑比较衡量的。它,永远我们心中的无价之宝!
我,来自沈阳。我为沈阳故宫代言!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六
今天,我和爸你一起坐着火车,来到了沈阳,去参观故宫,我们首先就来到皇帝上朝时的.地方然后我们又来到了皇宫,看到了皇帝坐的大龙椅,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后花园,里面有一座小亭子,最后我们来到了皇帝的“图书馆”里面有皇帝写过看过的六万五千多本书。其中我最喜欢大清宫,因为,它四周全是用金子做成的,里面的大龙椅也是同样是金子做的,十分壮观,给人的感觉就是光彩夺目、金壁辉煌。看到这些,我觉得古代的皇帝真是特别的奢侈,而且会享受。同样的也证实他的地位是多么得高啊!我和爸爸一边走,爸爸一边给我灌输一些历史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啊!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中午,我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故宫,我心里想:“下一次我还来故宫玩。”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七
在我的记忆长河里,翻腾着生活一个一个小小的浪花。忽然一个浪花拍打在岸边,原来是我那次游沈阳故宫的旅行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们一家人去沈阳故宫游览。刚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几个苍劲有力大字刻在一块古朴大方的棕色巨石上,上面刻着“清故宫博物院”几个字,下面还有英文翻 译。再往上看,哟,这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呢!一棵翠绿欲滴的苍松立在它的后面,更显得这巨石无比壮观。
我们再往里走, 一个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矗立在这里。从外形看好像个飞檐斗拱的亭子。我走近了看,亭子间还刻着别具一格的扶手,中间还精致地刻上了花鸟鱼虫等图案,显得栩 栩如生,我不由得赞叹古人的工艺技术高超。从台阶走上去,两个火红的大柱子立在地上,两条金色的龙盘旋在上面,威风凛凛,张着大嘴,仿佛要把楼宇吞掉似 的。红色的木门上刻着金色的图案。金色的琉璃瓦顶盖显得它更加气派!
这时,我着见两个“古人”站在不远处,我心头一惊紧忙跑过去看,哈哈……他们的牛仔裤暴露了身份,原来是参观游客一个扮皇上,一个扮随从,还真挺像,游人的笑声在空旷的庭院里回荡。
随后,我们走到皇上住的宫廷后面。这里同样也是富丽堂皇。青灰色的光洁的地砖,一片绿草如茵,许多生机勃勃的树,许多奇形怪的大石头......真是个美 丽的后花院。在这里能隐约看到宫廷一角,金色的屋顶。闪烁着光芒的琉璃瓦,六只从大到小排列的麒麟,翠绿的边缘,一切都是那么的古香古色,典雅大方。
最后,我们一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沈阳故宫。曾经的灿烂,现在的辉煌,我永远美好的记忆还是这次难忘的旅行!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八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一家四口来到了沈阳故宫,故宫是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创建并使用的皇宫,沈阳故宫是清王朝的奠基地,它占地六万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筑百余座。
首先,我们穿过大清门,参观了翔凤阁和飞龙阁。来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它是在皇太极时期建造的,里面可真是金碧辉煌,正中间摆放的是金漆雕龙纹宝座屏风,两旁摆的是掐丝珐琅三足炉,前面还有两条金龙弯曲的缠在金柱上,可真有皇家的豪华,贵丽和气派。接下来,我们到了凤凰楼,这里是皇帝饮酒作乐的地方,三楼是观景用的,据说凤凰楼原来是沈阳的最高点。
穿过凤凰楼,我们来到了当时所谓的“后宫”,原本想这里很大,是富丽堂皇的,结果到了才知道,这里只有五间房子,正中间的是清宁宫,原来皇后住的地方,里面虽然宽敞,但是和佛堂一样,根本没有电视里拍的那么华丽,并且做饭的也在里面,没有什么御膳房。清宁宫真是朴素呀!我感叹到。出了清宁宫,我们来到了庄妃住过的永福宫,里面有一个木制的摇篮,是顺治小时候的,十分精致。在永福宫的对面,就是庄妃的姐姐海兰珠的衍庆宫,里面的陈设和永福宫的一样。
参观完后宫向东走,我们便来到了大政殿,它是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修建的,原来上朝参政议政的地方,它的外形像座八角楼,里面的空气十分的潮湿,中间放的是鹿角椅,旁边放着白玉雕玉兰花插,牙雕洛神赋小插屏,都十分名贵。大政殿的前面,是十王亭,分别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镶旗黄亭、正旗黄亭、镶旗红亭、正旗红亭、正旗蓝亭、镶旗蓝亭、镶旗白亭和正旗白亭。
参观完后,我不禁感叹到,这座关外的紫禁城,保存完好,有着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和珍贵的历史文物,难怪享誉华夏,蜚声世界。
我家住在怀远门外不远的地方,在怀远门里就是沈阳故宫。每次去兴隆大家庭玩,总能看见故宫那深红色的墙,黄色的瓦,房檐上的小兽,略显笨重的门及门上的兽头环。据说沈阳故宫是清朝皇帝的家。我有时会猜想,皇帝的家是什么样的呢?我的家不大,两室的小屋,很温暖。皇帝的家有多大呢?是不是也很温暖呢?那里究竟住过那些人,发生过什么事情……。终于前不久学校带我们参观了沈阳故宫,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爸爸知道了还给我买了本关于故宫的书。从书中我还知道了很多关于故宫的知识。
每个宫殿内都有小火炕,炕上还放着火盆和小炕桌,有的屋内还吊着小悠车,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也住火炕,孩子也住在悠车里,看到这里才真正像我们的家一样,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沈阳故宫很大,这里是中路,还有东路,书上说那里建筑更早,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那边有一个大政殿,十王亭,鸾驾库,奏乐厅等建筑,大政殿的屋顶是八角形的,很有趣。总观故宫,它的每个建筑的房脊上都有小兽,形态各异,有的像张嘴大吼,有的像在眺望远方。很多墙壁上,柱子上都刻着各种浮雕,盘龙飞凤,麒麟怪兽,立体的雕琢使我惊诧于古人怎么这么聪明,这么多的能工巧匠,巧夺天工。
参观完沈阳故宫,使我感触很深,一座建筑它本身不会说话,但是它却在无言中告诉我们了一段历史,传承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爸爸说沈阳故宫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世世代代。
北京故宫、台北故宫都已游历,唯缺沈阳故宫,因而趁着“十一”长假,探访后金故宫去啦。
游玩之前先了解一下历史吧,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而得名。沈阳地区蕴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满清国。1644年清世祖福临,率满清军队攻入关内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清初皇宫所在地——沈阳故宫,是中国现今仅存最完整的两座皇宫建筑群之一。在北京故宫,你能感受到满足皇室的帝王之气,而沈阳故宫,能让你了解一个实实在在的爱新觉罗家族。
去过北京故宫后就决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憧憬沈阳故宫,二者比起来,后者要逊色的多,不管是从建筑规模、气势上都相差甚远,概念上把沈阳的故宫叫故宫都有些夸大其词,虽说都是皇家宫殿,却不可同日而语,难怪顺治入关后,竟舍了自己祖业,住起别人住过的老房子,那实在是无可比性。历史就是这样捉弄人,该是大明气数已尽,满族人打了北京那么多年,历经两朝而踏不进北京半步,谁知大明江山自己坐不稳了,却从自己内部先乱了,李自成直捣黄龙,掀翻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真真应了红楼梦里探春的那些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先从内部乱了,才能一败涂地。崇祯在煤山上吊死时,皇太极一定在九泉下偷着笑起来。最可怜还是李自成,屁股还没做热,就不得不舍弃了金銮殿中的三千佳丽,拱手相让于满人,从此天下改姓爱新觉罗。
沈阳故宫前后共建了11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九
清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它是清代初年的皇宫,是清代皇帝顺治的祖父努尔哈赤和顺治的父亲皇太极的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历时11年,至清崇德元年(1636)基本建成。全部建筑有90余所,300多间,占地6万多平方米,是我国现存仅次于京故宫的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它在建筑艺术上继承中国古代建筑传统,融汉、满、蒙各族艺术于一体,有很高历史价值。
它以崇政殿为中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将故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故宫主体,崇政殿(金銮殿)为主体的核心,是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配以飞龙阁、翔凤阁、师善斋、协中斋、日华楼。后面有凤凰楼、清宁宫,还有皇帝妃嫔寝居的东西配宫,以及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迪光殿、保极宫等。东路建筑以大政殿为中心,辅以左右翼王亭、八旗亭。这是清王朝入关前,八旗建制的象征,是早期八旗兵制在宫殿建筑中唯一的历史古迹。大政殿是用来举行大典,如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办事于宫迁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的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迁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阳故宫博物馆陈列的艺术品也很丰富。在绘画陈列室里,有明、清两代一些大师的作品如清李鳟、金农、明文征明书画精品、陶瓷、雕刻、织乡、漆器等工艺品也不少。
1、大政殿
最早称为大衙门,满文写作“amba yamun”。清入关前,满文将“殿”均写成“衙门”,意为办事的衙署。大政殿建在约1.5米高的八角形“须弥座”上,台基用青砖垒砌、外镶雕刻石条。从下至上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几部分组成。上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状青石栏杆。大政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面阔2.65米,次间面阔各1.84米,各面均等。在古建筑中,柱子是主要承重构件,也是分隔间量的主要依据。大政殿采用中国古建筑的抬梁式技法,即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置檀,檀上置椽、望板来构成屋项。
2、十王亭
在大政殿的东西两侧,依序排列着十座亭子,其中最靠近大政殿向前略为突出的两座亭子,为左右翼王亭。其余八亭则按八旗旗序呈雁翅状排开。其东侧为左翼王和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王亭,西为右翼王和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王亭,合计十亭,人称“十王亭”或“八旗亭”。这些亭子与大政殿构成东路一组院落,是努尔哈赤时期殿宇建筑的重要部分。
3、大清门
是盛京皇宫的正门(俗称“午门”),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件山式建筑,房顶满铺黄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皇家富贵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这里是文武百官候朝之所,此外亦是领赏、谢恩、校射等场所。
4、崇政殿
俗称“金銮殿”,居皇宫大内中路建筑的正中,是一座面阔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围绕,雕有麒麟、狮子和梅、葵、莲等纹饰。其山墙顶端和正脊上镶嵌着做工精美的五彩琉璃赶珠龙,两端为“虬吻”。
5、凤凰楼
在盛京皇宫内,凡宫皆建在三米多的高台之上,台周围环以围墙和巡逻更道,俨然一座封闭的城堡。这是符合满族的先人女真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传统生活习惯的。从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建州卫起兵开始,不论在建州老营、赫图阿拉、界藩山城、萨尔浒山城,或是在辽阳东京城,都把生活区的“宫室”建在山地之上或半山坡上。一是生活习惯的原因,另一方面,在高处便于瞭望敌情,时刻警惕来犯之敌,保护自身安全。登上凤凰楼,整个盛京城全景可尽收眼底。
6、台上五宫
沈阳故宫台上五宫建筑是指位于中路中轴线上崇政殿和凤凰楼之后的寝宫部分。盛京皇宫内,多为庭院式建筑。而凤凰楼高台上的后宫生活区,则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形式。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以及次西宫永福宫,五宫围合成合院式,与清宁宫东西墙外靠北侧的两座配宫一起,构成皇太极时期的后宫建筑。
7、文溯阁
是整个西路的主体建筑。它与其余六座《四库全书》藏书楼皆仿宁波“天一阁”之制建造。阁之外观为二层,黑琉璃瓦绿剪边硬山顶,面阔五间,加西侧楼梯间为六间,进深三间。阁下层均出檐廊。阁内为三层,在下层顶板下的空间,东、北、西三面各以回廊的形式增加一层,俗称“仙楼”,两侧各一间之地,正面约两米多宽,使正中三间形成二层空间的敞厅,下层靠北以隔扇分出近二米宽的过道。《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书架分排于阁内各层。
沈阳故宫是谁的皇宫篇十
20xx年8月7日,我和爸爸一起来到了东北最大的城市之一沈阳,我们冒着炎热酷暑的'天气去了沈阳故宫参观游玩。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建于1631年,是清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清世祖“福临”顺治也在这里继位,并于当年八关,建筑统治全中国。
沈阳故宫保留了当年建筑风貌,十分壮观,金碧辉煌,还保留着许多文物及皇宫起居用品,给人以光彩夺目的感觉,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历史宝库,也是世界遗产。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3点,我们来到宫内的后花园,我挑了一件清朝格格的衣服,还有头饰,感觉穿越到了古代,我笑哈哈的坐在大龙椅上,漫步在花园的花丛里拍照留念,最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沈阳故宫!发誓下次还要来沈阳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