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地名调查报告及(大全11篇)

地名调查报告及(大全11篇)

小编:字海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一

陕西的西安

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它的兵马俑文明中外,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古老城市。

西安市位于我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属于温热带,平均温度13。3℃,最冷月平均气温—0。9℃,最热月平均气温26。4℃,全年无霜期232天,降水量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据说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年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

现在的西安除了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和文物,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和建筑物,西安变得越来越美,使许多中外人士慕名而来,西安是一个魅力城市。

xxx

20xx年xx月xx日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二

华清池地名的调查报告

一、采访别人

二、查资料

三、实地考察

华清池南依骊山,在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北临渭水,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山水风光使其倍受历代帝王垂青。

古时已是长安附近的旅游胜地,自周幽王修建骊宫至唐代几经营建,先后有“骊山汤”、“离宫”、“温泉宫”。

唐玄宗李隆基诏令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赐名“华清宫”,亦名“华清池”。

后安史之乱,建筑残存无几,宋、元、明、清至民国逐渐衰败。

解放前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在这里,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国抗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后,依照唐代形制几经扩建,始具现今规模。

唐华清宫遗址是我国现存惟一的一处皇家御用汤池群和我国最早的一所皇家艺术院校,在其遗址上建起了唐御汤遗址博物馆、唐梨园艺术陈列馆,以翔实的文物资料展示出华清池的6000年沐浴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史。

现在的华清池只是唐华清宫的一部分,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础上不断整修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85560平方米。

景区分为东部沐浴场所、西部园林游览区、南部文物保护区三部分,东部沐浴场所设有尚食汤、少阳汤、长汤、冲浪浴等高档保健沐浴场所,西部园林游览区主体建筑飞霜殿殿宇轩昂、宜春殿左右相称,南部文物保护区展现发掘出土的文物。

华清池不仅见证了封建统治者的奢华生活,见证了中华民族同心协力抵御入侵者的团结精神,还见证了祖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当然她还能看到祖国灿烂的明天。

题目:宝鸡地名的来历

内容来源:1,问父母和亲戚邻居2,上网查资料3,实地考察

报告内容:

宝鸡市在陕西关中西部,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历史典故的城市。

它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美术之乡”的美誉。

宝鸡原来的名字叫做陈仓,因为有陈仓山而得名。

两千多年前,秦文公在这里修建了“陈仓城”。

秦始皇统一七国后,在此设下陈仓县。

唐朝时改名宝鸡县,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宝鸡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三皇时期。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就诞生于宝鸡的蒙峪。

据考证,宝鸡原有三个神农祠,其中以九龙泉的神农祠最壮观。

九龙泉,泉出九穴,其水清澈透底,香甜甘美。

此遗址在今宝鸡渭河南岸神农乡峪泉村。

宝鸡自古以来,就是关中的要地。

汉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陈仓改名为宝鸡是唐朝安史之乱时的事情。

最初,唐肃宋是改陈仓县为凤翔县,后因城南鸡峰山常有“宝鸡啼鸣”,唐肃宋认为是吉祥之兆,于是他改“凤翔”为“宝鸡”,将陈仓县改称为宝鸡县。

从此,宝鸡这个吉祥而美丽的地名就一直被沿用下来了。

现在的宝鸡市管辖地区有三个,即金台,渭滨和陈仓区。

管辖的县有九个:凤翔,歧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凤县,太白县。

市域面积1。

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5万,其中市区人口75万。

附件:1,宝鸡的美丽景色

2,摄影:一望无际的美丽宝鸡

报告人:乐乐

11月1日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地点)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xx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在近几年被时尚人士和国外旅游者关注,是因为从新世纪开始,不经意间,许多酒吧在这条古老的小街上出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继三里屯、什刹海之后,北京又一条酒吧街.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三

家乡有趣的地名——饮马口

1、采访长辈

2、看地图和资料

3、实地考查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新乡市,我们这里的街道小巷有许多有趣的名,比如:石牌坊、花园、石榴园、城里十……其中我印象最深刻,让我最感兴趣的是——“饮马口”。

饮马口的位置在平原路与和平大道交叉口向东。“饮马口”这个有趣的地名,顾名思义一定和马有关吧?的确。关于饮马口这个名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

饮马口,很久以前,这里是两个小村庄,西边的叫宋王庄,东边的叫小赵庄,两个村庄房挨房,街连街,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村庄。宋王庄西边有条南北大道,南通黄河,北到卫辉、辉县。庄北紧临卫河,这一段河水流平缓,河面宽阔,堤岸上绿树成荫,南来北往的行人都好在这里歇脚、饮马。天长日久,人来马往,河坡里踩出几条平坦坦的小路来。

有一年夏天,岳飞带领岳家军抗击金兵来到这里,正逢三伏天,岳飞看将士热得受不了,于是传令安营休整。将士们个个渴得头晕眼花,战马渴得摇头晃脑。这时,宋王庄和小赵庄的乡亲送水来了,将士们端起大碗一口气就是半碗。

岳飞的跟马侍从张保,端过水碗,咕咚咕咚喝了一碗又一碗,突然想起岳元帅的青鬃白马还没有饮水。回头看,马却不见了,向北一望见几个人正牵着马向北走着,走在最前边的正是岳元帅,一个人牵了五六匹战马,张保马上追过去和乡亲们一起跟着岳元帅向河边走去。来到卫河堤边,战马一见水,就咕咕地喝起来。岳飞站在堤岸,向四周细细看了一遍,称赞这里真是一个饮马的好地方。

一住几天,岳飞常常和士兵到这里饮马、乘凉。路上,河边留下了岳飞的一行行脚印……这里成了小赵庄和宋王庄的乡亲们爱慕和自豪的地方。过了许多年后,两个庄上的老年人一合计,就把两村合成一个庄,起名叫“饮马口”,借以敬仰在这里饮过马的民族英雄岳飞。

这就是“饮马口”这个名的来历。现在,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饮马口”这个昔日的.村庄,已经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区,道路两旁耸立起了一座座的高楼大厦,很漂亮。每天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四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近年发现的金沙遗址,将成都的建城历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

远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他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垦殖,创造了灿烂的“蜀文化”。

距今三四千年前,即相当于夏代纪年的早期阶段,在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三星堆文明,它是古蜀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西周时期,一些游牧部落开始从成都平原周边高阜丘陵逐渐向平原水洼地区迁移。

周末,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来。

成都羊子山土台、十二桥的“干栏”式房屋遗址、商业街船棺遗址和金沙遗址,证明古蜀人活动的中心就在成都。

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16处之多,其中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蜀王陵、永陵、金沙古蜀文化遗址等更是中外闻名,欢迎大家到成都旅游观光。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五

陕西的西安

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它的兵马俑文明中外,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古老城市。

西安市位于我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属于温热带,平均温度13。3℃,最冷月平均气温—0。9℃,最热月平均气温26。4℃,全年无霜期232天,降水量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据说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年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

现在的西安除了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和文物,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和建筑物,西安变得越来越美,使许多中外人士慕名而来,西安是一个魅力城市。

xxx

20xx年xx月xx日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六

“嘉兴”这个名字在建国初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一度写成“加兴”,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嘉”者,“佳”也,是好的意思,而“加”呢,是多添一个的意思,两者境界的差别不可以道里计。

前者听着就那么喜兴,而后者怎么听都有一股画蛇添足、狗尾续貂的意思。

但这么一个又好听又喜兴的`名字是一直到三国末期才有的,那么嘉兴这地儿在三国之前都叫什么名字呢?据清代弘治《嘉兴府志》记载,从黄帝划野分州一直到大禹作《禹贡》,嘉兴都属于扬州。

这个扬州可不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传说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拥立为帝建立夏朝后,铸九鼎,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这九州的山川分别刻于九鼎之上,扬州就是其中一个。

战国时楚国统一了江南,嘉兴就归了楚国,因为嘉兴虽然是水乡,但正源只有两条,其中主要的一条叫“长水塘”,所以当时咱们这地儿就叫了“长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咱们这儿一开始还是叫“长水”,一直到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的时候,秦始皇东巡,“有望气者云:五百年后江东有天子气。

始皇至令诸囚徒十万人掘淤其地,表以恶名,改之囚倦,后人讹为由拳。

”后汉三国时,属东吴。

孙权黄龙三年(公元231年)的时候,“由拳野禾禾生双穗”,也就是出现了一种野生的高产良种水稻,孙权当时正在为称帝造势,一听这事儿立马开始炒作:外交部、宣传部联合发文,说这是“祥瑞”,是“顺应天命”的征兆,并改年号为“嘉禾”,同时又把咱们这地儿改名为“禾兴”。

到了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因原来的太子孙登战死,立了新太子孙和,为了避讳,就把“禾兴”改成了“嘉兴”。

此后嘉兴虽然久历战乱,但人口还是不断地多了起来,经济也越来越繁荣,又有过一些别的名字应运而生,比方说“秀水”,以及由“秀水”演变而来的“秀州”。

到了宋代政和年间,又改秀州为嘉禾郡,其历史渊源仍在三国东吴的嘉禾纪年,所以“嘉兴”又可以叫“嘉禾”。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七

河南省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毗邻湖北省和陕西省,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因为是三面环山,南开的马蹄形盆地,所以叫南阳盆地。南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河南、湖北、陕西的交通大动脉,是中原经济主区和连接南方与西部的重要支点。加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南阳”是指位于伏牛山之南,以汉水之北而得名。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大约七八千年前,祖先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周天子非常重视这块富饶的土地,曾经把沈、陆、谢、李、李、曾、徐等王侯瓜分了。春秋时期,楚国建立了万依,战国三十五年秦王赵翔第一次建立南阳郡时,就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称。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虽然朝代更迭,区划变更,但南阳这个地名一直被保留和使用。在历史的长河中,丰富了它的内涵,充分展示了它在时代演进中顽强的生命力。

如今,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中国最集中的中国文化旅游区之一,也是中原地区的主要旅游胜地。是一片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巨大的宝地,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八

五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南阳市南召县四棵树乡西部,北距南召县城40公里,东南距南阳市75公里。

五朵山是文献记载的历史明山,久负胜名。

《山海经》称其帝山,《明嘉靖南阳府志》说:“此山五峰并峙,圣女朵、禅庵朵、摩云朵、娇女朵、哑女朵并肩而立,故名五朵山。

五朵山又称歪五朵。

关于歪五朵,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祖师爷要到五朵山修行,走到山根有点累就坐下休息。

当时正是正午,骄阳似火,山神和土地爷为了让祖师爷有个荫凉就让五朵山向东以歪,结果祖师爷一看要倒,吓得起来就跑,这一跑就跑到了武山,在这里修成正果,因此就有了五朵山,这两地都成为人们敬仰真武大帝的名胜之地。

不过,当地居民说这里才是祖师爷开始修成正果的地方,有灵气,因为这里的山神和土地爷。

真正的帮助了他。

现在的五朵山上修建了许多庙宇,每当初一和十五成群结队的香客就在这里虔诚叩拜。

暴瀑峡的峡谷,风景如画,美如仙境,潺潺流水一路欢歌奔腾着,五座吊桥高悬于流淌不息的溪水之上,走上去晃晃悠悠的,如腾云驾雾。

五朵山风景区常常让人们流连忘返。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九

1.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文化,懂得地名中蕴涵的文化

2.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搜集家乡地名的由来(部分地名由教师提供,让学生查访其由来)。

2.搜集与地名有关的故事,或发生在这些地方的事件。

1、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想不想知道是哪几位老朋友?

出示:解放北路梁家巷高笋塘 荷花池驷马桥

齐读

2、 同学们,见到这几位老朋友,是不是格外亲切?

抽生再读(注意读出亲切之感)

3、那么,这几位老朋友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说:

4、课前布置大家找市区内感兴趣的地名作一些调查,都调查清楚了吗?

板书:调查

(一)交流调查的地名

1、小组交流自己调查了哪些地名?

2、学生代表汇报

3、同学们通过调查,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这些地方都是成都的骄傲。

1、大家是通过什么方法调查这些地名的?

抽生汇报

板书:采访 上网实地考察

2、你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地名,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调查?

抽生汇报:

板书:来历现在

(1)你调查的是哪个地名?你是什么时候进行的调查?

(2)你那天的调查顺不顺利?讲一讲你的调查经历或故事。(随机指导学生发言)

(3)面对调查结果,你的心情怎样?

(三)汇报调查的成果

1、现在,大家都迫不及待想知道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谁来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针对汇报情况作指导

三、书写调查报告

出示:

2、完善板书,弄清格式

3、好朋友丁丁的调查报告写得多清楚呀!我们也能像丁丁那样能干,写出自己的一份地名调查报告。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5、现场展示。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十

成都的宽窄巷子。

1、实地考察、拍摄;

2、查看网上图片和文字资料。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

1659年,清军攻占成都,为了防止八旗兵与成都居民接触,就修建了城中城――满城。成都的满城建于1718年,它以将军衙门为中心,其主要街道的布局极像一条巨大的蜈蚣:将军衙门是蜈蚣头,长顺街是蜈蚣的身子,密集的街道和胡同则如蜈蚣身上众多的脚。其中,宽巷子窄巷子就是长顺街这条蜈蚣东向的两只脚。当时的名字并不叫宽窄巷子,而是被分别称为兴仁胡同和太平胡同。直到民国初年,这种明显具有北方风格的名称才被宽窄巷子所取代,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宽窄巷子,古老而悠闲,漂亮又个性的.商铺里,有美丽的手工饰品、有传统的木制玩具、有甜美的冰淇淋、有浓郁的咖啡、有扑鼻的香茶、有精致的特色小吃可谓应有尽有,法国梧桐掩蔽下的石板路上,人来人往,充满了热闹的气氛。这里的四合院落灰砖青瓦,木门雕棂,而每一扇大门的两旁,还有一对造型各异的古朴石像有鼓,有人,也有动物。尽管今天的宽窄巷子充满着无可忽略的现代气息,却并不影响它固有的本来面目,这里的一切,依旧展现着从前的秀美和迷人的古典魅力。

地名调查报告及篇十一

陕西的西安。

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它的兵马俑文明中外,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古老城市。

西安市位于我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属于温热带,平均温度13.3℃,最冷月平均气温—0.9℃,最热月平均气温26.4℃,全年无霜期232天,降水量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据说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年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

现在的西安除了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和文物,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和建筑物,西安变得越来越美,使许多中外人士慕名而来,西安是一个魅力城市。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保护小区环境倡议书六年级(实用15篇)

下一篇:2024年英语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