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优秀乡村医生糟兰香先进事迹:一辈子放不下村里的老老少少

优秀乡村医生糟兰香先进事迹:一辈子放不下村里的老老少少

小编:

一辈子放不下村里的老老少少
——追记新疆霍城县乡村医生糟兰香

9月12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霍城县莫乎尔乡开干村乡村医生糟兰香的葬礼。前一天,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倒下,因心肌梗死永远离去。按照当地回族的风俗习惯,葬礼只有家人、同民族的人可以参加。糟兰香的丈夫李征告诉记者,当天全村的回族娃娃都来了,远处山坡上黑压压站了一大群人,都是来送糟兰香最后一程的。李征说:“她从16岁开始当乡村医生,一辈子行善,村里这么多人都记在心里,这一辈子也算没白过。”

在最后的日子里 她几乎天天都在奔走

负责管这一片村卫生室的格干沟卫生院院长于德平告诉记者,今年8月,新疆突发脊灰疫情。52岁的糟兰香刚病愈出院没几天,就开始在村里为防治脊灰忙了起来。说是一个村,但是3个自然村中离村卫生室最远的有三四十公里,还要跋山涉水。糟兰香对全村5岁以下的儿童作了摸底调查,为93个孩子完成第一轮强化免疫只用了2天时间。

9月11日,是中秋节的前一天,给一个外地返乡的孩子补服糖丸后回到卫生室,糟兰香又忙着给乡亲们看病,在接过一位患者递过来的体温计时,她说了声“我不行了”,就突然倒下。

糟兰香的二儿子李志高说,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母亲差不多天天都要在村子里奔走,拿着登记本,背着冷链箱,几十公里的山路呀。母亲身体不好,都是父亲和兄弟三人负责接送的,和平时一样。11日11时,手机响了,得知母亲晕倒的消息,他扔下农活,骑摩托车赶到卫生室,把母亲送去县里。但母亲一直没有苏醒,他都没能跟母亲说上最后一句话。

“娃娃的糖丸喂完了,好不容易能休息两天……家里房子也盖好了,正想着把她接到我家享几年福呢,谁知道一下子就没了……”在村卫生室,说起母亲最后的日子,李志高抱头痛哭。

于德平说:“这些年,各项工作她都做了清楚的档案记录,从来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要不是当医生太累 也不会走得这么突然

在开干村,提起为他们防病治病36年的回族村医糟兰香,朴实的村民大多没有多少言辞,只不住地在叹息中默默流泪。

“糟兰香这一辈子我最清楚,要不是当医生太累,也不会走得这么突然。”70多岁的谷成英老人说话时声音已经有些颤抖,“糟兰香只要看见有老年人在附近路上走,老远就会打招呼喊过来,给个苹果或者桃子吃,再量量血压才让走。她说我们老人要经常量血压,要勤检查身体。她自己倒常常累到站着都发抖。她也是病人呀,最多的时候一天给自己打了4针,这些都是我亲眼看见的!”

在去最远的牧业村阿山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河。李征说,没有公路前,去阿山顶一定要过这条河,河上原来有一座由几根木头搭成的小桥,糟兰香曾不止一次从这里掉进过河里。“兰香有严重的风湿病,恐怕就跟她经常趟水有关系。”

陈秀华当过村里的妇女主任,和糟兰香一起工作过,住在离河边不远的山坡上,多年前曾把糟兰香从河里救上来。“当时是冬天,零下几十度,雪积得厚厚的,根本分不清哪里是桥哪里是冰。她在出诊的路上掉进冰窟窿里,胳膊在冰面上撑着,怎么也爬不上来,使劲地在那里喊救命。”正在喂牲口的陈秀华把糟兰香拉上来,带回家,生火帮她烤干衣服。“没想到她收拾好了就接着往阿山顶去了,说是给娃娃打针不能耽误。”说到这里,陈秀华掩面痛哭。

前几年,由于身体的原因,糟兰香曾考虑过退休,也真的离开卫生室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她哪里闲下来过?”李征的话语中带着点对妻子的埋怨,“她回家了,乡亲们直接找到家里让她看病。她也说干了这么多年,放不下村里的老老少少,过了几天又搬回卫生室了。”

一个人当乡村医生 全家人都跟着忙活

“结婚几十年了,村子里的每一条路,我都陪着她走多少遍了。”带着记者踏上这一条条熟悉的路时,56岁的李征嘟囔了一句。

李征说,糟兰香年轻的时候并不会骑马。“她的工作需要走好多路,路远的地方走一天也走不到,她就经常缠着我教她学骑马,后来她学会骑马了,可不久就出了一回大事。”那是在一次独自骑马出诊回来的路上,过路的马群惊了糟兰香的马,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一只脚却卡在了马镫里,被马拖着在满是石块的戈壁滩上跑了几百米,幸好附近的几位哈萨克族牧民把马拦下来,才把她救起并送回了家。“整个后背都被石头磨烂了,真的是捡回来一条命。”从那以后,李征就再也没有让妻子一个人骑过马,“只要是出诊、打疫苗,我就骑马接送。我没空,三个儿子谁有空谁去。”

2006年才设的开干村卫生室,与村委会同在山口公路旁的一个白色大院里。那年,为了看病方便,糟兰香就把家从山前搬到了这里。“我当时可不乐意了:咱也不是没家,干嘛非住到卫生室去。”李征回忆,“可是,兰香说,药都搬到卫生室了,住得远了,给乡亲们看病不方便,非要搬。她身体不好,没人照顾不成,我也只好跟着搬过来了。”

村委会院子里的一间只有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就是糟兰香生前陈设简单的“家”:一张木床、一张桌子、一个小立柜和一个炉子。“一到寒冬腊月,输液室里就冻得待不住人,只要夜里有人需要挂吊瓶,兰香就把人往住处领,我就得把床腾出来,还得给炉子添点煤,暖和点,等着病人输完液才能再睡。”李征说。

于德平感叹道:“当医生的只有糟兰香一个人,但是村子里的工作做得那么好,可是她一家子的功劳呀!”

除了荣誉证书 “积蓄”就是几沓子欠条

李征从大衣柜里拿出糟兰香的一些遗物,在桌子上整齐地摆开。“她做了一辈子医生,没攒下什么钱,就留下了这一堆荣誉证书和这几沓子欠条。”记者看了看这十几本证书,有“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乡村医生”等,李征说在葬礼上还烧掉了一些。那“几沓子欠条”足有几百张,最早的一张日期是1996年,最新的一张6元钱的欠条是在糟兰香去世一周前写下的。

“那天,听说她出事被送到县中医院,我急忙骑上摩托车就往县里赶。想想家里也没有积蓄,半道上找了一家相熟的商店,借了500块钱,可我赶到医院她就不在了。”李征叹了一口气,“过去,借钱的事儿从来都是她去办,到现在家里还有4万多块钱的债。这是我第一次借钱,可她还没有花上。”

于德平告诉记者,糟兰香去世之后,开干村没有村医了,卫生院只能下派一位医生进村,但是也只能白天看病。

想起糟兰香,谷成英老人说:“她就这么一下子走了,我们可就少了一个贴心的人。”

短评

拿什么献给你,可敬的乡村医生

糟兰香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在糟兰香身上,我们再次看到了乡村医生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闪光。

但糟兰香清贫的生活也深深刺痛着我们的神经。一沓子欠条、工作苦收入少、缺少保障……在对乡村医生的各种调查中,这些也呈现出共性。不少乡村医生都曾经说,如果没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真的难以做到坚守这种孤独。他们为社会奉献了青春,他们也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孩子,他们也在忧心自己的老年生活,面对他们的奉献,社会拿什么来回报?

乡村医生平凡而高尚的精神境界当然要大张旗鼓地宣扬,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并予以妥善解决,以使活着的糟兰香们在护佑他人健康的同时,也能过上从容的生活;更希望不久的将来,乡村医生能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唯此,我们才能指望农村、边远地区的人们永远有糟兰香这样的天使护佑身边,不致后继乏人。

热点推荐

上一篇:学生会学习部举办学院英语演讲比赛策划书

下一篇:正规个人租房合同通用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