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优秀8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篇一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看惯了好莱坞的大片,习惯了那种情节急剧变化的`电影,再看这部由名著改编的电影时是一种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影片中我喜欢的地方:
漂亮的景色:英国乡村的绿地、小河、家禽……所有的一切都让人感觉清新与自然,很舒服。当伊丽莎白和舅舅、舅妈等人一起去外地游玩时,他们到了达西先生老家的庄园。巨大的人工湖,像宫殿一样的建筑,各式各样的人体雕塑,富丽堂皇的室内设计……不仅让伊丽莎白眼前一亮,我自己心中也产生了无尽的向往。不禁感叹:英国贵族实在是懂得享受,生活非常有品位。
优雅的钢琴曲:影片中有很多的钢琴曲弹奏:舞会时的伴奏,伊丽莎白在达西姑妈的要求下弹奏的曲子以及达西先生的妹妹弹奏的曲子都烘托出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浪漫的爱情: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爱情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虽然经历了很多的误解,但是在一个黎明,他们最终解除了误会,两位恋人相拥在一起。虽然伊丽莎白的出身和财富远远不及达西先生,但是她依然不卑不亢,从来不觉得和达西先生在人格上有丝毫的差距。倒是达西先生,其间考虑到他的财富与伊丽莎白的差距以及开始时对班纳特一家不得体行为的不满,这是让我不太喜欢的地方。还有就是达西先生在帮助伊丽莎白的小妹妹解除私奔丑闻的时候,他说:我这么做全是为了你(指的是伊丽莎白)。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未免有一些狭隘和自私了。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很羡慕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的。
另外就是彬格莱·查尔斯和简的爱情,虽然影片中并没有把他们的故事当成是重点,但是,简毅然去伦敦找彬格莱·查尔斯。彬格莱·查尔斯勇敢的第二次走进班纳特家。我想他们的爱情也是值得我们称颂的。
幽默诙谐的剧情:克里斯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说的台词,让人忍俊不禁;克里斯和夫人去达西姑妈家做客时显示的窘态,让人开始对他产生一种蔑视;伊丽莎白与达西在舞会上跳舞时,两个人面无表情的样子以及影片中的旁白让我觉得特别的有趣。
我觉得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在雨中争吵的时候,本来达西先生是想表白的,并且向伊丽莎白说出了爱的誓言,但是伊丽莎白当时对达西先生有很深的误解,她理所当然的狠狠地拒绝了他。他们两人之间激烈的对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西先生并没有气馁,而是写了一封信给伊丽莎白来澄清误会,我想这份勇气是最需要我们学习的吧。
另外,看似迂腐的老班纳特先生在关键时刻显示出了一家之长的睿智,在伊丽莎白拒绝克里斯的求婚之后,他能够说出支持伊丽莎白的话,真的是让人感动。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篇二
是央视制作的一个很成功的节目,也是为数不多我所能坚持收看且喜欢收看的节目之一,就象是和一位素未蒙面的女孩儿时常联系,而她又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就总想一睹她的芳容一样,看久了学者们在电视上谈笑生风挥斥方遒的潇洒神态,也就萌生了去现场看一看;的想法,机缘巧合,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最近的一期录制节目的时间安排表,正好有空,而地点又在央视附近,正好不远,当下兴奋不已。
真没想到收视率如此之高,影响如此之大的;是安排在一个宾馆的地下室录制的,左拐右转才寻觅到了拍摄现场,真有点"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人却在那黑不隆冬处"感觉,进了演播室门,左侧是六排呈阶梯状的椅子,右侧就是哪个熟悉的大讲台,总共有300多平米大,能容纳将近100人,三个摄象机机位,整个演播室简朴到近乎简陋的程度。想想也是,;只是一个传播文化与交流知识的媒体平台,侧重的是内容,要的是实打实的东西,外表朴素内心华丽就行了,这到是对包装艳丽奢华到发指的地步但内容空洞虚假无聊到及至的春晚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听的是易中天老师的讲座,他是我在;中相当欣赏的一位主讲人,我不太喜欢用崇拜这个词,记的一位哲人说过:"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是因为我们跪着。"崇拜岂不就是趴下了,还是站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角度较为理性的去看一个名人比较明智些!中午一点开讲,来听讲的人很多,易老师的人气还是很旺的,他来的稍微迟了些,个头不高,一米六五左右,但人很精神,举手投足间一股儒雅之气迎面而来,开始先和现场的观众做了一些交流,随和,睿智,不端架子,平添了我对他的好感,然后全场肃静,讲座开始!
易老师的专业是中国古典文学,在;中讲的却是历史,这与他除在专业领域的底蕴之外兼修中西方哲学,美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的深厚造诣是密不可分的,他用现代甚至是后现代的语言去解构历史人物,使得原本枯燥的历史突然象个身着红巾绿袄的小姑娘——鲜嫩生动了起来,也使得那些"化为尘泥拈作土"的历史人物一个个活了起来丰满了起来,语言的生动幽默,个人独到的见解与视角,博览众家的信手拈来,举重若轻,造就了易中天那极具个人魅力的讲史风格,而阎崇年,周汝昌,纪连海等人无不是此中的高手,;为他们打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舞台,他们为;注入了无穷的魅力。而这正是这个节目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也有很多对主讲者个人的非议甚至否定,有象牙塔中其他学者傲慢的嗤之一鼻,有世俗功利主义者的不屑一顾,诚然,就起内容而言也有它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用非此极彼,打倒一片的文革思路去看问题,不能用放大镜去看它的缺憾,毕竟,瑕不掩玉。首先,它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节目,自然不能用写学术论文的标准去看它,使很多人对历史,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学术与知识从庙堂走向了江湖,它们不再是学者们高高在上,闭门造车,阳春白雪的东西,高山流水也能象我这样的夏里巴人所认同,所理解,所吸引,在这两者间能搭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在这个浮躁,功利,物欲横行,到处是追名逐利而视文化知识如粪土的行尸走肉的社会中,一个节目能做到这点,能影响到这么多人,善莫大焉!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篇三
于4月20日上档的爱情喜剧电影《傲娇与偏见》未播先火,这部当红小花迪丽热巴的电影处女作备受期待,且疯魔鬼畜的中二风格笑点密集,在全国陆续点映后广获好评。迪丽热巴、张云龙、高伟光在电影中疯魔互怼、嬉笑打闹中寻得真爱的画面,观众直呼太有”带入感”。很多年轻粉丝看完表示:想疯想笑想恋爱!
这部被媒体人喻为“95后恋爱宝典”的爱情故事,非常贴切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当强势“北漂”网络作家唐楠楠(迪丽热巴饰)遇到天生“傲娇”的猫系男富二代朱侯(张云龙饰)和暖心长腿犬系男萧见君(高伟光饰),生活消费习惯天差地别的他们将碰撞出怎样的恋爱火花.争论、吵架、互怼…当鲜明个性相互碰撞又不愿妥协的情况下,相爱相杀在所难免。但这又何尝不是走进彼此,了解对方的方法.世间万物,唯有真爱不可辜负,当遇见“爱与被爱”的那个人时,一切都是为见证真爱的浪漫历程。
迪丽热巴扮演的唐楠楠被戴上“真爱之花”钻戒那一刻,收获了真爱。高级时尚珠宝品牌love&love爱与被爱的大师系列钻戒作为电影的定情之物,成为电影中的一大亮点。
这枚钻戒由法国珠宝艺术大师克里斯多夫匠心打造,他曾为dior高级珠宝设计师,并且是现任约旦皇后蕾妮亚的皇冠缔造者,长期与vancleef&arpel(梵克雅宝)、bvlgari(宝格丽)、宝诗龙等国际顶级珠宝品牌合作。love&love这枚钻戒以玫瑰之名,赞美真爱:钻戒灵感来自具有爱情花语的玫瑰,从侧面看它宛如一整枝栩栩如生的玫瑰;心形花蕊由两片花瓣组成,将钻石环抱其中,将象征爱情的玫瑰与代表永恒的钻石相结合,寓意“爱,是一枝永不凋零的玫瑰”。花茎尾部可镶嵌不同颜色宝石,每种颜色代表不同含义。
别具一格的设计和美好寓意使“真爱之花”大师系列成为表达真爱的经典信物。无论青春的不羁、迷茫还是执着,每一朵玫瑰都有适合自己的意义,见证每一个真爱瞬间。吴京、谢楠;田亮、叶一茜;李铭顺、范文芳等明星夫妇都选择了这款来见证他们的爱情。随着《傲慢与偏见》的热映,该片同款及“真爱之花”大师系列将引领表达真爱的热潮。以玫瑰之名,跨越《傲娇与偏见》,将这朵“真爱之花”送给最爱的人,见证你们永恒不变的真爱。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篇四
《傲慢与偏见》是由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而后被改编为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整部电影中,贵族达西与班纳特的二女儿伊丽莎白之间的感情纠葛是本片的主要亮点,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众多让人温暖的小情节,让人印象深刻。
伊丽莎白和达西相识于一场舞会上,不同于其姐姐吉英和富家子弟彬格莱的一见钟情,达西傲慢的举动,让伊丽莎白对他有了很大的偏见,加上后来威可汉姆对于达西的诬陷,以及从管家得知达西插手吉英与彬格莱的爱情,使得达西与伊丽莎白的误会愈深,于是有了达西第一次在雨中向伊丽莎白告白的失败。之后达西给女主写了一份信,希望能解除女主对其的偏见和误会,接受他的道歉。
这封信可以说是男女主关系转折的关键一步,信中,达西向伊丽莎白讲述了关于自己家族的种种情况,把相关误会澄清。鉴于知道自己在伊丽莎白眼中的傲慢的形象,他信中的措辞严谨礼貌,既有面对心爱之人的真情流露,也有自我情感的不卑不亢。有误会就澄清,有错就认,有爱就说,这份信可谓是绝对真诚的告白了。有哪个女孩不心动呢?连骄傲的伊丽莎白也不能免俗,对达西的好感在心里慢慢地生根发芽。
再到后来,由于达西的实际行动,帮丽迪雅处理婚礼之事、帮吉英和彬格莱有情人终成眷属,彻底打消了二人的误会。虽然达西的姑母凯瑟琳夫人深夜亲自来到伊丽莎白家中,向伊丽莎白挑明说不同意二人在一起,但勇敢的女主并没有屈服,当然女主的做法并不意外,从她果断拒绝柯林斯先生的求婚就可以知道,伊丽莎白她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感情。自主独立,勇敢坚强可以说是女主的代名词。
电影最后的那一幕画面,唯美之极。初晨的薄雾,熹微的晨光,朦胧之间,两个独立有趣的灵魂相遇,两颗年轻善良的心慢慢地向彼此靠近,女主低头娇羞,男主满眼宠溺,两人爱情的果实在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初现时唯美定格。
这部影片画风清新,让人觉得很舒服。不仅仅有男女主浪漫的爱情,还有伊丽莎白和吉英姐妹之间美好的姐妹情,伊丽莎白和卡洛蒂的真挚的友情,父亲班纳特对女儿深沉的爱,都是这部影片的看点。除此之外,影片当中出现的英国乡土也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是一部值得我们用心看的作品。
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愿我们都可以像女主伊丽莎白一样,忠于自己的内心,遇到喜欢人,勇敢去爱。爱情如此,友情如此,亲情亦如此。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篇五
今年假期,我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傲慢与偏见》,是通过一部名著改编的。这是我在网上看的一篇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等什么时候,每一个女人都完全不用考虑掩示自己的优秀了,再跟我提男女平等。这么多年过去,人们择偶的标准还是一点没变。焦大喜欢上林妹妹,是个冷笑话。换林妹妹喜欢上焦大?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就是不可能。从古至今由中而外人们在择偶机能上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个隐性渴望:男强女弱,包括精神肉体财产智力各个方面。这是造成优秀女性(起码是自认优秀)晚婚甚至无婚状态的原因之一。男人要有钱有闲有情有义,古今只一西门庆。女人要江浙人北京话新思想旧道德,也就独个林妹妹。要相爱要对味还要灵肉相合,哪有这么完美,你当丘比特店小二呢!老罗说这叫wonder,伊丽莎白也是赌了一把才找到意中人。结婚和相爱哪个更难一些,看你在意内容还是形式。古人很聪明地把它分了,墙里开花墙外香,也算权宜之计。现在没有人相信爱情,婚姻变得分外容易,但也脆弱得不堪一击。不好意思我跑了题。
说真的,除了颀长秀颈和俏皮的答语,当然还有特别能撒丫子跑,我实在看不出伊丽莎白特别突出的地方。可一旦考虑到她所处的时代对女性的标准,这位天生就插了草标在头上的女人,竟还能以"傲慢"作为性格(并且是显性的),在已不便透露年龄的年纪连接拒绝了适婚男子,更是信任理智把初见不欢的坏印象清空,义无反顾爱上达西。"是的,我很爱他",泪水盈睫的肯定,连最理解她的父亲都大跌眼镜。
我不佩服她的理智,却佩服她对自己理智的信任,她至少是一个清楚自己转变的人。要是换成很多人,比如珍,大概都要为自己四月刚出口的"就算世上男人死光我也不会嫁你"纠结不已吧。当然她的小妹妹们在移情别恋转变立场方面会更为爽快些,但伊丽莎白还是不同,因为她有过彷徨无助痛苦失落,她的爱与不爱都缘自内心。正如"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加缪这话实在精辟,也不存在不通过挣扎而自我肯定的爱情。对自我的认同感,加缪会说"自我的意识",很大程度就是生命强度的代名词,很不幸这种感受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自恋。现代人很少自我认同,太多自以为是的水仙,或称芙蓉姐姐。
优秀是能力,敢于优秀是勇气,遇到能欣赏你的人是运气,对于古今中外的女人来说都是一样。伊丽莎白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在于,她从未委屈过自己的优秀。她使自己的优秀超脱了家世,超越了时代。简。傲斯丁以同样的原因不俗。但也大可不必因此替张爱玲抱恨,遇人不淑也是种运气,固然不能和林妹妹比。爱玲必是懂得的,俗世人自有民间的清嘉运道,切不可妄拟仙境。
我极喜欢伊丽莎白伫立湖畔的身影伶俐,有所思而又无所待。"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她父亲的话真是对,我担心世上没有人能配上你。他的话又不太对,别担心世上没有人能配上你。
这就是我看的电影《傲慢与偏见》,我从这部作品中感悟到很多,有机会一定要把原著小说看看。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篇六
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美好的爱情啊,这是那样赤裸裸地展现出来现实,却又给对爱情有着美好期望的人们无以复加的打击。这世界应该还是又美好的东西存在啊,风景是这样,爱情也是这样。
但是傲慢与偏见中也是物质与爱情的纠缠。达西先生一年有一万英镑的收入,宾利先生一年有五千英镑的收入,而班纳特一家收入甚微,而且女儿们无法继承家里的遗产,所以班纳特夫人希望可以将女儿嫁到一个好人家。
怀着这样的期望,班纳特夫人带着女儿们参加各种舞会,在听说宾利等人来到小镇后,都很兴奋。期待着与宾利先生的见面。
但是姐姐的感情从不轻易表达,以至于让达西误以为姐姐对宾利没有感情。所以达西拆散了这一对情人,还好,最终经过各种事情,宾利先生还是向姐姐求婚了,姐姐也非常感动的说出了“我愿意”
这一对人虽然最后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在自己的感情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很坚定的度过,这两个人对待感情都是非常天真的。
再说达西与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是美丽的,她身上有着独特的气质,这使得她对待感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她并不拜金,即使那个社会是一个极其物质的社会。
两人的相识也是在舞会上,但是达西先生总是那样的高高在上,浑身散发着一幅傲慢的姿态,但是也正是因为物质得基础,达西先生才可以这样傲慢。
可是当得知伊丽莎白的妹妹与军官私奔之后,达西先生默默的将一切都做好了,帮他们找到了出走的女儿,并给他们两人日后的费用,还重新说服宾利去向大姐求婚。为了伊丽莎白,达西先生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
两人最后摒弃了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成为了达西夫人。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篇七
家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其时空背景设定在十九世纪初的英国。书中拘谨的男主角达西先生,外在的表现是傲慢的代表;而很有自己想法的女主角伊丽莎,则演绎了偏见一词。
故事从彼此互相看不顺眼,后来透过每一次见面时的“激烈沟通”,进而发现事实和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同。然后男女主角终于各自改变外在的傲慢,放下偏见的执着,剧情急转直下,演变成对彼此的欣赏和爱慕。书中一连串精彩的对白和戏剧性的情节,令我读得废寝忘食,舍不得放下书本片刻。
读完了这本书,我发现其实傲慢与偏见是如影随形的。当我们对某人有了偏见,对待他的态度就会不经意的表现出傲慢。而如果自己经常不自觉的流露傲慢的神情,则他人对我们的偏见也将随之而来。当傲慢遇上偏见,结果就是互看不顺眼,事事唱反调,对人不对事,甚至变成为反对而反对……等等非理性状况。频道不同的双方也很难有沟通与了解的机会。
别以为我们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举例来说,如果有转学生来我们的班级,很可能因为他对于新环境感到陌生,再加上不擅长与人交际或言谈不当,而让旧生误会对方是自视甚高,或是态度傲慢。而这自以为是,则容易转成对转学生的偏见。当傲慢遇上偏见的结果,往往就是因误解而产生不可抹灭的隔阂。
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唯有放下傲慢的态度,丢掉偏见的眼光,以同理心对待。透过互相沟通了解,才能认识真正的彼此。就像是书中的达西先生,虽然外表给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的印象。但是内心却是善良诚恳且愿意放下身段的,其不固执己见的态度着实令人赞赏。
而伊丽莎总是“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点,也让我佩服不已。因为我自己在每一次的团体讨论时,总是最安静的一个。即使心中有不同的意见,也因为害怕而不敢表达出来,这是我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要了解一个人就不应该只看表面,而是应该和对方坦诚相待。不用刻意做出讨好的行为,只要表现最真的一面,才有好的互动,才是好的循环。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应对进退如何顾全大体?待人接物如何不伤大雅?遇到摩擦或误解时,如何表达才能化解疑虑?这本书点出的问题,值得深思,耐人寻味,而且是我们初中生必须要好好思考和学习的一门重要功课。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篇八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傲慢与偏见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刚上班顺顺发消息给我命我看看电影《傲慢与偏见》,她说她刚看了颇为激动,感慨万千说不出来。让我也看,看完之后以文艺女青年的身份写点感受。这顶帽子要不得,文艺青年,屁,实乃庸人一个。我尊她之命看完了,让我正儿八经的写写感受却有点无从下手了。
电影很好,从选景到人物的刻画无一不好。景色很美,天很蓝,水很清,女主角漂亮,男主角帅气。电影刚开始,绿树茵茵,鸟语虫鸣,阳光从斑驳的树缝里射进来,洒下一地金黄,恍惚中是心中的希望冉冉升起……只是电影有时长限制,剧情略显轻描淡写。没有看过书,真正的感受电影人物的可爱,有些困难。
看毕,很让我触动的一句话是伊丽莎白的爸爸含泪喜悦地说:女儿,我真的不敢相信有人会配得上你。伊丽莎白不是五个女儿中最漂亮的,长姐姿色比她更胜一筹。她身上的闪光之处不仅仅是她清澈的双眸更美的是她一尘不染高洁的心灵,捧一本厚厚书,阳光的余晖拖长纤纤的丽影,那份将一切烦恼置身事外的娴静雍容之美,宛如清晨荷叶上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不但外表温润如玉令人赏心悦目内在清香愈加沁人心脾。惟愿远观不舍近玩的怜惜珍爱之情,一般肉眼怎能赏的,赏花摘花惜花者达西一人足以,花开虽迟,不寂寞!清新的她果断拒绝了牧师柯林斯的求婚,尽管他有诸多优厚的条件,有宽而大的房屋,还可以让家人脱离贫穷。这个矮小而龌龊的小男人把别人的施舍当做自己高高在上的筹码,追姐姐不成,便退而求其次转向伊丽莎白,他纵使有心也无法真正领略这颗璀璨的明珠。妈妈说她若不答应,她将再也不见这个女儿,爸爸拗不过一心让女儿攀高枝的妈妈前来劝慰,却陡然说你要答应了,我也不再见你。伊丽莎白愕然泪喜相拥父亲,感谢可爱的父亲知她懂她理解并支持她。当伊丽莎白误解达西破坏吉芙和彬格莱之间的爱慕和对韦翰无情不施分文时,面对达西炽热的求爱,冷漠的她又一次断然拒绝了,英俊潇洒的伯爵深情注视着出身寒微的灰姑娘,换了别的女子只怕是早就千千万万个答应并且欣喜若狂了!偏偏不愿从俗入流的伊丽莎白,她那愤恨的表情如此可爱美丽又难得,父亲有这样优秀的'女儿自然是骄傲的!
物转星移,沧海桑田。当时间匆匆从指尖悄悄溜走,当所有的冰雪都悄然融化,终归,这一日,雾色蔼蔼,达西踏着虫鸣再一次走近伊丽莎白,无限地深情地说:我的心愿和情感依然如旧,只要你说一句话,我便再也不提这桩事。春寒料峭,迷雾打湿了他冰凉的手,温暖的阳光正悄悄射进来。
这本书我十多年前就看过的,也曾经为书中完美无缺的达西着迷一阵子。他应该是每个女孩梦想中的丈夫吧,富有,英俊,善良且有魄力。太优秀所以难以相信现实中会有,即便是现实中勉强有那么其中几点稍微符合的男人也会让拥有的女人丧失安全感,唯恐哪天再失去。所以每一个美丽的故事开始之前,总会首先列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也许是警惕读者不要陷得太深,故事终归只是故事。欣赏娱乐即可,无需入戏无需当真!
达西和《飘》中的瑞德终究是一类人吧?同是无可挑剔的男人,却有不同的命运。达西比较幸运,他和相爱的人虽历经波折,最后总归守得云开见月明,牵手相爱一生。瑞德倾尽自己所有给予或等待斯嘉丽长大,甚至明知斯嘉丽爱着别人,做了寡妇,他也毫不犹豫娶了他。因为他知道,只有他是真的爱她,呵护,等待,任由她刁蛮任性,甚至无理取闹。他的爱小心翼翼,保护斯嘉丽就像保护一朵温室的玫瑰,一只易碎的花瓶,冷不得热不到碰不得伤不得。他的爱又如此宽广辽阔,如巍峨的高山远目小溪,如浩瀚的大海纵容浪花,默默坚守,一点一滴期盼小女孩快点长大,总有一天明白谁最爱她,谁最值得她爱。
斯嘉丽一直做一个同样的梦,梦到自己在雾中行走,一个男人呼唤她,可她总也看不清那个男人的面孔。她曾以为那是卫希礼,一度将自己的爱埋没在对卫希礼的美好幻想中,以为那才是真正的男女情爱。直到有一天她终于从雾中走出来,看清那个男人其实就是一直在自己身边呵护,容忍,纵容的瑞德时,瑞德对她的爱却已经消磨殆尽了。痛失爱女让他伤心欲绝,他何尝不把女儿珍妮当做另一个小小的斯嘉丽呢?唯一不同的是他对女儿的宠溺,女儿给了他同样的回报,总爱娇嗔地缠着爸爸。
斯嘉丽虽然任性,她身上也有一点很让人喜欢,坚强自信,不轻言放弃。纵使痛失瑞德,她依然相信只要明天还在,希望就在。故乡塔拉是她的生命之泉,回到那里就如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重新获得生命的动力,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明天将又是新的一天!
相信明天固然好,但是世上的事情不是什么都可以重来,更那堪匆匆的流年,每一份过去的美好的情感。活在当下,珍惜拥有,便是最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