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 农村养殖调研报告(模板12篇)

2023年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 农村养殖调研报告(模板12篇)

小编:温柔雨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一

近年来畜牧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群众温饱、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镇在发展畜牧业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有了长足发展。

我镇抢抓机遇,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调整畜禽品种结构,推广普及科学实用技术,大力发展养殖大户,兴办规模养殖场,促使全镇畜牧业生产的经营方式由传统养殖向科学养殖转变。同时,制定了以生猪养殖为主,兼顾奶牛、兔、鸡的发展思路, 2015年,全镇生猪在栏32758头,羊存栏3450只,家禽存栏89000只;出栏量分别为61000头、4200只、16000只,良种率达到90%。全镇畜牧业总产值17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畜牧业经济总量在农业经济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已成为带动全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我镇畜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养殖初具规模

结合全镇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实际,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发展一村一品项目为契机,采取政府扶持、群众自筹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以村为单位,集中连片,发展规模养殖基地建设,走规模养殖场与农户散养相结合的路子,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目前,规模猪场20家,规模兔场5家,规模奶牛场3家,初步形成了“农户+基地”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

2、动物防疫措施到位

自实行县、乡、村行政技术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年初镇村两级签订责任书,定指标、定任务,对防疫工作实行行政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特别是从2015年起,实行镇村村防疫人员包村,防疫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的防疫工作承包责任制以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强制执行”的原则,把“两强一打”作为重点防疫措施,组织防疫人员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动物防疫的重要性,严格“两强一打”防疫措施,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确保我镇长期以来畜牧业健康发展。

3、服务体系健全

镇里积极加强防疫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镇村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了镇有畜牧中心,村有防疫员和兽医的服务网络体系。

1 、缺乏全镇上下突出抓好畜牧业发展的共识

畜牧业作为全镇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贡献率高。但畜牧业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明显。特别是涉农部门在发展畜牧业上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相互沟通,项目协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2 、养殖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

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养殖基地。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连接上缺乏有效对接,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差距较大。同时,畜禽产品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没有形成品牌产品。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我镇畜牧业发展的主流。

3 、对畜牧业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在资金投入上,对畜牧业的倾斜和扶持不够,畜牧业仍处在自发的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尽管在一些养殖领域初具规模,饲养量、交易量较大,但全镇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大多数养殖户只能东奔西走找市场,零敲碎打搞交易。还有一部分养殖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短缺双重制约,在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上只能靠自身积累来完成,无外援资金帮助和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企业普遍存在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银行信贷难的现象较突出。

4、动物防疫工作仍还没有引起群众的高度重视,人畜禽共住现象普遍

在我镇养殖小区内,管理规范,饲养科学,对畜禽防疫重视,具有严格的保健程序、医疗程序和防疫程序,防疫措施到位。但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养殖专业户,大都家庭养殖,人畜禽共住,除进行简单的消毒外,出入圈舍时无必要的防护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触频繁,加之缺乏防疫知识,疫情隐患很大。同时,部分村兽医进行防疫时按规定收取一定费用,使部分群众不愿接受,造成防疫工作不能全面有效的开展。

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把加快畜牧业发展摆上镇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要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地位的认识,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增强发展畜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调动和鼓励全镇畜牧工作者,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业。要加强对全镇畜牧资源的调控和整合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逐步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业主突出、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牧养殖基地。要树立大畜牧、大产业、大效益的全新理念。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给予畜牧养殖适当的倾斜和扶持。各相关部门要畅开“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排除一切干扰。

2、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一是要发展养殖小区,实施示范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户经营、集中服务”的原则,创建一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养殖小区。

二是要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农户可以有效利用农闲时间和农作物副产品,使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有一重要途径。

三是要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化进程。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专业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组织成立“小冀镇生猪养殖协会”,降低广大养殖户经营风险。进一步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特别要注重畜禽产品加工项目的引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畜禽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努力创造名牌产品,把我镇畜牧业做大做强。

3、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对全镇已形成基地优势的区域和适宜发展的地区,要切实加大路、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养殖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要把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畜牧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省市县对农业项目倾斜的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

三是要把扶贫开发、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紧紧围绕全镇畜牧业发展来布局,整合各类项目优势,采取项目捆绑,集中投资的办法,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是要通过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和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四是要在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对畜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并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业。

4 、提高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注入先进的、前沿的科学技术,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加大对良种畜禽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如采取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加快对本镇畜禽的改良提高。二是兴办一批养殖示范区。借鉴外地兴建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争取项目,兴建一批养殖示范小区,帮助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三是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畜牧技术干部走出机关,服务群众,切实发挥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结合“三下乡”、“科普之冬(春)”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和水平。

5 、大力实施疫病防治工程,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免疫,重点防治”的原则,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大防疫工作力度。继续实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防疫人员包村,防疫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全镇动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加强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财政投一点、向上级业务部门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必要的防疫器械和药品,充分发挥乡站的作用,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保障。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二

为认真总结一年来工作,及早谋划和安排好下年工作,根据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上报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上报我县xx年畜牧业工作总结和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

xx年,全县畜牧业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收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良种、饲料、防疫、服务四大体系建设,以肉牛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乌骨鸡特色产业,狠抓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推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预计存栏大牲畜11万头,其中肉牛10万头,与上年持平。存栏生猪16.52万头、肉羊8万只、禽130万只,分别比上年增2.8、-0.3和0.4。出栏肥猪16.5万头、肉牛7.3万头、肉羊14.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2.9、1.1和2。完成肉类总产31225吨,禽蛋产量170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6.2。出栏肉禽225万只,与上年持平。畜牧业产值预计37120万元,比上年增长3。2、科技推广力度加大。一是加大畜禽良种推广力度,抓好劣杂公牛工作,共1775头。完成肉牛冻精改良19036头,完成计划任务的106,比上年增4.7,产犊13282头。

实施强制免疫,实施免疫标识和免疫卡管理。全县常规免疫注射猪瘟疫苗37.84万头次、猪肺疫疫苗6.68万头次、鸡瘟苗81.28万只、禽霍乱苗9.38万只、牛出败苗0.9万头;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注射67.2万头只次,其中牛19.3万头次、羊15.06万只次、猪32.83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30.72万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26.26万头,有效地控制了畜禽重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协助保险公司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建立能繁母猪管理档案,全面开展能繁母猪的防疫保健工作,参保母猪死亡出险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勘验、鉴定,畜牧局审核无误后报县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全县参保能繁母猪23871头,截至10月底,死亡836头,死亡率3.5,理赔595397元。能繁母猪管理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对全县2个乡镇、7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的血吸虫病疫区的家畜进行检查和扩大化疗,共检查5136头匹只,检出阳性30头,阳性率0.58,共用吡喹酮42901.7克,投药21032头匹只。

850匹。检疫肉类3406头,对检出的病害肉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规范了全县兽药经营市场,不定期开展兽药、饲料、畜禽交易、动物产品市场执法检查,建立动物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立案查处动物防疫监督案件4起,当场处罚2起,没收不合格饲料100公斤、假劣兽药12个品种,价值500多元。发放宣传材料3000份,制作展板15块,使5万多群众受到了教育。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为全州树立了榜样,受到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好评。

一是认真做好项目研究申报和储备工作。我局固定专人负责项目工作,随时掌握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投资导向,从县情出发,做好畜牧业发展项目的筛选、编制工作。共向省农业厅申报了肉牛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优质奶源示范基地建设、无量山绿耳乌鸡系列开发等8个项目,其中:肉牛基地建设、肉牛冻精改良网点建设、优良牧草种植到位资金40万元,居全州第二位;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到位资金21.55万元,全州平衡;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到位44.08万元,居全州第二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养殖业建设到位资金174.12万元(xx年24万元;xx年150.12万元),居全州第一位;xx年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生猪)到位资金15万元,居全州第一位;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到位资金60万元,居全州第三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肉牛良种选育协作到位资金14万元,居全州第一位,共到位资金368.75万元。认真抓好项目储备工作,开展了优质牛肉开发前期研究工作,与乳业企业联系开发优质奶源乳兼用牛试验研究,编制了现代农业发展肉牛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秸秆养牛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项目、××县牛肉皮革加工项目建议书、××县无量山绿耳乌鸡系列开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建设项目等。二是认真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工作。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我局组成项目工作组,在乐秋乡东升、乐秋、麻栗、猪街、米加禄和××镇白云、得胜等10个村委会继续实施血吸病农业综合治理家畜圈养项目,在上年实施的基础上,截至10月份,完成实施户2156户,已验收1604户,圈养家畜25478头,完成项目任务的127。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建设项目:已完成4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并验收,扶持发展规模养猪户55户,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已建成投产,种猪已全部配上种,并开始向全县供精。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养殖建设项目:xx年规划,xx年实施的“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养殖业建设项目”,涉及无量乡的新政和可保两个村委会,计划建设100户,共完成105户,其中:退耕农户105户,涉及420人,完成棚厩建设1895㎡,建青贮窖500立方米,饲料地255亩,开展科技培训1250人次,已超额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努力打造无量山乌骨鸡品牌。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三

我区的养殖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技术化服务之路,形成了开平镇的半壁店、欢套的万头猪场;洼里镇以回民村夏庄为主的奶牛养殖小区;郑庄子蛋鸡养殖小区;栗园镇的特种养殖区,同时还推行了品种良种化、服务及时化、执法程序化,开展了1个基地和3个体系建设,即商品、畜、禽的生产基地,执法监测体系、科技推广体系、防疫体系的建设。

1、养殖业现状

我区的养殖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技术化服务之路,形成了开平镇的半壁店、欢套的万头猪场;洼里镇以回民村夏庄为主的奶牛养殖小区;郑庄子蛋鸡养殖小区;栗园镇的特种养殖区。同时还推行了品种良种化、服务及时化、执法程序化,开展了1个基地和3个体系建设,即商品、畜、禽的生产基地,执法监测体系、科技推广体系、防疫体系的建设。

全区存栏猪、奶牛、羊、鸡存栏分别达到38875头、12190头、9815只、51.46万只,养殖专业户2621户,每日产生畜禽粪尿等污染物约400吨。

2、存在问题

养殖粗放。我区存栏的部分畜禽为分散饲养,每天的粪尿等污染物随意排放,即不环保也不卫生。

污物处理简单。大部分污物尤其是散养户的粪便等污物都是简单存放,未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防疫条件落后。有很大一部分的'养殖场户尤其是散养户动物防疫条件及卫生条件落后,防疫、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硬件设施及规章制度等软件环境不完善,人畜混居,卫生、环保措施不健全。

3、采取措施

积极发展无公害生产,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广无公害生产,截至目前,先后有曹庄奶牛养殖小区、恒信赛鸽公棚、立冬食品有限公司、半壁店生猪养殖场及孟凡城猪场5家养殖企业及其加工企业先后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并全都通过了环评检测,起到了积极地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全面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改善养殖环境。鼓励和支持养殖场(户)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规范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强化其软件硬件建设。

推广沼气池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广养殖场建设沼气池,畜禽粪便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浇灌农作物,即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解决了燃料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农业肥料污染问题。

强化检测与养殖场环境治理。近年来,加强了养殖场兽药饲料等添加剂的监管,规范了生猪等畜禽屠宰前停止饲喂兽药制度,深入开展产地临栏检疫工作,同时加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力度。

积极推广环保清洁生态的养殖项目,做好典型示范。在做好监管的同时,积极推广环保清洁生态的养殖项目,积极推广丰南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丰南区综合种养殖示范园区建设,以项目带动养殖业向环保卫生生态方面发展。

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我区成立了养殖业服务队,便于各养殖户及时求助。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把养殖新品种、新技术送人千家万户。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免费注射工作。

积极培育市场。一是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市场的辐射面和知名度,抢占京津市场;二是认真研究市场,加强对市场走势的分析预测,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的信息。充分利用养殖协会,为养殖户提供畜禽产品市场价格及销售渠道,形成了一个集养殖技术、价格信息、产品销售、疫情动态等畜牧业信息网络。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四

养牛业发展调查报告

1、发展现状

(1)产业优势逐步确立近年来,乡镇党委和政府充分利用大面积种植饲草的有利条件,特别是旱作条件,缓解饲草压力。他们把养牛业作为重点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已发展900个示范户,30户5头以上,占牛总数的3%。手头有2500个人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

(2)龙头企业有所发展长期以来,全乡一直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金是在原陶村创业的人才,他紧紧抓住了大力发展全县养殖业的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公司于4月在xxxx成立,4月在xxxx投入运营。公司总投资100万元,占地11亩,建有肉牛养殖基地,年存栏100头,存栏300头建成了5个850平方米的温室、一个960立方米的青贮窖和一个140平方米的专用饲料棚。xxxx将为现有的肉牛场建设一个车里村养殖小区,xxxx计划建设羊茶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的建成,不仅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农民相互学习养殖方法,有利于防疫防病,有利于市场进入,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指导作用。

(4)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引进了300多头优秀基础奶牛,基础奶牛群建设得到加强。目前,优良的基础牛群占肉牛群的26%。建立了肉牛冷冻和混合改良点。优良的肉牛品种,如南德温牛、西门达尔牛和皮尔蒙特牛已被引入该地。肉牛冷冻和混合改良已经进行。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5)科技育种重大成果为了加快肉牛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县畜牧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推广肉牛相关新技术,如快速育肥、品种改良、暖棚养殖、秸秆综合利用、冷冻肉牛等。,并在科学育种方面采取了新的步骤。特别是在饲料利用方面,xxxx进一步加大了玉米秸秆青贮的推广力度,延伸了玉米产业链,在潍柴和庙堡建设了玉米秸秆青贮示范基地。玉米秸秆开发利用取得新突破。

(6)肉牛生产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大,疫情风险系数逐步降低,肉牛生产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新建灵芝乡兽医站配备1名专业技术人员和19名村级防疫人员,加强防疫队伍建设。

2、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高,商品意识不强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比较保守,落后的养殖习惯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形成的“养牛务农”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商品意识和科技意识不强,导致养牛业虽然逐年发展,但很难突破和跨越,经济效益不够明显。

(2)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综合效益不明显。由于农民商品意识薄弱,养牛一般是以传统养牛为主的分散养殖,饲养管理方式粗放,人畜混养,畜禽混养。存在生长速度慢、育肥期长、肉用性能低、市场准入狭窄等问题。养牛的综合效益不高。

(3)主导作用不强,产业链尚未形成龙头养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有实力的直营养殖户、市场拓展、生产指导、深加工、带动肉牛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只有少数龙头企业刚刚起步,辐射带动效应尚未凸显,农民种养业的驱动力和支撑力相对较弱,产业链短,关联度低,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关系不紧密,利益共享的风险和利益共同体尚未形成,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服务滞后,加工和营销环节薄弱,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

(4)收入增幅不大,资金支持不力,发展潜力不足。养牛业投资大、周期长、短期效益低。养牛从繁殖到出生和屠宰需要2-3年的时间。投资4000多元,可实现收入5500元,净收入1500多元。除去人工成本,年利润率为。如果你少养一头牛或者养得不好,那就没有好处了。然而,如果你筹得更多或者筹得好,就没有足够的资本担保。由于农户投资能力有限,养牛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龙头企业因融资困难难以扩大养殖规模。

(5)饲料资源利用率低草畜脱节,发展不平衡,饲料资源不足,饲料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多年来大力推广的秸秆青贮加工利用技术受到群众饲养条件和规模的限制。难以在分散的农民中推广应用。大多数农民仍然使用农作物秸秆和杂草作为主要饲料。同时,大面积的荒山和荒坡没有得到科学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共同构成了饲料资源利用率低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和壮大。

3、对策建议

(1)强化行业意识,促进观念转变充分认识奶牛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奶牛业作为灵芝继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我们要加强领导,强化产业意识,认真研究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把农民自治与政府领导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政府的行政推动力度,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建设步伐要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实现养牛业发展的“三个转变”,即从农业型向商品型转变。

(3)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保障体系畜牧技术推广服务面向千家万户,工作量大,范围广。为了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目前,我们应该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乡镇站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改善乡镇站基础设施条件第二,必须把疫病的综合防治作为保障肉牛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切实抓好防疫体系建设。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五

摘要:“大势看供应、小势看需求”。7-8月份广东地区进口菜籽(4138,9.00,0.22%)到港充足,油厂菜粕(2458,-54.00,-2.15%)大多已经预售,目前菜粕货源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9月份没有菜籽到港,但企业有菜籽库存供压榨,10月以后的菜籽需求已有油厂通过采购澳大利亚菜籽“曲线救国”,整体菜粕供应还有货,且充足。需求端,广东地区水产养殖同比持平略减,水产饲料产量增减对菜粕需求的影响已经小于配方调整的影响,目前水产料中的菜粕比例在10-15%的较低水平,主要因豆粕与菜粕的价差不足以刺激企业增加配方中的菜粕比例,而且后期进口菜粕陆续到港,受调研企业普遍认为9月菜粕逼仓已无基础。

7月11日调研企业:广东某粮食贸易公司

广州地区由于持续降雨,导致水产启动较往年推迟一个月,往年在3月份启动。降雨还导致水产投料同比减少,但对运输装运没有影响。广东地区主要饲养草鱼和罗非鱼,去年上半年由于陈塘鱼多,今年由于冻害导致陈塘鱼较少,1-4月需求不好,但5月份的提价促销刺激下游备货,1-6月份水产饲料消费跟去年比基本持平。5月份受原料及饲料涨价的影响,饲料企业增加豆、菜粕库存,下游养殖户增加饲料库存,6月份水产料销量出现下滑。广东地区每月菜粕消费需求在5万吨左右,主要依赖东莞富之源、湛江中纺供应,去年开始广西菜粕也有少量流入,今年福建菜粕价格相对较低,也一直想进入广东市场,湖北的青饼也有流入广东的可能。目前湖北青饼报价2400元/吨,运费150元/吨,还有部分价格优势。

目前广东地区鸭料中基本不再添加菜粕,正常在2-3%,如果价格合适最高可达到6-7%。当地部分企业鸭料配方调整非常频繁,有时一天调整2-3次,主要看性价比,特别是库存菜粕的性价比及数量。

进口菜粕主要是颗粒粕,需要进行二次碾压,且企业担心新鲜度不够,接受程度较低,价格上有贴水。4月份开始由于国内菜粕价格坚挺,国内有菜粕买船,预计7-8月份广东地区到港3万吨,可能对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养殖:3季度由于饲料成本增加,猪价下滑,养殖利润明显下降,但整体还不错,目前生猪养殖利润在500-600元/头,最高时超过1000元/头,预计年底将降至200-300元/头,近期仔猪成活率低,延缓猪价下降的速度。目前压栏生猪数量在减少,通常出栏猪体重在220-240斤/头,压栏猪体重到240-260斤/头。

调研企业:广东某饲料企业

该公司去年饲料总产为36万吨,其中猪料24万吨,水产料10万吨(罗非鱼、草鱼料),客户以散养户为主,去年猪料产量同比减少10%,今年1-6月同比减少5%,1-6月鸭料产量大幅增加,饲料总产量增长7%。6-7月鸭料中没有添加菜粕,之前添加比例在5-6%,最高不超过8%。ddgs添加比例在6-7%,当前菜粕性价比很差。6月份生产水产料1.6万吨,同比持平,环比略减。猪料1.8万吨,同比减少。当前豆粕库存在10天左右,3月份时只有5-6天。

水产料主要销往顺德、中山等地,当前水产料中菜粕用量在25%,去年在30-35%。主要因去年采购了一笔1900元/吨以下的低价菜粕,一直用到今年5月份,后期随着菜粕价格上涨,重新入市采购,目前采购量及未点价菜粕可满足10月份以前需求。猪料中豆粕比例在22%,相对较为稳定,自配料今年明显增加。

芽麦:企业采购了8000吨芽麦,成本在1680元/吨左右,主要做鸭料和水产料,猪料中没有使用。周边工厂有采购芽麦,成本在1600元/吨,当前高粱成本在1700元/吨。

7月12日调研企业:东莞某蛋白开发公司

该公司菜粕质量较好,受市场欢迎,通常报价相对较高,主要本地消化,少量流入江西、湖南。由于当地饲料企业较多,地处销区,卖货压力不大,湛江中纺菜粕运过来需要50-70元/吨运费。客户有近七成为饲料企业,下游需求相对稳定,也能解决工厂库容偏小的不足。该公司7月底到港的菜籽,菜粕已经预售过半。另有1万吨进口加拿大菜粕马上到港,预售价格1609+100,而当日7月菜粕报价1609+200,8-9月提货报价1609+150。尽管进口菜粕质量标准与国产加籽粕差异不大,但由于颗粒较大,且色泽等原因,通常较国产加籽粕有贴水。5-6月份每月有-3000吨福建菜粕流入广东地区,运费在200-250元/吨。

水产养殖启动较晚,预计今年整体与上年持平或略减,配方中比例变化很大很快,部分企业一天调整几次配方,当前广州地区配方比例在15%左右,通常会在20%,禽料中比例在2-5%,最高在10%。去年冻害严重,陈塘鱼同比减少,3-4月份需求较差,5-6月份随着价格上涨需求明显好转,其中一部分是下游建库存。今年由于降雨多,虾料受到不利影响,虾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死亡率高导致产量下降。预计7月份以后水产投料将大幅增加。

受临储菜油大量出库及下游消费不振的影响,菜油销售压力较大,后期到船的菜籽,菜油还有很多没有预售,压榨过程中不排除因菜油胀库而停机。当前广东地区一级豆油(6128,-116.00,-1.86%)较一级菜油价格低250元/吨。

调研企业:厦门某农产品贸易公司

长江流域降雨对菜粕需求的影响有点反应过度,如果后期天气好转,重新投苗还有机会,后期走势还要看天气。ddgs供应较多,影响后期基差报价。广东地区油厂都没有菜粕,福建地区可交割的量在3-4万吨,整体菜粕供应并不多,且货源集中,如果后期美豆天气出问题,菜粕跟随逼仓有可能,即使美豆丰产,菜粕也要强于豆粕,豆菜粕价差要缩小,当日豆菜粕价差在590元/吨左右。

调研企业:广东某饲料集团

今年华南地区降雨较多,水产启动较往年晚1个月,而且持续阴雨影响采食量,偏低的陈塘鱼数量也影响了1-4月份的饲料需求。饲料已两次提价,下游养殖户增加库存,5-6月份销量明显增加,5月主要是增库存,6月季节性增加,由于下游库存较多,预计7月份销量增幅仅7%左右,正常年份7月水产料环比增幅在15%以上。预计今年全国水产饲料产量持平略减。

当前水产料配方中菜粕比例约10%,今年以来较为稳定,性价比最差时菜粕比例也就12-13%,去年最高曾达18%。后期继续下调比例的可能性不大,当前库存及订货量可用到8月初,后期还要继续采购,但近期价格回调没有买货。ddgs配方中用量在12-13%,高于菜粕,主要因为性价比较高。华中地区大量使用青饼,菜粕+青饼总量在20-25%,去年30%以上。

9月份菜籽进口少,当月供应可能偏紧,但当前供应充足。广西各工厂还在卖货,广东相对较紧张,福建油厂菜粕也很多,而且卖不动,加上美国天气不错,并不看好后期粕类走势,因此也没有着急采购。

7月13日调研企业:番禺地区养殖大户

养殖规模:最近4年都是39.1亩的水面,两个池塘,5-6年是一届塘,通常塘里会有两批苗,循环投苗出塘。今年投苗的条数较去年少,但是苗的重量大。总的算起来这两年投苗的量相差不大。目前草鱼养殖成本是4.8-4.9元。

养殖成本中饲料占70%,饲料价格每上涨5元,体现在鱼价上就是0.15元。备货情况:在5月份第一轮饲料提价时,养殖户备货半个月,经销商最多备货一个月。第二轮提价时备货动力明显不足,库容是最大的问题,但到目前增加的库存基本消化。今年广东地区降雨较多,影响20%的投喂量。因土地成本从去年的2000元/亩涨至2500元/亩,以及土地征收,转种甘蔗香蕉等情况发生,地区水产面积减少10%,加上养殖密度的下降,总量较去年下降15%。

调研企业:广东某大型饲料集团

6月份该集团华南片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水产料产量6万吨,同比增加,5-6月份同比环比均增加,弥补了1-4月份的降幅,上半年饲料总产量50万吨,同比略增,其中水产料25万吨,同比持平,鸭料15万吨,猪料10万吨。鸭去年存栏低,今年有恢复性增长。

今年水产养殖投苗量并不少,主要是连阴雨导致采食量下降,预计水产料持平略减。广东地区水产鱼主要以罗非鱼和草鱼为主,之前两者占比约60%,但近两年由于罗非鱼出口受阻,养殖量明显减少。预计未来水产养殖结构还将发生变化,一方面人口增幅放缓,二是消费结构升级,草鱼消费量将减少。

当前饲料中菜粕用量在12-15%,去年在15%,最高时在20%。禽料中比例在5%,鸭料中基本不用菜粕。当前菜粕采购量可用到9月底,配方比例暂时不会改变,正常物理库存10-15天,近期价格回调有点价,没有新采购。ddgs配方中比例5-8%,最高15%,ddgs油性大如果添加比例过高会影响水产料颗粒黏性。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六

从世界肉牛业发展走势上看,尽管我国肉牛育肥效益可观,发展前景广阔,但事实上我国肉牛产业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国内消费的高档牛肉也是大部分依赖进口,肉牛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技术指标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就存栏牛年头均产肉量而言,发达国家普遍达到80~90公斤,而我国仅为 公斤;就肉牛胴体重而言,发达国家多在295公斤/头以上,世界平均水准为205公斤/头,而我国仅为147公斤/头;在肉牛饲养体系建立、肉牛产业布局、国民肉牛消费习惯引导、近些年疯牛病引发的消费担忧等涉及国家肉牛产业政策的问题上,我国存在很大的缺陷,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如何规划、扶持肉牛产业健康发展是摆在业内人士面前的急需破解的难题。对此专家建议:

一、加强品种改良,提高肉牛品质。

肉牛生产应该注重品种、品质、品牌的效益,而这其中品种是关键。牛和猪、鸡不一样,每一个品种的牛的肉质差异很大,不同品种杂交的牛产出的牛肉不同,所以要长期成批量的供应高档肉就要有优质的肉牛品种和大量的牛源。肉牛的选育工作非常关键,各地要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优良品种,大量繁殖,成规模、成批量的供应。只有饲养优良品种,才能实现消费者青睐、养殖者受益、加工者获利的良性发展。

二、加强牛源基地的建设。

当前造成牛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是牛源紧缺,屠宰企业为了收购育肥牛到处找牛。牛源紧缺的原因是养牛没有形成规模,要实现肉牛产业的良性发展,加工企业就要让利于民,要让养牛者真正得到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稳定牛源基地。牛源基地建设和肉牛加工企业的发展不是两个孤立的群体,它们是一个产业中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大量优质的半成品的存在才有大量高质量的合格成品的产生。

三、建立肉牛生产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我国牛群数量大,但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落后,市场混乱,牛肉质量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建立肉牛生产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对肉牛生产从源头饲养到市场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对于保障我国牛肉食品安全生产,杜绝产业链运行中的违规操作,为肉牛产业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维护市场秩序,杜绝恶性竞争。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理顺加工秩序,杜绝私屠乱宰现象,鼓励国内企业走“合理竞争、理性联合”的道路,共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档牛肉品牌,决不能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从而引导肉牛加工业健康发展。

日前,记者就肉牛业发展的情况在平度、莱州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肉牛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养殖效益稳中有升,农民养殖积极性较高;育肥牛价格继续走高(脂肪沉积较好的牛售价已经达到元/公斤)一头肉牛育肥3个月可盈利400-500元;牛肉售价高位运行,该地区第一季度平均价格为 元/公斤,同比上涨。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七

一、畜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畜草产业发展抢抓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推广种植等机遇,按照“做强养殖,做大加工,搞活流通,提升草业,确保安全,增加收入”的总体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总体目标,坚持走“以种促养、以养带种”、千家万户“小群体、大规模”与养殖专业村相结合的路子,以畜产品深加工和资金投入为突破口,以加快设施畜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以草食畜养殖为主的畜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经营、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建立起“三大产业带”,以浅山地区小尾寒羊养殖为主的肉羊养殖产业带,此产业带经济基础薄弱,但饲草资源丰富,农户发展肉羊养殖的积极性较高,通过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基地示范、协会联动,连片发展的方式重点发展养羊规模户,建立发展良种肉羊生产基地。引进无角陶赛特、杜泊、波尔山羊、萨福克等优良品种,推广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良种化水平。

(二)发展潜力

策,全县万亩天然草场生态逐渐恢复,红豆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留床面积达万亩,高粱、燕麦等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5万亩以上。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今年全膜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万亩,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达到240万吨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业,并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组织企业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使草畜产业发展由产量扩张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按照“民办、民发、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扶持创建各类养殖合作社82个,逐步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使种草养畜户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受益者。三是高度重视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全县畜禽改良点达到29个,其中牛冻配改良点17个、羊常温授精点5个、猪常温授精点7个,累计完成肉牛改良万头,肉羊改良万只,猪、牛、羊、鸡的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90%、75%、78%、95%。四是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与各乡镇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书;制定了《***引进畜禽防检疫管理实施意见》,对牛、羊引进由县畜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统一监管实施,防止输入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存在问题

展的畜牧业经营创新机制。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实际,着力加强家庭经营方式的创新,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兴办家庭养殖场,使之成为新型畜牧业经营方式的主体。同时,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引导农民以资金、实物、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入股,大力推行股份透明、财务透明的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试探性的推行股份担保制度,切实加快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带动养殖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

(二)推动养殖业快速扩张。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紧抓国家扶持政策、引洮工程供水和“联村联户”等机遇,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牛存栏3头以上或羊20只以上)、家庭养殖场(牛存栏50头以上或羊200只以上)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在经营主体上,以发展家庭规模养殖户和家庭养殖场为主,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建设和流动资金的投资比例,全县每年发展家庭规模养殖户4000户以上,家庭养殖场150个以上,在养殖畜种上要以肉羊为先,牛羊并举。同时,采取双联帮扶行动,在扶贫重点区域内,理思路,搞协调,筹资金,在扶贫政策上给予倾斜,加大对空圈补栏力度。

联惠农贷款、小额贷款和省级牛羊蔬菜贴息贷款的大好机遇,加大政府本级财政贴息力度,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增加金融产品,提升诚信水平,努力增加金融机构对畜草产业发展的贷款支持,使之成为畜草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的主渠道。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有利机遇,完善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环境,积极争取县内外资本投入我县畜草产业建设。

(六)加大品种改良,搞好技术服务。在家畜品种改良上,坚持“纯繁与改良结合,引进和自育结合”的原则,按照全县畜草产业发展布局,建设牛羊良种繁育场和扩繁场,依托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引进适合我县饲养的牛羊良种,加大改良点建设力度,大力推广黄牛冻配、肉羊常温和杂交改良技术,加快全县畜禽良种化步伐。在技术服务上,一要全面加强基层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基层人员服务能力。根据畜草产业发展的需要,还要进一步充实县乡村三级专业技术人员,扩大服务队伍;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乡镇干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二要结合科技_制度,充分发挥技术服务职能,实行乡镇干部和畜牧系统技术人员包干责任制,从饲养技术到疫病防控、从生产管理到生产销售,实行全程包干服务,把技术服务纳入绩效考核和年终考核,建立健全责任清晰、奖罚分明的技术服务体系,切实为养殖业主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提高水平和经济效益。

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体系,为畜草产业发展壮大做好人力保障。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八

国家相继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除公共安全相关的政策外,也出现了关于智能建筑等相关内容,对于安全监控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安防市场得以持续发展。

一、安防监控企业现状

1、企业规模不大,因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原因,技术含量较高,综合应用难度较大;

4、二线城市中,低质低价的竞争市场阻碍行业良性发展;

5、行业利润不断下降,导致企业使用成本在不断上升,市场进入恶性循环。

二、驱动安防监控市场发展的因素

2、不仅是公安等政府部门对安防建设的需求,各应用行业对安防监控的需求也在加大;

3、社会安防意识的不断提升,带动需求。

三、对于安防监控企业的市场可持续建议

1、做好生产制造,向先进国家和著名企业学习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

2、培育自主品牌和提高品牌工艺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3、不断改变营销策略,通过市场调研更加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完善策略;

4、注重中小企业的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5、构建较为完整的安防监控产业链。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九

进几年来,我县牛、羊养殖数量增长幅度缓慢,个别村镇出现下滑趋势,就这一问题,我局根据晋繁发[2011]2号文件精神,对全县牛、羊生产情况做了专题调研。

一、2000年以来,我县牛羊生产变化情况。

从古到今,牛羊养殖一直是右玉县的传统养殖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我县地广人稀,气候凉爽舒适,草食资源丰富,绵羊养殖条件得天独厚,我县注册的西口羊肉远销中外,产品供不应求,销售市场前景广阔。在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销售市场的拉动下,自2000以来,我县牛、羊养殖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到2006年底民全县绵羊养殖数量达59万余只,牛养殖数量达万头,比2000年养殖数量分别增加51%和18%,到2010年底,全县肉羊养殖数量达69万余只,牛养殖数量达万头,比2006年养殖数量分别增加16%和13%,全县牛、羊养殖数量增长幅度较2006年以前有所下降。

二、养殖数量增长幅度缓慢(下降)的原因。

由于我县地广人稀、草食资源丰富,野外散养一直是我县传统养殖业的最大特点。自2007年上级部门出台封山禁牧办法以后,我县牛羊养殖增长幅度明显减慢,个别村、镇养殖数量出县下降趋势,其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观念和养殖环境发生改变。

在以往传统养殖中,“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是我县养殖业的真实写照,养殖户以“一条鞭”、“满天星”等散养方式,任牛羊在野外采食,人力物力投入较少。2007年封山禁牧办法出台以后,国家提倡由以往传统散养方式向规模养殖方式转变,许多养殖户不敢、不愿去尝试,导致养殖数量增长速度减缓。

2、养殖户认为养殖成本加大。

以往传统养殖中,牛羊除冬季补饲少量精料外,其余季节都在野外采食放牧。现代规模养殖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虽然规模养殖的出栏周期较散养的短,但部分养殖户不能改变传统养殖观念,导致养殖业发展滞缓。

3、规模养殖场建设力度投入不足。

近年来,上级部门为了落实封山禁牧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鼓励养殖户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先后投资建设了部分规模养殖小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规模养殖业的发展,但我县是山西省唯一半农半牧县、是肉羊养殖生态示范县,牛、羊养殖数量较大,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力度远远不能满足养殖业发展的需求,很大程度制约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投资建成三个肉羊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肉羊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格局,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主导产业,为促进和拉动我县养殖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

1、下一步工作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我局继续大力致力于规模养殖业的发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牧业专项贷款,大力建设规模养殖小区,让养殖户认识到规模养殖的优点,转变传统养殖观念,要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跨越发展,进一步发挥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群众优势,充分响应并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是我县养殖业在政策的推动、企业的拉动、资金的驱动、市场的带动、群众的能动五方给力的作用下,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好我县地域养殖优势,积极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全国畜牧业强县。

殖小区建设的需求。因此,建议国家和省进一步加大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力度,鼓励和扶持规模养殖的发展,向规模要效益。

二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员和改良员队伍建设。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和改良人员是现代化规模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坚实后盾,没有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和改良人员队伍的建设就没有现代化规模养殖的形成和发展。目前,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和改良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工作条件相对落后,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对基层防疫人员和改良人员予以经济补贴,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积极性,为我县规模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右玉县畜牧局

二0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

**市是河北省水产养殖大市,养殖规模和产量在全省均居首位,占据了全省水产养殖业的半壁江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农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主要途径之一。我市水产养殖业所取得的进步与成绩是巨大的。但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

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6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70万亩(包括滩贝养殖),淡水养殖面积36万亩。水产养殖总产量2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1万吨(包括滩贝产量),淡水养殖产量18万吨。在海水养殖中,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和南美白对虾为主养品种,其中中国对虾养殖面积8.5万亩,日本对虾养殖面积12.5万亩,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4.9万亩,对虾总产量19982吨。工厂化养殖面积达到40多万平方米,养殖品种包括:牙鲆、大菱鲆、河豚等。在淡水养殖中,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草鱼为主要养殖品种。全市水产养殖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大好局面。从以上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市的水产养殖规模不可谓不大,水产品产量不可谓不高,在农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谓不突出。然而,面对这些成绩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去研究制约行业发展的矛盾所在。

第一、养殖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纵观全市水产养殖结构状况,仍以传统的养殖品种占主导地位。海水以“三虾、三鱼、三蛤”为主,即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河豚鱼、牙鲆、大菱鲆、青蛤、文蛤、杂色蛤等。淡水主要是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草鱼等。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虽然是很好的传统养殖品种,但由于受病害的影响,单产较低,经济效益不稳定。淡水传统养殖品种单产高,总产量大,但由于集中上市,又没有稳定的出口渠道,只靠内部市场消化,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经济效益差。区域优势品种效应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工厂化养殖在我市发展很快,也丰富了海水养殖品种,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水质环境问题、苗种问题、病害问题又成了工厂化养殖发展的三大发展“瓶颈”,制约了工厂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缺乏产品质量意识,难以形成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目前,我市水产养殖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而池塘养殖大部分采取精养方式,尤其是淡水池塘养殖,放苗密度大,产量高,这样的养殖模式曾给养殖户带来过很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受到池塘老化、水源短缺、污染加剧及苗种品质退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频频发生,在整个养殖周期内需要不断用药,如消毒剂、抗生素、杀虫剂等。有些养殖户为了治疗鱼病,甚至使用一些剧毒农药,如溴氰菊酯、甲胺磷等,而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造成病原体的抗药性增强,进而用药浓度就需不断加大,毒性也越来越大,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水产品流入市场对人类健康将造成危害,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和我们所倡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相违背,并且在国际市场中药物残留也成了水产品出口受限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的潜在风险。

第三、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受利益驱使和不当的宣传导向,有些地区为了追逐短期利益将大片的粮田改造成池塘,进行水产养殖,使当地植被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后果。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几乎有水的地方就养上了鱼,造成水源严重短缺,养殖环境急剧恶化。养殖环境的污染除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与生活污染等因素外,养殖本身也会造成水环境污染。成吨、成百吨、成万吨大量的饲料投入养殖水体中,而这些饲料只有20%左右被鱼虾转化利用,其余80%将以不同方式流入水环境中,造成养殖水域富营养化,随着池塘换水的进行,这些被污染的养殖用水排入河流或海域,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影响着人类赖于生存的大环境。水产养殖业本身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第四、优良品种匮乏,种质状况退化

良种的选择和培育是增产、增效的关键。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优良品种可显著增加产量。而目前我市的状况是缺乏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养殖亲体或苗种依赖于捕捞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衰退或破坏。我市的人工选育和遗传育种的研究研究基本上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市水产养殖品种除极少数进行过系统选育和改良外,绝大多数水产养殖动物都是未经选育的野生种,累代养殖出现了种质退化、杂合度降低、遗传力减弱、生长速度减缓、性成熟提前、品质降低、抗病力下降等问题。实践证明,品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水产养殖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尽快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水产养殖动植物新品种,对于实现我市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养殖结构将不断优化

一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当地传统品种,使之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如我市已经形成养殖规模的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河豚、河蟹等,要把我们的传统优势品种做大、做强,在产品质量上、品牌宣传上加大力度。按照开发一个品种,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搞好区域规划和品种结构调整。沿海地区除了发展一般的浅海滩涂养殖外,还要适度发展工厂化养殖和深海养殖,拓展海水养殖的空间,山区水库要大力发展增殖渔业和观光渔业。倡导多种养殖模式并存,以往的高密度、高产量养殖模式,将向低密度、高品质、高效益的自然生态养殖方向发展。

二是要根据市场多变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到以市场为中心上来,紧紧围绕市场转。在引进和开发名特优新品种的过程中,一定要考察新品种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优势品种,使之能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并有自己的市场。比如我市引进的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就非常成功。已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并且具有很好的市场。只要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考察、论证,在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上下大功夫,就能够不断为水产养殖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情调,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时尚。每个家庭在旅游度假上的消费支出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我市旅游渔业资源丰富,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逐步发展独具特色休闲渔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如交通、旅馆、餐饮等)的发展。观赏渔业作为休闲渔业的宠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家庭买个小鱼缸,养点金鱼、热带鱼,宾馆安置个鱼缸放点水草、珊瑚已越来越时兴,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观赏鱼养殖及其系列产品将大有可为。稳步发展,逐步壮大,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后,将形成新的出口创汇品种。

第二、养殖品种不断优化,优质良种逐步增多

一是提高我市水产养殖育种手段的科技水平

在育种的技术手段上,充分发挥经典的选择育种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大力发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推动细胞工程育种育苗技术的成果转化,同时,注重其他育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形成多种技术并举、各有侧重的发展局面。

二是改变优良品种缺乏的不利局面

在选育的种类上,目前应特别注意抓好对虾、扇贝、大黄鱼、牙鲆等海水主养种类的新品种培育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其它重要种类的选种育种研究。对国外已经引进的名特优种类,如大菱鲆、欧洲鳎等,要强调对其遗传多样性的跟踪检测。对新开发和待开发种类,如石斑鱼、半滑舌鳎等,首先应完成人工条件下的亲体培育和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摆脱养殖生产对野生资源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开展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

三是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基地建设

建议由政府投入和企业配套为主,建设区域性的养殖优良品种培育基地,重点做好主要养殖类的新品种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与大中型水产养殖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广泛地群众参与的优良品种选育体系。建议由权威领导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一个面向整个产业的水产养殖良种选育计划,按产业发展的急需程度,分期分批分层次实施。合理地调配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资源优势,把育种变为行业内专家和群众共同参与的行为。

第三、传统渔业将向现代渔业,数量渔业将向质量渔业不断转变

首先要大力推广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要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渔业主管部门要对龙头企业、渔业产业化示范区加强指导、协调和管理,促进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入世以后,水产品市场将更加开放,渔业面临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以往那种只注重产量,忽视质量的生产理念将被淘汰。从当今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看,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贸易壁垒。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经常以卫生质量标准为由对我们的水产品出口进行限制。如2000年欧盟对我国冷冻虾检出氯霉素超标,从而全面封杀了我国养殖冷冻对虾对欧盟的出口,给我国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产品食用卫生安全管理。首先要全面推行水产养殖标准化,建立一整套符合本地区,又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养殖标准体系。二是要加快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为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保证。三是依法实施水产养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引导并提高广大养殖户质量意识,使之能自觉地按照渔业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渔业执法部门要积极行动,切实抓好从“鱼苗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无公害”水产品。

第四、养殖标准化体系将不断完善

为了提高养殖水平,实现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广大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从事水产养殖实行养殖证制度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早在1986年颁布实行的《渔业法》中就明确了养殖证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制度没有得到彻底贯彻落实。按照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的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并已经逐级落实。我市也将在有关部本的协调下,把该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另外,对养殖环境、苗种、渔用饲料与渔药等进行全面管理将进一步加强,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总之,高品质、绿色环保、无公害将是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水产养殖市场调研

农村养殖业调研报告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一

为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林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的战略目标。4月15日至19日,我带领分管副局长、各林场行政主要领导、产业发展部、党政办、黑木耳养殖大户等一行22人,赴绥阳林业局就食用菌养殖情况、产业发展情况、新林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学习考察期间,我们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黑木耳、蘑菇养殖基地,参观了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示范区、林河黑木耳菌包生产基地、宏福山特产品有限公司、菌糠生物质固态燃料生产基地等。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绥阳,食用菌产业发展态势令人震撼

绥阳林业局是一个建局65年的大型林业企业,森林资源濒临枯竭,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几年来,他们却依托临近牡丹江和绥芬河的地缘优势,施业区内有丰富的林间剩余物的资源优势,局址四周有广褒林地的空间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菌菇等食用菌养殖业。顺利完成了主伐任务调减后的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何处去的问题。使当地林下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落后地区迅速崛起的“绥阳现象”。考察期间,考察团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当地涌动着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潮。他们思想转变程度之高、经济发展势头之猛、产业扶持力度之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形成发展林下经济的合力。绥阳林业局把发展食用菌养殖业,作为发展林下经济、致富职工群众的主导产业来抓。确定以人均收入超2万元,场(所)收入超千万元的“双超”创富工程为载体,以抓好基地建设,巩固基础产业,壮大龙头产业,开发新兴产业为出发点,着力构建适合绥阳林区新形势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工作目标。建立了由局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发展林下经济领导机构,还成立5个工作推进组定期督进,把发展林下经济情况作为对林场(所)目标管理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在全局形成了凝心聚力抓发展,全力以赴奔致富的生动局面。

(二)经济转型的定位准确、思路灵活、措施得力。当地之所以能够依托食用菌养殖取得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绥阳林业局的产业转型定位准、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自身优势和抢抓发展机遇,把绥阳林业局由一个经济结构单一的林业企业,转型为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林区企业。在产业定位方面,绥阳林业局没有好高骛远,好大求洋。而是根据市场需求,紧紧的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食用菌养殖业,把“小木耳、小菌菇”做成大文章。在经营模式上走市场引导,龙头拉动,全民参与,局县共建的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打造菌种生产基地、养殖基地、加工基地、销售基地搭建四位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平台。以超前的思维、务实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

(三)产业发展的速度快、势头猛、气魄大。绥阳林业局无论是菌包生产基地、养殖基地、加工基地、销售基地的总体规模还是养殖户的单体规模,普及程度都气势恢弘;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养殖质量,都堪称一流。目前,绥阳林业局的食用菌养殖数量达到亿袋,产值亿多元,从事黑木耳及相关产业户数达到6000多户,占全局劳动力资源总数的71%;全局人均增收9282元,占职工家庭总收入的51%。真正把食用菌产业做成了立局之业,富民之本,发展之基、和谐之源。

(四)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效果好。一是依托食用菌资源强化招商;二是依托“绿色”这个特色吸引招商;三是依托优惠政策扶持招商;四是利用会展平台宣传招商。通过举办中国(东宁、绥阳)黑木耳节招纳全国各地的参展商、采购商、经销商和投资商。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绥阳发展的根本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完善招商措施,激活招商主体,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巨资,借助外力加快了自身发展。目前已有江苏雨润集团黑木耳(进出口)产业集群、黑龙江北味菌业科技公司食用菌即食食品项目、牡丹江中龙食品公司、绥芬河多维宝公司等一大批食用菌加工经销企业落户绥阳。产品不仅进入沃尔玛、乐购、易初莲花等多家国际连锁超市,而且还打入了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际市场。

(五)政策扶持到位,龙头企业拉动作用强。一是联合举办中国(东宁、绥阳)黑木耳节,扩大了绥阳黑木耳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二是成立黑木耳养殖协会,通过协会活动拉动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三是建立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市场,把绥阳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产品集散地,实现以销促产。四是组建宏福食用菌加工有限公司。通过宏福公司与江苏雨润公司、北京采珍居商贸有限公司的合作,延伸了食用菌产业链,辐射拉动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家的良好发展态势。

(六)食用菌养殖科技含量高、科技支撑作用大。一是举办食用菌养殖技术培训班,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素质。二是发挥养殖协会的作用,通过协会向养殖户发放科普资料,推广养殖技术。三是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不断引进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开拓养殖人员的视野。四是推广棚栽吊袋养殖技术,不断提高黑木耳养殖产量和质量,五是实行小孔栽培和春耳秋管技术,生产适销对路的终端产品。六是开发菌糠固态生物质燃料,实现经济循环发展。

(七)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化机制比较完备。目前,绥阳林业局已经建成了以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技术培训和研发推广基地;以林河菌业为龙头的菌包生产基地,以基层单位牵头,全民共建的养殖基地;以宏福公司为龙头的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以中国(东宁、绥阳)木耳节为为媒介,以绥阳食用菌销售大市场为平台的产品销售基地。走上了菌种自主研发,菌包工厂化生产,产品精深加工,市场对外开放,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化发展轨道。

二、比较绥阳,食用菌养殖的成功经验深受启迪

(一)超前的思想意识,赋予了他们宏大的气魄。绥阳林业局之所以在林下经济发展上保持了迅猛的势头和强大的后劲,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拥有开阔的视野。能够敏锐的分析目前林业企业的职责和任务。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及时的抓住机遇,发展自我。能够动态的、创造性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与他们相比,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的存在唯条件、唯客观的思想,缺乏加快发展的信心。有的在工作中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有的看问题总是先看到困难,而不会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利用机遇。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林下经济的障碍,是我们落后的根源,必须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

(二)开放的发展格局,提升了他们的发展速度。绥阳林业局的林下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飞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扩大开放,坚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根本之策。在招商引资上招招新、招招实,实现招商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经营管理市场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在资本运营上敢探索、敢尝试,借助外力激发了内部潜力,使经济发展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在产业发展上依托林下资源,立足自我,面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也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但是,由于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再加之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林下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基础产业还没有形成。相当一部分同志在这方面还是“门外汉”,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多。

(三)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他们腾飞的基础。“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经济规模的扩张,离不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绥阳林业局把发展食用菌养殖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工业园区。以完善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吸纳了雨润公司、宏福公司、北味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入驻发展,形成了聚集效应,拉动了经济发展。

(四)饱满的精神状态,铸就了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精神状态是信念,是支柱,更是一种动力。绥阳林业局之所以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精神。有一种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挑战屈服的勇气。我们必须看到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认识到小进即退、慢进亦退的道理,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就必须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努力跳出本地本单位的“小圈子”,放眼全省全国的“大范围”。瞄准先进,奋起直追,以一种见贤思进、见贤思齐的雄心壮志,全身心地投入到林下经济发展工作中去,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

(五)优越的创业环境,实现了他们跨越发展的梦想。环境代表着形象,蕴藏着后劲,体现着实力。绥阳林业局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效应的环境因素产生叠加效应、磁场效应和连锁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了林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学习绥阳林业局,就必须进一步树立“环境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把环境营造从“物”的层面提高到“人”的层面,从“干部”的层面提高到“全民”的层面,努力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

(六)长远的发展思路,是绥阳事业成功的保证。绥阳林业局发展食用菌养殖业已有近30年的历史。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绥阳打造成菌种研发自主化、菌类养殖基地化、产品生产系列化,产品营销市场化,四位一体的食用菌培育、生产、销售基地。每年通过黑木耳养殖完成产值亿元,把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用食用菌支撑起绥阳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三、学习绥阳,推进图强林下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一)创新发展思路,谋划黑木耳产业发展。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绥阳林业局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客观形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和准确地把握。我们必须摒弃照搬条文,自我设限的思维模式。坚决按照地委和管局确定的发展思路,坚持抓发展的劲头不减。研究政策,灵活运作,只要有利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努力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实干中求得完善。

(二)加强科技推广,保障黑木耳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地区农科院的联系,要大力推进良种工程。林业局建立自己的良种培育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奋斗、育英、潮河、潮满4个林场率先发展,探索推广棚室吊袋木耳养殖模式。每个林场建设一个100万袋以上的标准化菌包加工厂,吊袋木耳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同时,大力推广先进技术。采取政策支撑、资金引导、项目扶持等办法。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广菌包工厂化生产 、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小孔栽培和春耳秋管技术等。探索循环产业,考虑建设菌糠生物质固态燃料生产线,解决废弃菌袋再利用问题,实现变废为宝,引进草腐菌袋生产技术,降低食用菌养殖对木材资源的过度依赖。

(三)强化基地建设,强化黑木耳产业发展。借鉴绥阳先进经验,把握机遇,潜心把这项产业逐步做大做精做强,建设集产、供、销、加、研为一体的新型产业体系。树立正确导向,以奋斗、育英、潮河、潮满四个黑木耳基地为先导,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发展黑木耳养殖积极性,增加从业人员,继续扩大规模。在发展模式上,林业局不再大包大揽,充分发挥菌类养殖协会作用,采取成立合作社、集资建厂的经营模式。

畜牧业养殖调研报告篇十二

又一个暑假来临了,我没有选择留在合肥打暑假工,而是回到家,在家找工作。找工作找了几天,都没找到,后来我大伯的一个朋友是开饭店的,需要人手,于是经大伯介绍,我就去了,大伯是做水产生意的,他经常给饭店送水产,久而久之,我对大伯的水产业起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想对水产产业做个调研。其实在我们村,不,应该是我们县都对水产业很重视,听大伯说,不知他一个,还有好多人都做水产生意。水产业是我村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宣传我村地理文化环境的重要品牌,我们这的山水生产水产。但是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水产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县以家庭渔场为载体,坚持突出螃蟹、黄鳝、鳖、各种鱼及优势产品的生产及加工。并形成养殖规模,全县养殖水面已达30.61万亩,其中,湖泊19.5亩。年全县49万亩水产养殖总面积中,实施生态健康养殖的面积达37万亩,比上年增加10多万亩。24.5万亩河蟹全面实施了生态健康养殖,发展网箱养殖黄鳝100亩,网箱600只14000平方米,共放种3.5万多斤,成为全县水产业新模式养殖的“领头雁”。普通养殖户养龙虾每天可达400多斤,获利近3万元。

2、生态健康养殖倍受重视。面对入世后水产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

制的新形势,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应对挑战,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把发展无公害绿色水产品、走生态养殖之路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要求,强行推行。

3、水产产品销售火爆。

我县大大小小饭店酒楼都有特色水产,比如,美味的黄鳝,龙虾,鳖等等,这些已成为家乡人酒席上必不可少的几道菜,人们会根据主人家水产产品的`好坏来评价主人的热情度,饭后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议论起主人家的水产产品。水产产品不仅受大人们欢迎,更受小孩子们的喜爱。

4、水产品标准生产健康无害。

广大养殖户适应市场需求,突出质量效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试样新品质,采用天然饲料,种子都属于天然的。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

1、从微观角度看:

常规鱼养殖品种不适应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鲫鱼、花百鲢养殖比重偏大,套养的小品种比例偏小,综合利用不太合理,流通销售不畅。河蟹养殖不适应消费。虽然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已深入人心,但不少养殖户仍坚持走高密度、小规格的路子,尽管产量上去了,但价格下去了,取得了高产量,但未能实现高效益,加之也未与六小品种混套相结合,结果效益不理想。投入不尊重科学。首先,“六小”品种等优质高效水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是饲料投入方面,面积大的无力投入,面积小的盲目投入,80年代的优势资源,90年代的结构模式,21世纪的品牌市场,少数养殖户的陈旧观念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导致有资源无产量,有产量无效益。营销理念上有偏差,常规鱼赚不到季节利润。而河蟹销售由于受上年春节前后上市越迟价格越高的直接影响,不少养殖户待价而沽,今年蟹市大有变化,春节前后上市越迟蟹价越低,效益自然是很不理想。服务不适应发展,基层水产网络建设丞待加强。

2、从宏观角度看:

染造成死鱼、死鳖、死蟹等等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水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东荡、西湖地区发展不平衡性较大,影响整体水平提高等等。

1、继续调整水产养殖结构,重点发展无公害优质水产品。

(2)发展特色品种。地方特色小品种野生天养,口味鲜美,是地地道道的无公害优质水产品。要调大规模,在扩大繁育和扩大混养面积上求突破。

(3)要大力引进新品种。要真正做到引进开发一个新品种,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

2、普遍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不断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1)营造生态健康养殖环境。全面使用光合细菌、种植水草、投喂鲜活的动物饲料,推行轮养轮休,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2)要研究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积极推广水产生态防病、水产饵料生态循环利用、水体生态调节等技术,尽快摸索出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逐步实现水产品标准化生产。

(3)要培植生态健康养殖典型。应注重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以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3、加快推进水产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集约化程度。目前水产品加工开始起步,但层次较低。要推进产业化经营应抓好二个方面:

(1)应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它在技术、信息、资金、服务养殖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不断扩大经纪人队伍。养殖户应做到既会产、又会销。各地应该制定落实扶持政策,帮助经纪人提高装备水平,不断增强拓展市场的能力。广大养殖户应实行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亩产养殖效益。

4、大力实施三项工程,进一步提高水产业的科技含量。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以推进品种、技术和知识更新二项工程做起,不断提高科技对渔业的贡献份额。

(1)加快品种更新。一方面,应搞好本地品种提纯复壮;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新品种,充分发挥品种优良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

(2)加快技术更新。有关部门应投入足够的精力,帮助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以上是本人对太湖县水产业发展的一些调查及建议,我相信,如果采取这些措施的话,广大养殖户及水产加工企业定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有关部门会更好地为水产事业服务,从而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水产事业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个人劳动合同书 个人劳动合同(精选15篇)

下一篇:电脑时代为什么需要练字辩论范文(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