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一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
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10个方格
师:估一估,有几个方格,数一数你估对了吗?
师:10格有这么多,那这里有多少方格呢,谁来估一估。(课件出示百格图)
有不同意见吗?数数看估得对不对?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一行有10个,有10行,所以是100个。
师:我们一起数
生从1个十一直数到10个十
师:10个十就是100并板书。
师:有没有一个一个数的,如果这样要数几次
生:100
师:也就是说100个一也是100(板书:100个一是100)
这副图由100个格子组成,所以我们叫它百格图。
师:有些调皮的星星跑到这些小方块里来了,一共有多少颗?
生:38颗
师:怎么这么快就知道啦?
生:一行是10颗,有三行就是30颗,再加下面的8颗就38颗。
师:下面有8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数的(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2:因为空了两格,所以是8
师:这个方法真好。
师:注意看现在又有几颗星星呢。
讨论为什么不是40,并用课件演示。
小结:看来数的时候要好好开动脑筋哦。这些调皮的星星给大家带了一道题,请小朋友把百格图填完整。
小朋友练习纸上就有这张图,比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
师:填好后和屏幕上的对照一下,你填对了吗?
挑你喜欢的一个数说说它的组成。
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数,那老师喜欢哪个数?请小朋友猜一猜?
(引出并板书50)
师:50后面连续数5个数,谁会
师:同意吗?他是往后一个一个增加的,如果往前数5个,会吗?一起数。
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想说,看来数数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有规律就行。
其实百格图里的这些数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次增加1
生:每一行除了最后一个,十位上的数字都相同。
师:竖着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每一列个位上的数字都一样
师:第一列个位上的数字都是几,第3列个位上的数字呢?最后一列呢?
生:0
师:个位上是0的数我们把他叫做整十数。一百是整百了。
师:斜着看,你发现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运用规律闯关。
第一关:找一找
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百位上的数字是谁,表示什么意思?
2、最大两位数是几,再添上多少是100
3、87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4、24在第几行第几列?79在第几行第几列?
5、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的两位数有哪些?
6、个位是6的数有哪些,那十位是6的又有哪些?
第二关:猜一猜
1、第2行第2个数是谁,睁开看看猜对了吗?问为什么不是22。
2、第7行第6个数是谁,睁开看看猜对了吗?
第三关:填一填。
1、29、59、89、99后面的一个数分别是
()、()、()、()
2、第7行第6个数是()
3、第3列的数,个位上都是()
问题:个位上的数字加十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几?
最后出示奖品:糖
先让学生估,然后提问如果每人一颗够不够?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二
1、同桌互相数:一百一百地数,从300数到1000
十个十个地数,从八百六十数到一千
一个一个地数,从七百八十六数到八百零五
2、一个一个接着数。
(1)五百零七、()()()()()
(2)二百九十八()()()()()
(3)九百九十五()()()()()
第二关:填一填
想想做做第3、4、5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第三关:想一想
1、想想做做第6题。
观察两个计数器,你发现什么?
小结:哪一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这样的单位,所以这里第一个表示四百七十,第二个表示四百零七。
2、射击比赛,谁是冠军
第三名奖品价格
提示一:它的价格介于一百与二百之间。
提示二:在我们遇到困难或敌人时也可以拨打这个数。
第一名奖品价格
提示一:它的价格是一个三位数,每一位数上个数字相同。
提示二:它的价格是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师:第二名的价格是800。
出示:()()800()()
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填上不同的数,看看谁的方法最多。
师:同桌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填?
生1:600、700、800、900、1000,我们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生2:798、799、800、801、802,我们是一个一个地数的。
生3:802、801、800、799、798,我们也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但我们是倒着数的。
师:通过这个题我们看出,数数的顺序不同、数数的规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来设计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挑战自我的能力。第四关猜一猜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和教育性。
板书设计: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三
课题:
拨一拨-读、写万以内的数,处理课本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
学具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五个学生分别戴着头盔(头盔上写着计数单位)入场,一个小朋友说,我们五个是亲兄弟,谁能帮助我们排排队?让学生到上面排一排并说一说自己排列的理由。(指导学生按数位顺序表排列)
2、个位上出现数字8、十位上出现数字9、百位上出现数字1,并按照数位顺序排成一行,一生说:我们三人站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读出这个数吗?学生试着读一读。
3、老师:你能接着读出五个数吗?学生试着读一读。(重点让学生说读到199时,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自主学习新知。
(一)一个一个数数。
1、老师读数:二百九十八,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借助计数器读一读。
2、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百零二,并把它写出来。
学生先借助计数器独立完成,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一个小组汇报,可以在计数器上边拨数,边读数,并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其余小组进行质疑。
重点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读数、写数的,对于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数又是怎样读写的。
4、老师小结:读数时,数的中间有一个0,要读出来,数的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数的中间和末尾有几个0,都要写出来。
(二)一百一百地数数。
1、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八百,学生试着读一读。
2、一百一百地数,边拨边数,数到四千一百。(学生先自己拨一拨,数一数,再同位之间一人拨珠,一人读数)
3、班内汇报交流。
一人拨珠,分别拨出三千八百、三千九百、四千、四千一百,指定学生读出来。
4、写数。
老师拨出上面的几个数,学生独立写出来,反馈时让学生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写。
5、老师小结:读数时,数末尾的0一个也不读,写数时,哪一位的末尾一个数也没有就对着那一位写0。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四
本节课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中的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百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范围扩展到万以内,而《千以内的认识》是从“百”跨入“万”的一个重要的衔接点,也是学生接触较大数的基础。
教授时,我让学生经历了数数的过程,体验了数的产生和作用,这为培养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基础。我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重难点突破:让学生从实物转化成方块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数的表象,从整百图一百一百慢慢增加到一千。从而对新学习的“千”更有立体感。注重“转折点”数的数法,如268、269、270、271及398、399、400、401,这也是学生易错的地方。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学会的知识也要能服务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此我有意识地加入了猜价格(如手机:599元)的环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数感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过于注重数的组成和表达。对学生起点定的太高,以致于数数时常有出错,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层次的不同。练习过于注重数的组成。
改进之处:加强对新课标的解读,了解课时的重难点。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数感。练习要分层次按照不同学生的掌握成度来分层练习。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3.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具准备:小星星,玉米粒。
学具准备:每组一盒玉米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能。
(全体学生数数,课件出示1120-各数)
师:你还认识比他们更大的数吗?
生1:100。
师:你都认识我们的老大哥100了,真了不起!
生2:21。
生3:1万。
生4:10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20更大的数。(板书:认识100以内的数)(这样设计高速度的进入正题,有效地节省了时间。)
二、探究新知
(一)估数、操作,初步感知100
师:这些数字的老大哥是几?
生:100。
师:你知道100有多大吗?(稍停,生思考)
师:请1号小朋友取出20个玉米粒放到杯子里,其余小朋友看他数得对不对!
(生操作)
师:数好的请坐直一些!
(师举起其中一个杯子)师:20个有这么多,那100个有多少呢?(稍停,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接下来请2号小朋友抓1把玉米粒放进去,看一看够100吗?如果不够请继续抓一把!(师巡视,偶尔加入学生的抓玉米粒过程)
师:都觉得自己杯子里的玉米粒是100了吗?如果认为是100,请每组的3号小朋友举起杯子。(师巡视,偶尔加入学生的抓玉米粒的过程)
(大部分小组的3号小朋友举起了杯子。)
师: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杯子里的玉米粒是不是正好100呢?
生:数一数。
师:好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哪组小朋友估计地准!请4号小朋友一粒一粒地数杯子里的玉米粒,其余的小朋友一起动口跟着数数。(各组的4号小朋友边拿围棋子边数数,其余的3个小朋友动口跟着数,活动的参与性很高。教师巡视,指导数数时手口合一)(这样设计目的是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利用直观事物的铺垫,动手、动口、动脑去数数,这看似简单的数玉米粒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为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准备。)
师:你们小组数出来有多少个?
生1:100个。
生2:100多2个。
生3:100多3个。
生4:67个。师:我们现在看到了100个玉米粒是这么多,下面我们每人抓一把玉米粒,先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然后再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我们比一下,看看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准,我们奖励他一颗小星星。师:也许第一次你没有经验,那就再来一次。(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积累经验,提高估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举起数学书)师:猜一猜,我们的数学书有几页?
生1:100页。
生2:80页。
师:打开看看!
生嚷:109页!
师:109面,两面为一张,我们的数学书大约50张纸,两本书大约共100张纸。同桌小朋友把书叠在一起,感觉一下100张纸有多厚!用手势表示一下厚度!(课件出示满天繁星图)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有多少颗星星,先估计一下,然后再数一数到底有多少颗。请打开书看42页第二题,注意先想一想这么多星星怎样数才能不多数也不少数呢?生:作记号,数过的画上圆圈。生:我画三角形。生:我数十个然后圈起来。师:你们的方法真好。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你能数的又快又准就最好。(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星星。)(数完后集体订正,数对的同学在书上画一个小笑脸。)(这样设计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目的是创设让学生估数、建立数感的问题情景,体验100个玉米粒、数学书等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素材,学生兴致盎然地猜测、估计、操作。主要是渗透估计的策略与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较为充分地感知了100的概念。)
(二)多种形式的数数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学习这么久了,该累了吧,我们做游戏好吗?
1、数数接龙。老师说一个数学生一个一个接着往下数。
2、从35数到42。
(1)小组内数。(同学们数得很认真,数得也不错。)
(2)指名数。(正确的奖给一颗星,学生兴趣非常浓,一个个争着举手要说。)
(3)指名其中的一小组数。(正确的每人奖给一颗星)
(4)全班齐数。(板书:35、36、37、38、39、40)
3、从88数到老大哥100。
(1)小组内数
(2)指名数(师:谁听清楚了,88后面是几?(89))
(3)男女生对数(男生数88,女生数89,男生数90,板书:88、89
90、91、、99、100)
4.从56数到72
(1)独立数
(2)师:59的后面是几?(60)70的前面是几?(69)70的后面是几?(71)
5.从1数到100
(1)师:还有一些数我们没有数到,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数数完呢?从谁开始数?
生:从1开始数。
(2)全体学生从1数到100。(全班每个学生数的很认真,数得也很正确。)
(3)师:你知道我写了几个数吗?
生:100个。
(4)师:这幅图我们就叫它百数图。课件出示:百数图。
(5)齐读:百数图的名称。
师:百数图里面还有好多秘密等着小朋友去发现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学了这么多的数,你能不能找一个数说一句话呢?比如说我用33说一句话,我们班有33个小朋友。
生3:我用10,妈妈给我买了10个苹果。
生4:妈妈买了5个梨。
生5:妈妈给我买了100个苹果。(师:分给我们班每人一个,还有多吗?)
教学反思:
在准备教具的时候,我还想,孩子们的抓一把玉米粒,那么小的杯子孩子们的手能进去吗?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方法,他们有的小组同学把玉米粒倒在桌子上,然后每人抓一把。还有的小组把玉米粒到在自己的手上,然后再数。当然大部分同学的手都很小,很容易就把手伸进杯子里去了。我心理顿时一亮,原来我多虑了。我的手很大,可是孩子们的手很小。真好笑。哎,我们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教材,教材那么安排一定有他们的道理。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六
四位数的读法
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
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
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
一、复习
指名读出下面的数
638807459500780
二、新授
由三位数的读法引入,揭示课题并板书:四位数的读法
1、教学法例5指导学生看课本第33页例5的绘画纸,找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1)数一数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少个小方格?
(2)一横行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
(3)两横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三横行呢?、、、、、十横行呢?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位。
2、教学例6
(!)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注意提示:拨一千零一十五时,应该用中指在个位上拨下1个上珠,同时用食指拨去4个下珠;拨一千零一十,一千零二十时,应该用中指和食指在个位上拨去9,再用拇指在十位上拨上1个下珠。
(2)从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
当数到一万时提问:该怎样拨珠?教师可在讲台上演示,使学生明确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要学生再数一遍。
1、第34页上面的做一做习题
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2、教学例7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3745。提问: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板书:3745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第三个计数器图里的数的读法。
强调指出:中间有一具或两个0的四位数,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出来。
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全班齐读几遍。
4、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全班阅读课本第33---34页例5---例7,齐读万以内数的读法。
三、巩固练习
第35页做一做习题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七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3、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
4、结合实际进行估数,发展数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建立计数单位“万”的概念,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
接近整千、整万“拐弯处”的数数。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质疑问难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四、组织练习,当堂检测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八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文学、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1.四人小组一篇千字文,一支记号笔。
2.教师准备一张放大的千字文。
课前活动一:【数数比赛】
师:现在我们来一个数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数,要注意看数数的要求,哪个小组数完了就大声的告诉大家“我最快。”
(1)从36数到48,一个一个的数;
(2)从50数到90,五个五个的数;
(3)从10数到100,十个十个的数。
2.刚刚大家都数得很棒,我们很早就和100以内的数交上了好朋友。
课前活动二:【读千字文】
师:请你自由、大声的朗读这篇文章。
……铃响上课
生:……
师:让老师来介绍一下吧!
可见,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宝贝,是祖国的骄傲。今天就让它伴随着我们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新的知识。
(一)1000的认识
1.估。
师:首先,请你来猜一猜这篇文章有多少个汉字组成?
生:……
2.数。
a、那么到底有几个字呢?我们该怎么办?怎么数可以做到又快又对?
b、自由说……
师(边听边小结)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一百)【板书】
一百一百地数……
c、(四人小组讨论)可以借鉴这些方法,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可以选用,当然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数。你可以在千字文上圈一圈,记一记。注意圈时要保持美观整齐。
师:那一组需要帮助可以请老师。【走动指导】
d、汇报,有多少个汉字,你们是怎么数的?
学生展示:
a、20个一行,这样的共50行,所以共有20×50=1000个
b、50个一列,这样的共20列,所以共有20×50=1000个
c、2列100个,2列2列的数,有这样的10组,所以10个100是1000。
d、一行20个,5行就是100个,这样每5行就是一百,做个记号,最后数一数共有10个100就是一千。
e、我一行一行地数,也就是20个20个地数,共有1000个,但是很累(笑嘻嘻的)。
……
师:大家的方法可真多,现在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3.小结。
师:通过刚才数千字文得活动,你对数数有什么新的发现?(可以一个一个得数,十个十个得数,数更大的数时还可以一百一百得数)
(二)数数
1.在计数器上表示一千。
师:刚才我们用千字文,表示了数一千,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一千吗?(叫一生上台)
师:大家同意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师:让我们一百一百的数到一千,看千位上这一个珠子是怎么来的?
2.一个一个地数。
师:我们已经能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了,接着我们一个一个地数,看能不能正确地请出一些数朋友来:
a.七百九十九的后面一个数是谁?二百的前一个数是谁?
b.从一百九十八数到二百零六
c.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三)数的写法与组成
师:你打算怎么圈?(同桌互相讨论)
师:哪组同桌来汇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圈的?
生1:5行是100个,那么10行是200个,40个正好是2行,所以只要圈12行就可以了。
生2:我先数出10个字,然后数24行,就是240个。
生3:……
2.师:那我们该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怎么写这个数?注意个位上什么都没有,但要写上0,用来占位。
师:这个数读作二百四十。【板书】齐读。
3.师:再看计数器上的这个数是几?请你先读一读,再在练习纸上写一写。谁想在黑板上写请上来?(计数器示:126 )
师:(1)跟他写得一样的请举手,这个数读作:一百二十六。
(2)它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学(争先恐后地)
师:你是怎么找的?又这么快?
生:第305个字,我就先数出300个字,然后再往后数5个,最后一个就是第305个字。师:这就是它的组成,那么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它表示0个十。
1.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个文字游戏。
游戏规则:按照要求在千字文中很快找到相应的字,然后连成一个短语。
第113个字,第223个字,第305个字,第661个字
谜底:我爱学习。
(1)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的老寿星。
(2)一只蜻蜓1小时能吃840只蚊子。
(3)长江三峡全长193千米,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4)上海东方明珠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高塔。
(5)余姚到杭州相距大约102公里。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九
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这里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根据教材内容,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有关南京长江大桥的信息、课件、计数器,练习纸即一张空的数位顺序表格。
基于本课的具体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活动自主参与法。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为学生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能力、发展数感。
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发现、表述、应用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