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的导游词(优质11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浙江的导游词篇一
仙居地处浙江东南、台州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邻缙云,北与磐安、天台分界。南北直线距离为57.6公里,东西直线距离为63.6公里。下面是带来的浙江仙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仙居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瓯越族人。
战国时,仙居为越国领土。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鄞县回浦乡。东汉时,仙居是国内高僧名道涉足之地,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建造的“石头禅院”(即石牛“大兴寺”),比国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县,名乐安。隋、唐间几经废置,至五代吴越宝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时,仙居是国内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20xx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今名。立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揭竿起义的吕师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的作者陈仁玉,元代大书画家柯九思等。
仙居地处浙江东南、台州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邻缙云,北与磐安、天
台分界。县域面积20xx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占全县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地形属浙南山区一部。仙霞岭延伸至缙云分叉,绵亘本县南北边境,成钳形对峙。南为括苍山,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米。北为大雷山,主峰青梅尖,海拔1314米。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境内全长116公里。全县地形从外向内倾斜,略向东倾,其间有大小不等、错落相间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关、田市、横溪等4个河谷平原面积较大。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8.3℃,1月份平均气温5.6℃,7月份平均气温28.5℃。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水量20xx毫米左右,呈双峰型分布,前峰为梅雨,后峰为秋雨,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要特征、被称为“浙江一绝”的大神仙居景区和响石山景区,以玩水为主要特征的永安溪漂流景点,以探林为主要特征的淡竹原始森林景区,以访古为主要特征的皤滩古镇、高迁古民居、桐江书院景点和以赏月为主要特征的景星岩景区等特色景区框架。
“仙居,好地方呀!一定得去”这是从仙居旅游回来的朋友告诉我最多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来到了这里,望着这被众人所夸的宝地,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刚到那儿便直奔“神仙居”,那儿也许是最能表现这块宝地的地方。
神仙居的水真清呀!不大的湖面,却“装”满了水。这水犹如一面未经磨拭的镜子,把陆地,天上,水里的景物照的一片光亮。你瞧!这碧绿的山,这蔚蓝的天,这五彩斑斓的鱼……在神仙居里的水的照耀下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神仙居的水真秀呀!五彩斑斓的鱼在湖中来回穿梭,红的、蓝的、黄的、绿的、紫的……真是各式各样,好似一朵朵争奇斗艳的花朵。棕黑色的鹅卵石也在小鱼的衬托下,显得洁白纯净。再加上旁边五彩缤纷的花花草草和高大挺拔的大树,真是美不胜收!神仙居的山真绿呀!山上栽着许许多多的树,爬到山的最顶端望下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像条龙似的绕在山丘上。晚上,一片片绿色的叶子在晚风中飘溢,回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但我最喜欢的而是神仙居里的奇峰。
3 / 7
我很久以前就想去大神仙居游览一番了,但是一直没机会,星期六终于可以去游玩一次了,我兴奋得一夜都睡不着觉。
星期六早晨8点左右,我们一家人出发前往大神仙居。别人都是从一个叫官坑的地方上山,而我们却是从神仙居景区的正门进入,其实也只是想多看些景点罢了。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啼哭,所以有待考证。”
从正门进入30分钟左右就是一直通往山顶的台阶,我们走得越高,路就越窄,到最后竟然没路了,有的只是一些荆棘小丛。放眼望去,只见千山万岭,连绵不绝,悬崖绝壁,高耸入云。每爬一段路,眼前的景色都会有所不同,同一块岩石,换个角度就会看出不同的味道。到了山顶,我们长吼一声,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虽然大家都汗流浃背,但是我们脸上都还挂着登顶的喜悦。
到达山顶后,我们眺望远方,一条长长的栈道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酷似一条巨龙,吸取天地精华,等到日后腾飞之用。这条镶嵌在悬崖上的“天路”,是工人们一点一点辛辛苦苦地镶到岩石中的,尽管现在已有栏杆保护,但是还有很多人都靠着栈道里面走。我们漫步在这条“天路”上,往下一看都觉得心惊肉跳。满眼的“绿”尽收眼底,正在山底建设的小房子此刻都渺小得如卡片一般。
沿着栈道走着,走了一会儿,我们忽然发现一个由钢筋交错组成的观景台,我们兴奋了起来,立刻跑到了观景台上。我往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我们几乎是悬空站在观景台上的,这观景台离地面大概有30多米,为了测试一下它的高度,我捡了一根树枝,向下扔去,竟然过了十几秒才落地。站在观景台上,感受着大神仙居的神奇,转身向四周远眺,望着高耸入云的岩石,我终于亲身体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义了。
走过了栈道,来过了观景台,接下来的著名景点应该就是那连通 5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两山长达400多米的铁索桥了。因为风有些大,再加上铁索桥还没有完工,所以本来牢固的铁索桥显得有些摇摇晃晃。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长征时“飞夺泸定桥”的情景,想到长征,我又不禁念起了毛泽东的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当我们心惊胆战地走过铁索桥时,衣服早已湿透了大半。
走过铁索桥,我们沿着山路,走上对面的山峰。沿路上,有几个极具特色的凉亭,带着雕刻的古色古香门头煞是好看。对面的山峰,山势险峻,往右是下山之路,往左是通往另外一个观景台的路。正当我们犹豫之时,从上面回来的几个“驴友”跟我们说:“去那边的观景台看看吧!不去就太可惜了,保准你们喜欢!”既来之则安之,听了他们的建议,我们选择了往左走,去观景台看看!才往上爬了100多米,我们就看到了观景台,那是一个修筑在一条“龙”上的观景台。我们穿过“龙背”,来到“龙头”,也就是观景台。在观景台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天柱岩——大神仙居的一个著名景点。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仰望天柱岩,如今平眼就能看见,却别有一番滋味:现在的天柱岩如同观世音娘娘双手合十,低头冥思一般。在云雾飘渺的时段,半个岩都被围绕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让人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慎,生怕跌倒,在回去的路上,我们竟然看到了几棵从岩石中迸发而出的松树,看到这幅景象,我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真可谓“山峰峻如华山,松树奇如黄山,雾景美比三清山”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这句诗用来形容现在的大神仙居最贴切不过了。
7 / 7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浙江的导游词篇二
安昌古镇景区位于绍兴县西北部,1。2平方公里的古镇区保存完好,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安昌古镇现存三里长的依河古街市,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粉墙黛瓦的台门民居,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桥,穿梭往来的乌篷小船,风貌古朴迷人,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美誉。陈从周教授生前曾三临安昌,称道安昌是绍兴保存最完好的水乡古镇。
安昌古镇最动人之处,则在于这里的民俗风情。虽经千年岁月,但古镇人家依然保持着许多传统生活习俗,成为外地游客心仪神往的观赏内容。老街自古商业兴旺,今日古镇的传统商文化依然原汁原味,这在小城镇中,甚至许多江南古镇中也不可多得。特别是腊月时节,古镇人家纷纷忙着操办年事,搡年糕、裹粽子、灌腊肠、扯白糖,“祝福”祭祀,婚礼寿庆,处处风情处处景,体现着浓郁的越地民俗文化特色。景区建有民俗风情馆、绍兴师爷博物馆、石雕馆、穗康钱庄、中国银行旧址、城隍殿等六处人文景点,并已连续举办八届“腊月风情节”。走进安昌古镇,真如置身于“水乡文化的长廊,市井风俗的长卷”,品尝着一盅滋味淳厚的陈年绍兴老酒。
安昌古镇景区包括三里老街、城隍殿、师爷馆、安昌民俗风情馆、义和当台门等。 古镇保存有数里长的依河古街市、古色的店铺、凝重的台门,别具特色的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弄。 古老的石桥小巧精致,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酱油制作,穿梭的乌篷小船……腊月里人们忙着祝福,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构成了喜庆、祥和、古老、淳朴的水乡古镇风情。
安昌可以说是绍兴最原汁原味的古镇了,沿河的三里街市还保留着质朴的生活气息,腊肠和酱油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这里几乎没有旅游团,更多的是悠闲生活的当地人,很多人说,这就是十年前的西塘。
古镇依河而建,北岸为商市,南岸是民居,水上众多石桥连接两岸的往来。古镇联票里的收费景点基本分布在河流两岸,在古镇入口的售票可以领到印刷精美的导游图。
从景区入口往里走,北岸依次是文史馆(城隍殿)、穗康钱庄、石雕馆、绍兴师爷博物馆。其中,绍兴师爷博物馆是最值得一看的,绍兴最著名的特产除了黄酒,就是师爷了,博物馆里展有师爷的历史、分类,以及生活用物和日记等等,让人对这个行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石雕馆是一个三进的老台门,收集了大量的绍兴石雕石碑,颇有趣味。沿着河的南岸,可以在中国银行旧址看国有银行的气派,规模宏大的安康寺,而安昌民俗风情馆里大量的图片和生活用品,可以一窥安昌的生活风俗。
如果只是在古镇街上走走,感受安昌的风土人情,是不需要买门票的。走在河边的廊棚下,有许多当地人摆的小摊。不同于其它商业化古镇清一色的义乌小商品,安昌人出售的小玩意更接地气,从毡帽到鞋刷、纽扣,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还有些扯白糖、箍桶、做布鞋的老手艺人,一辈子坚守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手艺。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安昌的腊肠和酱油远近闻名,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播出后更是火遍全国。挂在河岸边竹架子上密密麻麻的腊肠也是古镇一道特有的风景,古镇上的“仁昌酱园”不仅是一景,也是安昌腊肠好吃的秘诀之一,来到这里的人总要顺手买些回去。
在安昌古镇坐最实惠的乌篷船体验水乡生活,也是许多人选择安昌的理由。这里的乌篷船比绍兴其它地方便宜很多,推荐体验一下。
安昌古镇最好玩的时候是每天元旦3天的腊月风情节,此时虽然天气寒冷,但别有风味。除了乡土气息浓厚的社戏、民间宣卷演唱,还常常能遇到热闹的水上婚礼船队。
来这里游玩的人一般会在游玩后会回到绍兴市区,不太会在古镇过夜,但你一定不能错过古镇上乌毡帽饭店的霉干菜烧肉、笋干,或者在三张桌子的宝麟酒家要一份自制腊肠,来一壶自酿的花雕,非常享受。
浙江的导游词篇三
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南端,是一座有1620xx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下辖11个县、市、区,面积11784平方公里。人口705万。有25万华侨分布在62个国家和地区,有10万温籍港、澳、台同胞。
温州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度假胜地。温州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有雁荡山、楠溪江、南麂、乌岩岭等4个,省级风景、保护、旅游度假区有仙岩、洞头、百丈漈、瑶溪、滨海--玉苍山、泽雅、寨寮溪、瓯江、氡泉等9个,市级风景区有天柱、南雁门、桐溪、茶山、岷岗、圣井、铜盘山、赤岩山等8个。有森林公园9个,县级风景名胜区5个。风景旅游区密度大、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集山、江、海、岛、湖、泉大成。风景旅游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23%,名列全国前茅。此外,还有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44个省级单位,358个市县级文保单位。
温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1997年城乡人均收入分别为7848元和3658元,名列全省之首。乡镇经济发达。电器、服装、皮鞋、纽扣、灯具、打火机、雨伞等产品名气国内,远销世界各地。
温州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海运四通八达,温州港为全国枢纽 1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港之一。机场开辟了49条国内航线和香港、澳门2条地区声母。公路104和330国道线贯通温州。另外金温铁路已于1998年6月11日开通。温州通讯发达,电力充沛,为旅游提供了可靠保证。
温州,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东南部,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瓯江下游南岸,为中国浙江省辖市,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全市陆域面积117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xx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12.21万,居浙江省各市第一位。20xx年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自然保护区,还有7个省级风景区,8个市级风景区。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
【地名由来】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不酷热,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瓯语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自然资源】
温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是江南“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160余种。
海洋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贝类有430余种。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虾、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
非金属矿产资源有明矾石、花岗石、石英石等,始终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
温州港现有生产性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3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洞头、乐清湾等天然深水良港开发前景很好,可建2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
温州以东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泰顺县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绿色宝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自20xx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全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区划人口】
截止20xx年底,温州市辖3个市辖区(鹿城、龙湾、瓯海)、6个县(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代管2个县级市(瑞安、乐清),共有60个街道、64个镇(其中2个民族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324个社区、208个居民区、789个农村新社区。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男性人口为479.74万人,占52.59%;女性人口为432.47万人,占47.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0.93;0-14岁人口为130.53万人,占14.31%;15-59岁人口为680.92万人,占74.6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76万人,占11.0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54万人,占7.62%;具有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5.04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4.44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7.9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02.20万人,占66.0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10.01万人,占33.98%。
【民族风俗】
根据20xx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温州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有30.17万,占我市常住人口的3.3%。全市有少数民族52个,超万人的少数民族有6个,分别是畲族、上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回族。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温州民间比较隆重的节日民俗有正月拜年、元宵灯会、端午龙舟、中秋赏月等。在温州传统节日民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莫过于近年来逐渐恢复兴旺起来的“拦街福”民间祈福活动。现在,一些西方著名的节日民俗也在温州流行起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
【历史沿革】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
公元320xx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远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锛、石刀、石凿、石镞、石网坠、石矛及纺轮等劳动工具。尚有夹炭陶片和夹粗沙陶片。先民从事渔猎和耕作。前475-前220xx年战国时代),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威王破越国,杀越王无疆。越部分族迁东瓯定居。
公元前220xx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温州属闽中郡。
公元前192年(西汉惠帝三年)惠帝刘盈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138年(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之东瓯乡置永宁县,西犹兼处州地,户不满万。县始于瓯江北岸。是为温州建县之始。320xx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治所设于永宁,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建郡城于瓯江南岸,相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后名鹿城。是为永嘉建郡之始。420xx年(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贬宁永嘉,遍历诸县,多有题咏,成为山水诗鼻祖。前此数年,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方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合并,称永嘉县,属处州。后三年,处州改名为括州。州治设于括苍(今丽水市)。
620xx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改括州为永嘉郡,郡治仍于括苍。辖永嘉、括苍、松阳、临海四县,计10542户。
7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620xx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永嘉郡为括州。次年,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辖永宁、安固、乐成、横阳四县。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675年始称温州。
720xx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改温州为永嘉郡,辖四县,共计42814户,241690口。
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
1920xx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11月29日,温州组成军政分府,徐定超任临时都督。翌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1920xx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
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
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温州市气候概况
8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温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
冷热适中·热量丰富: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这是人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3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5%。全年0℃活动积温约525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东瓯名城”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沿海九个港口之一,公元320xx年,著名学者郭璞选址始建温州城。相传建城时,有一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故又名“鹿城”。
“东瓯山水甲江南”,温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号称“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以及峰险洞幽的百丈漈三个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有以“东方夏威夷”著称的南麂山列岛和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温州还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前沿城市,商业经济相当发达。温州人几乎家家户户经商,专业市场遍地开花。一方面,外资大量涌入温州,使其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商贸港口城市;另一方面,温州人开办的公司遍布五洲四海。“温州模式”、“温州速度”、“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曾以“小商品、大市场”闻名全国,是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先发地区和股份合作经济的民祥地。曾被新闻界、理论界称为“温州模式”,也有叫“温州经济格局”、“温州发展路子”。经过20多年的演变,温州经济格局不断得到创新,更加凸现出自己的特色。
温州人凭借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第一个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实行国有土地有偿转让等。200余万温州人在全国、在世界各地建起了众多的温州城、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店。走南闯北的温州人,把温州经济与全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联系在一起,这成为我国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它不仅促进了温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温州人的贡献。——建设东南沿海大商港,包括交通枢纽港、商贸港、金融港、信息港,使温州成为区域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建设国际性轻工城,使温州成为世界轻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 11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地、集散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最具活力的开放城,使温州成为机制活、商机多、投资回报率高的创新之城、活力之市;——建设滨海山水文化名城,实现温州城市发展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由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迈进,同时搞好生态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使温州成为宜居、宜商、宜创业的地方。
12 / 1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浙江的导游词篇四
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对外接待的.当家景区之一。由于兰亭地理位置正好处于绍兴平原、水网地带与丘陵山区的接缘之处,山地景观与水乡风貌得到充分而和谐地体现,因此,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是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地。兰亭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完全源出王羲之等风流人物的一次历史性雅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和修禊”。
古人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祈求平安,常在水边组织修禊仪式,同时作为一种水边嬉戏的游乐。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组织“曲水流觞”活动。曲水流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击鼓传花式的即兴娱乐,不过曲水流觞比我们现代人多了一点自然,而少了一点人为控制,谁出节目,完全由水中漂着的觞来决定。淌水的小溪中有许多“港湾”式的小曲,从上游漂下的觞停在谁面前的“港湾”中,谁就得使出自己的绝活,或者事前约定的节目。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们约定的活动是即兴作诗,诗不成就得罚酒。当时参与修禊的四十二人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郗昙、王丰之、华茂、庚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华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等十五人各得诗一首。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诗句不成,各各罚酒三觞以助兴。王羲之将已成之诗汇编成集,并应众人之邀,乘着酒兴在集子之前写了一篇324个字的序文,举世闻名的《兰亭序》就此诞生。《兰亭序》也称“禊帖”,还称“临河序”,非但文采灿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绝,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也因此而成了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和江南的著名园林。兰亭地方不大,但非常雅致,主要的景观建筑有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右军祠、书法博物馆等。
鹅池碑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称“父子碑”,又同是著名书法家,因此使此碑身价百倍。据传,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时,刚写好“鹅”字,就听到接圣旨的呼声,身居当地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搁笔接旨。其时正在父亲身边观看的王献之,忍不住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碑侧鹅池是纪念性建筑,除与鹅池碑相呼应外,还同王羲之一生爱鹅有关。王羲之喜欢看鹅,喜欢写鹅字,也喜欢养鹅,因此也就有了王羲之书写“道德经”换鹅的故事,凡是与纪念王羲之有关的地方大多有鹅池建筑。
兰亭碑也称小兰亭,亭中碑刻“兰亭”二字,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书。中间有断痕,为文ge时所遗留。80年恢复时,无论如何找不回两字之间的一小块碑石。虽然已经精工相接,但旅游者总是深感遗憾,喜欢以自己的想象在缺陷处用手指去弥补摩画,时间久了,“兰亭”二字中间的残缺部分似乎隐约重现,兰亭碑也就被人们戏称成了“君民碑”。
曲水是留在地面上的一条弯弯曲曲小溪,流觞指的是漂在曲水上的酒杯,临水而坐,一觞一咏组成了著名的曲水流觞。可以说,没有当时王羲之等人的曲水流觞活动,就没有《兰亭序》的诞生,当然也不可能有兰亭如今这样的知名度,曲水流觞应是兰亭景区的灵魂所在。曲水畔,常有风雅之人仿古流觞。
面对着曲水流觞处的建筑就是流觞亭,是纪念曲水流觞的场所,现建筑为清代所成。亭内陈列曲水流觞图、名家书作、当年曲水流觞所成诗文等。
御碑亭在流觞亭之后,为八角重檐结构建筑。亭内有御碑高6.8米,宽2.6米,厚20厘米,重1.8万公斤,是我国最大的古石碑之一。碑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碑后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的《兰亭即事》。与前面的父子碑、君民碑一样,此碑被人们称之祖孙碑,同为兰亭景区的“三绝”。
右军祠在流觞亭的东侧。右军祠结构巧妙,四周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侧有池,池中有亭,亭旁架桥。祠内可观天、地、日、月、星五景,可赏唐、宋、元、明、清墨宝。右军祠常作为举行各种纪念和交流活动之地,尤其是书艺交流的重要场所。
书法博物馆在御碑亭后,过溪流石板桥便是。博物馆占地10亩,环境十分幽静,是展示我国书法悠久历史和陈列中外名家作品的地方。
天章寺位于兰渚山山脚,与兰亭隔溪相望。现在的天章寺因已毁多年,很少有人专程游览,但一些专业人士和兰亭有特殊情感之人,仍不忘前去实地浏览。
天章寺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曾为越中名寺。天章寺建成时间远远早于现在的兰亭,是当时兰亭建筑的一部分。天章寺虽然被毁,但大势依旧,屋基完整,环境清幽,值得一游。
兰亭处处成景,处处幽雅,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八十年代在日本当时很有影响的顶尖级画家高山辰雄曾经访问过兰亭,来绍兴的目的是为写生,原先计划三天的行程被延长至七日,其中有一个半天完全泡在兰亭鹅池的东侧草地上。那天,高山先生在兰亭之内转了一圈之后,对陪同人员说:“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让我们什么事都别干,静静地坐着享受吧。”他一眼就看中鹅池东侧一块不大的草地,席地而坐,一直到公园关门他才不得不起身回到宾馆。
兰亭本身就是很有档次的园林杰作,而且是历史文化含量非常丰富的园林,但对到达兰亭游览的人来说,除欣赏兰亭的景观之外,最让人陶醉的还是兰亭建筑之外的大量的动人故事。
浙江的导游词篇五
欢迎大家到碧坞龙潭风景区观光旅游!
各位都知道莫干山吧,这里就在莫干山的北麓,是莫干山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地属德清县莫干山镇碧坞村。为什么称碧坞呢 那是源于一个悲壮的传奇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名剑,其中干将,莫邪是一对雌雄双剑,也是一对夫妻的名字。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末期,群雄称霸,吴王想要争当盟主。得知在吴越边境也就是今天的德清县境内,有一对夫妇叫干将,莫邪,是铸剑的高手,就命其为之铸造一把绝世宝剑。夫妇俩来到这山里,采集精铜,日夜铸炼,历时三年,铸成双剑,剑锋犀利,吹毛断发,削石如泥,飞起刺人,血不见痕。
当时,莫邪正有孕在身,干将一人去献剑。临别时对妻子莫邪说,吴王残暴多疑,我很可能一去不回,所以把雄剑留下。如果我被害,等孩子长大为我报仇。吴王得到宝剑后果然杀害了干将。后来莫邪生了个儿子,眉宽三寸,鼻子通红,故称赤鼻,也叫眉间尺。母子俩相依为命,隐居于这山谷。十六年后,赤鼻长大成人,持雄剑为父复仇,最后与吴王同归于尽。
鲁迅先生就根据这个传说写成著名小说《铸剑》。二千多年,世事沧桑,但是这个悲壮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后人把当年干将莫邪夫妇铸剑的山叫做莫干山,把赤鼻母子隐居避难的山谷称之鼻屋,因为谐音,就习惯称之碧坞了。这里四面环山,竹海连绵,四季常绿,即使是冬天依然生机盎然,所以碧坞这个名称也是名副其实。
这座桥廊原来是个祭台,叫应雨台,又称祈雨台。山谷里面还有一座龙王庙。龙王庙大多建在江河,湖泊或海边,很少建在山谷里。这正是碧坞山谷的一个奇特现象。传说碧坞龙潭住着一条小白龙,所以山中水流永远不断。古时候每逢干旱季节,山下的百姓就在这里焚香叩拜,齐声祈祷,只要空谷回声,天上的雨滴便会应声而降,十分灵验。看这岩石上的四个大字灵应祷雨,这是清代著名书法家赵谦之的手迹,取其中二字便是应雨台的名称。
据传,碧坞龙王就是干将剑变化的小白龙。干将莫邪的儿子赤鼻持雄剑为父报仇,自己也牺牲了。死后灵魂附剑,飞回碧坞山谷,剑魂变成白龙,剑鞘变成龙潭,永远守护在母亲身边。小白龙热爱母亲,心地善良,却历尽磨难,危难中得到观音菩萨救助。所以,他把感恩化为对世间女性的关爱,赐福天下母亲。因此,凡是女性到这碧坞龙王阁祈祷,总是特别灵验。
对面山崖上有一个脚印,这是雷公留下的脚掌印。传说八仙中的汉钟离和韩湘子最喜欢下棋,俩人只要一到这里就下棋,一下棋就几天几夜没完。雷神和八仙是好朋友,又是个棋迷。有一回,雷神在这里观棋误了时间,到了施雷时刻连打雷工具也没有准备,这可糟了!原来这下雨打雷工作的纪律特别严格,必须按天条不折不扣地执行,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打雷,下几点雨打几声雷,都得按规定办,差一点就是犯了天条。雷公情急之下,猛蹬一脚,把这里的山崖踢塌了半壁,轰隆山崩混作雷声。因此,这山崖上就留下了他的脚印。谁知这下子却把这里的山神爷给得罪了,山神爷就赶到玉皇大帝那儿告状。玉帝一听特别生气,你雷神犯天条不说,还要弄虚作假,罪加一等。雷神是八仙的好朋友,更因为是观棋误事,八仙也有责任,能见死不救吗 所以钟离汉他们连忙到玉帝面前去求情,又以实际行动弥补过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立马在这里重造了一座山崖,才救了雷振子。所以,这山崖就称雷公岩。
我们登上去看,这块山岩感觉象什么 就象老鹰嘴,也就象雷公嘴。雷公就是《封神榜》里的雷振子,脸形长着一付鹰嘴,他原来是姜子牙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封了雷神。这里石壁上还刻着他的一幅画像,旁有北宋书法家米芾题刻神明相佑,意思是说,神仙之间也得互相帮助啊。
前面已经说到干将莫邪的儿子赤鼻为父亲报仇的故事。干将去献剑,临别时对妻子莫邪说,吴王向来多疑,又极残忍,这回我们给他炼成了世间无二的剑,他很可能会杀掉我,免得我再去给别人炼剑。我把这雄剑留下,如果我一去不回,那一定是不在人世了。你不要悲哀,待生了儿子,好好地抚养。一到成人之后,你便交给他这雄剑,给我报仇!
十六年后,赤鼻长大成人,莫邪详告家史,并将雄剑交给儿子。赤鼻怀着满腔仇恨,在这山崖前试宝剑,剑风飞舞,坚石俱裂,山崖上留下一道道剑痕。所以称之试剑崖。
赤鼻告别母亲,要到吴王宫报仇。行之半路遇见父亲生前好友之光,之光对他说,王宫戒备森严,而且吴王已经得到告密,正下令缉捕你。孩子,你若真要报仇,我可以帮你,但你必须给我两件东西。赤鼻问哪两件 之光冷峻地说,一是你的剑,二是你的头。赤鼻竟然毫不犹豫,立刻挥剑自刎。之光将头献给吴王,吴王下令用金鼎沸水煮烂刺客首级,可是头在沸水中跳舞居然三日三夜不烂。吴王奇怪,俯身去看,之光突然拔出宝剑,一剑斩下吴王头,落入沸鼎,然后又自刎,自己的头也落进沸鼎。结果三个头都煮烂了,分不清谁是谁,只好把他们合葬一起,名叫三王墓。
三国时曹丕所著的《列异传》,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以及后汉赵晔的《铸剑记》都有相同的记载。
这就是莫干山一绝碧坞龙潭。 两道峭壁犹如刀劈斧削,峭壁下一潭方形水池,恰似鬼斧神工,两道峭壁缝隙间夹一条五丈多高的瀑布直泻池中,瀑声轰呜,空谷回荡。
这龙潭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中干将莫邪的儿子赤鼻为了报父仇,自己也牺牲了。少年死后,灵魂附剑,飞回母子居住的碧坞山谷。可是母亲等不到儿子回来,已经哭干眼泪化为石头。于是,剑魂变成白龙,剑鞘变成龙潭,永远守护在母亲身边。看这龙潭形状恰似剑鞘之口,而这瀑布远处看去犹如一条白龙在池中上下飞腾。真是名副其实的啊!
大家当心脚下!这龙潭原来深不可测,凉气袭人,人不可近,当地农民曾经试过,用毛竹一支接一支往下插,插了十几支还不到底。十几年前一场山洪爆发,被泥石流堵了大半,虽然遗憾却少了一分危险。右侧石壁上刻着藏龙二字,是北宋大文人苏东坡的手迹。苏东坡游遍天下名山,先在杭州做官,又到湖州上任,这碧坞龙潭也是他常来的地方。
这里为什么叫三望庐呢 请大家仔细看这尊岩石,好象一个妇女久久地站立在那儿,正向远处眺望。这石头就是莫邪的化身。她在望什么 第一回久久的眺望,是在盼望丈夫献剑后能够平安归来,可是盼来的是一个噩耗;第二回久久的眺望,是在盼望儿子报仇后能够平安回家,可是盼来的又是一个噩耗。她绝望了,眼泪流尽了,就化成了一块石头永远站立在这里。后来儿子化成白龙回到母亲身边,却因为触犯天条被压在山下。已经化成岩石的母亲还在这里眺望,是在盼望观音菩萨能够救出自己的儿子,这一回她终于盼到了希望。这块地原来就是莫邪与儿子赤鼻居住的茅屋地,所以称之庐,这就是三望庐的来历。
上面这道瀑布叫天泉瀑,传说是从观世音菩萨的净瓶里倒出来的。
干将莫邪的儿子赤鼻变为小白龙后,非常爱护当地的老百姓。在他的护佑下,碧坞村风调雨顺,庄稼茂盛,百姓安居乐业。但是有一年入夏以后突然天象大变,连续两月滴雨不下,庄稼枯萎,百姓饥渴,山下的村民扶老携小到碧坞龙潭来取水救命,可是连龙潭的水也快干枯了,村民们悲怆呼喊莫干,莫干。小白龙在龙潭底下听着于心不忍,抓起一根竹梢就往自己的鼻孔刺去,随着一声巨大的喷嚏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老百姓得救了,可是小白龙违抗天命,私下大雨,触犯了天条,玉帝下令把小白龙镇压在莫干山下,并且封堵碧坞龙潭。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听说小白龙奋不顾身拯救百姓的壮举,深为感动,她向玉皇大帝陈说百姓的苦难和小白龙舍身救民的义举,终于说服玉帝,消除旱灾,并降旨赦免小白龙。于是,观世音菩萨亲自到碧坞来救小白龙。就站在这山坡上施法,她用杨柳枝一点,龙潭倾刻畅通,再把净瓶水一倒,顿时飞出一道瀑布,溪流奔腾。小白龙遇到水就活了,从山底下腾空飞出,回归龙潭。天泉瀑因此得名。
这条路是从前上莫干山的主道,所以称作莫干古道。100多年前,美国传教士霍士敦就是从这条路上山,发现了山上的避暑胜地。为了吸引更多的朋友上山,他还花钱铺设路面,加上铁索栏杆。后来,慕名而来的洋人越来越多,各个国家的都有,就在山上盖起了风格各异的别墅,形成为如今的万国建筑博览群。
红豆杉又名紫杉,赤柏松,属红豆杉科,四季常绿的大乔木。它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物种,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是世界珍稀宝贵的濒危植物。红豆杉果实成熟时红果满枝,艳丽多姿,因酷似相思豆而得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有净化空气的作用。红豆杉更可贵之处是,它的根,茎,皮,枝,叶,果,籽,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治疗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有特效,十分珍贵,被视为植物黄金,我国将其列为国宝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北及西藏地区海拔2500—3000米处,成材需50—250年,江南地区极罕见。碧坞村有红豆杉10余棵,实为奇迹。其中这棵最大的红豆杉,高达20多米,胸径近1.5米,冠幅达15米,树龄逾千年。《吴越杂记》中称其为江南红豆杉之王,有风水神木之称。
浙江的导游词篇六
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的永嘉县境内,东临雁荡,南距温州,西连仙都,北接仙居,景区面积达625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楠溪江,融天然山水、田园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其中以清澈见底的江水和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为最。经检定,江水中的含沙量仅为每立方米万分之一克,ph值为7,被专家们誉为“天下第一水”。而那些以“七星八斗”、“文房四宝”以及以阴阳风水等思想构筑的古村落,更是为楠溪江增添了无穷魅力。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曾经大声宣布:“我可以负责任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所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不断激发文人墨客文思灵感的美丽而梦幻的地方!
位置:位于浙东南瓯江北岸的永嘉县中部,与雁荡山风景区毗邻。
面积:600多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隶属于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风景区中心岩头镇距温州市区23公里i。
概貌: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共分为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又称岩头景区)、大若岩、石桅岩、水岩、北坑、陡门和四海山七大景区,共计800多个景点。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三百里楠溪江,逶迤曲折,有36湾、72滩之称。楠溪江贯穿永嘉南北,流域集雨面积2429平方公里,溪流自北往南,末处注入瓯江,流归东海。
楠溪江,美在原始古朴、野趣天然;楠溪江;美在纯净柔和、绝无污染。经检定,含沙量仅为每立方米万分之一克,水质呈中性,ph值为7,符合国家一级水标准,被专家们誉为“天下第一水”。溪流清荣峻茂,秀丽多姿,随江倒影,水清见底,游鱼碎石,历历在目。如日间泛舟坐筏漂游江上,远眺绵绵青山,近看郁郁滩林,俯赏碧蓝江水,饱览溪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如夜间游江,见渔火点点,闻渔舟晚唱,受江风柔拂,聆淙淙流水,足以尽抒幽情逸致;如歇息滩林,横柯上蔽,草坪如茵,白昼如昏,朦胧幽静,促膝谈心,诗意盎然,此乐何极。
楠溪江上游溪深源远,素湍绿潭,随处可见。山高岩峻之处,悬泉瀑布飞泻其间。百丈瀑、罗阳瀑布、崖下库含羞瀑、石门台九漈瀑、北坑龙潭三折瀑,各有其形,各显其妙,远望疑是银河,天汉倾落;近观飞流冲泻,气势磅礴......
楠溪江的奇岩险峰,星罗棋布,有绝壁奇观太平岩,深潭凝碧三角岩,天然盆景狮子岩,九丈奇峰朝天龟,溪中天柱石桅岩,峥嵘入云十二峰,屯兵扎营南崖寨。真山真水真画图,宜晴宜雨,宜歌宜赋,宜酒宜诗。无处不宜人,无处不醉人,无处不引人入胜。这些奇岩险峰,多生幽洞,清雅幽致,奇妙无穷。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楠溪多山又多岭,峰峰岩岩数不清;洞洞都说神仙府,哪有神仙驻其中?”
风韵独具的楠溪江,至今还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而建筑的古村落;留存着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谱、族谱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可以使我们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和“宗族社会”的梗概。
楠溪江山灵水秀,出产也清新自然。楠溪香鱼、杨梅、大鼋、素面都是这里的名产。楠溪人的一切都是家常制作,尤其是做“挂面”,非常别出心裁,相信会让你觉得别有一番风味。这里没有很发达的餐饮行业,如果你很讲究,建议就在下榻的宾馆用餐;如果想在街上用餐,需要有与店家“斗智斗勇”的思想准备,岩头镇上餐馆都是私人经营,所有菜单都不标明菜价,需与店家到厨房现场定夺菜谱和价钱,绝对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到楠溪江,乘竹筏漂流为一大乐事。三百里楠溪,逶迤曲折,有36湾72滩,清澈见底,秀丽多姿,游鱼碎石,历历在目。
楠溪江水面宽而浅,一般水深1米左右,少数深潭可达数米。滩有急流而不凶险,潭水平静而不阻滞,宜游玩。根据楠溪江水文水景的特点,十分适宜乘坐竹筏漂流畅游。
楠溪江水清澈见底,秀丽多姿,游鱼碎石,历历在目。日间泛舟坐筏漂游江上,远眺绵绵青山,近看郁郁滩林,欣赏碧蓝江水,饱览溪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夜间游江,见渔火点点,闻渔舟晚唱,受江风柔拂,聆涓涓流水,足以尽抒幽情雅致。
浙江的导游词篇七
浙江是个美丽的省份,它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让我们通过这几份浙江导游词,了解浙江美丽的景点吧!希望大家可以爱上浙江这个省份!
导游内容:先贤祠—九曲桥—开网亭—亭亭亭—中心绿洲—碑亭—我心相印亭—三塔
各位团友,大家好。
现在我们弃船登岸,来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
前面我们介绍过,水光潋滟的西湖上有三座绿岛,她们都有动听的名字,分别叫湖心亭、阮公墩和三潭印月。
这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就是海上仙山的意思。
小瀛洲是湖中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它的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为60%。
南北两部分由九曲桥相联结,东西两侧则以土堤来连贯,从空中俯瞰,恰似一个绿色的“田”字,呈现大湖围小湖、岛中套小岛的景色。
它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运用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和多变奇巧的布景艺术,成为西湖中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之一。
各位团友,这美丽的三潭印月岛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多少年来,人们用古典造林手法建设起来的一个园林艺术精品。
最早,这里是人工堆叠而成的水上陆地,吴越时这里被辟建为水心保宁寺。
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当时的钱塘县令聂心汤,别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个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宁寺的遗址,用西湖的淤泥筑起了这个湖中之岛,又在岛外修了条环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岛中有岛,湖中有湖”的格局,作为放生之所。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在此苦心经营,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使小瀛洲成为一处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园林。
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就在此地。
民国时期,由于政府贪腐无能,对小瀛洲长期不加整治,亭阁颓废,堤岸沉陷,花木荒芜,一派萧条,小瀛洲几乎成为一个荒岛。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款对三潭印月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改造,使它重现昔日风采,在空间变化、组景层次、建设布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显得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构成几个景区,而每个景区都自成一体,又互为衬托,有机结合。
可以说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个“大盆景”。
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游览,细细欣赏这大盆景吧!
请大家先看上面这块匾额:“小瀛洲”。
它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写。
而这座歇山式敞轩是小瀛洲上的主要园林建筑。
它原是清朝时期大官僚彭玉麟退省处,称为“彭公祠”,辛亥革命后被改作“浙江先贤祠”,奉祀明末清初四位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浙江籍学者黄宗羲、齐周华、吕留良、杭世骏。
现在的建筑是1959年改建的。
穿过先贤祠,来到了九曲桥。
这三潭印月岛上的九曲桥,有九转三十个弯,为全岛的中轴曲线。
当我们在迂回多变的九曲桥上行走时,就会发现岛上湖中的美妙景致仿佛成了立体的画,流动的诗,使你有步移景换,小中见大的感觉,体会到这里美景层次丰实,游程突然延长,千变万化,出奇制胜。
大家请看这块大石头,这是一块有名的太湖石。
有人称其为“九狮石”,上面似有九只狮子,仔细辨认一下,就会发现这九只狮子有的形似,有的神似。
各位团友,请看这别具一格的三角亭,它造型别致,名为开网亭,取自佛教开网放生之意,同时也点出了早先此地是放生地的原意。
再看左边,这个四角亭被称为“亭亭亭”,取明代聂大年诗“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
这开网亭和亭亭亭一高一矮,一东一西,相互呼应,互为衬托,选址精心,营造奇巧,十分讲究与自然的结合,是三潭印月岛上不可缺少的一组景观。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三潭印月的中心绿洲,这里的景观主要由粉墙、漏窗、竹径组成。
请看这一截横列于两段曲桥之间的矮墙,中间有个圆洞门,上书“竹径通幽”四个字,落款是康有为。
这粉墙内外景致各异,墙外翠竹千竿曲径通幽,墙内游者济济,俨然两处天地。
墙上构图精美的漏窗,起到了内外互相渗透的作用。
透过圆洞门两边的漏窗可见墙外竹影婆娑,清幽恬静,一条小径消失在竹林远处,使人感到“庭园深深深几许”。
而回头一览这三潭印月岛中之湖,亭台倒影,尽在水中,奇花异草,映碧叠翠。
假山曲桥,一静一动,虚虚实实,相映成趣,又是一幅生动的水景画。
我们走过九曲桥,迎面所见的分别是迎翠轩、木香榭和花鸟厅。
在这里,放眼望去,水绿、树绿,亭台叠石都似被映成绿色,真有置身于绿色庭院中的感觉。
而前面又是一座引你步步入胜、渐入佳境的九曲桥。
曲桥中间那座朱柱黛瓦的四方碑亭就是御碑亭,当年康熙所题“三潭印月’’的石碑,就竖在此亭内。
站在这座迂回多变的九曲桥上,我们环望四周,会发现这巧夺天工的三潭印月,不仅以园林称胜,而且还是座迷人的花岛。
请看这岛上的绿洲、堤埂上栽满了各色各样的美丽花卉,岛中池塘内缀满了多种多样的睡莲、荷花,而岛上的幽径上又植上了许多摇曳的翠竹。
此时此刻,你会觉得这全岛的空气都凝聚着花的清香。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我心相印”亭前。
“我心相印”即“毋须言,彼此意会’’之意,是佛教禅语。
“我心相印”亭两边有墙将湖面遮住。
这个亭子很有个性,一边是粉墙,一边是走廊,在西湖景区里,恐怕是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亭子了。
穿过亭子,我们看到在开阔的湖面上,有三座布置得十分得体的石塔。
各位,游览三潭印月岛最使人忘情的就是这三座石塔。
月光下,这里“玲珑塔底月轮悬”的美妙景观,曾列入南宋画家陈清波等人的《西湖十景图》。
这三座石塔始建于宋元祜四年(1089年),当时苏东坡疏浚西湖,在湖中最深处立三塔作为标志。
为防西湖淤塞,
还规定三塔之内不得种植菱藕。
元代时三塔被毁,明朝万历年间在现在位置上重建。
这三塔基本呈等边三角形,间距62米,塔高2米,造型优美,塔身呈球状,有五孔,饰有浮雕图案,塔顶呈葫芦状。
民间传说这儿有三个水妖居住,因而塔形似葫芦以将其镇住。
各位团友,三潭印月历来是杭州著名的赏月胜地。
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灯烛,孔口用白色薄纸蒙上,烛光从纸上透出,倒映于湖,又成水中之月,随着微波荡漾,似有无数个月亮在水中晃动。
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交相辉映,融成
一片极富诗情画意的景观,让人感到有一种奇幻之美。
好了,三潭印月的游览到此结束。
接下来,我们将乘船去苏堤。
各位朋友:大家好!
现在我们要去参观就是"西湖新十景"之一的吴山天风景区里的城隍阁。
远看城隍阁,它是一座七层仿古建筑,翘角飞檐耸立在吴山之上。
下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
进入景区口,我们首先看到的一座大型花岗岩浮雕,这就是《吴山风情图》。
它是以南宋时期为时代背景,以城隍庙为中心,再现了吴山庙会的繁荣景象,在南宋时期杭城吴山这一带是最繁荣的,人气最旺盛的。
画面上可以找到当年的茶楼、风味小吃等古色古香的店家,(在这边可以顺便介绍一下杭州的龙井茶),还能看到说书弹唱、测字等等画面。
在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场面。
照壁上刻着“吴山大观”四个大字,是出自康熙皇帝的手迹。
这块照壁高3米,长17米,用青石雕刻。
吴山大观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吴山上自古有五多“古树多、奇岩怪石多、祠庙寺多、民俗风情多、名人遗迹多。
在这能把杭州的美景近收眼前。
清朝浙江巡抚李卫在此曾建了一座大观台,从此吴山大观就有名了。
我们现在先去参拜一下城隍之神——周新,周新祠也称城隍庙,门前的匾上“冷面寒铁”是当今书法家朱关田的手笔。
殿内中间的就是周新,周新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曾担任浙江按察使,他刚正不阿、惩治腐恶,执法如山,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后来受冤而死,杭城百姓愤怒而闹事,朱元璋不得不假意委以阎王托梦,说周新已经成为杭州的城隍了,并为之建庙,百姓这才安定。
城与隍原指城池的城墙和墙外的沟壑。
为祈求城池的安宁,我国在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祭城隍神的活动。
魏晋南北朝后在儒、道、佛诸学说影响下,城隍神的形象中更多地揉合了善恶报应与礼仪、道德的观念。
生前在某地担任过刺史以上官级的贤良正直的文官武将,常常成为城隍神而得到供奉。
吴山城隍庙是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迁移来的,明朝永乐年间开始祭祀周新。
新建造的周新祠内设有周新塑像和他的生平事迹介绍,表达了杭州人民对这位古代清官的怀念。
我们现在一起去看看整个景区中精华之处——城隍阁,七层建筑,高41.6米,造型结合了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风格,栏杆、排门的雕刻,用的时香樟、椴木和美国洋松制作。
现在的城隍阁上面是一家茶楼,也是杭州城最高的茶楼,在这品上一杯西湖龙井茶,看看西湖的美景,真的是人间美事。
一楼高挂的“城隍阁”横匾,是现代著名书法家沈鹏书写的,两旁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出楼台,”据说是明代徐文长所撰的。
我们现在进入阁里面,南面这幅大型硬木彩塑画,就是从经荣获中国美术“白花奖”一等奖的《南宋杭城风情图》。
长31.5米,高3.65米、深2米、,它运用雕、刻、塑、编、扎等多种传统工艺表现手法,集中表现了“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的繁荣景象。
全图以南宋杭城天街(也就是现在的中山中路)为中心线,表现在春天里,杭州市民的各种民俗活动,塑造了3500个男女老少市民人物,他们个个穿戴有致,行为不同,并且按照一个个场面,聚成一组组人物。
其中有取材于古代话本小说《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与二十二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中的言情人物,也有《白蛇传》神话故事中许仙在官巷口药店当伙计的形象,可谓是戏中有戏,画中有画。
城隍阁一楼的北面,是高10米、宽8米的巨型青石线刻图组画,描绘了杭州的10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它们是:《伍相驾涛》、《钱王射潮》、《造塔保俶》、《济公背妇》、《断桥相会》、《立桥望仙》、《西泠定情》、《虎跑涌泉》、《梁祝共读》、《夜救裴生》。
这些石刻画为城隍阁建筑增添了文化色彩和情趣。
城隍阁的设计、建造,不仅考虑到建筑与西湖及城市的联系,还增配了服务设施。
在它的一楼和二楼,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杭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在它的三楼到六楼,则以休闲、观景和接待为主要功能,悬挂有豪华宫灯,配置了高档红木家具,三楼为大众茶室,并设有文艺演出舞台;四楼以茶点款待来宾;五楼设有咖啡座;六楼为贵宾接待室并有珍贵工艺品陈列。
登上了最上面就能把西湖的美景、杭州城的繁荣景象、还有钱塘江的波涛汹涌,晚上还可以在上面看到杭州繁荣的夜景。
现在让我们就好好欣赏一下西湖美景吧!
各位游客,大家好,谢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旅游。
作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商城义乌,在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在绿化、美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绿色家园。
无论在城区,还是到乡下走走,公园、绿地、花草、树木,有如春风扑面而来,令人赏心悦目。
今天,大家要去的朱丹溪陵园,就是这绿色家园中的一块胜地。
它虽然是新姿初现,却也叫人留连忘返。
朱丹溪陵园是为纪念我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由政府和民间集资修建的陵园,是丹溪风景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在这里不仅有茂竹修林,湖光山色,小桥流水,更有旷世名医的遗迹,有寓寄后人崇敬之情的各式亭台、馆园、碑廊,是一处风景迷人的田园风光式纪念园林。
大家现在所处的朱丹溪陵园建在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
大家看到,在景区入口,迎面而来的是原国家卫生部长陈敏章题词的青石牌坊。
现在让我们走进朱丹溪陵园。
现在的朱丹溪陵园为1991年批准修建,陵园占地面积112亩。
经过十几年的修建,已经初具规模,建有鹤望轩、松鹤苑、朱丹溪纪念馆、重修的丹溪墓、书画馆、百草园等等。
在陵园内,我们还可以看到启功、赵朴初、陈立夫、施祖荃等当代名人的题词和书画作品,还有以不同颜色的药用植物种植配置而成的百草园,不仅让人增长知识,更让人感受到这方园林处处都有医家的踪影。
这些也为美丽的丹溪陵园增添了浓厚的中医文化蕴涵。
朱丹溪,诞生于元朝初年即1281年,义乌人,因居住在赤岸镇丹溪岸畔而被人们称“丹溪翁”。
后人习惯称他为“朱丹溪”。
丹溪自幼聪慧,青少年时读经书,36岁到东阳八华山向许谦学理学,因母亲患病长久不愈,40岁后专心学医。
他一生刻苦治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前人经验而又不拘泥,终成“滋阴说”一派大师,他的医学著作有十几种,其观点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的后学者,开辟了中医学的新纪元。
他和河北刘完素、李杲、河南张从正,被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名医。
为发掘祖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开展中医文化研究和交流,陵园内规划建设历代医宗纪念馆、名贵中药展览馆、中医历史展览馆、中医研修所等项目。
扁鹊、华佗、张仲景、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国历史上医宗将在这里一一展现。
同时,在陵园内还规划建设了药用植物园,以乔木形成主景,林下种植较耐荫的草本、藤本或灌木,以园林艺术手法布置,在适当地点配以亭、阁、花架、景石等园林小品,让游人在优美的环境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中草药科学知识。
丹溪墓: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朱丹溪墓。
元至正十八年始建,屡经兴废。
1358年,朱丹溪端坐在他的书桌前,手持狼毫,含笑而逝。
葬于离赤岸镇约4公里的东朱村墩头庵。
“文化大革命”中,墓地曾经被毁。
1982年,在原址重建墓地,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建丹溪庙,于丹溪墓右侧后方。
朱丹溪陵园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的。
据说,墓地是丹溪与他妻子戚氏亲自挑选的。
他们始料不到的是,他们身后会经历如此的坎坷,他们更没料到的是,这里会成为我们义乌市的一大旅游胜地,供中外游客瞻仰凭吊。
风景旅游与名人访谒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使得这里的历史显得更为生动,人物更为丰满,风景更为迷人。
大家现在墓前看到的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元名医朱丹溪之墓”的墓碑,在墓左前侧立有朱丹溪生平简介石碑,右侧则立有“义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而墓后为其二子的重建墓。
丹溪墓布局整齐对称,前后松柏果木成荫,是个幽静之处。
所以前来祭扫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
丹溪精神:
朱丹溪精湛的医术与伟大的人格不仅征服了与他同时代的人们,更影响着今时今世的许多人,尤其是丹溪故里。
人们对朱丹溪的那份情感,依旧处处体现。
如我们大家在稠城看到的那熟悉的丹溪路,已经是市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在旧城改造下,它也即将得到扩建,必将为义乌交通做出更大贡献。
正是由于朱丹溪这位扬名海外的名医给了这条道路新的力量,赋予了它新的使命,那就是宣传义乌,弘扬义乌精神,那种勤耕好学的义乌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义乌的名人,了解义乌。
这也正是朱丹溪这位名人效应的实质所在。
朱丹溪的那种勤奋好学,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将激励着我们刻苦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我想只有每个人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朱丹溪的精神真正得以发挥。
总而言之,朱丹溪这位传奇名医,这位义乌名人,是最终被历史所记下了,我们后人该做的就是兢兢业业地乐于奉献,在丹溪精魂的指引下,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和富强!
浙江的导游词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
双溪竹海漂流,漂流双溪竹海,欢迎大家来到双溪感受自然的竹海风光。
我是景区导游小×,希望我能成为大家快乐的旅伴。
双溪,顾名思义,由两条溪流汇合于此。双溪是个古老的小镇,历史悠久,余杭建县治便有双溪,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双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极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在漂流中我会向大家一一介绍。
前面大家所看到的是竹海长廊。竹海长廊总长130米,在我们杭州是绝无仅有的,木柱青瓦,古色古香,为我们景区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长廊的正上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同志题写的江南第一漂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我们双溪竹海漂流景区锦上添花。
前面有几头老牛,正在摇头挥尾欢迎我们去坐牛车。双溪水牛较多,因为有着充足的水资源。水牛在以前只是作为耕种劳力,随着双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水牛也就下岗了。现在双溪发展生态旅游,老牛重新上岗,和我们一样成了一名旅游工作者。在牛车道,大家看到的细沙是为了减轻牛脚负担,因为牛的脚底板很软,地面太硬牛会吃不消,所以这细沙是专门为牛而铺设的。
好,大家坐稳了。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老花园。古代这里是一个很大的花园,花园内花香四溢,鸟语声声,盆景根雕千姿百态。宋代词人李清照避难于此曾词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唐代徐文长(别名徐渭)留下诗句门涤当水尽,路曲入松移,过溪无虎啸,枉送远禅师;清代吴焯一首题为《双溪》诗曰:百里双溪汇此方,修篁含涧郁相望。云生石脚水痕白,曰射山头烟气黄,不少游鱼冲潋滟,尽多啼鸟弄微茫。行人已入桃花路,何必前溪问棹郎,这些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为满足游客自我参与、追求野外刺激的需求,我们公司不久前在天目溪上推出了皮筏漂流,从沙塘至双溪叠月,全程三公里,沿途有九处激流险滩,相当刺激。
在天目溪流上游三公里是径山湖,这是余杭区最大的人工湖,坝高为44.5米,最大蓄水量为28000多万立方米。在径山湖的北面半山腰是新十景的第二景同安天门,同安顶上天门开,巨石凌空方腊来雄伟的天门,是当年方腊以惊人的毅力竖立起来的。同安顶上没有屁股的螺丝、形如筷子的方竹,吸引古今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画。
西面直线十多里那最高的山峰,就是号称江南第一山的径山,海拨800多米的山上有一座被称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贡茶径山茶采于此,日本的茶道是从这里流传过去的,乾隆、苏东坡等帝王将相留下不少碑文诗句。
南面最高峰为将军山,山上有一块磨剑石,面积为七、八平方米,平整光滑,面上有道道刀痕,那就是我们双溪新十景中的第三景将军磨剑。诗曰:马到山前路未开,英魂遗恨独松关。心萦吴越甘生死,剑石长留将军山。八百年前,北边的金兀术带兵攻进了京城开封汴梁,一路南下,康王赵勾逃到临安(杭州),在临安建成京都,为了守住临安,一位将军相伟受命在双溪把守关口,抵抗金兵。将军山和对面的狮子山两山相对,中间的山岔是个关口,地势险要,是进临安的通道,将军自知责任重大,天天在山上操练兵马。但是,金兀术带兵从安吉、孝丰一带打过来,打上了百丈独松岭,接着又来到双溪这个关口,一场血战整整打了七天七夜,最后只剩下将军等五人,寡不敌众,自知无法守住关口,无颜面见圣上,更无颜向双溪百姓交待,便与将士自刎于山上。那将军磨剑石现还留存完好,有机会大家可登山目睹。后人为纪念这位将军的忠心爱国之心,便把此山命名为将军山了。
前面那道堰坝就是景区新建的橡皮坝,整座坝体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橡胶胎,跟车胎的原理差不多的,只是它里面充的是水而不是气,由于橡皮坝的作用,这里便形成了一个2米多高的落差,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这一刺激了,为了您的安全,请检查一下救生衣是否穿妥了,冲坝时身体尽量往前倾,千万不要站起来,以防竹筏失去平衡。
溪水粼粼溪波柔,竹海如歌堪漂流。两岸凤尾拽不住,笑声托起画中游这是双溪新十景中的竹海漂流诗,双溪竹筏漂流历史悠久,五十年前,这里没有公路,运输主要靠溪中竹筏运送,这条溪是我们山区百姓的生命线,山里面包括安吉县的部分乡镇的山民的土特产,如毛竹、山木、笋等就用竹筏运到山外面出售,换来大米、油盐等生活用品用竹筏逆流而上撑回山里。山里面六、七十岁的老人个个都是撑筏高手。
双溪竹海漂流是近年来径山镇开发的一个新景点,环境优美,竹林绵绵,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堰坝险漂在江浙一带的漂流项目中较具特色,因而深受上海、苏南地区等地游客的欢喜。
浙江的导游词篇九
东钱湖位于宁波东郊,面积比杭州西湖大三四倍。但是东钱湖沿线开发了各种收费景点,相比之下有些资产阶级化。如果想欣赏东钱湖的美景,可以花钱去游览景点,而年轻人更愿意骑自行车环湖,欣赏风景,拍照留念。
东钱湖沿岸有许多景点,如小普陀、桃宫岛、福泉山、南宋石刻遗址公园、雅戈尔动物园等。还有一些自然村和小公园。平时周末一两天会用来选几个好玩的地方玩玩,而不是走遍所有景点。东钱湖周边有很多公交线路,几乎可以到达所有主要景点,非常方便。
小普陀是湖中长堤,是东钱湖最受欢迎的景点。湖中心的于霞寺总是有许多人在烧香和祈祷。可以坐电瓶车直接去观音(8元/人),但是建议沿着长滩走,欣赏东钱湖的风景。从小普陀过桥,就是湖西的桃宫岛。这是当地一个受欢迎的烧烤场所。适合一群人一起做拓展等活动。时间短的话,外国游客也不用特意去。
如果带孩子,东钱湖北部的雅戈尔动物园是不错的选择。除了可爱的动物,你还可以玩旋转木马和碰碰车。
东钱湖最适合的景点在环湖东路。湖畔的南宋石刻遗址公园,有南宋宰相的墓地。除了宏伟的陵墓和石拱门,还有200多尊栩栩如生的石像。公园内的博物馆梳理了南宋历史和石雕发展史,还可以看到周边地区的许多石雕文物,值得细细品味。
南边不远的福泉山上有一大片茶园。风景还不错,旺季可以在上面的茶馆品茶。不允许自驾。在山脚下的售票处有一辆上山的公共汽车。但是淡季很难等,做好心理准备。上山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除了游览景点之外,环东钱湖骑自行车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你可以悠闲地欣赏湖光山色和沿海的自然村庄。湖边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景区官方也推荐适合不同人群的骑行路线。游客中心有自行车站,南部有水上公园,北部有马山湿地和雅戈尔动物园,提供各种类型的自行车租赁。此外,湖边还有许多码头,如水上巴士、小船、快艇等。可以乘船往返沿海景点,也可以租船环东钱湖旅游。
那天有许多游客来往于宁波市。如果预算充足,可以住湖边的度假酒店。小普陀东侧有500元起的沙山村度假村和几千元的柏悦大酒店,也是一种享受假期的方式。食物方面,东钱湖的虾值得一尝。
浙江的导游词篇十
台州历史悠久,是江南翼龙化石的发现地和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下汤文化的发祥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回浦乡,汉朝(公元前85年)设立回浦县,三国时期(公元257年)置临海郡,唐朝(622年)起称台州市。新中国建立后一直以行政公署建制,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台州市。
台州兼得山海之利,历史上就有海上名山之美称。台州是浙江粮食的主要产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水稻亩产超千斤、超两千斤的地方。台州也是中国主要的水果之乡,名果黄岩蜜桔和玉环文旦中外驰名。台是中国主要渔区之一,拥有辽阔富饶的东海渔场,渔业产量居浙江首位。
台州经济发达,市场繁荣,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源地。改革开放20年来,台州人民思想解放,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寻找到一条适合市情的发展经济之路,初步建立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使一个比较落后的纯农业地区较快地完成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进入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行列。
台州交通便捷,通信先进。海门港历来是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公元230年最早开通大陆与台湾的航线。今天的台州,拥有港口、机场、1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已初步建成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台州自古学风兴盛,为文化之邦。民风淳厚,社会安定。山海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教育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物华天宝,为中国黄金海岸带上的富庶之地。
台州第二次腾飞的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科工贸发达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台州多山滨海,风景山海兼备。汉晋以降,道佛两教特盛,崇山幽谷之中寺观迭起,增添众多人文景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开辟一批风景区。全区风景名胜,大体可分三类:以在台山和括苍山为主的山岳风景名胜,包括黄岩市、温岭县境内诸山,天然风景与众多古迹融为一体;以临海市桃渚为主,以及三门县蛇蟠岛与仙岩洞、温岭县石塘渔村、玉环县大鹿岛、椒江市大陈岛等沿海风景名胜,开发潜力很大;各市县城厢或近郊风景名胜,大多已辟为公园。其中天台山于1985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名胜区,1988年8月经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桃渚风景名胜区,清代冯賡雪《台南洞林志》已有记述,80年代开始引起注意,并有众多新发现。全区各地尚有不少风景胜地有待开发。
浙江的导游词篇十一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江郎乡境内,江郎山是一座奇山,似三根石柱直插云霄,是有名的风景旅游区,吸引了很多游客来游玩,导游要做好详细的解说,介绍景点的特色给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江江郎山导游词,欢迎参考!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城南25公里的江郎乡,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江郎山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等自然景观,以及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等人文古迹。
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的“奇”、“险”、“神”。 此外,霞客游踪、洞岩钟鼓、石大门、仙居寺剑瀑、浮盖山、景星山、峡里湖、须江瑶池、笔头峰、海螺峰、郎峰仙道、石隙奇观、天然国画、丹霞赤壁、美食一条街、郎峰天桥、神女临江、月亮湖、洞天寿星、开明禅寺诸景亦各尽其奇。
浙江衢州江郎山是(衢州)江山市境内的一座奇山,似三根石柱直插云霄。让你不得不相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人辛弃疾在游览了江郎山后留下这样的诗句: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江郎山位于江山城南25公里之江郎乡。古名金纯山、须郎山、玉郎山(据《方舆胜略》)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文思博要》云:“有江氏三兄弟登巅化为石,故又名江郎山”。
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区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组成,是遐尔闻名的旅游胜地,以雄伟奇特著称。山巅有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状若刀砍斧劈。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俗称“三爿石”。堪称“神州丹霞第一峰”。
三峰之间有大弄小弄出入,建有百步云梯,迂回盘旋。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题刻“壁立万仞”四字。亚峰、灵峰间壁立如削,曰小弄峡。置身其间,仰观天开一线,俯视地裂一隙,俗称“一线天”。山上另有蛤蟆石、兀鹰石、姐妹石、鸡埘弄、会仙岩等景观,多以形取名。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江郎山俗称三片石,由石峰郎峰、石柱亚峰、石墙灵峰组成,三块巨石就像从地面上长出来的三根石笋,像一个“川”字,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这里爬山感觉很刺激,幽深的一线天、大段近乎垂直的陡阶,其艰险不输华山。
景区门口的公路上,可以较为方便地观看江郎山全景,随着位置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画面出现。门票里包含了游览车的费用,可以坐车从游客中心坐车到山下的开明禅寺附近,然后开始攀登。平日自驾车也可开到山下的停车场。这段路上可以远观江郎山全景,有一棵标志性的大榕树,人们喜欢拿它做前景拍照。
上山有两条路,一条走南线的一线天,一条往北线的烟霞亭。大多数人会选择从十八曲-开明禅寺-会仙岩-一线天-登天坪-问天亭(南线)上山,而后从北线下山。因为南线坡度较为平缓,而北线是大段几近垂直的铁梯,路很窄,没地方歇脚,下山还好,上山可能会很崩溃。普通人往返走下来需要四五个小时。
会仙岩是登山的起点,在此选择去一线天的路向前。爬山赏景走到一线天大概1小时,路比较平缓。江郎山的一线天虽然不算窄,但很深远,是所有来此的游客必到、必拍照的地方。云雾天气时,两山夹壁之间扑面而来的云雾给人一种身处异境的感觉。一般旅游团到一线天看看便返回了,若打算登山则须继续向前往登天坪方向去。登天坪是一处休息点,可以买到些小食,不过价钱很贵,建议自带些补给的干粮。从这里开始的路基本都是八九十度的陡阶,务必休息足了再继续往前登顶。
通往山顶的路上沿着崖壁凿出的仅一人宽的石阶路,旺季时游人排起长龙,只能随着队伍走走停停,进退两难。快到山顶的时候会遇到去往舒心坪的岔路,一定记得过去看一下。路并不远,这边是天然石头形成的大平台,可以俯瞰山下全景,视野比山顶的观景台开阔些,山顶的观景台上则可以拍到眼前一座馒头状的山峰的全貌。需要注意的是,山顶15:30之后就不开放了。
过了山顶顺着“北线下山”的指示牌走,依旧是几乎垂直的下山路,最陡最窄的地方得背过身倒退着往下。站在山上看下曲曲折折的陡阶,看着就挺惊心动魄的。下山路上有一段峡谷是没有光线的,不过这段并不长。
到山下的乘车点,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由此往须女湖方向步行,大概40分钟能到。须女湖是个水库,有些人造休闲景观。这里可以远观江郎山的全景,不想爬山可以来这儿远观一下,不过去的游人并不多。景区附近有农家乐可以住宿,来此的游客多会选择用两三天和周边的廿八都、浮盖山一并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