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优秀6篇)

2023年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优秀6篇)

小编:HT书生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篇一

没有基础就根本谈不上能力;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勿盲目攀高,以免眼高手低。复习主要以教材为准,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形成点与面的知识网,使知识更加全面而又精准。同时,对基础知识的全面回顾还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2、掌握化学原理,注重其解题思路

考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应该注意到了,化学具有非常多的化学原理及规律。化学同物理一样是自然学科,他们一定会遵从自然规律。所以考生不要在庞大的化学方程式及原理面前怯步,只要找到其内在规律,不断的深入总结,舍弃表面追究其根本,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东西需要记忆,做题时,不要做完题就没事了,应注重解题的思路。

3、注重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和物理都是自然学科,都会注重其实验,化学更为优胜,近几年化学高考化学中,以实验为主线来命题的数量明显增多,所占的分数也越来越重。考生想要取得高分,一定不能放松对实验能力的培养。

4、加强解题训练,培养实战能力

在第一轮复习当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重点就是加强经典题型的训练,训练的知识点应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知识点来,深刻理解知识点,打好基础,适当的时候做下模拟试题或者真题。

在解题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质量还要注重速度。选好适合的题目类型及数量,有助于加强思维的训练,减少再次做题的时间。做完题后,应注意归纳总结,反思解题的过程及技巧,长期坚持训练,解题能力一定会加强的。

5、把握重点做好时时纠错

由于复习的时间有限,且高三要复习的可门和知识点非常庞大,怎样在少量的时间里面做好复习,是考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主要方法,就是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的突击。同时要对考试中出错率高的地方要即使做好反思,对此地段也要强化训练。每一次考试的错误点及练习的错误点,一定要做好详细的分析,分析其原因。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篇二

(1)达尔文实验过程:a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b单侧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单侧光照尖端罩有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长;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长。——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影响胚芽鞘的生长。

(2)温特实验:a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b把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运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长。

(3)郭葛结论:分离出此物质,经鉴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进生长,故取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素是在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生长素还可作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

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4、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a、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b、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锄草剂。

5、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生长素促进,而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6、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脱落酸和乙烯(分布在成熟的组织中,促进果实成熟)。

7、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多种激素相互作用来调控的。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篇三

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 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

(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

(五)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一)定义: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变化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2、k只与温度(t)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篇四

1、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2、除杂:co2(hcl),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

3、nahco3(少量与过量)与石灰水的反应:命题角度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

4、鉴别:用bacl2、cacl2或加热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

5、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问题: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1、除杂: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利用二者的差异情况,进行分离。nacl(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降温、结晶、过滤。

2、氯碱工业: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以此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题目的突破口为:一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二是在电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液变红,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学中的第一个定量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命题角度:一是计算所需的物质的质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一、了解化学学科性格真心对待新老朋友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对物质的结构和物质间转变进行探究,并找出其规律的一门自然学科。它是自然学科,不是人文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或不常见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实验学科、生活气息很浓的学科、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在化学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切忌将化学抽象化,像哲学一样。

自然界中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在化学家或化学工作者的眼中,它们都是有生命有性格的。如果像人一生中能结交一大堆真正的朋友、认识一大堆人一样,真正搞懂一种物质,了解一大类物质,你就可以成为化学专家了。因而学习化学,首先要在符号与实物形象之间建立顺畅的联系。如氯化钠nacl,有的人眼中仅是四个字母,两个大写两个小写。读作“naiceiel”。但在优秀学生眼中这不是四个字母,而是一堆正六面体形的固体,它味咸、易溶、可电解......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化学观。一种抽象化,一种实物化。谁能最终学好化学,是不难知道的。

相对于数学:则是实物抽象化、抽象的东西更抽象,还运用一系列公式进行概括。

因而对于化学,对绝大部分来说起点低、入门易。但如果不注意学科特点,将一系列物质学习过后,思想思维就会出现极大的混乱,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质纠缠不清,因而每考每败,这就是化学学习中知易行难的原因。

二。培养形象立体思维方式提高研究化学的乐趣

学习每一种物质,就如同认识一个人,光记着其名字是不够的。你必须和这个人有很长的相处时间,才能记住它们的音容相貌,理解它的性格与特点,知道它的优缺点与长短处。如果你是它的领导,你能知道它适合什么岗位,有多大本事,你才能对他们指挥自如,考试战争才能百战百胜,所以化学学得好才能当领导。

对于每一个要学习的物质,尽量要看一看实物,体会它的颜色、状态......对于学生实验,要尽量动手,体会它性质的与众不同之处,哪怕对于再寻常不过的物质如水也要能对其性质品头论足。同时在化学分组实验中体会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物质学多了,容易糊涂,特别是有些双胞胎、三胞胎物质,也要能尽量分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因而我们学习化学,就不再是一堆英文字母。而必须是一系列形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物质转化。例如电解氯化钠,就应该想到钠离子得电子生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属钠,氯离子失去电子成了黄绿色的氯气瓢出来了,等等。

要经常在纸上,更重要的是在大脑中梳理所学过的一切。让他们站好队,分好类。每个物质都能给他们贴上一个标签,写上一句二句概括性的话。这样化学的形象化有了,化学也就学活了。

三。建立良好自学习惯,培养独立解题品质

高中化学不单是化学,高中所有学科的学习都要求自主先入。因为高中课程内容多、深度足,很多东西是需要用心去体会,而不能言传。因而还指望像小学、初中一样,老师手把手的教、老师一题一题的讲解,学生尽管不懂,也能依样画符,似乎初中都很容易学懂。两个学生中考成绩如果都是80分。但这80分是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的,一个80分货真价实,是真正弄懂了知识的体现,而另一个80分则是通货膨胀,没有彻底弄懂知识,只是对知识的死记和对老师解题的机械模仿的话。进入高中后,成绩自然分化的很厉害。

所以进入高中后,有自学习惯的要坚持,有自学能力的要发挥。没有的则必须培养、必须挖掘,必须养成。做事情、想问题要超前,一段时间后大家都会了解老师的教学套路,教学方法。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提前学习的意思。但很多同学预习是扫描式、像读小说、看电影。一节内容5分钟就搞定了。遇到稍微恼火的地方就跳过或放弃了,心想反正老师还要讲。这其实不叫预习,就是一种扫描。没有收效,没动一点脑筋,这样的学习,能力是丝毫得不到提高的。

预习就是要通过走在老师前面、想在老师前面、学在别人前面,要拿出一个架式,要拿出笔来,勾画出重点;要拿出草稿本,进行演算,然后将课本习题认真做一做,检验自己的预习成果。

这样别人是在上新课,对你而言则就是复习课了。下课后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课本。解题速度加快,腾出时间进行新的一轮复习与预习。有的同学一天到晚总是在被动吸收知识,被动应付作业。整天头不洗,饭不吃,忙乱不堪,疲惫不堪,但考试下来,总是很不令人满意。便却给自己安慰说:我已尽力了,我就这个能力了,人家头脑就是聪明啊,否法定了自己,长了别人的志气,对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

不少人听新课听得浑头昏脑,飞机坐了一节又一节,最后才不得不翻书,从头自学。为什么就不能超前一点,先自学后再听课呢,这样也不至于天天坐飞机。有人总是一厢热情的认为:上课一边听,一边看书,节约时间,效益超强,结果没有几个人能如愿。

要懂得反思与总结,要懂得调整思路、方法。总之一切皆要主动,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被老师操控、推动,但要与老师的教学思路、进度保持一致,从而形成合力达到最大效率。

学习上要动自己的脑子、流自己的汗。不要搞任何人,也不要指望谁来督促你,逼迫你,我们要成为自己学习上的主人,不要成为学习的奴隶,更不要成为别人学习上的陪同者、旁观者、听众或是看客。

要加强培养自己独立解题的习惯,高考是独立答卷而不是商量、合作考试的。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开讨论,无论有无必要都要问别人,似乎很是谦虚好学,实则是偷懒或是借机拉呱开小差。把自己的脑袋闲置起来,借别人脑袋解题,训练聪明了别人的同时,却颓废弄笨了自己,真是得不偿失啊。

有问题不问,不是好事,有问题就问,更不是好事。你要确认经过自己的努力后依然不能解决的才能问。哪儿不懂就问哪儿。别一张口:这个题我做不来;给我讲一下这个题。

有的人,手里拿着英汉词典问别人某个单词怎么读、怎么写。或直接问周围的同学:氢的原子量是多少。这已经不是问题,而是借题发挥了。

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从你提问的方式、问题的出发点,就能判断出你的学习大致是一个什么程度,有什么发展潜力。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篇五

1、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2、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3、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4、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5、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成分是1—6个多肽分子。

6、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7、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8、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9、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0、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1、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12、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13、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如肾细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加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1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1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16、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

17、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受精作用。

18、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此处“某一时期”最可能是囊胚。

19、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20、病毒仅具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阮病毒仅具蛋白质。

21、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

22、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23、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

24、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25、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26、稳定期出现芽胞,可以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

27、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放线菌杀不死真菌。

28、一切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

29、分裂间期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总结篇六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

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

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的原子晶体:1mol金刚石含2mol碳碳键,1mol二氧化硅含4mol硅氧键。分子晶体:1mol分子所含共价键,如1mol乙烷分子含有6mol碳氢键和1mol碳碳键。

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

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分三类:第一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钾、硝酸钾等;第二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钠;第三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气体、氢氧化钠等,有些学生对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理解不清。

高中化学应该怎么学习

1、你必须把课本上的知识背下来。化学是文科性质非常浓的理科。记忆力在化学上的作用最明显。不去记,注定考试不及格!因为化学与英语类似,有的甚至没法去问为什么。有不少知识能知其然,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门外语”,化学的分子式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句子,而每一少化学计算题,就是英语的一道阅读理解。

2、找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不会的,以备平时重点复习和考试前强化记忆。只用问你一个问题:明天就要考化学了,今天你还想再复习一下化学,你复习什么?对了,只用看一下你的不本本即可。正所谓:“考场一分钟,平时十年功!”“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考前复习,当然是要复习的平时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和没有弄清楚的地方,而这些都应当在你的小本本才是!

3、把平时做过的题,分类做记号。以备考试前选择地再看一眼要重视前车之鉴,防止“一错再错”,与“小本本”的作用相同。只是不用再抄写一遍,节约时间,多做一些其它的题。

如何提高化学成绩

知识点全覆盖

理科的学习除了需要学生学习一些化学知识点之外,也需要学生根据知识点做出一些题目。化学的题目看起来非常的复杂,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敲之后,学生当理解了题目主要考查的内容之后,学生只要寻找到一些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就能够正确地作出化学题。

高中生高中化学学习好方法有哪些?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只有全方面的掌握知识点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够得到提高。化学这门学科,除了需要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方程式之外,也需要了解更多的同类元素。

分析技巧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分析技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很多理论知识,也需要这些学生懂得一些分析题目的技巧。学生分析对了题目,学生就能够找对正确的思路,通过对这些题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了解考察哪些知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通过寻找正确的方法,帮助自己提升化学成绩。

上一篇:2023年红楼梦读书笔记回篇(大全7篇)

下一篇:疯狂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