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西游记24回读后感30字大全

最新西游记24回读后感30字大全

小编:大雷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24回读后感30字篇一《西游记》和作者是吴承恩,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了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最终来到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角,主要事迹是“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的金额箍棒和七十二变令幼时的我浮想连翩:啊!要是我有金箍棒就好了,可以把坏人全打跑。啊!要是我也会七十二变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变成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这样我就可以变成鱼儿在水中欢快的游戏。可是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猴子也不例外。孙悟空的自律能力有点差。既然天庭让他看守蟠桃,那他就应该好好看着蟠桃。如果蟠桃困为他的能力而被别人吃了,那还有情可原??——你已经尽力了。可孙悟空倒好,监守自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不过天庭也不是完全对。大多数猴子一般都爱吃桃子,这不是很可笑吗?

再说说唐僧吧!现在很多人都用唐僧的紧箍咒。至少唠叨不会让你头痛职裂。唐僧的出生很高贵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他西天取经毅力是最强的,不像猪八戒,动不动就说:“师傅已经被妖精吃掉了,我们公行李散伙吧!我回我的花果山。白龙马,你也回你的东海吧!”不是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空人。唐僧也有弱点。那就是太懦弱了。遇到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逃!还有一个最不应该的缺点:不听孙悟空的劝。

总之呢,《西游记》这本书是不错的,把每个人物都描写的活灵活现,好像随时都会从书里蹦出来似的。

西游记24回读后感30字篇二翻开《西游记》,细细品读。在被内中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之余,唐僧那几次“善心大发”的行为,也引发了我无尽的沉思。

唐僧,一代圣僧,一个善良的人,悲天悯人,菩萨心肠,拥有超出常人的善意,以至于有好几次都差点被妖魔鬼怪抓去吃了肉。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章,孙悟空把变化成人形虚情假意欲加害唐僧的白骨精打死了,而肉眼凡胎的唐僧不仅不感激悟空的救命之恩,反倒误会悟空枉害无辜人性命,念起了那要命的紧箍咒,可苦了悟空,忠心护主,却遭受如此待遇。

在敬重唐僧的善良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我们以为的大善其实是错误的。

很多人一味追求善良,认为施善定会有好报,却料不到有时的结果是相反的。有一些小孩子,给路人带路,本来是为了帮助别人,却被装成路人的人贩子,拐到了外地卖了。

善良本身并没有错,但你的善良也要有防备心。但还未了解清楚情况,就盲目的大发善心,这样是“愚善”,很容易被坏人利用,也会将自己置于险境。这让我想起《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东郭先生好心帮助了狼在猎人的枪口下逃生,可是,他救下的这只狼却要吃掉他。

这个故事向我们昭示:我们可以做到与人为善,但还要有防备别人的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环顾我们的周围,生活中有不计其数的善良和危险。《西游记》中的唐僧发的人深省。是非不明就滥施善良,结果往往是不大好的。

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其中有你、有我,也有他。而在我们施予善心之前,是不是也应该沉思一下,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到底值不值得我们为他付出?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西游记第63回读后感100字 西游记第63回读后感悟100字实用

下一篇:2024年英语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