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果报告陈述 研讨成果报告精选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成果报告陈述 研讨成果报告篇一
通过为期一年的研究,我们组认为小组合作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专题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课堂效率 课堂氛围 思维拓展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历史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传统教育模式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感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初中历史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的研究。
二、基本概念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自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开始,我国才出现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但是由于我国在使用学习理论研究方面的滞后,这一重要教学思
想与方法至今没有在我国得到普遍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说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免让广大理论研究者深感遗憾。
但是随着近几年高效课堂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又被推上一个新台阶,小组合作学习成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小组合作学习又被掀起了蒙着的盖头,露出了自己的面庞。
三、课题研究 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四、课题 研究 目 标 1、分析目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解决问题的过程 与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问题一: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忽视实效
解决方法: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正确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旨: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合作技能的培训,正确实施,反复实践,不断反思总结。
问题二:小组合作学习关注问题,淡化过程 解决方法:之所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合作、交往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和能力发展,为了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开始就陷入仅仅寻找知识的误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生在合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形成正确价值观;问题的呈现一定要把握好三点:时机要恰当(即提出问题后大部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没有结果,学生表现出很想知道答案无法解决时);难易要适度;时间分配要合理,避免出现满堂问、满堂讨论的现象。
问题三: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不够,沉闷不活 解决方法:教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应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参与小组讨论,灵活调整教学环节;教师还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不断改变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要增强学生观,以学生的实际为本,掌握好学生知识的起点,所提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充分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不断变换提问的方式:有学生个人提问、小组代表提问,也有教师提问;不断改变合作的形式:组员自由合作、邻组交流合作、分散交叉合作、全班整体合作,使师与生、生与生积极互动。
问题四:小组合作学习表热实冷,合作淡然 解决方法:要保证热烈但有序的小组学习环境,就要事先搞好统筹安排,让所有小组成员清楚合作规则,明白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防止他们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做到赏罚明确;同时还可增强学生的公平感,公平、客观地测量小组中每个成员所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该使学生明了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严格检查、个别测试验收和反馈,使学生感到虽然在小组中学习,但不能依靠他人;还要缩小小组规模,从而避免责任分散。
问题五:小组合作学习能者独尊,弱者失趣 解决方法: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发展的不足之处,如思维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等,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要特别注意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辅导,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教师给学生的任务应该是有层次性的,使弱势学生也能够找到能胜任的工作,并在完成任务中树立自我成就感,增强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时,教师要强调整体的进步,让小组内形成主动扶持较差学生的氛围,教师也要在观察、巡视或参与中,特别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还需要讲究评价策略,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小组中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注意到他们的点滴进步。
问题六:小组合作学习人云亦云,取代独创
解决方法:需要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鼓励所有成员表述不同意见的规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注意答案和方法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六、研究成果 :
1.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边是我们对九年级历史实验班进行的学习行为问卷调查:
学习历史态度 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能力%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评价他人的能力% 喜欢 一 般 不喜欢 乐意 一般 不 乐 意 积极 一般 不 积 极 乐意 一 般 不 乐 意 前测 193 58.3 38.9 2.8 60.2 21.1 18.7 53.3 15.2 31.5 52.6 28.5 18.9 后 19 76 23.0 84 15 0 75 24 0 81 15.3
测.3 7.2.8.6.4.6 4 比差 0 18-15.2-2.8 24-5.3-18.7 42.3 16-31.5 29-13.1-15.9 2.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
下面是实验教师陈幸与对照班教师教学同一内容的比较表:
班级 实验班 对照班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传统教学法 教学内容 “蒸汽时代”的到来 “蒸汽时代”的到来 教师直接讲授时间 10 分钟 22 分钟 学生发言人数 23 16 人 讨论时间 10 分钟 0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完成“动脑筋”
和拓展思维题 和课本练习做题正确率 95% 83% 从而可以看出:陈幸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中获取知识,对此学生做题正确率高。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面是王转老师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一次成绩对比统计表。
班别 教法 实验前 试验后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人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人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班 小组合作学习71.4 84.5% 63.4% 89.1 93.3% 73.3% 对照班 传统教学法 72.2 91.6% 66.7% 80.8 88.3% 45.7%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益处。
6.实验中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在实验与研究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实验中的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即:营造合作氛围、明确合作目标、指导合作过程、汇报合作成果、评价合作成果。
七、研究效果与反思 通过一年时间的实践表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的效果表现如下:
(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
合作学习强调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的互动是在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中完成的,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都离不开彼此融洽的交流与沟通。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会尊重别人,能认真倾听、思考别人的意见。
(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三)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胆量的训练,通过相互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步培养他们主动与人交流,形成独立见解的意识。
【 存在的问题】 :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也逐渐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作的方式单一,没有形成小组的风格,特色,缺乏新意。多数时候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缺乏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
(二)小组成员不能保证人人有效地参与小组活动。如在活动中只参加不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合作时机的把握问题。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关注困难学生问题。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怎样及时有效地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期望与鼓励,积极地参与讨论、参与发言,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 今后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究的问题】 :
1、课堂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
2、如何调动或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3、如何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4、如何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5、如何采取评价机制。
6、小组合作的方式应多样。
调研成果报告控制网成果报告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报告宏观经济成果和covid19进度报告教学成果及实践效果报告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