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心静脉穿刺技巧 中心静脉穿刺流程图汇总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心静脉穿刺技巧 中心静脉穿刺流程图篇一
导读:对于之意义是来说,需要花大量的精力跟时间在学习上。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临床操作指导》预习笔记:中心静脉穿刺术,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考试网!
1.个人准备: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剂、镊子1把、棉签、5ml无菌注射器、6-7号针头1个、静脉穿刺包一个、纱布、无菌手套、2%利多卡因、肝素盐水。
3.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得到其认可。
1.患者取仰卧位。如需穿刺后插管,则选用右侧颈内静脉为宜。患者头偏向左侧,头后仰,肩下垫一小枕,显露胸锁乳突肌。该肌的锁骨头内缘与乳突连线的外侧即颈内静脉的位置。
2. 一般采用中间径路,以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环状软骨水平定位为穿刺点。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
3.铺无菌洞巾。选好穿刺点,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把穿刺针吸取肝素盐水约5ml,排净空气。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用手持穿刺针在穿刺点进针。进针方向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平行穿刺,针尖对准同侧乳头,指向骶尾外侧,针轴与额面呈45°-60°。边进针边回抽血,抽到静脉血表明针尖位于颈内静脉。进针深度2.5-3.0cm,以针尖不超过锁骨为度。当血液回抽和注入十分通畅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轻柔送入导丝。缓慢退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用扩张器扩张皮下或静脉。轻柔置入静脉导管,待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后,边退导丝边插导管,退出导丝,回抽血液通畅用肝素盐水冲洗一次,连接三通输液。最后用导管固定夹固定好,贴膜覆盖。
1. 患者取仰卧位。穿刺肩下垫一小枕,头转向对侧。穿刺侧之肩略上提、外展,使上臂三角肌膨出部变平,以利穿刺。也可将床尾抬高,以利穿刺时血液回流,避免空气进入静脉发生气栓。
2. 以锁骨中点下缘1cm处为穿刺点。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
3.铺无菌洞巾。选好穿刺点,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把穿刺针吸取肝素盐水约5ml,排净空气。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在穿刺点进针。针尖指向锁骨内侧端,与胸骨纵轴成40°角,与胸壁平面约成15°角。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紧贴锁骨背面缓缓刺入,边进针边回抽血,抽到静脉血表明针尖位于颈内静脉。进针深度成人4-7cm,儿童1-3cm,当血液回抽和注入十分通畅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轻柔送入导丝。缓慢退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用扩张器扩张皮下或静脉。轻柔置入静脉导管,待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边退导丝边插导管,退出导丝,回抽血液通畅用肝素盐水冲洗一次,连接三通输液。最后用导管固定夹固定好,贴膜覆盖。
1.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稍外旋、外展。
2.选择穿刺点:先摸出腹股沟韧带和股动脉搏动处。在腹股沟韧带内、中1/3的交界处下方2横指(约3cm)处,适在股动脉搏动内侧约1cm处,定为穿刺点。
3.常规消毒铺巾。选好穿刺点,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把穿刺针吸取肝素盐水约5ml,排净空气。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用手持穿刺针在穿刺点进针。针与皮肤呈45°-60°角,针尖指向对侧耳进针,缓缓刺入,边进针边回抽血,抽到静脉血表明针尖位于颈内静脉。进针深度成人4-7cm,儿童1-3cm。当血液回抽和注入十分通畅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轻柔送入导丝。缓慢退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用扩张器扩张皮下或静脉。轻柔置入静脉导管,待导管进入股静脉后,边退导丝边插导管,退出导丝,回抽血液通畅用肝素盐水冲洗一次,连接三通输液。最后用导管固定夹固定好,贴膜覆盖。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注意患者生命体征。
3.防止硅胶管内发生凝血,每天暂停输液时,用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1-2ml或肝素稀释液2ml注入硅胶管进行封管。
4.穿刺点上的敷料应每日更换,潮湿后要立即更换,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
<
s("content_relate");【《临床操作指导》预习笔记:中心静脉穿刺术】相关文章:
《临床操作指导》眼科操作护理:滴眼药法07-18科诊疗技术与常规:骨髓穿刺术操作规程11-03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点:腹腔穿刺术07-19gmat改期流程操作指导10-27初级会计预习备考方法指导09-06护士资格考生报名操作指导09-20gmat报考改期流程操作指导10-07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精选预习资料05-06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全真预习模拟试题05-05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
上一篇:2023年监理工程师备考策略精选
下一篇:透明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