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科目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科目篇一
- 执业医师年度述职报告 推荐度:
- 执业医师考核述职报告 推荐度:
- 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推荐度:
- 入党积极分子党课考试复习资料 推荐度:
- 期末考试复习方法演讲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复习,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病因:以链球菌感染最常见;
病理:弥漫性毛细血管样及系膜区细胞增生及wbc浸润;
电镜特点:上皮下驼峰状电子沉积;
(二)中医病机:初期病变主要在肺脾;恢复期主要在脾肾;
(三)表现: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少尿;
(四)治疗――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药药
――首选青霉素(过敏者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五)中医辨治
急性期:风寒束肺,风水相搏――麻黄汤合五苓散;
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越婢加朮汤;
热毒内归,温热蕴结―麻黄连翘赤小豆合五味消毒;
脾肾亏虚,水气泛溢――五皮饮合五苓散;
肺肾不足,水温停滞――改已黄芪汤;
恢复期:脾气虚弱――参苓白朮散;
肺肾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
(一)病因:少数由急性发展而来,多数为免疫介导性疾病;
病理:双肾一致性肾小球改变;
类型:系膜产生性;膜增生性;膜性肾病;局灶性。
(二)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
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水肿、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
(三)治疗:低蛋白低磷;控制血压;plt解聚药;避免肾损害。
(一)病理:
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儿童高发;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胞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少年;
膜性能病――好发于中老年;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好发于青少年男性;
(二)表现与并发症
1、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
大量蛋白尿(>3.5g/d)――最基本的特征;
2、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急性肾衰、
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营养不良;
(三)治疗
――首选激素(泼尼松)
1、消肿:利尿剂;
2、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
3、激素抵抗型――环磷酰胺、氮芥。
尿路感染(热淋、劳淋)
(一)病因: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
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
病理:病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
(二)中医病机: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与肝脾密切;
(三)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高热寒战,尿频急痛,排尿困难,肾叩击痛;
2、膀胱炎:多见于青年妇女,尿频急痛,尿混浊;
3、尿道炎。
(四)检查
1、尿常规:尿wbc>5个/高倍视野;
2、尿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
(五)治疗
1、初发者――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氟哌酸,氧氟沙星;
2、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头孢曲松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大肠杆菌感染且肾功正常――庆大霉素。
(一)病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主要特征:脂代谢异常;
血管紧张素ii在慢性肾衰进行性恶性中起重要作用
蛋白尿是肾衰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胃)、肝
(三)诊断:ccr<80ml/minscr>133umol/l
1、肾贮备功能下降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正常的`50-80%,血肌酐正常,无症状;
2、痰质血症期:gfr减少至正常的25-50%,出现氮质血症,血肌酐高于正常<450,轻度贫血、多尿和夜尿;
3、肾衰期:gfr减少至正常的10~25%,血肌酐450-707,贫血明显;
4、尿毒症期:gfr减少<10%,血肌酐>707;
临床特点:贫血,尿量增多,夜尿增多;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
s("content_relate");【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复习】相关文章: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复习08-06执业医师考试需重点复习的考点汇总08-24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点复习08-08执业医师考点150条复习整理08-25执业医师考试考点总结08-24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重要考点08-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禁忌08-05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考点08-06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法规考点08-25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
下一篇:特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