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宣楼简介 仲宣楼简笔画精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仲宣楼简介 仲宣楼简笔画篇一
- 西班牙语双语阅读美文欣赏 推荐度:
- 《伤仲永》说课稿 推荐度:
- 名联欣赏经典对联 推荐度:
- 对联100副欣赏 推荐度:
- 伤仲永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走进襄阳,无疑是要去一趟护城河的。因为那是有当代中国城池里保留得最宽的护城河。乘船游览在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你无疑会发现在东南角城墙之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楼阁,那便是襄阳城内著名的历史胜迹——仲宣楼了。
仲宣楼、黄鹤楼、晴川阁和岳阳楼,是荆楚大地上有名的“四大名楼”。 襄阳的仲宣楼是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而得名。
从襄阳王府向东,拐进陈侯巷,再前行一百多米,就来到了仲宣楼。拾级而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与城墙同高的楼台上。凭栏远眺,虽说是初秋时分,但见河畔垂树柳色,小桥流水,酒旗人家,河上三两乌篷游船或靠岸,或摇曳着。河对岸是近年来建设起来的人文荟园,游人如织,或游玩,或下棋,或钓鱼,或欣赏历史久远的石碑群等,悠然自在,自寻乐趣,体现的是现代襄阳人的生活节奏。
触景思古人,我不禁想起了王粲。王粲是山阳高平人,他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一天,王粲与几个伙伴到郊外玩耍,走到半路上,发现路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碑文。勤奋好学的王粲见碑文写得不错,就大声读了起来。伙伴们早就听说他有过目成诵的本领,就和他开玩笑说:
“王粲,你读完这一遍,能背下来吗?”
王粲谦虚地说:“试试看吧。”于是,他把脸背过去,一句句地背诵起来。伙伴们一边听,一边对照原文看,他们吃惊地发现,王粲竟然背得一字不差!大家不禁为他喝起彩来。
还有一次,王粲在旁边看人下围棋,一不小心把棋盘给碰翻了。下棋的人见是王粲,就故作生气地说:“这可怎么办啦!我们就要见分晓了,本可以赢他一盘,看,却让你给搅了!”
王粲说:“对不起,我给你们复盘成吗?”说着他捡起棋子,按刚才的棋势摆了起来。摆好之后,下棋的人和观棋的人,都不相信王粲摆的'和原来是一样的,就用东西把棋盘盖起来,要王粲另外再摆一盘,看看两盘摆的是不是完全一样。王粲二话不说,就在旁边重新摆了一盘。摆好后,经过对照,一子儿不差。
就是这样的一个奇才,却得不到刘表的重用。王粲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刘表。刘表原打算将他招为东床快婿,无奈王粲身材短小,长相丑陋,刘表又很看重外表,所以联姻之事终究未成。加上刘表才能庸劣,量小识浅,又不知道使用人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而前途渺茫,所以,是留是去,使王粲进退两难。他本是一个热中于仕途功名的人,其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登上楼顶,俯视全城,景色又非同一般。近处的圆顶型的、貌似白宫的、金碧辉煌的建筑物辉映在绿树红花之中,分外雄伟。远方的烈士塔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发光。山风习习,黛绿的岘山主峰山脉像一群跃跃欲试的“的卢”越过潭溪,奔向汉江。想必王粲那时登楼的心情远没有现在的人们这样的舒畅。
王粲当时是如何的忧虑,在《登楼赋》中表述得淋漓尽致!起句为“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一个“忧”字,包含了这些年他在荆州的全部心境,也是全赋的情感底蕴。他也写了四周景色秀美,却是“虽信美而非吾土兮”,透露出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愁闷情怀。紧接着,他叙述自己的忧思之源,乃是社会动乱,只身飘零,进一步抒发了“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的故土之情,蕴含着要离开刘表,荆州非久留之地的意念。最后,赋文更深一层地点明了忧思的内涵,是希冀时世早日清平,以施展自己平生之才力,但此种期望又迟迟不见到来,因而不由得要“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了!全赋情从景来,情景交融,写景则旷达浑厚,抒情则婉转凄恻。写得悲凉慷慨,极富感染力,通篇既骈既韵,铿锵有声。此赋与曹植的《洛阳赋》并列,一起被誉为建安辞赋最高成就的代表。
下得楼来,就是绿草如茵的小园林了。王粲的塑像就在林园的中间。站在塑像面前,我不由地感慨万千,尘世间人来人往,红尘琐事恍如过眼云烟。千年弹指,多少历史人物被遗留在风风雨雨之中。百转千回,世事如棋,此时能做也只有缅怀和一番感慨了。
闲坐在荷花池旁,看着眼前或近或远的荷花。我想,王粲还是幸运的。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起兵攻打刘表。刘表死后,次子刘琮继位。章陵太守蒯越、荆州府东曹椽傅巽和王粲等人力劝刘琮投降曹操。刘琮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九月,刘琮举州降曹,王粲也来到曹操幕府工作。从此,王粲峰回路转,仕途得意,官运亨通,不断升迁,一直被曹操委以重任。被授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军谋祭酒。建安十八年,王粲官拜侍中。这样的结局,恐怕是他在刘表手下工作时想都不敢想的。有为之士遇到有为之主,王粲的工作积极性于是得到空前激发和调动。
王粲的结局也是富有诗情画意的。建安二十一年冬,王粲随曹操征讨孙吴。次年春,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曹丕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顿时,墓地上响起了一片嘹亮的驴叫之声。这驴叫声响彻四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千古绝唱。
园中遇到不少嬉玩的小朋友,问道,那塑像是谁?答曰王叫驴。我开心地笑了。因此,去襄阳游览护城河,走进仲宣楼,读懂一历史人物,你会感悟不少的。
s("content_relate");【美文欣赏:仲宣楼游记】相关文章:
精选散文《仲宣楼追古》03-27经典优秀美文欣赏:宣府遐思12-26溪游记美文欣赏07-09游记经典美文欣赏:游玩小西湖01-09三木夜游记美文欣赏04-14经典美文欣赏03-05经典美文欣赏精选07-02经典美文欣赏07-20生命的滋味美文美文欣赏07-06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
下一篇:江南百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