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污染”
关注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污染”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潮假借着“新潮、开放、现代”的外衣沉渣泛起,部分国外敌对势力通过新兴的网络媒介等途径趁势而入,大量反动、迷信、淫秽、暴力的文化产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对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毒害。
“文化污染”对未成年人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引起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随即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迅速行动,按照《意见》的要求,集思广益,创新举措,充分运用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使未成年人所接触到的文化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
但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使供方市场的必将在一定的范围内长期存在,敌对势力渗透行动也不会轻易放弃,因此,全面净化文化环境的形势依旧迫在眉睫,彻底清除“文化污染”的工作仍然刻不容缓。
一、“文化污染”的分类及成因我们形象地把不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称为“文化污染”,事实上它涵盖了精神文化产品的各个层面,为便于叙述,这里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简单地将其分为两类:传统类文化污染和新兴类文化污染。
1、传统类文化污染主要指以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以及庸俗表演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文化污染。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些宣扬反动、迷信、色情、暴力内容的出版物通过海外走私、非法复制等途径流入国内的文化市场,这些不健康的信息以书籍、VCD、低级庸俗的演出等相对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形式为载体,对求知欲旺盛、喜好追求时髦的未成年人危害很大,至今这种形式仍是文化污染主要来源之一。
2、新兴类文化污染主要指借助国际互联网,以网页、电子出版物、游戏以及网页链接、电子邮件、论坛等为载体,对包含反动、迷信、色情、暴力内容的信息进行海量传播的污染形式。网络是近几年兴起的高新科技产品,它使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一个人通过网络能随时随地获取他想了解和掌握的几乎涵盖各个领域的信息,当然包括那些不健康的文化污染。
此类污染与传统类文化污染相比而言,污染信息量更大、传播手段更先进、危害更巨,也更难实现有效的监控和防范。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作为新兴的科技产品一方面需要鼓励未成年人积极地去接触、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网络作为“文化污染”传播的主要渠道,我们又要想方设法让未成年人有效地与“文化污染”彻底隔绝,如何正确处理两者间的关系是个难题。
本文也将着重从网络文化污染的角度,对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问题进行论述。
二、“文化污染”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文化污染”对涉世不深、自制能力薄弱的未成年人的诱惑巨大,如“精神鸦片”一般,一旦沉溺其中极易成瘾,难以自拔,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1、道德观念缺失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在这里折射或反映,在网络中你可以扮演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可以是大侠,也可以是暴徒,把心中一闪念的恶作剧念头变成网络中的真实。但是大部分未成年人尚未形成正确和相对稳固的道德观,他们往往容易将网络与现实世界混为一谈,我们在网络上(特别是在个别网络游戏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未成年人满口粗言秽语,散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拉帮结派,占地为王,认为有金钱、武力就有强权,真假不分,是非莫辨。
另外,网络上一度泛滥的成人网站(实际是色情网站)大肆传播和宣扬低级庸俗甚至畸形变态的所谓“性知识”,对未成年人的性道德取向造成严重的误导,使青少年性过失和性犯罪行为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未成年人若长期处于一种网络化的生存状态的话,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作用将微乎其微,他们道德观念的缺失让人痛心疾首。
2、法制观念淡薄网络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世界,任何人的言行举止可能遭到非议、可能被删除、可能被禁止,但不会被制裁。未成年人在网络上能自由自在地倾诉、宣泄甚至把个人的精神生活完全依赖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他们在网络上聊天、交友甚至恋爱,实际上也在直面最复杂的现实世界和形形色色的人群。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组织诈骗、抢劫等犯罪活动的现象时有出现,对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来说,网络甚至比现实世界更加险恶。同时,沉迷于网络世界的未成年人由于没有经济来源,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仍然屡禁不绝,囊中羞涩的未成年人往往比较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走上勒索、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的道路,改变他们的一生命运。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未成年人的涉网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迹象说明面对网络诱惑,未成年人的心理防线和法制观念同样脆弱,为了一言不合的怄气、几块钱的上网费用,他们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3、学业荒疏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求知求学的人生关键时期,其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将大部分时间 和精力浪费在上网聊天、网络游戏以及一些书刊、音像制品上,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必然被挤占。大部分迷恋网络的未成年人学习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部分学生因留恋网络,留宿网吧通宵不归的现象屡见报端,甚至有些学生因旷课过多、违规违纪习以为常、学习成绩惨不忍睹被学校勒令退学,直至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4、思想颓废文化污染消磨未成年人意志品质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他们应有尽有,意气风发;在现实世界中,他们一无所有,抑郁自闭,加之社会、学校、家庭对这些少年缺乏正确、规范和强有力的沟通和引导,因而在虚幻和现实之间,他们选择了虚幻,在虚无的世界中麻醉自己,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对理想、前途几乎没有自己的考虑,浑浑噩噩,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网虫”。
三、如何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文化污染”
1、规范文化市场文化、公安、工商等文化市场的政府管理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守好门,把好关,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的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杜绝“文化污染”侵袭我们的希望和未来。首先,要继续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校园周边的书店、影碟屋是未成年人经常会光顾的场所,对这些场所要加大检查的频率和处罚的力度,对那些含有不健康内容的“口袋本”、卡通书、VCD、DVD和电子出版物等要坚决予以清剿。要形成穷追猛打的高压态势,对那些屡教不改、屡罚不纠的经营户要坚决予以取缔,为未成年人安心学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其次,要加强对应该禁止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游戏机室、歌舞厅等场所的监管。网吧和游戏机室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屡禁不绝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对经营业主进行不间断的法律法规教育、实名登记、安装监控软件、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手段,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监管体系,下一步我们还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干预的作用,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方式督促网吧、游戏机室、歌舞厅等场迅速走上合法守规经营的道路。
最后,要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传播方式,政府管理部门特别是执法队伍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兴科技的不断学习和掌握,尤其要加强对网络知识的学习,增强打击网络色情、网络诈骗等涉网案件的能力。
要继续加大综合整治的深度和广度,堵疏结合、整建并重,加大对文化污染源头的打击力度,建设和改造一个让学校安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文化市场,促使未成年人更快、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担负起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
2、填补管理空白文化市场的多头管理造成了“谁也管不了、谁也管不好”的尴尬局面,客观上导致了文化市场长期以来的无序发展。以网吧为例,工商部门负责无证照“黑网吧”的取缔;文化部门负责超时经营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查处;公安部门负责实名登记的落实和非法登录反动色情网站的查处,在日常的执法行动中各部门只能单兵作战,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执行效果。
在强调“依法行政”的今天,多个执法主体管理一个行业实际上是一种执法资源和执法成本的浪费。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之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协作,变“救火式”综合整治集中行动为常抓不懈,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变单兵作战为统一行动,几个政府相关部门在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联动机制,在日常的稽查行动中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最终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3、强化道德法制教育20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和法制观念的约束将对未成年人自觉抵制文化污染起到十分直接而关键的作用,事实上,我们针对未成年人的学校教育从来就不缺少道德法制方面的内容,问题是面对这种诱惑力极大、腐蚀性极强的文化污染,我们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显得苍白无力,显得单调甚至粗暴。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灌输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和教育部门应该通过案例警示教育、倡导“在家上网”、“在老师、父母指导下上网”、开展“读一本好书、交一本坏书”活动等方法和途径,生动形象地做好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引导和塑造工作,同时要主动关心并格外爱护迷失在文化污染中的孩子们,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关爱和温暖,迷途知返,回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来。
4、建立心理疏导机制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未健全,小孩子特有的盲从、偏执、逆反的心理主导着他们的言行举止,面对文化污染,他们的辨识能力较差,而且往往不愿意听从长辈善意的劝诫,因此建立一整套良好的心理疏导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这项使命,通过个别谈心、集体座谈、主题班会或者向心理医生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对迷恋文化污染的未成年人进行劝解、沟通和心理疏导。
近日,省关工委和省文化厅开展了聘请网吧义务监督员的活动,借助老干部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时空优势和亲情优势,劝解未成年人远离网吧;用老同志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执着的追求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来教育和感化迷恋网吧的孩子们,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疏导的模式。
5、倡导“绿色文化”我们在大力抵制文化污染的同时,要积极提倡“绿色文化”,满足广大未成年人文化生活的需求,涵养他们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眼界,为培育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服务。我们要积极鼓励创建适合未成年人浏览、交流的文明网站,开发适合未成年人操作的游戏,制作适合未成年人观看、未成年人喜欢观看的文学影视作品,组织未成年人参与能自娱自乐、展示自我才艺的文艺演出,让未成年人更多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绿色文化”,主动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学文化、懂文化、爱文化,从而自觉地远离网吧、游戏机室和歌舞厅,用更多的时间感受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自觉远离和抵制那些没落的、腐朽的、有害的文化污染,在澄净的文化氛围中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