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郑氏家风(实用十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郑氏家风篇一
这是一道猜测不息的谜题。寻常百姓,被当朝皇帝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普通人家,却留下无数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
这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影响。孝的高洁,义的醇美,自打从那户郑姓人家飘然而出,便从未离开过这片民风淳朴的土地,至今依然在浦江县那幽远的小镇里口耳相传……
这,就是名冠天下的“xxx门”。
深远的xxx门,以独特的家仪著称于世。所谓“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因为礼仪,德义之花开始了愈加优雅淡定的绽放。
抚摸着那口悬挂在孝友堂左侧的大钟,耳边仿佛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那是当年xxx门每天都会响起的钟声。透过这历史深处传来的钟声,郑氏家族几百年前生活的场景在眼前依稀清亮起来。
那是每逢初一、十五的早晨,天刚蒙蒙亮,郑家祠堂的大钟就会“当——当——当”地响了起来。刹时,悠远的钟声传遍了整个村庄。二十四声之后,人们衣着停当。钟声很快又是连续四下,于是各房之中便齐齐传出了汲水盥洗之声。
不多时,铜钟再次击起。八响之后,千百人迎着钟声,按着长xxx女,排队进入了村子的最中心——宗祠。
宗祠的有序堂上,家长早已正襟危坐。族人们男左女右,分别伫立堂下。这时,座中站起一个十多岁的童子,出列来到堂上,朗声背诵族中世代相传的祖训:
“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听、听、听,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义,不要怠慢懒而荒废你的事情,不要放纵奢侈受到上天的惩罚,不要横生是非而扰乱家门的清静,不要沉溺酒色而乱了你的本性。念念不忘祖先的训诫,关系到家族事业的兴盛。言之再三,尔宜深戒。听、听、听!”。
诵毕训诫,众人起身,向家长一揖,复分左右,会揖而退。
浦江郑氏,就在这井然的钟声里有序地生活了几百年;浦江郑氏,就是通过这种严格而周备的礼仪,经世不息地教化自己的子孙,让忠孝礼义廉耻深深地印入每个人的脑海,潜进每个人的思想底层;浦江郑氏,就是这样诠释了一个平凡的社会单元对于大同社会的理解,为后人树起一个廉洁德治的典范。
xxx门,一个遥远的故事,那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历经三百多年的岁月沧桑,终于悄然隐退,藏入历史苍茫的暮霭。然而,它的存在,在中华家族发展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家”,始终是中华民族心理积淀中最难释的情结,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发展流变的一方坐标。毋庸置疑,xxx门在这方坐标中走出了一段醒目的轨迹。它的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礼仪教化,映射着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儒家礼仪美德治家的功能样态。xxx门几百年来凝聚而出的优秀文化,并没有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淹灭,它依然活跃在当今郑氏后裔的基因里,流淌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中。如今,人们在这里寻古探幽,思索感悟,汲取精神养分,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
郑氏家风篇二
大年初三,爸爸妈妈带着我去郑氏十七房游玩。
据说,那时正是南宋王朝面临金兵入侵,靖侯公的子孙逐渐扩居,传到第六世子孙郑鍷时,他排行十七,大家都叫他十七太公,渐渐地就把他的住宅叫做了十七房。
我们来到十七房,首先走过凤祥桥,看到了一个大戏台,戏台前有一大片空地,这是郑氏家族观戏的场所。
我们又来到了郑氏家祠。郑氏家祠分为男祠和女祠,我觉得这非常难得,古代都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在郑氏家族里,女子也能读书,也能商量家族大事。这说明在这个大家族里,男女都是平等的。
接着,我们到了家藏和家塾里,这里摆放着一些古时候的日常用品。
沿着小路,到了明清街,这里古色古香,别具特色。明清街上有老凤祥银楼,还有酒家和餐厅等。
我们又来到了兴房,里面有一块写着“圣旨”的石碑,是咸丰皇帝听闻两位失去丈夫的夫人,守贞持家,照顾族人,便赐给她们的牌匾。
走出兴房,一大片湖泊展现在眼前,湖中央有几只白鹅,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两岸还各有一座亭子,分别是烟波亭和烟雨亭,它们好似兄弟一般矗立两旁。
这次游玩让我领略了江南旧时那精致的雕刻和雄伟的建筑,我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词:“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郑氏家风篇三
xxx门,即“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安镇,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孝义文化的遗址。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已有340余年,被世人称为“廉俭孝义第一家”,至今已闻名了数百年。
在观看完了《xxx门》这一视频后,其中的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非一吐而快不可。
郑氏家族家规严厉,若有违背者严惩不贷。譬如xxx门中有家规规定“不可赌博”,却偏偏有一名将家规当成耳旁风的郑氏子弟。家长得知他在外赌博作乐时,先不动声色,而后派家人去探个究竟,知道了个中事实后才将那名不将家规当回事的子弟捉回来,问他个前因后果,杖棍三十。这件事让我对规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法不可违,家规更是不可不从。
还记得郑氏子弟中的郑浩,因被调到外地去就任县衙一职,家长怕郑浩经不住这风情万种、花团锦簇的世界的诱惑,便派了郑家精灵去观察,并考验郑浩。当郑浩刚到就任的县衙时,那些达官贵人果不出其然的送来了好多金银财宝,当郑浩看着这些金银财宝时,心中想起了郑家每日清晨家长的训戒,便一声令下将这些所谓的“巴结”统统退了回去,没人来认领的便一把火给烧了。这让我感悟到了做人必须洁身自好,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不可收人贿赂,“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要廉洁清明,做一个好清官。
更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俭以为家。在郑氏家族里,未满十六岁之前的孩子都不能穿绸缎衣服,以此让孩子从小养成不爱慕虚荣的心态;以及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也蕴含着许多俭以为家的理念,如:在就餐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可不吃,但也不可不吃完自己所盛的饭菜。
再如xxx门家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对待长辈的礼貌懂事,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所担当,不是自己的功劳不可自揽,自己做错的事情不可不管,更不可不承认等等,诸如此类赞叹不已。
我必将为自己而奋斗,向xxx门的弟子们学习,受人欢迎。
郑氏家风篇四
现在,是学期开始的第四个星期了,趁着现在课程还不是很忙,于是在周末闲暇时,观看了老师大力推荐的一部普通的动画片。但是看完了之后,却让我体会深远,受益匪浅呀,希望大家也能去观看一下。
这部动画片讲述一个以孝、善为本的家族故事。它只有短短十二集,看后却让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教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良药苦口、百善孝为先、不盲目攀比、不贪污别人东西等等。其中,最让我受益和感受最深的是:以善待人,勤俭持家,还有不盲目攀比。
“以善待人”这个话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春晚节目《扶不扶》,讲述当今拥有善心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几乎到处都上演着“扶不扶”的道德难题,从中让我明白只要拥有善心,不怕别人误会你。
现在许多人十分有钱,全然忘记了勤俭的本分,就像现在的很多人吃饭,人倒是只有两三个,菜却点了满满一大桌,还开了好几瓶酒,到了最后,菜只吃了点点,酒也只喝了几口,却还不去打包。这样的人显然就是炫富,像这样不知勤俭持家的人,迟早会把自己的钱全部花光,到最后一贫如洗。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小孩子都用上了智能手机,不少孩子就在那里盲目的攀比,比到最后,因为自己手机不如别人好,便会要求爸爸妈妈买一个更好的,在我们这样的年龄,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是的,现在许多小孩子都把时间放在,比比谁手机好,比比谁游戏打得厉害,几乎没有一个人过问成绩,间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我们如今年龄,不应对这种东西盲目攀比,为什么不比比成绩呢?
做人不能忘本,我们要时刻把自己的本分牢记于心。
郑氏家风篇五
纵观千百年来的清官勤俭,过目不忘的是那三千多人聚于一堂的江南第一家——xxx门。
“家风正,xxx风正;家齐,而后国治。”郑氏子孙十五世同堂,从不争论,不论分居。郑氏家长以法持家,管制着食指三千,秩序井然。毫不混乱男聚于同心堂用餐,女聚于安贞堂饮食。每人都具有义孝的本质,媳对婆婆必须敬候,从不为婆媳关系而烦恼。郑氏的家规家训更是十分严谨的,郑氏家风正,而先治家后治国。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看了《xxx门》电视剧之后,让我知道了法是家规,郑氏父母训儿女从不宽容,而是使其刻骨铭心,铭记于心。这句话说了:天下之事,困难的并不是成立这个家规,而在于要执行。郑氏子女若偷盗、赌博、欺骗是一定要受重罚的,父母也不会于心不忍,因为要教儿女成大器,必须执法。哦,这又让我懂得了树家风、立家规的重要性。
“齐家者,以仁德教化;以法纪规范,不司偏废。”第8世的同堂郑氏家长郑濂,有句话说:“郑濂当家,则员而任。”郑濂正是这样以身作则,以诚待人,以法持家,大公无私,常视一家,如一身也。他本对“家长”这个职位一躲再躲,但是出于大家的信任,最终以大公无私的品质治家,并且得到了当今皇上的认可,并给郑家题词“孝义家”。哦,这又让我懂得了家风、家规对一个个家庭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惟碱,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郑家子孙从小勤俭,未到二十五岁不穿丝绸锦装,妇女不可穿戴首饰,贵重物品。探远方亲戚不可坐车,要步行,不到逢五、十日不可吃荤,只得素。家长说:要从小让孩子知道农民的贫苦,学会勤俭,学会惜福。
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家规,如钱学森爷爷家的家规是:“无论贫富,都要让孩子上学。正是因为这样,钱家三个孩子都荣为博士。《xxx门》这十二集短短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了一句话:义孝之本,郑氏之谓。
《门》08-02
吴 门 桥08-02
郑氏家风篇六
周五放学回家,妈妈告诉我这个周末,我们一家要去镇海的郑氏十七房游玩。然后妈妈递给我一张景区地图,我发现里面很大,将近有我们小区的八倍这么大,里面有个湖,还有关于湖的一个美丽传说:由于雾太大,一不小心踩了个大坑,这个大坑刚好连接了一条小河,于是村里的水就源源不断地流淌。
我们开车到了那儿,果然名不虚传,古老而又神秘的乌石青檐马头墙,处处流露出江南古韵。我们沿着湖边慢慢地欣赏着美丽的明清风格古建筑,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大街小巷。
我们走进一幢院落,它是十七房中的核心建筑——兴房。“兴”字有开始之意,又有兴旺之意。房子的主人叫郑勋,是郑氏家族商帮的核心人物。兴房是一座精致的三进院,进门处的匾额,是乾隆皇帝赐给他们郑氏家族的:高高的马头墙,精致的龙头凤尾雕,排楼前面还配有两根高耸的旗杆,显示出郑氏的.地位。
穿梭于一间间古老的厢房,透过这一扇扇斑驳的窗户,抚摸着一块块厚重的门板,我隐约还能感受到它旧日的辉煌。
这两天的游览,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郑氏家族优良严格的传统美德。因为有了优良的品德,才能有郑氏的百年兴旺。而郑氏家族又是我们宁波商帮的缩影,也是我们民族工业崛起的记忆。
伴随着西斜的太阳,在被暮色装饰的马头墙的映照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郑氏十七房。
郑氏家风篇七
在以明朝“xxx门”为专题的《咱们穿越吧》节目中,以“家风家教”题材,张国立和其他诸位嘉宾以郑氏家族家庭成员的身份感受这一兴盛百年的家族孝义文化。
xxx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十五世同居,历经三个王朝,横贯三个多世纪,宋元明三代正史为其列传。至今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多年。郑氏家族继承了250多年历史,15代人出了173名清官,促使这个家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是它的家规——《郑氏规范》。
目里,于小彤除了和宋小宝等人一起从事收晒谷麦,盘点房间,细数布匹等体力活动之外,还成为家族中的主记,负责掌管家族的钱箱。在担任主记期间,于小彤一直量入为出,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主记应有的职业道德,但是节目组出于制造冲突和增加节目的看点的考虑,再次陷害于小彤:邀请搭档女演员的母亲来到节目里索要五两银子的“穿越费”,宅心仁厚的于小彤不愿意看人为难,最终打开钱箱将银子赠予对方。然而,做了好人好事的于小彤却因为擅自挪用公款而遭到了大家长张国立的杖责。尽管如此,于小彤却并不后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能够帮助一位老人完成任务,自己受到一些责罚算不得什么。在最后一次录制中,张国立要求各位成员背诵《家训》,现场却发现许多嘉宾并不能背出,还乱对口型、试图鱼目混珠,张国立当场发飙,他认为大家录制节目太过玩闹,不够投入。总导演发飙后,现场嘉宾终于认识到了严重性,不但马上端正态度,宋小宝还作为兄长替弟妹们承担了鞭子的惩罚。另外金圣柱作为一个韩国人,这对于他来讲真的是难上加难。幸得可以与兄弟杨旭文一起,两人不仅在劳作间隙、亦或是睡前休息都孜孜不倦的探讨起来,杨旭文一字一句的为金圣柱讲解《家规》的要义以便记忆。两人的行为也充分的表现了“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的良好家训。
经过这期节目,宋小宝等演员纷纷表示深有感触,在沉下心按照家规行事之后,他们都深刻感受到了“xxx门“的传承精髓,感觉经此一事,成长颇大。我想不止对于他们,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虽说那是明朝时期的家规,但就现在来说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最后就以《郑氏规范》来结尾吧:
听,听,听,
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
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听,听,听,
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
毋纵奢侈以干天刑,毋用妇言以间和气,
毋为横非以扰门庭,毋耽曲蘖以乱厥性。
有一于此,既殒尔德,复隳尔胤。
眷兹祖训,实系废兴。
言之再三,尔宜深戒。
听,听,听!
郑氏家风篇八
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郑氏规范》这本书,更不知道《郑氏规范》被翻拍成了《xxx门》这部动画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这部有趣的动画片。
《xxx门》通过古装动画片的形式,以一集十分钟的时长,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道理。动画片的第一集就提到了《xxx门》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孝。
孝?是的,就这么一个字——孝。可是,我是否天天都做到过?我不禁思考着这个看似容易的问题。回忆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皱起了眉头:因为一件小事,我冲外婆发脾气;自己心情不好,就冲外公撒气;赌气时还指责妈妈的不是;扫个地,嘴巴都翘的能挂一个小油壶;晾一些衣服,微笑的小嘴就撇成了一道“彩虹”……我不禁叹着气,这类型的事情简直是不计其数啊!
再看看动画片里的那个孩子——郑桐,他年纪尚小,父亲又早已离世,家境贫苦,再加上外婆生重病,母亲有没有收入,他看着外婆的病情一天一天地加重,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最终做出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盗窃郑氏家族里面的一些物品去贩卖给别人,以此赚钱、买药,想医治外婆。
看到这里时,我鼻子一酸,心中荡起微微涟漪。是的,偷盗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得来的钱,是不干净的!是不明不白的!但是,郑桐他还小,偷盗只是出于一个字——那就是“孝”。俗话说的好:“百事孝为先。”郑桐做到了,而且他最终也改掉了这个不好的习惯,并向郑氏家长认错。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这也是值得钦佩的!
还有一位令我钦佩的是郑桐的母亲。她知道郑桐的钱是不明不白、不干净的钱时,她坚决不用这钱去买药,并且用扫帚狠狠的打了郑桐好几下。我钦佩她的骨气!即使她的母亲疾病缠身,十分需要买药的钱,但是,她没有接受这不干净的钱!古代许多人都令我钦佩,但近代呢?回想中国革命时期的那些xxx求荣的“中国人”,他们还配当中国的人民吗?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人就应该像梅花一样,无论遇到多少的困难险阻,从不低头折节。中国人,就应该有骨气!有骨气的,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xxx门》一集虽短,但它留给我的思考是十分悠长的……
郑氏家风篇九
今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因为爸爸要带我去郑氏十七房游玩。我们坐上了车,一路颠簸来到了郑氏十七房,一下车只见大门上有五个粗体大字,是什么字,不用说你也知道。
一进门,只听传来一段欢快的音乐,我奔过去一看原来是在舞狮啊,我饶有兴趣地看完了表演。其中最精彩的要数最后的魔术表演了,只见魔术师把一个人放在一个箱子里,把布一抖,那个人不见了。接着,把箱子旁的几根铁棍点上火,从箱子穿过去,那几根棍子从箱子的另一头穿了过来。最后,魔术师取出棍子,把布一抖,那个人又出来了,又把布一抖,又出来一个人,我看得胆颤心惊。
接着,我又看了郑氏十七房里的房子,看得我是眼花缭乱。走着走着,我觉得像迷宫,好像走进来了就走不出去了,我的想法还真够灵验,走了一会儿我才发现我一直在一个地方瞎转悠,最后我还是跟着别的旅游团才绕出去的。
俗话说的好“十七房有三宝,旗杆最多,最高,宁波都能看得到;十七房三年不下雨,河水不会干涸;十七房马头墙最多,一级要比一级高,台风吹不倒。”这下我才真的领教到了。每座房子下面都有一个精美的小流水口,水从这里流过;一层高过一层的层顶可以让屋子冬天暖和,夏天凉爽。
走着走着,我的肚子也饿了。我们来到了卖郑氏十七房花生饼的古氏房,只见那老板用手拿着用木头做的小锤子,把一些糯米饼上用锤子把花生敲在饼上,再放一些糖,再把花生饼对折,用锤子敲几下,发出“啪啪”的响声,再对折,再敲。这样不断过了好几次,花生饼终于做好了。我放在嘴里咬一口,就会掉下一些小碎渣,那饼的味道甜甜的、脆脆的,好吃极了。
下午,就要走了。我看着郑氏十七房的大招牌,在心里说:“十七房的魔术、房子和花生饼我一定不会忘了的!”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郑氏十七房这座古代宝贵的历史遗产。
郑氏家风篇十
在繁华的宁波镇海中的一角,有一个并不太起眼的大院子。谁都想不到,它,就是被誉为“渐东文化瑰宝”的郑氏十七房。
在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郑恒公郑国(今陕西华县)。当时正外于五代时期,民不聊生。郑恒公也无心做官,便举家南下,迁到了镇海澥铺一带、传六世后,分居十七房,故为郑氏十七房。
郑氏十七房原面积六万平方米,现存四万平方米。当年郑氏南下之时,为防备当地人的骚扰、便采用建筑围墙的方式来抵御。十七房外有一圈围墙,围墙边上有一圈河,显得气势恢宏。
如果你进到郑氏十七房中参观,你就会被它的奇妙所吸引。十七房的围墙内有群墙,墙内就是十七房。房子大多傍水而居,边上都竖有旌旗。郑氏十七房中的房子很有特色、素有“宅中有街,街中有铺”的称谓。每个房子中都有小贩在叫卖。房屋客厅中分为前堂、中堂、后堂,这些还分为明轩与暗轩。另外,郑氏十七房的房屋结构呈十分少见的宫廷布局结构,屋中有北京故宫才有的中轴线和横轴线,走路时,只有男主人才配走中轴线。房子上的柱子都雕有花鸟虫兽,毫无重复。在郑氏十七房中,还有皇帝御赐的“御路”所有官员,无论大小,到了御路都要下马。而且,这还有乾隆年间的澄清王的题字“圣旨”二字,这显出了十七房的皇家地位。除此之外,十七房还有;“三宝”一宝为旗杆最多,在很远都能看到。第二宝为马头墙多,雄伟壮观,台风吹不倒。第三宝为三年不下雨,河水不会干涸。
郑氏人在待人外事方面无不体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郑氏人积极极修私塾,而且不仅郑氏人进来读书是免费的,就算不是郑氏人,进来读书也是免费的。郑氏人乐善好施,经常帮助别的村修桥铺路,每逢青黄不接,都会开仓振灾。如果族内有人向护城河内扔垃圾的话,要被罚挨家挨户分馒头。外面的姑娘都以嫁入郑家为荣,可见郑氏一族的名誉。
郑氏十七房虽经沧桑,但仍然闪烁着文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