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韩幸福最新杂文小品10篇

韩幸福最新杂文小品10篇

小编:

“正”字的联想

长期以来,投票选举都划“正”字,谁的“正”字多,谁就成为佼佼者。

划“正”字之法始于何时,有什么深刻含义,笔者“孤陋寡闻”。为何不用别的字呢?我以为,除了“正”字笔划是五划,便于计数之外,还暗示着选举者的投票心理。首先,投出神圣的一票,是希望当选者堂堂正正,为人公正,办事秉正,言行端正,生活廉正,除邪刚正,有错改正……一言以蔽之,为人民服务要“真正”;其次,“正”字的五划象征着人的五官。当选者应该五官端正,做到嘴不馋、腿不懒、耳不“偏”、心不乱、手不“长”,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一个勤于政事、清正廉明的形象。

然而,有些当选者却辜负了选举者的初衷。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为官一任一事无成;个人利益一马当先,谋私利争先恐后,无丝毫“公仆”意识。如此,怎不令选举者大失所望呢?

人民选举你,你就应该对得起那个“正”字,敢为人民鼓与呼,多为群众办实事,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要替群众着想,竭尽全力履行公仆的职责。

不可“五官争功”

相声《五官争功》形象地讽刺了片面夸大自己,缺乏全面观念的行为。人们在捧腹大笑之后,又有似曾相识之感。

“五官争功”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屡见不鲜。某信用联社出了位点钞女状元,“五官”便粉墨登场,争功抢名的“竞争”意识可谓强矣。会计出纳部门说应归功于业务培训得力,女工委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女”字,政工部门说是宣传鼓动的巨大成就,所在部门则更不甘落后,大讲“土壤、气候”。

工作成绩是各部门共同努力,职工刻苦学习取得的,应是多因一果,而不是有因必果。片面地把共有成绩说成“独家专利”,心中唯我,既不利于内部团结,又不利于今后工作开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绩面前用不着争功。应该总结经验,在工作中狠拚、猛争。

“不收零”与“没零找”

前不久,携妻带女到一家储蓄所取钱,储蓄员算好了利息,说“没零找”非让我自个出去换一下,跑了一大圈也没换来零钱,只好只认倒霉道声“不要了”。过了一会,又看到一位老太太点了一大兜硬币,储蓄员因嫌麻烦,让老太太吃了“闭门羹”。面对此景,不由得感慨万千。

眼下,储蓄所里“不收零”与“没零找”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是储蓄所将零币拒之门外,应一方面确是“没零找”让储户毫不困惑。储蓄所本是经营货币的特殊服务性行业,零币也是钱,焉能不收?诚然,收存零币这些“芝麻”不如收存大票这些“西瓜”来的快。但倘若一味地对零币不屑一顾,久而久之恐怕就会“芝麻”没捡住,“西瓜”也丢了。

时下,储蓄网点星罗棋布,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不收零”与“没零找”只能赶跑客户,有浡于“顾客至上”的宗旨,天长日久要砸烂自己的饭碗。希望储蓄网点的同志引以为戒,使“不收零”与“没零找”的现象销声匿迹。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干工作应该多做少说,这是谁都知道如此做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注重“说工”而不去踏踏实实做事的却大有人在。他们贪图清闲,日图三餐,夜图一宿,“一杯浓茶泡日月,一包香烟燃时光”,无所事事,偶尔下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党的工作敷衍了事。但谈起政策原则来却头头是道,邀功请赏时争先恐后,更有些人整日悠哉游哉,在其位而不谋其政,饱食终日,或放弃原则,争权夺利,拉帮结派,涣散人心;或心安理得当“动口不动手”的君子,纸上谈兵,光说不练,搞“天桥把式”……他们忙在嘴上,白耗了光阴,贻误了工作。

空谈误国,多干兴邦。改革开放,搞信合事业,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油嘴滑舌,空喊口号,耍花架子,做表面文章,都是无济于事的。纵使你有金嘴玉舌,成绩也不会从天而降,到头来只能是“海市蜃楼”。语言并不能代替行动,实干才是最响亮的口号。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办实事,求实效,春花才会含苞待放,秋实才会硕果累累。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行动的矮子,大话的巨人”之类“唱功”者,将无立足之地。真心实意,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做功”者,越来越受人尊敬爱戴。如果我们都能够开拓进取,身先士卒,少点“纸上谈兵”和“发号施令”,何愁祖国不繁荣昌盛,信合事业不兴旺发达?

“驴打滚”死灰复燃

绝迹多年的“驴打滚”高利贷,近年来在一些穷乡僻壤死灰复燃,造成恶劣后果,人们呼吁治理。

据笔者对河南省内一些乡村的调查,现今出现的高利贷,利率高出银行、信用社贷款利率几倍、甚至几十倍,借款者多用于婚丧事件、天灾人祸和个体户的营运资金。

一位因遭“驴打滚”而债台高筑的个体工商户对笔者说:“如今到银行、信用社贷款难上加难,为生产经营不借‘高利贷’不中呀!”一位老农苦不堪言地告诉笔者,他去年在民间借贷500元,一年下来,利息就达600余无,真是得不偿失啊!一位靠卖牛肉暴富的老板,是放高利贷的老手,他的女儿说:“我父亲因放高利贷确实赚了不少钱,但也有些钱放出去是有去无回!”

高利贷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扰乱了金融秩序。二是使一些人更加贫穷,少数人则一夜暴富。三是易引发恶性治安、刑事案件。因此,要坚决打击、取缔高利贷行为。同时,银行、信用社应加强教育引导,把民间借贷导入正轨,增加贷款投放量,占领农村信用社信贷阵地。

也要治治“白眼病”

见某人荣升晋迁、取得了成绩或专业户发了财,而生嫉妒之心,并不遗余力去陷害、诽谤,此乃“红眼病”之症状。最近,笔者也发现还有人患着“白眼病”,有例为证:

某县农村信用联社机关进行人事改革,实行“三定”,有10余名机关干部调整到基层信用社去工作,马上有人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下去的干部肯定是没本事或犯了错误”。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势在必行。一些人对此持以“上荣下辱,官贵民贱”的陈腐观念。“白眼”相视,指三道四,就有点少见多怪了。

机关实行“三定”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能者上,平者掉,庸者下”是一般的用人标准,实行定岗、定编、定额以后,需要有大批干部下到基层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庸庸碌碌或犯了错误。如果以“白眼”看待精简之后变动的同志,就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妨碍改革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创造一个能下的环境,还需要为某些人治疗一下“白眼病”。

抓落实≠滥检查

最近到基层调查,某信用社主任告之,临近年底是平衡各项业务计划的关键阶段,却接二连三来了检查组。这个检查各项业务的完成情况;那个检查验收会计升级达标工作;这个检查安全保卫设施;那个信用社的规范化管理。每次迎接检查,基层都得“运筹帷幄”十天半月,基层的同志说,一听检查组要来,心中就发怵。

诚然,作为上级为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适当对基层进行检查,本来无可厚非。如果在搞好基层的同时,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敷衍塞责,注意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基层的同志是欢迎的。但不论大事小事,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解决的,偏要兴师动众派个检查组来,反而会给基层造成忙乱,干扰基层抓正常工作的落实。而且我们有些领导同志和机关部门只把眼睛盯着下边,却忽视了自身诸多工作的落实,“种了下边的田,赔了身边的地”。这种顾此失彼的作法实不可取。

时代需要敢于竞争的人才

竞争的时代需要敢于竞争的人才。可是,当前一方面是国家迫切需要各种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却是一些专门人才常常被埋没。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恐怕在于这些专门人才没有把自己的才能真正表现出来。

有才能而不表现,应该说是很遗憾的事。正如有些企业家说的,生产了好的商品,而不去宣传它,就不能招徕顾客,得不到别人的承认。人也是一样,要想对方重用你,你就得使对方知道你具备的才能。要不,纵使你有再大的本领,别人又怎么能从你的表面透视出你的实质呢?

然而,一些人认为自我表现才能,会被人视为“出风头”,因而在“人言可畏”之下默默无闻,坐等别人的推荐。其实,千里马如不引颈长鸣,伯乐又何以认定它是千里马呢?诸葛亮若不自比管仲、乐毅,徐庶就没办法举荐他,刘备恐怕也不可能有三顾茅庐之举吧?

要表现自身才能,须具备三个因素:素质、交际、态度。缺乏素质的表现是虚妄的表现,也许一时可以欺世盗名,但终久要露馅而被人们唾弃的;不懂交际,就失去表现的对象;不懂态度,是愚蠢的表现。

当前,中国正以“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东方。二十一世纪将属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愿大批勇于表现才能、善于表现自己才能的年轻人,汇聚到各条战线上来,发挥你的才能,表现你的才能吧!

人生“第一”最为贵

不少青年朋友面对“第一”的桂冠顶礼膜拜,却总觉自愧弗如。诚然,“第一”来之不易,然而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精神也没有,“第一”岂能从天而降。

“第一”是社会前进的火车头。第一个举起石斧扑向猛兽的人,第一个制造火药的人,第一个咬开蟹螯的人,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每个“第一”都把人类带向了新的纪元。也正是这种“敢为第一”的精神,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鼓舞人们奔向明天。“第一”精神使科学家硕果累累,使文学家流芳千古,使平凡劳动产生伟大业绩,使有志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今天,我们多么需要发扬这种“第一”精神啊!

然而,长期以来,一些人思想僵化,顽固保守,不敢争当“第一”,害怕闯“新路”。旧的思想观念常常缚住人们的手脚,压抑了多少人聪明才智的发挥。放眼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滚滚而来,势不可挡,世界经济重心也正在东移。我们要利用时机,迎接新的挑战。无数青年创业者不安祖国落后现状,闯出新路子,干出了前人没干过的事业,这种精神就是当今时候最为宝贵的“第一”精神。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重要的不是看到我们做了什么,而是要明白我们还没有做什么。广阔世界无数未知领域在等待我们,我们应以哥伦布的“第一”精神,去大胆探索,开辟新的天地。

人生高境界:“铺路石”精神

不少青年朋友以“生当作人杰”为信条。能做人杰,当然很好;但是,现实生活中成为人杰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他们没有成为伟人,然而“四化”建设又怎能离开千百万平凡的“他们”呢?

中国女排连续5次获得世界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中国女排的成功之路上,凝结着无数为排球事业而默默工作者的人们的心血。许许多多的排球工作者为了祖国排球事业的腾飞,呕心沥血,艰难地探索,默默地工作。他们自己虽然未能获得世界冠军的称号,但他们的劳动为女排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他们并无怨言,甘愿像“铺路石”一样,让后来者踏着他们用心血甚至生命铺出的道路前进。没有他们的劳动,就没有世界冠军。可以说,他们和世界冠军同样伟大。

甘当“铺路石”决不意味着碌碌无为。具有“铺路石”精神的人,是一种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他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平凡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许多伟人所从事的正是平凡的工作。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是这样的人。

青年朋友们,千万不可小看“铺路石”!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全省财政系统先进事迹演讲稿

下一篇:2024年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活动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