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新且末--且末县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发展变化综述
流光溢彩新且末--且末县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发展变化综述 文章作者:贾新刚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7月12日13:19 流 光 溢 彩 新 且 末 ——且末县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发展变化综述 本报特约记者:贾新刚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且末县各族人民在党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实践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团结开放、不等不靠、抢抓机遇、敢拼敢超”的且末精神,加速了“石油、水土、矿产、旅游”四大优势资源的开发进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工农业生产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该县完成16家国有企业的改制并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以优势特色农产品和矿产品为原料,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特色工业又有新的发展。
2001年工业总产值达5200万元,较1989年增长90.1%,年均递增5.5%。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非公有制工业产值占到整个工业总产值的66%左右。
到2001年且末工业企业已达189个。主要产品产量与1989年相比都有成倍的增长:原煤15073吨,增长1.4倍,发电量1598千瓦时,增长2.6倍;玉石70万吨,增长59.1%。
水泥17891吨,增长4.8倍;加工棉花5284吨,增长7倍。 ——第三产业及其他产业渐崛起。
该县始终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努力增加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一是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围绕支油服务建立石油后勤保障基地,围绕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开发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三是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和技术含量,积极发展信息业、网上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和其它网络信息服务,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加快了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会计、法律等服务业的发展,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和移动通讯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程控交换,光缆通讯、远程信息网络通讯等现代化通讯体系;四是用现代经营方式改造和发展了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社区服务。
——精神文明硕果累累。该县精神文明立足抓好县城乡国旗飘起来、国歌唱起来、领袖肖像挂起来、电影放起来、电视亮起来、喇叭响起来、文艺节目演起来、体育活动搞起来、让健康向上的活动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截止目前,该县百日广场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共计95场(次),县文化部门下乡慰问演出84场(次),电影下乡放映共计533场(次)。同时,各部门单位积极加入到区、州级文明单位的行列中来。
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区级文明单位15个,卫生红旗单位11个,文明街道2条;自治州文明单位33个,卫生红旗单位5个,花园式单位24个;县级文明单位34个,花园式单位30个,文明示范小区1个,文明示范行业6个,文明乡(镇)9个,文明示范村25个,卫生红旗单位13个,绿化合格单位32个,民族团结模范单位102个,*文明单位覆盖率70%。“十星级”文明户参评率83.8%,评出“十星”双文明户2388户(八颗星以上),小康示范户566户,“五好文明家庭”3489户,其中全国级文明家庭1户,共建各类共建联谊对子10个,其中军民共建10个,文明市民学校80所,共培训4130人(次)。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该县始终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重点,摆在优先的位置,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教育设施办、学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到200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183元,比1989年增长2.9倍;职工平均工资11672元,比1989年增长5.1倍。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城乡居民的肉、蛋、禽、水产品的消费也都出现大幅度增加,大批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家庭。 如今且末县有自治区县城一流的城市道路,一流的中心广场,一流的宾馆,一流的学校,一流的文化体育设施,规划建设了环境达标、景色宜人的安居小区......1997年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自治区“卫生红旗县城”;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