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统计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统计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小编: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10年,是我国物流业从起步期加快向成长期转型的10年。10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物流业借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东风,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统计学物流业应用

一、物流业现状

1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国内物流业更是进入平稳较快增长阶段。2010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达2.7万亿元,比2001年的7429亿元净增2万亿元,10年年均增长14.8%。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比2001年的18.8%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回顾1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物流业成就斐然。2010年我国物流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运行效率有所提高,物流业增加值快速增长,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125.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2010年物流总额增幅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一季度增长20.8%,上半年增长18.4%,前三季度增长16.8%。

经济增长及相随的商贸活跃是物流需求的关键影响因素,精细化分工和专业化管理催生第三方物流服务,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又进一步促进了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增长。根据中国物流年鉴,现阶段社会物流总额增长与GDP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3左右,说明物流业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且反应敏感。

高相关性也反应出物流行业是依托型行业,只要经济发展增速稳定,物资流通需求就有保证,物流行业的需求增长就有空间。

物流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物流业受到社会环境各因素影响。

物流行业范围广泛,涉及铁路物流、公路物流以及航空物流等,因而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将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自然环境则直接影响着社会物流活动的效率、成本等各个方面,在极端的环境下甚至导致物流活动的中断。如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主要影响公路物流、航空物流和港口物流。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特别是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此外,地震、海啸也频繁出现,这些都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阻力。总体看来,社会因素方面,物流行业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二、物流业的相关产业

1.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影响

以金融危机为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大宗货物、能源、钢材等需求量的减少导致贸易量的明显下滑。中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0%,这也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增长率低于10%。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了6.8%,从而反映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物流业也自然难以避免。200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88.89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比上年下降8.1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经济体经济将下降0.3%,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主要的贸易国,进出口贸易量减少,下游的物流产业必然受到冲击。

2.油价的影响

“高油价”给国内物流运输企业造成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负面影响是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据统计,运输成本约占企业物流成本的50%-60%,对于长途运输车而言油耗就占了总运输成本的1/3。也就是说,如果油费上涨6%,企业物流总成本将增加1%。燃油价格快速上升无情地吞噬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整体收益。

三、行业前景

目前我国铁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仅46.4公里左右,散装、集装箱等高效运输方式比重较低,装卸时间较长;公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也不足50公里;内河航运速度更低;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在库周转时间平均在3-6个月左右。中国物流市场份额高达7000亿元,多达7000多家快递公司争抢市场份额。从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主要背景上看,外资、国企以及民营快递公司三分天下。在民营快递公司的层面,小企业太多,非常分散,市场的拓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非常难。预测未来的3-5年间,这个行业会出现很明显的行业洗牌、兼并和整合的趋势,行业集中度会不断提高。

物流及配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物流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许多地方政府把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计划的重点,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列入了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武汉、成都等城市都在研究制定有关物流的发展规划和设想。一些城市正在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物流中心。

许多企业包括生产、流通、运输、仓储等企业开始关注物流,努力降低物流方面的成本,目前涉及物流各环节的企业如运输、仓储等各类企业都在注意向现代物流发展。

国外资本看好中国物流市场,积极参与中国物流、配送业。现在,国外的大型物流企业和国外资本认识到中国的物流市场巨大,极具发展潜力,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有的已经开办了合资物流及配送、流通加工企业,有的正在准备大规模进入。前景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黄曰爱,李瑞峰,赵文健.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物流科技,2012(8).

[2]王汉生.应用商务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赵晓卓,苏德勤.现代物流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商业研究,2012(2).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统计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