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任务驱动法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任务驱动法

小编:

摘 要:职高数学教学最综合性的问题就是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低落。这一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通过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对这一难题进行分析,以此说明任务驱动法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数学兴趣;设计任务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下面准备好教案,课上按照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表面看很完美,但事实上效果很不好,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但是许多数学内容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兴趣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不能保证每一个知识点都接受并消化。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厌学心态,致使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但是数学课在系统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所以要想学好专业课,必须解决这一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破之前的常规,在课堂上采用任务引领的方式来上课。具体地说,就是把一节课当作一个大任务,然后分解为几个小任务。针对每一个任务,设置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然后把任务布置下去,分小组让学生自己解决,可以百花齐放,用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来解决。最后,各组汇报结果,老师进行点评补充,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补充。这一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下做大量的工作,在课上要随时跟踪观察,以便这一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在教学中,面对种种问题,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教学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要涉及专业课所需的数学知识点,然后先对知识点进行解构,针对这一专业重新编排匹配的数学教学内容及课时,但在内容的取舍上要多加斟酌,因为数学是一门前后联系很广的学科,只能在不破坏系统内容的前提下,对数学内容进行循序渐进的取舍。重新制订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才能在使用任务驱动法的时候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切实做到为学生服务。在学生方面,要给他们布置任务,让他们搜集、查阅资料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定期进行辅导,指导他们根据专业需要进行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会再感到枯燥乏味,没有目标,不会再感觉到所学内容无用,与专业课脱节,在此过程中,大家一起开始,各自动手,一种你追我赶的节奏一直围绕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不仅有兴趣,还有危机感,更有节奏感,效果很好!

现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例说明以上教学步骤:

(1)确定课程重点、难点内容: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确定授课目标:①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在“演示―操作―验证―解释应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②能力目标:能对机械中的各种位置关系做出正确判断。

(3)教学设计思想:该小节“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认识机械器件的各种位置关系,让学生自己准备两根小棍,然后自己摆出各种位置关系,通过变换平移、变换位置来进一步学习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对各种位置关系的特点进行总结学习,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应用练习。

(4)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5)教学评价: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机械模型分析,对我们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评价。首先是学生自评,然后老师总评。

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乐趣,只要有了乐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通过这一节的案例课,我得出如下结论:

一、在“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全程追踪引导工作

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各个团队小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小组成员之间出现矛盾,老师要及时协调;在解决难题的时候,老师要帮助他们解决,让任务继续进行;在小组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老师要提供充足的资料和查找资料的途径;在任务完成后,老师要对任务进行点评,来确认任务完成情况是否合格;为了激励学生,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激励措施,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设置任务的时候生动有趣并贴近生活,这也是相当重要的。此外还要注意在驱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刺激学生,激发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完成任务。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关键是设计好任务

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成败就在于任务的设计,好的任务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要求,而失败的任务设计只能让学生有一种望而生畏、无力完成的感觉,这样的任务,不管怎样驱动学生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一个好的任务设计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适用性,不宜将任务设置得过深、过于繁琐,让学生无所适从。

2.教育性,任务的教育性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不怕困难的品质;通过完成任务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3.实用性,任务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其感到不是在学习很空洞的知识理论,而是在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而已。

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案例,只要我们肯总结、思索,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终成为名师。

参考文献:

梁定前.浅谈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数学教学的应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4(4.).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探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