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供应物流模式企业物资管理的加强

供应物流模式企业物资管理的加强

小编:

文中以“界面管理”理论为基础,对界面管理和企业供应物流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企业供应物流界面管理评价模型,供应物流模式创新方法。

【关键词】供应物流模式;界面管理;物资管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认识到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学术界也对此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学术界认为,企业供应物流决定了企业生产、营销的节奏,供应物流决定了企业原材料组织活动、零部件供应活动、燃料供应活动、辅助材料供应活动的开展,此类活动对于企业的高效运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下文基于“界面管理”,对供应物流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界面管理和企业供应物流

界面管理主要用于描述完成同一个任务或者解决某一个问题,表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财务、物资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的界面关系纳入管理,就能够实现全面的管控,以提高管理有效性[1]。根据界面管理理论,企业的管理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层次一主要涵盖宏观层面上的管理关系,主要描述企业之间的界面关系,若是企业之间存在物资交易关系,那么就可构成界面管理的基础,一层次界面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提高管理有效性、管理影响因素、如何构建良好合作关系等;层次二主要是着眼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合作关系,尤其集中研究企业各个部门的交流过程以及交流影响因素;层次三主要反映企业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能,注重对某一项任务中不同岗位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导致管理出错的原因[2]。从客观的角度看,供应物流虽然属于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但是供应物流本身是独立于生产过程的外延部分,如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等,其本身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子管理系统,但是该管理系统和企业的财务管理、运输条件、采购市场等有密切关系[3]。基于界面管理理论,企业的供应物流管理应该属于界面管理中层次二的范畴,主要涉及到采购部门、仓储部门等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2企业供应物流界面管理评价模型

2.1企业供应物流界面管理评价模型理论基础

供应物流模式的创新,主要目的是要保证企业内部各个有关供应物流的部门,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管理体系,从而让供应物流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整体功效,大于各个单个要素的功效简单相加。这里可以列出函数P=F(△θ1,△θ2,△θ3,△θ

4),其中F为函数、△θ1代表采购环节、△θ2代表供应环节、△θ3代表过程管理环节、△θ4代表仓储管理环节。△θ1,△θ2,△θ3,△θ4为供应物流管理体系中的四个变量,假设△θ1,△θ2,△θ3,△θ4的自变量值无线趋近于最大,那么函数的值才能够保持最大,也就是所说的整体功效最大化。仅从管理上分析,影响△θ1,△θ2,△θ3,△θ4自变量最大化的主要因素,是在供应物流管理过程中无效的交互机制以及信息本身的粘滞性,即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自为政,忽略了合作带来的最大化效果,或者信息无法在岗位、部门之间流动,对具体的工作缺少必要的解释[4]。

2.2企业供应物流界面管理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这里以△θ3(过程管理)为例,一般情况下,供应物流管理中△θ3(过程管理)出现问题,往往不是独立问题,而是反映仓储、采购、运输、营销、生产均可能存在问题,我们从中可了解到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对△θ3(过程管理)的态度、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表1所示,种种差异以及缺少解释,加大了信息的粘滞性,降低了管理的效率。所以,△θ3功效的最大化,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管理中不同部门的需求,因△θ3存在的问题是各部门不同矛盾的综合体现,且是因为各部门承担具体任务不同而形成的,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构建起贯穿各部门的协作沟通机制。综合上文分析,在供应物流管理中,协作沟通机制的缺乏以及组织信息的粘滞性,增加了企业供应物流组织界面的不和谐性以及复杂程度,导致供应物流管理水平低下,导致物资管理水平低下,此类原因是影响企业管理最大的绊脚石,也就是阻碍F值功效最大化的绊脚石。

3供应物流模式创新

3.1以界面管理优化供应物流管理关系

根据文章上述界面管理层次二的管理特征,需要通过分析△θ1,△θ2,△θ3,△θ4管理的影响因素,对信任交互、沟通交流、合作意愿等进行优化。其中信任交互主要是指影响△θ1,△θ2,△θ3,△θ4功效的各个部门,其对其他部门的不信任,所以企业应该构建起以部门骨干人员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或者定期从各个部门中抽调管理人员轮换,形成一个相互信任的管理机制;沟通交流主要是指网络沟通、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基于经济学基本理论,信息传递效率决定了管理效率,企业应该围绕△θ1,△θ2,△θ3,△θ4的管理需求,构建出高效化的管理平台,以实现高效化的密切沟通;根据各个部门的合作意愿,应该建立起部门之间的学习机制、联谊机制,提高人员之间的合作意愿,以促进功效最大化的实现;为避免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矛盾以及冲突,可采用充实等级机制、替代等级机制,保证在物流供应管理合作中人员的平级,以实现扁平化的管理,在避免冲突、矛盾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

3.2以界面管理形成统计分析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现有的供应物流管理制度、物资计划、供应计划、物资消耗情况,应该针对供应物流管理相关要素,构建起完善的分析指标体系。一是要在计划环节,根据各个部门的供应物流需求情况,构建起供应物流需求计划兑现指标;二是在物资采购环节、供应环节,需要构建起采购计划控制指标、集中采购指标、采购规范程度指标、采购资金利用率指标、物资供应效率指标、供应成本指标、供应商履约能力指标(企业需要有完善的供应商档案,才能够根据供应商的运作模式构建指标体系);三是在库存环节,构建起物资闲置指标、物资控制指标、剩余库存波动指标。在完善的指标体系下,企业可全方位的去判断供应物流的运作是否符合企业的运作需求,同时针对物流供应各个相关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以及改进,为供应物流管理优化、领导层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一是在预警功能方面,以“物资供应”为核心,将相关指标的重要度重新进行整合,针对该环节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并指明存在的相关问题(可用界面管理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二是要对物资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评价,指出潜在的库存积压风险、物资链断裂风险,在满足业务部门运作要求以及企业领导层决策要求的基础上,保证物资管理体系的高效运作;三是应该定期对物资管理的廉政风险进行评价判断,综合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物资供应廉洁风险问题,判断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并及时修补。

3.3以信息化建设增强供应物流业务功能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判断出企业在供应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层面上解决信息粘滞问题后,应该应用信息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实现物资计划、采购、供应、库存的有机整合。目前,APS系统、ERP系统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采购部门在整合各个部门的物资需求计划后,应利用APS系统、ERP系统对物资计划和企业现存物资情况、物资消耗情况进行对比,揭示物资需求、物资计划的矛盾关系,同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各个业务部门,以贯彻管理职能,保证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通过APS系统、ERP系统了解到物资采购的实际情况。另外,应秉承“先库存、再调剂、后采购”的基本原则,首先消耗库存物资,然后根据物资消耗规律来以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采购计划、供应计划,并对企业内其他部门所残留的物资进行调剂,以实现供应物流管理有效性的最大化。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务必要考虑到技术带来的行政流程改变问题,针对物资供应计划编制、采购计划编制、库存清点、物资调剂等,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4结束语

就目前我国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家对于界面管理的重视程度而言,界面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深度、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如上文所述,物流供应管理本身受到多个部门影响,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信息粘滞问题导致物流供应各环节的功效无法最大化发挥出来,而通过分析具体的问题成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就可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白历如,巩家婧.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企业供应链模式与优化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9

(2

1):93-96.

[2]毛雅菲.大数据时代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1

9):128-129.

[3]高和岩.企业供应链物流金融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2019

(9):56-57.

[4]李源,夏换,朱涤尘.供应链金融在物流企业业务的应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

(2

6):144-147.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新闻记者写作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