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绩效管理改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绩效管理改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小编:

摘要:对于高校来说,经济基础起到关键作用,是其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因此是否能够通过科学且合理的方式来分配高校的财务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直接关系到全体师生的利益而和高校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提高预算的执行效力,以保证预算的作用和效果。当前绩效管理作用逐渐凸显,因此,高校财务预算中绩效管理方式的改进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笔者主要探讨了当前高校如何以绩效管理的方式来推进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

关键词:高校;绩效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一、高校的绩效管理特征

高校是国家财政资金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其绩效管理主要特点表现如下:第一,强调将预算管理要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规划以及现有财力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主要以成本效益为强调重点,目标在于实现学校内现有资源的最优配置;第三,除了强调在预算管理当中要实现财权、事权的统一之外,也强调责任和义务的统一。换而言之,就是管钱需知事,管事需有钱,钱需随事走,从而调动预算执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第四,强调对所有项目都进行绩效考评,建立完备的考评体系,将所有的指标量化,以促进高校的绩效管理更加的精细、科学且规范。

二、高校以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管理的主要策略

高校高校以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管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一)预算编制控制

(1)合理编制和安排部门预算计划。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中的基本形式之一,预算要以各个部门为依托,将部门作为基础单元。对于高校来说,部门计划也就是其所下属的院系以及附属单位中所有经济活动——包括收入和支出等,都是经由本单位或者部门来制定编制计划,同时就此提出建议预算方案,上报至学校统一财务管理机构进行审议,再经由其进行汇总,进而编制出全校总的预算内容,这是一个由分预算到总预算然后再进行分解的过程。

(2)强化预算激励机制。在学校内施行的部门预算责任制,是反映着经济主体活动方式的,也为责任单位内的经济活动勾画了蓝图,更为各责任主体定位定制了未来发展目标。这一既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和每个责任主体单位是否执行和落实到位是息息相关的。为了确保预算目标得以完成,在进行预算管理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以提高员工达成预算目标的积极性,实现各个部门自主管理、积极提升。此类配套的激励措施可以使多样化的,主要包括近期激励和远期激励两种:近期的要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如奖状、先进集体或者绩效奖金等;远期的也要设定激励目标,以发挥各部门的关键作用。

(二)预算执行控制

(1)建立并逐渐充实信息资料库。高校内机构多,需要管理的人员也多,在对预算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面对无比庞杂的数据信息流,在此过程中,如果评估人员、被评估人员都无法快速获取有效的、必需的信息,评估人员在对被评估人员进行绩效控制的时候就无法保证科学合理,其职能也就不能真正发挥出来。在绩效管理中,要求信息必须准确、及时,而且经济实用,因为其结果如何于很大程度上由信息质量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处理过程,是高校完善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高校需建立一个完备的动态的信息库,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快速获取和管理其中的信息。

(2)实现资金集中核算管理。在当前高校财力虽然核算集中但是财权已经下放的基础上,高校的财务管理大多以学校管理作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对教育资金进行分散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法容易导致资金无法被统一调配使用。但是,资金集中管理和核算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由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资金调配和协调使用时节省时间,而且也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分配、灵活调用。此外,集中核算和集中管理,资金运作和管理活动也公开、透明,防止暗箱操作行为出现。

(3)监控预算执行过程。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需通过审计这种监管方式,来管控其预算管理具体的执行情况。对于当年之内有安排的预算支出进行审计,可以从公用经费以及人员经费两个方面展开。在进行公用费用设计时,需要首先审计大比例公费,因为公费合理开支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审计人员用经费时,需审计人员经费是否合理安排、是否配备足,这是反映效益意识是否落实的关键;其次,加强对重点学科以及新学科经费审计,审查其是否与学科未来建设发展需要相符;第三,提高对基本建设专项经费的重视,包括实验经费、改革基础设施经费、修缮房屋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以及图书资料经费等,这些都属于国有资产,对各个环节从招投标采购到付款再到资产领用都是审计的重点。针对采购进行全过程审计,采购决策是控制的重点,可以避免出现个别人员收取回扣或者获取不正当利益。除了规范责任制度和决策制度之外,财务监督部门也要确切了解和掌握项目用基金的拨付规模、频率以及速度等,严格按照先审计再开工、先设计再付款、先审计再结算的基本原则,对工程建设、采购行为加强监管,以制度规范管理方式,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三)绩效考评控制

(1)建立健全考核体系。绩效目标的确定是进行预算编制的关键环节,但是,部分高校通常在预算编制过程当中将其忽略掉。为了保证绩效目标切实可行且有效,首先就要完善绩效预算的指标考核体系,使其更加的科学、规范化。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绩效目标进行分解,将高校长期规划中国的宏观目标细化分解为短期的、微观、具体的绩效目标,预算就是使绩效目标得以实现的资源配置和优化工具。预算目标和绩效目标是联动的,因绩效指标而建立联系,预算是通过计算绩效指标来衡量是否完成了绩效目标,而绩效目标是通过计算绩效指标来反馈预算方案所执行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建立和健全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制定绩效指标基本原则。第一,完整性原则。在高校中确定考核指标体系,首先选择的指标要覆盖面广但是不重复。指标的种类既要囊括校产绩效、资产绩效等关键指标,也要将科研绩效、教学绩效以及声誉绩效等相关的非财务性指标包含进去;第二,全面性原则。其实,高校的指标体系就是一个群指标的集合,群指标中的每一个个体指标内容既相互联系又要有所侧重,由此才能够将高校总体绩效完整的反映出来;第三,类比性原则,也就是说在建立指标的时候要控制在统一核算的范围内,可以将横向和纵向之间的指标进行比较。

(3)设计指标体系的方式。我国高校当前可以融合绩效证BSC(平衡计分卡)和KPI(关键性绩效指标)两种指标体系,同时借鉴国外高校中关于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将我国高校中的目标计划分解为多个层次,并且在各个层次中挑选若干关键性指标,以衡量预算的执行效果,这就构成了高校以绩效为导向来促进预算管理提升的指标体系。当然,具体如何进行层次划分需要高校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进行,尽量做到全范围覆盖。

三、高校以绩效考核促进预算管理注意事项

首先,在开始预算编制之前要多方调查研究,掌握基本资料之后再进行编制。需要对各个院系、管理部门的人员结构、编制、学生数量、学科设置情况、材料消耗情况以及资源配置情况等展开调查,掌握和核实基本数据,为以后细化编制收支预算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也要合理测算可能的收入和支出,将所有可控制预算和不可控预算如科研收入、院校创收等都纳入到财务预算当中;第二,在执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要对支出进行全过程监控,尤其是在建设经费、基础设施以及改革经费等方面;第三,在考核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完备、合理、可行性强的指标评价体系,使其结构层次是立体的、多样化的。

四、结语

就当前高校预算管理的特点而言,其管理方式更加的多样化、现代化。为了推进预算管理的改革,以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高校可以以绩效管理方式作为借鉴,用绩效管理来推进预算管理,将预算细化的同时,对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评价体系进行控制,重点问题重点把握,以促进高校预算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岳胜明.提升专项预算管理绩效的合理化建议探析[J].财会学习,2018

(19).

[2]李烝.加快实施全覆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J].中国财政,2018

(9).

[3]张德明.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下绩效评价体系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8

(9).

[4]俞奕奇.基于战略目标思维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8

(18).

热点推荐

上一篇:手术室绩效管理办法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