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浅谈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浅谈

小编:

摘要:农村地区在我国的社会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在也有诸多问题,面临许多挑战。我们要发现、总结、归纳这些问题,然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农村经济更有活力,取得更大进步。

关键词:农村经济;问题;集约化;金融体系

农村地区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我国现有农村人口6.74亿,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53.73%。农村地区不仅是提供了我国绝大部分的粮、油、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确保了基本的食品供应,而且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虽然我国的农村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城镇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差距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我国人口众多,依靠国外来确保我国的粮食供应的稳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农业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是我国产业结构中永远不能掉以轻心的重要一环。另外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将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

经过长期观察、调研,本人认为我国农村经济现在面临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产业化程度较低

二、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国家忽视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组织主要是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等银行组织为主,而这些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中虽然给予了一定的金融支持,但更多时候这些银行组织却是扮演了“存款抽水机”的作用。由于农民的贷款额度低,征信成本较高,还有他们的收入低,并且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物,加之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所以银行对农民的贷款量相当少。银行把从农村吸收来的大量存款投放到了城市地区,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农业反哺工业的局面”,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农村地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服务体系太过单一。银行对农民的惜贷做法和广大农民对于资金的迫切需求十分矛盾,加之农民对银行居高不下的贷款利率也是望而却步。没有了有效的金融支持,农民便无法进行生产投资,甚至生产转型。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没有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三、真正从事农生产的农业人口逐年减少,农业发展后继无人

一切经济活动的落脚点,一切经济活动的产生者都是人,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关键因素。但是近些年来农村地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数逐年下降,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更是急剧下降,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与农业生产的低经济效率有直接关系。青年人思想活跃,有朝气,他们代表着创新,代表着活力,这些正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改革所缺少的,急需的。可以说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后继无人为我国的农村经济释放了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针对上文提到的几个我国农村经济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点解决办法和思考。

1、逐步地、有条件的在一些乡镇企业比较发达,适合生产大规模种植作物的地区推广集约化的西方农场式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为什么要先逐步的,而且还得是在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始推广?因为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意味着现代化、机械化,意味着对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数的需求将大大减少,届时农村肯定会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地安置,势必会给这一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经济基础好,吸收再就业劳动力的能力强,在这些地方进行试点副作用能降到最低。另外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也可以在政府扶持下建立和健全农产品的全产业链模式,建立从事农产品的上下游产业活动的企业,这样逐渐吸收劳动力,逐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逐步实现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像地势,地理位置不优越的山区等,在这些地区可以走像日本那种精细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政府要积极引导,加大投入,在科学的生产方式下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市场都有良好的竞争力。

2、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农业生产者的扶持力度,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创新的经营者的支持,特别是对青年经营者的支持,这种支持要是从资金、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保证他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这一领域呆的住、留得下、干得好。青年意味着希望,他们的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只要能使他们在这一领域坚持下来,我们的农村经济就会大有希望。

3、建立和健全适应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政府主导,要积极引入各层次的金融组织模式,不光要有银行,还要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特点的像P2P、众筹等先进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只有建立全方位的,不同层次的金融体系,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不同需求,才能及时为农村经济输血,使农村经济焕发应有的活力。

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只要我们按照正确的路径去认真解决现有的问题,我坚信中国的未来在农村,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困境突破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