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学业质量标准解读心得体会范文2篇

最新学业质量标准解读心得体会范文2篇

小编:HLL2

学业质量标准是数学核心素养在具体数学内容方面的具体表现,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业质量标准解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学业质量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1

聆听了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王云峰教授的讲座《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标准解读》,中考高考一脉相连,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对于中考命题的方向和平时的教学也有很大借鉴意义,新网师也强调专家型教师要对中高考知识点和题型了如指掌。

王教授多次提到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制定可以说正是基于新学习科学研究的背景。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实看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主要看两点,一是语言积累水平,二是听说读写的经验。以语言积累为例,一种是简单的积累,就是机械性地背诵,但这种知识之间没有联系,容易遗忘,只能反复训练来维持它的频率,刷题就属于此类;另一种是有结构化的积累,这就是新学习科学强调的知识要以概念框架或有意义的模块进行组织。以造房子来比方,积累的语言材料像盖房子准备的钢筋、水泥、砖瓦、木材等,材料越多,理论上房子就会盖得越大。但在实际盖房子的过程中,你不能用一样东西就跑到材料堆去找,这样不好解决问题,而是材料堆放的时候要分门别类,材料之间要有联系,找的时候才毫不费力,盖房子的效率才高。一句话,素养的高低其实就看知识的结构化能力。

对比高中语文新旧课程标准,旧课标可以说是内容标准,规定了学什么,但是没有水平标准,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没有标准。而新课标弥补了这一缺陷,特别是对质量标准这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别的水平,高中毕业学业水平要达到2级,高考选拔人才的录取依据在3到4级,自主招生参考水平在4级以上。这5级水平按照语文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要素(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来考查。新学习科学三大教学原则就指出“评价的作用必须拓展,超越传统的测试概念。”“考虑到理解性学习的目标,评价必须利用理解而不仅仅是重复事实或实施孤立技能的能力。”新课标力求将教、学、考达到一致的标准,这可说是很大的进步。

在新的学业质量标准要求下,高考命题思路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1、认知维度:由记忆、理解为主转向突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认知能力。

2、测量难度:由简单模仿转向深层理解、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表达。

3、测试任务的开放度:由具体、明确转向多元、综合。

4、测试内容:重视阅读能力,思辨性、实用性材料的比重逐渐增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就是说考试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通过设置典型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其素养水平。

基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那么今后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怎么教呢?

一、重构语文知识系统

学科知识分为这样几类(推荐阅读:[读书心得]教育学名词批注:学科知识):1.陈述性知识:事物的细节、特征、要素、概念和术语、原理、模型、理论。说明“是什么,是什么样,为什么这样”;2.程序性知识:方法、步骤、算法等,说明“怎么做”;3.策略性知识:关于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关于情境、条件的知识,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应该怎么做或怎么想;还包括元认知经验: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经验,通过反思获得,关注“做得如何”“能否做得更好”。我们以往比较注重教给学生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但是当学生真正遇到问题时,光知道知识和方法却不会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策略性知识,在什么情境下该用什么知识,应该怎么做。还得教给学生元认知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监控自己做得怎么样,调控自己的行为。

二、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知识往往在情境中生成和显现。把知识还原到情境中,会使学习者直观感受到知识的原始形式,增强感受力,也同时增强理解力,甚至还会增强创造力。抽象知识脱离了知识产生的具体情境,知识丰富的情境内涵被抽象掉了,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形式转化为单一、枯燥、抽象的形式,于是理解起来也可能产生错位,或者晦涩难懂。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认识世界的,教学的出发点不是课本,不是抽象的知识,而是学生身体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相互作用。如何设计情境,这与知识的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生命等相关,可以联系生活、通过图像、实物、动作、语言、新旧知识的关系、场景、问题等创设情境。

学业质量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2

摘要

学业质量是本次新课标修订的最大亮点。同时也是高中课标的延续。学业质量分别从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和专项运动技能分别制定了不同水平的合格标准。所有的质量合格标准都是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通过对不同水平具体表现所描述的内容达到合格。同时也是对照教学内容给予了教什么、怎么教、教多少的明确指导。

关键词:

01

核心素养为纲

以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为例,学业质量要求学生能说出移动性、非移动性和操控性的练习方法和动作名称。多明确,我们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不能仅仅教技术了,还需要让学生知道所学内容都有什么样的练习方法,能够区分移动、非移动和操控内容怎么区分都叫什么名字。达到了,就是合格,没有达到就需要补学,通过教授让学生学会。这是学生必须要会的运动技能和健康行为,是要掌握的核心素养。

所有的课程内容都仅仅围绕着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进行了不同水平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是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最好的指导,直接能检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效的杜绝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同时更有助与教师按照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有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让体育课堂评价更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实践性。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02

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笔者在学习时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业质量考核,只有健康教育没有提及,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也是和之前课标最大的差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都在测试的综合性身体素质监测。年年测试,年年学生体质结果让国家堪忧。必须要加强学生体质的提升。

我们再来看看学业质量要求其实并不高,仅仅是合格水平,但是按照2035年健康中国要求真的不算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最基本的关键能力,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怎么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

从高中课标提出体能,到现在义务教育新课标加入体能,特别反复提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说明国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史无前例的引起了高度重视。需要的是通过体育教育彻底转变和提升的学生身体素质,通过体育教育真正有效地减少小胖墩、小眼镜。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运动能力和正确的健康行为,通过体育教育的学习提升学生坚持锻炼,超越自我的体育品德。

03

校内外体育有机结合

学生每天在校内锻炼一小时基本上各个学校都能达到,笔者的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加上上午20分钟课间操和下午20分钟的大课间就远远超过1<小时了。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确实很难一时达到。但课表中反复提到无论哪个水平,都要培养学生达到每周能进行3次每次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

这个重大真的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转变观念。原因有二,第一是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可能的体育教学内容,还要培养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迁移到课外进行有效锻炼。第二是通过学校体育日常教学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不仅仅是靠宣传,更多的是需要培养学生无需提醒的自觉锻炼习惯,影响家长乃至整个家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从小抓起,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的制定已经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大的飞跃,所有的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过程。虽然仅仅是合格,但是已经科学有效的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真正的学会给予了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万事发展都是双刃剑,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需要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去看,我们身上肩负的是学生的成长,是每个独特个体家庭的希望,更是新时代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禁止电动车上楼的温馨提示范文6篇

下一篇:2024最新课堂教学竞赛方案范文4篇